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草原烈火”与“黄金峡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5 00:45:16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1986年3月24日~4月15日的20多天时间内,美国对利比亚连续发动了代号分别为“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的两次空袭作战。在这两次作战中美国首开“外科手术式”打击先河,使平静的锡尔特湾骤燃熊熊战火。本文从作战的时代背景、作战经历、作战经验来诠解这两次作战行动——

    石油摘掉了贫穷

    革命迎来了光明

    利比亚地处北非中部,北临地中海,毗邻锡尔特湾,人口约511万,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历史上,利比亚先后沦为意大利、英国、法国的殖民地,深受殖民主义者的残酷统治和蹂躏,人民饱受贫困和苦痛。

    1951年12月,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联合王国,而当政的伊德里斯一世国王甘受美国庇护,于1954年签订美利协约,向美方提供空军基地。但随着1955年石油的发现,这块原本满目黄沙、尘土飞扬、极端贫困的沙漠王国面貌随之大变,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内的革命力量也不断壮大,摧枯拉朽般地使中世纪社会的经济结构土崩瓦解,打碎了压在利比亚人民身上的暴政和贫困,并孕育出卡扎菲这位敢于挑战“头号军事大国”的利比亚强人。

    卡扎菲是出身于贝都因人羊皮帐篷里的忠实伊斯兰信徒,自小在心中就种下反对帝国主义的坚强信念,14岁开始就对政治产生了深厚兴趣,17岁就产生了推翻伊德里斯一世现政、建立新政权的念头。1969年9月1日,年仅28岁的上尉军官卡扎菲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伊德里斯一世的统治,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后又更名为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并统揽了军政大权。随后,卡扎菲采取多种措施,清除了旧权贵和地方豪强的强大势力,建设了新军队,将石油财富惠及民众,巩固了新生政权。

    倔强的利比亚强人虎口拔牙

    狂燥的山姆大叔气急败坏

    二战结束后,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对抗。利比亚作为弱小国家,先是站在美国的一方接受庇护。通过多项经济技术和军事协定,美国在利比亚拥有庞大的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年营业额达200亿美元的6家石油公司和价值70亿美元的租借地,驻有6000名军事人员的军事基地。

    随着卡扎菲的上台,利比亚改变了亲美立场,并逐渐加强了同苏联的关系。1969年,关闭了美在利的军事基地;1970年6月,收回惠勒斯空军基地,结束了自1950年以来美国在非洲建立的最大军事基地;1972年,废除了前政权与美国签订的9项军事、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并公开宣称美国是阿拉伯国家的“头号敌人”;1973年,又宣布整个锡尔特湾是利比亚领海的一部分,限制美国船只在利比亚领海的行动。与此同时,利比亚从苏联购买了多达100亿美元的军火,聘请了多达1000人的苏联军事顾问团,除将惠勒斯空军基地转交给苏军使用外,还提供5个海空军基地供其使用。

    卡扎菲政权连续重拳出击,不仅使美国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更使美国昔日在黑海和地中海能影响政治局势的军事存在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失掉了在中东地区与苏联对抗的关键性力量。美利两国关系出现重大裂痕,1979年,利比亚支持伊朗扣留美国人质,美驻利的外交代办处也被愤怒的示威者焚烧,双方撤回外交人员。

    里根总统改走强硬路线

    武力威慑异己初露端倪

    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一改前任卡特时期的执政风格,执行强硬政策,欲寻机将卡扎菲除之而后快。同年8月18日,美国第6舰队第16特混舰队驶入地中海,在距利比亚海岸111公里的海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例行军事演习”。其间,美舰故意闯入北纬32度30分以南的锡尔特湾(卡扎菲宣称为“死亡线”),引诱利比亚飞机出击。8月19日,利比亚1架苏-22战斗机向美军F-14战斗机发射1枚“环礁”式导弹,未能命中。美军2架F-14战斗机迅速还击,分别向利2架苏-22战斗机各发射1枚“响尾蛇”导弹,利方飞机被击坠海。

    至此,美利军事对抗开始。利比亚在加紧向苏联靠拢的同时,对美更加强硬,并派遣刺客潜入美国,企图暗杀里根总统、黑格国务卿或其他美国领导人。

    此后,美国继续对利进行军事威胁和挑衅,于1983年6月在利沿海进行军事演习,利派出的2架米格-23战斗机企图接近“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但被美方飞机驱走。

