•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景宁县近年来稻瘟病偏重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5 16:55:06 点击:

    摘 要:水稻稻瘟病是景宁县的常发性病害之一,在其他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形下,年度间的发生与流行,主推品种的抗性表现起着关键性决定作用。面对近几年来稻瘟病偏重发生的现实,笔者在吸取他人知识营养,结合生产实践的切身感受,就景宁稻瘟病偏重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经分析,明渐“结症”所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稻温病绿色防控建议措施,以期为稻瘟病有效防控提供借鉴指导。

    关键词:稻瘟病;偏重发生;原因分析;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12 文献标识码:A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介于119°13′40″-119°58′19″E,27°28′42″-28°10′52″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是稻瘟重发区域。其发生为害程度主要受品种更替和年度间的气候变化而成间隔式重发之势,2010年、2011年该病在当地又呈现为重发态势。诸如出现了2010年秋炉乡山头村0.746hm2中浙优1号插后改种;2011年梧桐乡高演村下庄自然村3.41hm2稻颈瘟重发几近绝收的惨重典型。近几年来从秧田的中后期起,植保部门就可不时接到稻瘟病发生,要求诊断、指导防治的告急。据调查统计2010年、2011年受稻瘟病为害损失稻谷产量分别达197万kg和200.7万kg,分别占水稻产量的2.83%和2.85%。鉴之于此,为了明渐景宁县稻瘟病偏重发生的原因所在,针对性地有效落实防控措施,笔者拟以通过参阅有关资料,吸取他人的知识营养[1-3],并结合生产实践的切身感受,就景宁县近年来稻瘟病偏重发生原因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此提出防控对策措施,以供防控实践参考。.

    1 原因分析

    1.1品种抗性 丧失稻瘟病在当地属常发性病害之一,年度间在耕作管理水平,植保技术普及应用基本一致,气候条件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其发生为害程度主要决定于品种的抗性表现,回顾史实,1984年汕优6号、1995年汕优63稻瘟病大发生,分别损失稻谷产量800多万kg和630多万kg,均由品种抗性丧失所致。经近几年的多点调查结果不同品种抗性表现如下表:

    景宁县2010~2012年不同品种稻瘟病发生情况调查表

    品称发病率/% 病情指数因叶瘟改种面积

    /hm2稻瘟绝收面积/hm2

    叶瘟穗瘟 叶瘟穗瘟

    中浙优1号72.5175.03 41.3046.128.5117.03

    中浙优8号4.862.16 2.011.02

    常规品种9.523.62 2.731.24

    由上表可见,在当前育种单位倾向于垂直抗性育种的大气候下,长年连续大面积种植某一水稻品种,以致品种抗性丧失,是引起稻瘟病发生流行最为直接的重要原因[4]。

    1.2地理气候 条件适合发病景宁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境内山高谷深,露大雾重,年太阳辐射量、日照百分率低,加之当地单季稻都在谷雨前后播种,5月底、6月初移栽,自秧苗生长的中后期起,气温以适应于苗叶瘟的发生,而致在当地种植的感病品种自秧田就开始发病,到了6月上旬进入梅雨期,水稻移栽缓苗后,正遇上每年6月份的第一个降水峰值期,适温高湿,有利于稻叶瘟的发生,自7月份到8月中旬,降水明显偏少,对稻瘟病的发生为害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而从8月下旬至9月份,当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切蓬当地的第2个降水峰值期,适宜的气温与多雨天气的偶合,极有利于稻颈瘟的发生为害。所以在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与水稻最易感病期基本吻合一至,一旦品种抗性丧失,且大面积推广种植,极易引起稻瘟的流行[5]。

    1.3菌源充足 稻瘟病病菌以菌丝和生孢子在病草、病谷上越冬,其中病草上越冬的病菌更是翌年的初次侵染主要来源,近几年来稻瘟病在当地已连续多年偏重发生,而在当地多数农户对种子消毒、病草处理并不重视,缺乏对病害控制作用的重要性认识,种子消毒处理少有人行,病草随意丢弃的现象极为普遍,病菌的连年积累,成为了稻瘟病发生为害又一重要因素。

