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卓继民:中概股的明天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5 08:25:36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自中国概念股被国际做空机构“猎杀”以来,中国公司在海外的命运备受各界关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日陆续公开披露起诉中概股的文件,而其中部分已退市的中概股也难逃SEC的“秋后算账”。中概股到底怎么了?“谨慎回暖”是否又是一场“海市蜃楼”?为此,《新理财》记者采访了《跨洋大鏖战》一书的作者卓继民。

    集体诉讼背后

    《新理财》:能简单谈一下您写《跨洋大鏖战》的初衷吗?

    卓继民:十几年前,我在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经理,对当时华尔街所爆发的诸如安然、世通等令资本市场震惊的丑闻十分关注,特别是涉及原告指控、被告抗辩信息,及法院裁决过程的集体诉讼案例。后来随着中概公司所涉及案件增加,中国公司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国内资本市场都处于不平凡的时刻,所以我将一些案例整理出来和大家来分享,希望对中概公司更好地熟悉美国资本市场规则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这些案例能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新理财》:中概股遭遇集体诉讼最主要的几方面问题是什么?

    卓继民:截至2012年年底,累计超过70家中概公司遭遇集体诉讼,其中大约50家是通过反向并购(借壳上市)的企业,其余20多家是通过IPO上市的企业。常见的诉讼原因包括:历史财务资料存在重大误导、涉及盈利预测的前瞻性信息披露存在误导、会计处理(尤其是收入确认)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要求、内控存在重大或者实质性缺陷等,所以概括来说,是在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这两方面诉讼原因居多。

    《新理财》:您认为造成这几类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卓继民:如果从自身总体角度上看,主要还是因为对美国资本市场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中概股出现危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因为中国的企业、管理层对美国的监管体系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熟悉的过程,在此期间难免会遭遇挫折,并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并不完全都是坏事。关键是中概公司要善于反省,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摔打中成长起来。

    洼地中的价值

    《新理财》:能否评价一下目前的美股市场及中概股的现状?

    卓继民:今年年初以来美国股市已经开始回升,三大指数今年表现良好,IPO的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中国目前在美国直接或者间接上市的企业超过400多家,除了大型国企和屈指可数主要几家互联网公司之外,其他的市值普遍都比较低,总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不多,大部分在5亿美元以下,所以股票流动性就会差一些。而且相比较A股市场,在美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普遍不高。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危机,大部分中概公司的股价缩水严重,有些公司的市值甚至低于其账面现金的价值。其中也有不少优秀的企业受到影响,所以中概股现在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存在投资的“价值洼地”。

    《新理财》:大批公司目前面临私有化的问题,您如何看待这股退市浪潮?

    卓继民:美国上市公司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的接近8700家减少到2012年年底的接近5000家。纳斯达克每年新上市的公司数量和退市的数量几乎相当,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退市是一个正常的市场现象。中概股短期确实存在挫折,但会逐步好起来。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中概公司冲刺美国股市,美国资本市场和中概公司之间仍然保持有强劲的相互吸引力。所以总体看,出现退市是正常的,但退市浪潮应该是暂时的。

    企业进退之道

    《新理财》: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目前应如何应对市场变化?怎样进行自我完善?

    卓继民:任何企业都无法掌控资本市场的变化,企业只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是试图改变市场的变化。企业的日常经营不能受一时股价波动的影响,还是要安心将业务做大和做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股价低迷反而给了企业一个进一步自我提高的机会,因为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减少了,诱惑也少了,管理层可以更加集中精力提高企业的内在实力,从业务模式、运营效率来提高企业长期的获利能力,也就是企业可以更多地考虑长期利益,而不受短期利益的诱惑;同时也吸收经验和教训,在涉及财务会计、内控流程、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方面贯彻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这样的企业就可以变成价值投资目标,成就基业长青,好企业不怕没有投资者。是否考虑私有化,对不同的企业需要从其发展战略的角度作具体判断,私有化的各种目的何在?私有化之后的企业能往哪里去?毕竟私有化的时间、资金、监管等各方面所引发的成本可能比企业当时上市的时候还要高。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整体考虑。

    《新理财》:在私有化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哪些问题?

    卓继民:企业私有化过程也是充满风险的,有时甚至比当时上市的风险还要大。这里面有一系列问题企业需要考虑。首先需要从战略层面做评估,私有化是否符合企业的中长期战略;而在操作层面除了需要确定合理的私有化溢价之外,还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比如:

    ●私有化的资金来源哪里?过桥资金的成本(包括股权出让)企业能否接受?

    ●上市公司的现有法律结构在私有化过程中会引发哪些在美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潜在税务风险?是否符合税务豁免的重组条件?

    ●原来以红筹模式上市的如果回归A股,需要拆除红筹,重新搭建由境内控股的法律架构,其法律可行性如何?

    ●对于以VIE模式搭建的中概股,即使重新搭建法律架构,由于历史财务数据不能沿用,所以到香港或者A股市场上市难度更大;而且还会引发VIE的一些潜在问题,比如原先的VIE系列合同是否实际履行?如何终止?是否就此引发诉讼?

    ●私有化之后到香港或者中国内地A股市场上市的可能性有多高?时间要多长?对于打算“回流”的企业,它们又应该如何说服香港或者A股市场的投资者忘却它们在华尔街撤退的原因而认可其投资价值?

    《新理财》:能否为我们预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中概股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有哪些?

    卓继民: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复苏,流动性转好,市场普遍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抱有信心,标普500、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2013年以来都上升超过10%,2013年上半年美国市场大约有90家公司IPO,融资总额接近200亿美元,约是香港资本市场的4倍;同时,美国政府于2012年4月推出JOBS新法案,对中小企业在美国上市的门槛要求降低,比如不需要遵循404的合规性,这一点对中概企业特别有利;而且也有迹象表明,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信心在逐渐回升,这些都是好的机遇。

    当然对中概股的挑战也是十分明显的,个股企业上市的时候,在包括公司治理可靠性等方面如何说服投资者难度会加大,可能需要企业做出更多的承诺或者折让;而且上市后的业绩表现不能大起大落,商业模式需要更加明确和透明、盈利预期需要更具可预见性,等等。

    《新理财》:对于已在美上市的中概股CFO,或者筹备在美上市的公司CFO,你有什么建议?

    卓继民:目前,大部分中概股公司还属于新兴的中小企业,在管理体系上还需要积累经验,这些公司的CFO在核心职责上不同于世界500强公司的CFO。他们应当真正做到重视财务和公司治理,做自己能做、应该做且必须做的事。就中国大多数公司目前所处的管理阶段和治理环境而言,CFO最核心的工作仍然是财务会计和公司治理,这也是投资人现在对中概公司最担心的领域。CFO应该做到让CEO、董事会、投资者对公司所公开的财务数据放心,从这个角度为他们“护航”,将投资人所最担心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此外,CFO需要积极参与企业战略、企业运营、业务创新或者其他价值管理,以体现增值,但并不意味着因此而偏离或者忽略财务会计和公司治理的本职工作,不然就会可能导致“沉船”事件。

    推荐访问:明天 卓继民 中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