    “反恐大旗”直逼反美斗士

    “草原烈火”狠烧非洲小国

    祸已从口出 火将从天降

    自1979年12月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以来,国际上针对美国的恐怖事件逐渐增多:1984年4月,美驻贝鲁特大使馆发生汽车爆炸事件;1985年6月,美环球航空公司817次航班客机被恐怖分子劫持……而卡扎菲对各类恐怖事件不是“支持”就是“祝贺”,有时甚至宣称“正在帮助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进行训练”。如此激进的反美举动,无疑会使美国怒火中烧。

    对此,里根政府积极采取行动,游说西欧各国共同对利比亚实施经济和军事制裁。里根于1986年1月7日签署命令,对利实行贸易禁运和全面经济制裁;1月8日,冻结利政府在美全部资产,同时要求美国在利1500名石油技术人员于2月1日前离开,否则就要被罚款或监禁。但西欧各国基于地中海局势平稳的考虑,普遍没有同意对利采取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美国为摸清苏联底牌,进行了多次试探。先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方式向苏联暗示欲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后又正式通知苏联将在锡尔特湾举行海空演习。苏联没有表态,只是将地中海的舰队撤离了演习区。最终里根认定:苏联人做出军事干涉的可能性几乎是零。随即,里根政府制定了“草原烈火”行动计划,计划依据利比亚可能采取的行动分为高、中、低三种强度,其核心内容分别是攻击利比亚的舰艇及“萨姆”-5防空导弹基地、轰炸利的重要军事目标(含导弹基地)、轰炸利的工业设施。

    诱击只是手段

    为寻找军事打击借口,美军决定故伎重演——美舰故意越过“死亡线”,诱使利方开火。

    1986年3月,里根总统批准了对利比亚军事打击的“草原烈火”计划。为此,美国抽调“珊瑚海”、“萨拉托加”、“美国”号3艘航空母舰等各型军舰50艘,飞机250架;利用侦察卫星、侦察机和特工渗透等侦察手段搜集利境内重要军事目标的情报资料。

    3月22日,美国宣布将于3月23日~4月1日在地中海举行“自由通航”军事演习。23日演习开始,美军利用强大的海空优势,构建了空海一体的立体战线:利用E-2C“鹰眼”预警机在高空对整个演习实施指挥、协调和控制;利用EA-6B电子干扰机在中空监视利比亚地空导弹阵地,并为战斗机提供电磁护航; 各型飞机在空中随时等待出击;海面各型舰艇进入临战状态,雷达和防空系统全时戒备;核潜艇在水下游弋,密切监控水中的各种可能威胁;当晚23时30分,一线指挥官凯索尔命令冲破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线”。随即,空中、海面、水下各种作战力量向北纬32度30分平推过去,几架F-14和F-18战斗机率先突破了“死亡线”。

    至24日13时,“死亡线”内,美军100多架飞机在高、中空进行战斗巡逻和监视,“提康德罗加”号和“宙斯盾”导弹巡洋舰,“斯科特”号、“卡伦”号以及“斯普鲁恩斯”级反潜型驱逐舰在锡尔特湾东部海域游弋待机。

    利比亚在发出多次警告无效之后,于14时52分许,对美军进行了攻击。先是2枚“萨姆”-5导弹从锡尔特镇导弹基地腾空而起,攻击“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上的2架侦察机,但在EA-6B电子干扰机的电磁干扰下不是自毁就是坠海。18时,2架米格-25战斗机突袭“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遭美机拦截无功而返。19时45分,又向美机发射3枚“萨姆”-5和1枚“萨姆”-2导弹,但在EA-6B电子干扰机的强电磁干扰下也未命中目标。

