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从八八舰队迈向九十舰队:具有日本特色的直升机护卫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5 00:20:08 点击:

    2015年3月,日本第一代直升机护卫舰“白根”号退役,二号舰“鞍马”号计划在2017年退役,这是继“榛名”级直升机护卫舰后,日本退役的第3艘八八舰队旗舰。随着新生代直升机母舰的入役,日本加速除役老旧的直升机护卫舰,试图让八八舰队重新焕发生机。同时装备防空能力更强的“爱宕”级“宙斯盾”护卫舰和“秋月”型通用护卫舰,实现八八舰队的大型化升级。防空、反舰和反潜力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拥有直通甲板的航母型护卫舰入役后,日本海上自卫队距离搭载固定翼战斗机又近了一步。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分类中,直升机航母、驱逐舰和护卫舰都称为护卫舰,排水量从2000吨到万吨不等。20世纪80年代,以“白根”级和“榛名”级为首的直升机护卫舰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复苏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八八舰队作为海上自卫队战役和战术单位,直升机护卫舰的出现让舰队的反潜火力得到提升,可携带3架反潜直升机,是以反潜为主的海上机动编队。

    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已经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反潜力量,水面舰艇反潜网已经形成以直升机护卫舰为旗舰的作战核心,并逐步向以航母为核心的三维打击模式转变。在4个护卫队群所辖的八八舰队中,“金刚”级和“高波”级负责区域防空,直升机护卫舰作为反潜核心,进而演化成当前的九十舰队。由此可见,直升机护卫舰在日本护卫舰群中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

    日本海上力量复苏

    二战结束后,大日本帝国海军彻底覆灭,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的外交方针进行了全面调整。当时日本首相吉田茂提出了集中发展经济、恢复元气的方针,即所谓的“吉田路线”。吉田认为战后日本可依附美国恢复元气,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于是在美国的授意下,日本完成军政经的全面改革。随着1947~1950年东亚局势突变,“吉田路线”的优势开始体现,美国开始大规模扶持日本。在朝鲜战争中,军火生意让日本多个濒临崩溃的企业重新恢复了元气,比较典型的就是丰田。美国联合参谋部认为,日本在美苏冷战中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尤其是工业潜力,因此美国将日本列为战略防线上的重要节点,并在经济上扶持日本,促进了日本的军工业复兴。

    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开始,美国逐步加速武装日本,从前期的7万人警察部队到规模化的海上保安厅小型扫雷舰队,日本在战败后数年内就开始第一次向海外派遣作战力量。1951年,日美之间签订了安保条约。3年后,日本自卫队全面成立,分设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日本作为一个拥有传统海洋文化的国家,在重建军事力量的道路上也一直以扩充海上自卫队实力为主。1958年日本第一次防卫力量发展计划(后简称“防卫计划”)中,海上自卫队总吨位超过10万吨,到第二次防卫计划时期,水面舰艇数量突破200艘,装备了以美国海军“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为蓝本设计的第一代“天津风”导弹护卫舰,排水量超过3000吨。这一时期,日本还重建了潜艇部队,至20世纪60年代,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实力已经有所崛起,开始突破专属防卫的框架,装备更多的进攻性武器。

    日本海上自卫队实力再次突破限制发生在第四次防卫计划期间,有了第三次防卫计划全面完成的支撑,日本海上自卫队建立起护卫队群,舰队规模进一步巩固。1970年,日本建造了“榛名”级护卫舰,该级舰共两艘,二号舰“比睿”号在1972年动工,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水面舰艇建造上的一次突破。四次防卫计划完成时,海上自卫队舰船总吨位已经达到20万吨。1976年,日本内阁发布了《防卫计划大纲》,制定了基础防卫的军事力量构想,目标是能够有效应对日本周边发生的局部战争。在此指导思想的牵引下,“榛名”级次型舰“白根”级直升机护卫舰在1977年开工,二号舰“鞍马”号也在第2年开始建造。此后的20多年,这4艘直升机护卫舰一直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中流砥柱。

    直升机护卫舰开创先河

    “榛名”级次型舰“白根”级直升机护卫舰

    “榛名”级护卫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所特有的水面舰艇,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少见的舰种。日本第一代直升机护卫舰出现之前就已经有类似的型号出现,比如意大利“安德烈娅-多里亚”级直升机巡洋舰和后续的“维内托”级,可为盟国航母提供反潜和防空护航任务。排水量更大的“维内托”级满载超过9500吨,给日本海上自卫队留下了深刻印象。“榛名”级的诞生背景与“安德烈娅-多里亚”级比较相似,意大利海军以地中海区域作战为主,不需要大型航母。但对舰载直升机数量却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大型直升机驱逐舰或直升机巡洋舰成为主要发展目标。