    1.4植保知识 欠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农作措施,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原本就显得偏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多数有一定学识、较高科技素质青壮年劳动力都转向非农产业,留守在家从事农业第一产业的大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妇女和未成年人员,给农业先进技术采用,形成了较多的制约,笔者多次从实践中了解到,多数村庄,特别远离县城的边缘地带,部分老农至今还不知到稻瘟病“事为何物”,更不知道选用什么农药进行防治;有病见虫乱投药;在施药时田间无水;应保持水层而排水使用除草剂;高浓度、快速度、一喷雾器药液(约12.5kg)治666.7m2的走马式施药;生态调节措施不落实,过于迷信某一品种,单一品种连片种植;品种更换不及时,防病意识淡薄,病虫防治失时的现象时有可见,这无不给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害造成不利影响[6]。

    1.5农作措施落后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需要有多专业学科技术的综合协调应用,任何某一措施环节的缺忽,都将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而在当地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生产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农田规划、机耕道路设施落后,要排排不出,要灌灌不进,遇旱看天叹息,冷泉水直灌,长期串灌漫灌,搁田不及时。大中型农业机械难以进田作业,机械化程度低;施肥不当,冬季绿肥面积锐减,重施化肥,偏施氮肥,忽视有机肥投入,传统的割青肥田、烧灰补钾被废弃,硅、钙、锌等中微量元素无人问津;施肥偏迟,大都在插后近1个月才进第1次耘田施肥,造成无效分蘖增多,后期贪青,田间荫蔽,加剧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少有人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催芽播种,育秧方式落后,长期采用盲谷播种,水育大秧;品种选用随大流,崇拜于某一品种;生态调节措施不落实,品种布局不合理,长期单一品种大面积连片种植,损失了品种遗传多样性,加速了品种的抗性丧失;病虫防治不及时,多数农户往往是当某一病害已严重发生,某一害虫已进入高龄阶段后才行用药防治,不仅增加了施药次数和农药用量,更是加大了防治难度,造成了不利于植株健壮生长,而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稻田生境,给稻瘟病的综合防控带来了不利影响[7-9]。

    1.6病菌生产 抗药性 虽然目前已研发出许多对稻瘟具有较好防效的农药品种,但当地众多农户对农药新品种接受度低,至今农户们仍普遍倚重于选用三环唑防治稻瘟病,长期的单一使用三环唑防治,人为地增加了稻瘟病病菌的选择压力,造成了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药剂防治难度[10]。

    2 防控对策

    2.1选育抗性 品种选育与推广种植抗性品种,是稻瘟病防控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稻瘟病的抗性育种最基础的工作是要充分挖掘抗性种质资源,通过对种质资源的广泛收集、保存、评价与创新,借助于常规杂交育种、杂交优势利用、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空间航天技术诱变育种等多种途径方法的综合协调应用,尽可能地将存在于自然界中众多零散分布的抗病基因聚合于一体,以实现垂直抗性向水平抗生育种的有效转换,以培育出对众多生理小种具有抗性的久持而稳定的水平抗性品种,为稻瘟病防控提供有力的品种资源保障[11-13]。

    2.2适时更换 品种就目前而言,品种的抗性丧失,是必须面对的生产现实,当一个品种在某一地区连续多年种植后,由于生理小种的演变,引起抗性丧失,造成稻瘟病的流行。于此,农业技术部门,应在育种家们不断育成推出新品种的基础上,根据《种子法》规定的程序要求,通过试验、示范,规范有序地为当地适时推荐出接替更新品种,以免因品种抗性丧失,造成稻瘟病的流行,为稻瘟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种质保障。

    2.3诱导抗性 应用研究植物诱导抗病性,因其具有抗病系统性、广普性及持效期长的特性,已普遍引起了应用研究者们的重视,成为作物病害防控的新的技术内容,马忠华、陈桂华等都就稻瘟病的诱导抗性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应用研究与报导,并此获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该项技术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并不多见,基本处在“闺中贵女”之态,在今后的科研、生产实践中,我们应加大这一方面的工作力度,密切科技研发与推广应用的联系,不断趋向成熟完善,加快推广应用步伐,尽快地将这一新技术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为稻瘟病的有效防控添加新的技术内容,更为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为害[14]。