    反击才是目的

    24日21时14分,凯索尔下达命令,按照一号方案对利比亚展开凶狠的军事反击报复。

    美军1架A-6舰载攻击机向利军1艘导弹巡逻艇发射“鱼叉”式导弹,该艇当即沉没。21时26分,1架A-6舰载攻击机又发射“鱼叉”式导弹和“石眼”式集束炸弹,将试图袭击美航母编队的1艘利比亚“战士”号导弹巡逻艇击沉。22时6分,EA-6B电子干扰机引导2架A-7“海盗”攻击机,突袭锡尔湾镇的利方“萨姆”-5导弹基地,2枚“哈姆”式反辐射导弹命中并摧毁了利方导弹阵地的制导雷达,整个导弹基地处于瘫痪状态。23时15分,利方海军1艘“纳努契卡”级“帆舰”号大型导弹艇企图接近和袭击美军舰队。美军迅速起飞“珊瑚海”号航母上的1架A-6舰载攻击机,发射了2枚“鱼叉”式导弹,击毁该艇。

    25日1时15分,美军“约克城”号导弹巡洋舰发射2枚“鱼叉”反舰导弹,击沉利2艘导弹艇。1时54分,美军从“萨拉托加”号航母起飞2架A-7攻击机,对利方刚刚修复的“萨姆”-5导弹基地再次进行攻击,使该基地再次瘫痪。8时许,美军再次击沉了利方1艘导弹巡逻艇。9时,凯索尔认为任务已经完成,下令撤至“死亡线”以外待命。

    3月26日10时,美国五角大楼迫于国内外压力,宣布演习提前结束,向凯尔索发出撤兵命令。

    27日16时30分,美军全部撤离锡尔特湾,至此“草原烈火”行动结束。

    此次战斗,美舰在“死亡线”以南停留75小时。从美军发起攻击到战斗结束共计12个小时,美军击毁利比亚导弹巡逻艇4艘、重创1艘,摧毁“萨姆”-5导弹基地的主要设施,造成利方伤亡约150多人,而自身机舰无一损失,伤亡为零。

    利定要“麦芒对针尖”反美,美决心用“黄金峡谷”泄愤

    美国的炮舰政策激起了利比亚人民的反美怒火,许多国家和组织也纷纷对利比亚表示同情与支持。卡扎菲则声称:“利比亚将不屈服于任何压力,将用鲜血、生命和它所拥有的一切来维护锡尔特湾的主权”,并号召所有阿拉伯国家人们,对美国在全世界的基地、使馆和人员发动袭击。此后相继发生两起针对美国的恐怖事件:1986年4月2日,美国环球航空公司1架波音727客机从罗马飞往德国波恩,途中发生爆炸;同年4月5日,西柏林拉贝勒迪斯科舞厅被炸。这两起事件共造成44名美国人受伤,5人死亡。事后,美情报部门展开调查,证实两起事件均受卡扎菲指使。里根政府决定再次教训“不听话”的利比亚。

    4月6日,里根总统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决定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并责成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威廉·克劳上将主持制定作战计划。

    4月8日,里根总统提出军事行动的三条原则:一是“定向”回击,仅袭击与恐怖主义有关的目标;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军(特别是飞行员)伤亡,最好不要出现战俘;三是尽量避免伤害平民。依据上述原则,美军制定了“黄金峡谷”行动计划,并锁定5个目标:恐怖分子的指挥、控制和联络中心——的黎波里阿齐齐亚兵营;恐怖分子的训练中心——的黎波里西迪比拉尔兵营;恐怖分子的后勤中心——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卡扎菲预备指挥所——班加西兵营;班加西贝尼纳军用机场(停放苏制米格-23战斗机的区域,目的是为了使利比亚防空部队不能拦截美军飞机)。

    与“草原烈火”相比,此次行动计划规模较大,突击目标较多,兵力合成规模要求较高,仅靠先前的第6舰队已不能满足要求。美参联会最后决定,主要突袭任务由部署在英国的F-111战斗轰炸机担任,地中海航母上的舰载机担任辅攻任务。为得到欧洲各国支持,美国派出驻联合国大使弗农·沃尔斯到各国游说,并于4月12日带着里根总统的亲笔信拜会了撒切尔夫人,最终使其改变初衷,答应美国使用英国的空军基地。