    日本海上自卫队根据由近海走向远洋的战略规划,设定了1000海里的远洋防卫范围,需要大型水面舰艇作为支撑。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美日框架下的作用是封锁日本周边海峡,确保1000海里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在1983年的《防卫白皮书》中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需要在远洋夺取制海和制空权。4艘最新建造的直升机护卫舰符合当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略规划,可与后续引进的“宙斯盾”护卫舰编队,为新时期的八八舰队提供反潜和防空保护。从对新型直升机护卫舰的命名上也可以看出,日本海上自卫队非常重视这两级舰的建造,第一代“榛名”级沿用了二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三号舰,后者满载排水量达到3.2万吨,二号舰“比睿”号的命名也是来自“金刚”级。恢复使用旧日本帝国海军的舰名在当时也引发了争论,后来在“榛名”级的次型舰“白根”级上就暂时放弃了此类命名法。

    “榛名”级直升机护卫舰在设计之初就瞄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载机驱逐舰设计,鉴于该级舰满载排水量超过6500吨,是海上自卫队成立以来装备的最大护卫型舰只。因此,“榛名”级对海上自卫队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从舰型到舰名都透露着日本海上自卫队对大型水面舰艇的渴望。“榛名”级舰型采用高干舷甲板,舰桥颇有日本特色,直接延伸到舰体中段,舰尾甲板只设置了一个直升机起降点,但是面积却很大,完全可以在停放1~2架直升机的条件下正常起降另1架。而且机库内还可以容纳3架直升机,载机能力非常强大,起降环境也非常不错,从设计开始就是为了远洋反潜作战。“榛名”级的直升机携带能力在同吨位水面舰艇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也是日本逐渐展示其军用船舶设计与建造能力的缩影。

    从整体布局上看,“榛名”级对反潜、防空武器的布置极具层次感,舰首两门MK42型舰炮口径为127毫米,在火力分配上比单门火炮更加灵活,可形成对岛屿、水面目标打击覆盖,甚至可以攻击潜望镜深度的潜艇。舰炮后方布置有1座8联装“阿斯诺克”反潜导弹,舰桥下方还有备弹舱,发射完可以自行补给。舰首携带反潜导弹在当时是个挺时髦的设计,在美苏潜艇满世界跑的年代,反潜是第一要务。美国海军的“诺克斯”级、苏联的“克里瓦克”级也采用此类设计,似乎这也是反潜型护卫舰的标准前脸。舰桥中段主要是舰载雷达等电子设备的集中区,防空武器安装在机库上方,8联装MK29“海麻雀”防空导弹可以拦截低空近程目标,两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可增强对掠海反舰导弹的拦截能力。

    虽然“榛名”级拥有面积较大的飞行甲板和机库,但舰载直升机作业仍然受到限制,毕竟“榛名”级仍然是一艘驱逐舰级别的水面舰只。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用舰载机,需要对舰体进行辅助增稳,减摇鳍和直升机辅助着陆装置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技术日本都通过进口渠道获得。同时还有成套的探测设备、电子干扰装置以及授权生产的SH-60J舰载反潜直升机。从“榛名”级可以看出,日本对大型水面舰艇的渴望已久,同时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曾经拥有过庞大航母舰队的国家,日本海上自卫队也有浓厚的舰载机情节。加上美苏冷战时期对反潜的偏重,造就了富有传奇色彩的“榛名”级,这也是日本在重新获得航母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后续建造的“白根”级则在“榛名”级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舰长和排水量均有所提升,比较典型的外观改变是增加了一个烟囱,上层建筑的结构略有不同。在舰载设备上,“白根”级将OPS-11对空搜索雷达升级为OPS-12三坐标搜索雷达,是日本第一艘装备此种雷达的水面舰艇。在作战系统方面,“白根”级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使用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种现代化的作战指挥系统,利用数据链将反潜直升机和声呐浮标的数据及时传回。作为“天生反潜”的作战舰只,“白根”级的声呐系统也比“榛名”级先进。比如OQS-101低频率声呐、SQR-18被动拖曳阵列声呐、SQS-35可变深声呐等,还有反潜直升机上携带的声呐浮标,都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反潜装备。