    2.4普及植保 知识控制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为害,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是现代农业必须缜密面对的现实,而在当前生产实践中,缘于受农民科学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技术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乡村基层植保组织体系建设不健全,农民植保知识欠缺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着“1.4”所列的不利制约。针对于此,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应致力于通过植保知识的宣传培训,建立健全基层植保服务体系,组建社会化服务植保组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植保服务体系,整各学科专业技术优势,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控制典型示范等一系列措施,普及植保知识,探索完善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付之于生产实践的普及应用。为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生态效益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15]。

    2.5优化农艺 措施以国家推行的“沃土工程”项目和浙江省“农业两区”建设为契机,通过加强农田整治,水利设施、机耕道路建设;扩大种植绿肥作物,深化作物秸杆、食用菌废弃菌棒综合利用,加大有机肥投入;探索完善种养结合,立体种养技术体系,以改良生产条件,提高土壤基层肥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借力于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良种推广应用步伐,及时更换抗生、优质高产品种,充分发挥良种在生产上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国家购机补贴的拉动作用,鼓励购置先进、适用于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有效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以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落实作物生境调节措施,合理作物、品种布局,提高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增进生态系统稳定性、延续品种抗病性能[16-18];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衡作物养分供应,提高养分利用效率,避免重施化肥,忽略有机肥投入,偏施氮肥,忽视磷、钾配合及钙、硅等中微量元素使用现象的延续,以充分挖掘科学施肥在粮食生产中的积极效能[19];改变传统落后的灌水方式,在搞好农田整治的基础上实行“三沟配套”,推广垄畦栽培、湿润灌溉技术,即使是因田块细小,难以实现三沟配套的也应开设迂迥灌、排沟,避免上下丘直流,冷泉直接灌溉,实行多露湿润灌溉,及时搁田,增进根系活力,提高植株抗性水平[20];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搞好田园卫生,及时处理病草、病谷、压低菌源基数,减轻发病机率[21,22];改变施肥管理偏迟的不良陋习,及时耘田施肥、除草,避免因施肥管理偏迟,前期稻苗迟发,后期无效分蘖增多,造成田间荫蔽,促进植株早生快发,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以提高稻田生境自我调节性能和水稻植株抗御能力;研发与推广应用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农药品种,实行混药兼治,减少用药次数,交替轮换用药,缓解病虫抗药性,以减轻农业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3,24];畅通植保技术信息传递渠道,提高植保技术服务水平和实践应战能力,有效指导农户和专业组织开展“精准化”防治,将水稻病虫害防治于发病始期和低龄阶段,有效提高防治效果以实现水病稻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为粮食生产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25]。

    2.6建立社会 化服务组织针对我国普遍实行分散经营、农村劳动转移、农作物病虫害趋于加重发生,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升等现实。通过建立社会化服务植保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植保技术信息传递与技术服务,依托先进、实用的设备和技术,有组织地为农户开展契约式的病虫统防统治承包服务,以有效解决生产实践中农村劳动转移,给病虫防治带来的难题[26,27]。

    参考文献

    [1]李仲惺,朱洁.2010年温州山区稻瘟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10):18-19.

    [2]魏优亮,何武龙,曾宏春,等.江华县稻瘟病重发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J].安微农学通报,2007,13(11):162-163.

    [3] 刘圣河.高海拔中稻区稻颈瘟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福建农业科技,2012,(3-4):81-82.

    [4] 李兴汉.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的丧失及其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1986,(5):16-20.

    [5]彭洪江,孙小红.不同生态区稻瘟病防治对策探讨[J].植物医生,1995,(6):21-24.

    [6] 刘焕军.农民素质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瓶颈[EB].http:///view/16542.htm.

    [20] 陈明我,郑晓明.水稻垄畦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6):31.

    [21]刘建敏,董小平.种子处理科学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2]赵耀.预防.稻瘟病.栽前做好三件事[J].农家科技,1996,(3):16.

    [23]用植物农药防治稻瘟病[EB].http:///content/271012/38981101.

    [24]生物农药与水稻稻瘟病防治.http:///technews/show-616.html.

    [25]劳飞娟.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初探[J].广西农学报,2010,25(1):96-98.

    [26]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EB].http://wenku.baidu.com/view/286ffd492e3f5727a5e9625a.hmtl.

    [27]张海波,甘发林,兴山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的现状、成效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2,(1):179-180.

    作者简介:胡冬梅(1962-),女,浙江景宁人,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推荐访问:景宁 稻瘟病 偏重 防控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