    4月14日,里根总统下达作战命令,定于15日凌晨2时发起总攻。14日19时,凯索尔再次下达行动命令,“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空母舰编队分别驶向班加西以北500km处和的黎波里以北500km处两个预定海域。14日19时13分,位于伦敦附近的费尔福德和米登霍尔空军基地的30架KC-10和KC-35加油机起飞。20分钟后,拉肯希思空军基地24架各载有重型激光制导炸弹的F-111战斗轰炸机起飞,5架EF-111电子战斗机从赫尔福德空军基地升空。与此同时,“珊瑚海”号和“美国”号航母上也起飞了A-6、A-7攻击机15架,F/A-18战斗机6架,EA-6B电子干扰机14架,此外还有E-2预警机、F-14战斗机、海上搜索救护直升机等各型飞机100余架,与远程奔袭的F-111战斗轰炸机汇集成庞大的战斗机群,按预定方案兵分两路,直奔的黎波里和班加西。

    15日凌晨0时20分至1时30分,16架F-111战斗轰炸机(原为18架,2架因发生机械故障返航),绕过突尼斯阿达尔角后,一分为三直奔的黎波里的阿齐齐亚兵营、西迪比拉尔兵营和国际机场军用区这3个目标。1时54分,美国海、空军航空兵再次进行空中协调,在完成最后一次检查之后发起攻击。16架F-111战斗轰炸机在距目标150m时,使用GBU-10激光制导导弹和CBU-12炸弹对3个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以海军16架舰载机为主的编队,使用MK-82和MK-20集束炸弹攻击了班加西兵营和贝尼纳军用机场。4架EF-111和14架EA-6B电子干扰机立即压制利军雷达、通信系统,致使利军雷达和通信失效,飞机无法起飞,导弹不能发射。在电子战干扰掩护下的6架F/A-18战斗机连续发射50枚“百舌鸟”和“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攻击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利军防空雷达站。随即5个雷达站陷于彻底瘫痪。12分钟之内,907kg激光制导炸弹、227kg集束炸弹、50多枚“百舌鸟”反雷达导弹和“哈姆”高速反雷达导弹向利比亚大地袭卷。爆炸产生气浪和金属般撕裂声之后,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满目疮痍,利比亚的5个雷达站、2个兵营和2个机场被毁。

    美军8架F-111战斗轰炸机在突袭卡扎菲预备指挥部时,遭到利防空部队苏式2SU-233高射火炮集火打击,其中1架F-111战斗轰炸机机毁人亡。在美军强电子干扰下,利军雷达失灵,防空导弹无一命中目标,飞机未能升空作战。2时13分,美海、空军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后,随即撤离战场。2时46分,舰载机全部返回到各自航母,空军飞机于10时10分安全返回英国空军基地。

    此次突袭共计18分钟,美军出动海空军飞机150余架,投掷炸弹150多吨,一举摧毁5个预定攻击的军事目标。利比亚14架军用飞机、5座雷达站被毁,1架波音727飞机和多架军用飞机被重创。利比亚军民死伤700余人,其中卡扎菲2个儿子受重伤,1岁半的养女死于这次空袭,其本人也受轻伤。

    美军两次作战的几条经验

    大处着眼把握整体局势,细处着手周密计划

    军事行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战略需求。美军对利比亚的这两次空袭都是出于美国整体战略考虑而实施的,其真正目的是维护其在黑海、地中海以及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当然军事行动也会受制于上述地区各种国际势力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草原烈火”,还是“黄金峡谷”作战行动之前,美国对此地区的局势乃至全球局势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英、法等大国更为重视。卡扎菲的反美行动使美利关系十分紧张,也迫使卡扎菲政权不得不向苏联积极靠拢,苏联则借机加强与利比亚的各种合作,扩大在地中海和中东的势力范围。因此,在“草原烈火”行动之前,美国总统里根采取各种手段弄清苏联态度。而“黄金峡谷”行动之前,美国总统特使弗家·沃尔特斯说服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支持同意美国使用英国的空军基地;在消息泄露后想方设法游说欧洲盟国支持其军事行动,与其一同对利比亚进行经济和政治制裁。