    反潜编队

    “白根”级的到来改变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兵力部署,2艘“白根”级和2艘“榛名”级各领衔一个护卫队群,每个护卫队群有6架直升机形成反潜猎杀网,以4架为一组,另外2架轮换,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种反潜直升机集中使用的猎潜方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日本海上自卫队完成了4个护卫队群的组建工作,每个护卫队群配备1艘直升机护卫舰,同时编有2艘防空型护卫舰和5艘通用型护卫舰,形成八八舰队雏形。防空型护卫舰主要有“太刀风”“旗风”和“天津风”3种型号,通用护卫舰为“初雪”型和“朝雪”型。平均舰龄短,装备先进,人员训练有素,八八舰队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极强的远海作战能力。

    日本海上自卫队早期使用的HSS-2B反潜直升机

    八八舰队成立之初,就以反潜见长,通用型护卫舰几乎都装备了远程低频声呐系统,反潜武器标配为“阿斯诺克”反潜导弹。用直升机来反潜也是最高效的方法,直升机飞行速度快,可在舰队内任何一艘舰只上起降,抵达目标时可悬停,巡航速度远超核潜艇,4机编组可快速追击核潜艇。在典型的反潜队形中,直升机护卫舰担任编队指挥舰,防空舰前置,通用护卫舰防守左右两翼。反潜直升机以3架为一个单位,成倒三角队形在编队前方5~20千米和两侧搜潜,发现潜艇后可利用各种反潜武器对其进行攻击。八八舰队也可以得到陆基反潜机的支援,海上自卫队装备的P-3C反潜机可纳入八八舰队反潜网,提供远程反潜支持。此种反潜机制与美式航母编队类似,后者也需要岸基P-3C支持,只是航母本身的舰载反潜机作战半径更大,八八舰队就像迷你航母编队,防空、反潜圈更小。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海上自卫队仍然有一颗航母的心,舰队决战的思路依然贯穿着海上自卫队装备发展。

    在“榛名”级之后,日本仍然想获得进一步突破。在第四次防卫计划期间,日本防卫省就提出了更大的直升机母舰构想,可搭载6架反潜直升机,排水量比“榛名”级更大。6架反潜直升机的方案可以保持任何时间都有1架直升机处于值班状态,但该计划最终没能落实,只建造了升级版的“白根”级。

    反潜一流的九十舰队

    八八舰队从8艘战列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开始,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8艘舰只和8架直升机,虽然作战能力单一化、侧重反潜,但其中仍然可透射出具有日本崇尚大舰巨炮的野心。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八八舰队是世界一流的反潜作战编队。事实上,日本从二战后就一直酝酿着如何恢复八八舰队,“榛名”级的建造是个开始,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对反潜作战的推演,八八舰队的舰艇和反潜直升机配置仅能说是勉强够用。保守估计,8架直升机可以保证6架处于正常可用的状态,可分为两组进行反潜作战,如果再增加1架直升机,在紧急情况下甚至可以有3组进行轮换,保证两组反潜直升机编队就显得绰绰有余了。在1986年的环太平洋演习中,日本苦心经营的八八舰队首次亮相,熟练的舰机协同作战给美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并没有满足八八舰队的偏科现状,在其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突破。比如从美国购买“宙斯盾”相控阵雷达后建造了“金刚”级,成立了九十舰队,编队共有10艘舰只和9架反潜直升机,反潜作战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防空火力则发生了质的飞跃。最关键的是,从八八舰队到九十舰队,编队在舰舰、岸舰和舰机之间形成了成熟的作战情报网,与航母编队的作战模式相似。可以说日本海上自卫队仍然在按航母型编队的模式去打造护卫队群。

    在九十舰队之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拥有了训练有素的航母编队护航体系。只要把航母纳入这个体系中,九十舰队摇身一变就成了航母编队,这也是日本护卫队群整体作战的目的之一。如果每个护卫队群都配备一艘航母,那么日本海上自卫队就有4个航母编队,作战能力是非常可观的。随着更新更大的“出云”级服役,九十舰队的实力已经大大增强,超过2.7万吨的排水量和直通甲板,“出云”级俨然是一艘轻型航母,“爱宕”级的后续舰可能还会建造,进一步增强护卫队群的防空火力,日本海上自卫队正一步步在八八舰队基础上进行升级,打造航母编队才是最后的目标。

    责任编辑:刘靖鑫

    推荐访问:舰队 护卫舰 日本 直升机 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