    美军不但在局势上大处着眼,在行动筹划上更是细处着手。虽然制定和批准计划只用了3天时间,但计划科学、周密。首先,找到了恰当的行动借口,“草原烈火”行动是诱敌先开火找到借口后再报复打击,“黄金峡谷”行动之前堂而皇之地将“恐怖主义大师”的帽子扣给卡扎菲。其次,选择了有利的进攻时间,无论是“草原烈火”、还是“黄金峡谷”作战行动,均是在夜间发起攻击,一方面,充分利用利比亚空军无夜战能力的弱点,发挥美军夜战装备优势,最大限度地拉大了两军战斗力的差距;另一方面,远程奔袭、夜间攻击易于达成作战的突然性,既能有效发挥美军飞机优势增大命中卡扎菲的可能性,又可减少不必要的附带损伤,减轻国际舆论的压力。第三,多机种一体合成作战。美军对利的空袭过程中,摒弃传统的不同机型分阶段执行不同任务的作战方式,着眼发挥整体作战效果,将各种机型按预警指挥与控制、“软”“硬”压制、火力突击、掩护支持、战勤保障几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编组划分。

    指挥方式高效灵活,各种协同科学合理

    此次作战,美国借鉴了英国在马岛战争中采用的委托式指挥的有益经验,一改过去文官对战场干预过多、对指挥干预过大的情况,授予了前线指挥官较大的作战指挥自由权。总统主要突出作战筹划、对攻击目标的选定、兵力使用的种类和规模、进攻时间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对空、海军等参战部队的指挥调度和战场随时情况处置都交由第6舰队司令凯索尔中将负责;而国防部只是通过先进的C3I系统监控战场情况的发展变化,不对具体行动进行过多的干预。整个作战过程中,一线指挥官凯索尔只向最高当局发送了3份电报,而最高当局没有向其发送1份电报,这充分调动了一线指挥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保证了指挥思路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使指挥效能极大提高。

    “草原烈火”作战行动中,美军拥有高空的预警机、中空的电子干扰机、水面的各种舰艇、水下的核潜艇以及各种攻击战斗机,在锡尔特湾附近的海域构成了较大的密度。“黄金峡谷”作战行动中,不但参战飞机舰艇多,而且分别来自不同的军(兵)种,选定多个攻击目标,具有很大的协调控制难度。但美军注重并充分发挥协调控制的作用,不仅对多个目标实施有效攻击,而且避免了战场的误伤和混乱。

    首先,各型飞机协调控制好。“草原烈火”作战行动中,“死亡线”内高、中空有100多架飞机,美军充分发挥各种飞机的优势,各种侦察机和预警机及时发现了利军的攻击行动,并提供了有效的警戒报警。作战过程中,美军利用电子干扰机发出的强电磁干扰和攻击引导,不但避免了利军导弹的攻击,而且协助攻击机摧毁了利军导弹基地的雷达。

    “黄金峡谷”作战行动中,美军海空军参战飞机共计14种机型150多架,空中飞机的协调控制难度相当大。各型飞机组成联合、有序的综合空中作战集群,并对敌发起准确攻击,体现出美军对空中复杂飞机作战编队协调控制的极高水平。作战发起后,美军按照预案在指定空域调控大型飞机,多个编队对选定的5个目标近乎同时实施攻击,18分钟结束战斗,体现出美军具备对多种空中编队作战的同时协调控制能力。

    其次,海空协调控制好。“草原烈火”行动中,为突出海空立体战线优势,以“科罗拉多”号旗舰为指挥依托,把高空预警机的调控报警作用和EA-6B电子干扰机电磁监控和护航作用与防敌导弹、飞机、舰艇袭击、自身飞机空中侦察和适时出击有效整合在一起,先后规避了利军导弹的攻击,击退了空中米格战斗机的攻击,重创了利军的偷袭舰艇。从根本上讲,此次作战美军充分发挥了先进武器装备的优势,运用了“一体化电子战”新战术,加强了整体海空的协调控制。

    整个“黄金峡谷”突袭中,美军共计使用飞机150多架、舰艇达20多艘,各兵种配合默契,行动协调一致,协调控制高效,整体作战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远程奔袭的空军飞机承担了主要的突击任务,地中海上的海军飞机提供了有力的作战保障和战场支援,海上的航空母舰和其他各型舰只为空袭提供了坚强的前沿基地,并能够有效应对利比亚可能采取的各种海空行动。“黄金峡谷”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效果上都较“草原烈火”更具有代表性,曾被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称为“一次成功的空海军联合作战”。

    再次,攻防协调控制好。一是攻击时间选择敌我战力对比最强的时间段。“草原烈火”行动中,利军于24日14时52分对美军进行攻击,美军则于21时之后才发起攻击;“黄金峡谷”作战行动发起攻击的时间是夜间1时54分。美军之所以将进攻时间选定夜间,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自身夜视装备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拉大双方之间战斗力的差距。

    二是攻击行动是建立在积极防御的基础之上。“草原烈火”作战行动中,美军有备而来,先是挑衅利军并诱其开火,因而在战斗打响之前不但做好防利军打击的准备,而且也做好发起攻击的充分准备。美军发起攻击后,充分利用其构建的空海一体优势,在对利军实施攻击的同时,加强自身的防卫,击沉企图偷袭美军的4艘利军导弹艇。“黄金峡谷”作战行动中,就美军构建的空中飞机编队而言是寓防于攻,在强大的空中打击编队中有专用发现战场敌情的预警侦察系统,有专用于掩护攻击机作战行动的战斗机编组;就作战行动而言是寓攻于防,攻击行动展开前,先行实施电磁攻击彻底断绝敌飞机起飞作战和发射导弹进行攻击的能力,然后再对各目标进行摧毁性打击。

    逐步推进扰迷结合,空中重拳闪电出击

    美军发动“草原烈火”突击行动是以海空联合军事演习为借口,并声称“美国有权进入锡尔特湾”。在演习期间,先是飞机试探性地进入锡尔特湾空域,而后逐次增多推进,屡屡触动利比亚的底线,次次加倍挑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引诱利比亚开火攻击,尔后以此为由进行报复。

    “黄金峡谷”作战行动的准备工作开始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消息泄露后,美国为隐蔽意图,在战术上采取了一些欺骗措施,如故意透露攻击利比亚3次,打击从军用到通信以及基础产业等30多个目标,意在使利比亚不能够做针对性的部署。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佯动措施,如“萨拉托加”航母从地中海驶回母港,“美国”号和“珊瑚海”号航母编队撤至“死亡线”以北,第6舰队与美国国防部的通信联络保持正常,各型飞机原地不动,部队进行正常训练。战备上则采取隐蔽进行,如4月13日向英国费尔福德空军基地调10架KC-10空中加油机,向塞浦路斯调F-4战斗机30架,调“企业”号航母进入阿拉伯湾,命令驻南欧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

    单就使用力量来讲,美军两次对利比亚的攻击有以下特点:一是空间跨度大。“黄金峡谷”作战行动中,美空军飞机从英国空军基地起飞,经北大西洋,穿直布罗陀海峡,直飞地中海进入预定战场,任务完成后折回原地,往返共计1万多公里;15架A-6和A-7攻击机从地中海中部航空母舰上起飞向预定地区目标发起攻击。二是总体实力强。“草原烈火”行动中,美军在短期内从各方调集作战飞机240架,动用了以3艘航母为核心、27艘舰艇为骨干的第6舰队,共计投入兵力达2万之多,是二战以来投入作战最大规模的海军编队。此外,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从本土派遣B-52轰炸机和从英国调用F-111战斗机。“黄金峡谷”行动中,利军共有9万多军队、592架飞机、3000辆坦克、1.5万门火炮和3000枚导弹,空中力量较“草原烈火”行动中没有质的改变,还停留在平台对平台的作战水平;海军仍然没有大型舰艇与美军对抗;防空力量有所加强,但5个雷达站一开始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其余的防空雷达也遭到强电磁干扰,致使作战没有发挥作用。三是攻击距离远。与二战末期相比,美军空袭利比亚使用的飞机,最大飞行速度和作战半径分别增加了3~5倍和2~3倍。作战半径的增大为超视距攻击提供了可能,载弹量的增多为进行持续有效的攻击提供了物质保障,加之空中预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先进的C3I系统准确发现、识别、跟踪目标的能力,促使空袭战术有了新的发展。

    目标选定科学合理,攻击重点突出明确

    就目标选定而言,美军有以下特点:一是考虑威胁选目标。利对美威胁最大的就是地对空导弹,因而美军对利比亚两次打击,都把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列为攻击目标,其中“草原烈火”行动中对利军导弹阵地的雷达进行了两次打击;“黄金峡谷”行动中,将贝尼纳军用机场作为打击目标,意在防止利比亚防空部队拦截美军飞机。二者都是出于美军自身安全考虑。

    二是围绕基点选目标。“草原烈火”行动中,美军的基点是诱敌先打而后再攻敌。作战过程中,美军除对导弹阵地主动攻击外,其余均是在利攻击情况下进行的反击。“黄金峡谷”行动中,美军的基点是以反恐为名重击利比亚,最好是“炸死卡扎菲”。选定的5个目标中有3个美军认为与恐怖活动有直接关联:阿齐齐耶兵营是恐怖活动的指挥、控制和联络中心,的黎波里国际机场是恐怖活动的后勤中心,西迪比拉尔兵营是恐怖活动的训练中心。卡扎菲经常留宿于这些目标,夜间空袭有可能直接结束卡扎菲的性命。

    三是强调效果选目标。“草原烈火”行动中,美军一条主线就是尽可能在政治上占据较为有利的主动,制定的3套方案也是分别根据利比亚采取行动的规模来确定美军的行动。因而在目标选定上分三个层次,一是利军对美军作有限攻击且美方无损失,美军只攻击利比亚舰艇和萨姆防空导弹基地;二是美军有伤亡,美将对包括利导弹基地在内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轰炸;三是利军对美军发动较大规模攻击,美军将轰炸目标扩展至利比亚的工业设施。“黄金峡谷”作战行动中,美军所选定的5个目标分别位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这两个城市在利比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地位都非常重要,一旦攻击成功,不但能够对利比亚国内和卡扎菲政权产生强大的震慑效果,同时也能对其他敌视美国的小国产生威慑的政治效应。

    注重电磁干扰掩护,突出火力毁伤打击

    美军对利实施的两次打击都十分注重发挥己方电磁作用,采取干扰、压制甚至摧毁敌方电磁能力的作战行动。

    从战术运用来讲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兵马未动,电子先行。“草原烈火”行动中,美军是先防后攻,“防”,首要的是防敌地空导弹的攻击,“攻”,突出攻敌“眼睛”,先后两次使用“哈姆”高速反雷达导弹对利比亚地空导弹阵地的制导雷达进行攻击。“黄金峡谷”行动中,美军更加重视电子战的作用,调遣5架EF-111电子战飞机从赫福德空军基地升空;为确保占据电子对抗的主导优势,美军在距利比亚海岸500km处编组的诸军兵种空中作战集群,又增加了14架EA-6B电子战飞机和数架E-2C预警机。

    二是战端未开,干扰先至。美军对利比亚的两次打击均是先施放强电子干扰压制敌防空雷达和通信设施,剥夺敌指挥控制能力,尔后再用反辐射导弹摧毁敌雷达,进而夺取绝对空中优势,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特别是在“黄金峡谷”作战行动中,美军攻击前以18架电子战飞机对利军实施强干扰,尔后战斗攻击机发射反辐射导弹摧毁利比亚防空雷达站,最后才对其他预定目标攻击。美军的作战方式是:以电子侦察手段,充分掌握突击目标的信息,并进行详细研究;以电子干扰手段,全面瘫痪对方的通信联络,使其指挥通信中断;以反辐射导弹彻底摧毁防空雷达站,使对方防空导弹致盲;最后,才以精确制导炸弹打击预定目标,确保顺利达成预期目的。

    强大火力才是硬道理

    “草原烈火”行动中,美军仅发射8枚“鱼叉”空舰导弹和4枚“哈姆”反辐射导弹,就击沉利军4艘导弹巡逻艇,重创1艘,摧其导弹基地,造成利方150多人死伤。而利军面对美军的攻势,最终不敢出击。“黄金峡谷”行动中,美军在18分钟内发射340余枚“百舌鸟”和“哈姆”反辐射导弹,投掷100余吨激光制导炸弹和集束炸弹,以损失F-111飞机1架、飞行员2名的代价,使预定的5个目标受到严重打击。而利比亚军队在美军强大的火力打击下只能望洋兴叹。由此可见,只有靠强势的火力打击才能达到作战的最终目的。

    推荐访问:烈火 峡谷 草原 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