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论邓小平民主思想的互动性思维及其发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20:35:18 点击:

    〔摘要〕 邓小平的思想是一种典型的互动性思维,在他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邓小平强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完善各种群众参与和党员参与的互动机制,将民主制度化,为民主活动的主客体之间创造了良性互动的氛围和条件,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的中央领导集体都很注重如何与群众实现良性互动,习近平同志在大力反腐倡廉中,践行群众路线,更是进一步发挥邓小平民主思想的互动性思维,强调用反对腐败的方式加强政党和人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其互动性特征,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还落实在行动上。

    〔关键词〕 邓小平;民主思想;互动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5)02-0027-05

    〔收稿日期〕2015-10-2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14ZDB014)

    〔作者简介〕王万民(1961-),男,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长期从事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林胜强(1963-),男,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四川省逻辑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邓小平思维、逻辑学研究。

    互动性是批判性思维科学方法论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性。互动性思维,是一种品质优良的思维。善于进行互动性思考的人,不是简单地看待问题,不是片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对待外界的观点不是囫囵吞枣式地照搬照收,不是听到或看到什么就相信什么,而是充分运用自身“理智的机器”,参与进去,吸收正确的东西,摒弃无用的东西,身体力行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处理问题。相反,缺乏互动性思维的人,往往简单、片面,偏听、偏信,得不出具有正确性和创造性的结论,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邓小平的思维就是一种典型的互动性思维。他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恰当地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互动性,对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令人刮目相看。邓小平的思想理论,到处都闪烁着互动性思维的光辉,特别在他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中,互动性思维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民主思想的互动性思维,继续将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向前推进。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民主思想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政治思想。邓小平的新思想、新论断特别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具有鲜明的互动性思维特征。

    在博大精深的邓小平理论中,民主思想和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他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地位和作用,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本原则;深入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集中制思想;他强调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创造民主的条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的这些民主思想的内容,都明显地体现出互动性的思维特征。

    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是民主主体的建设和民主客体的建设的辩证统一,其中民主主体的建设和民主客体的建设问题是民主思想的中心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全体人民按法定的程序, 参与国家事务, 规定国家活动的方向和任务。其最本质的内容一是人民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二是人民享有对国家管理的最高权力。作为民主主体,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享有公民权利和管理国家、企业等民主客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极大地扩大了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 在制度上规定了由全体人民来管理国家, 而且还在实践上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各种政治活动, 行使对国家问题的最高决定权。这就充分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事实上,民主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一个很重要的互动关系,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对话”问题。只有处理好了民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注意引导和培育民主主体的参与性和参与意识,建立健全民主的参与机制和良性互动,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

    中国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邓小平曾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治传统很少。”〔1〕“民主”的概念在中国民众的观念中非常淡薄。在大多数民众看来,管理国家只是少数人的事情。换句话说,民主主体的参与意识淡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不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地参与政治活动和管理国家的机会。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大鸣、大放、大字报、大批判”成为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模式,但这种互动和参与方式带来了不好的后果,成为一种“恶”的互动,“畸形”的互动,不仅没能有利于民主,有利于民主建设,反而有害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所以,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年的实践证明,‘四大’(指大鸣、大放、大字报、大批判——引者注)不是一种好办法,它既不利于安全,也不利于民主。” 〔2〕邓小平对这种无序的民主参与模式和互动模式进行了批判。

    十年浩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几乎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完全陷于瘫痪。没有了民主,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也就自然休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他强调指出:“必须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使党和政府的下级组织,有充分的便利和保证,可以及时地无所顾忌地批评上级机关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使党和国家的各种会议,特别是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充分反映群众意见、开展批评和争论的讲坛。” 〔3〕在这里,邓小平就是强调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之间的互动和对话的问题,强调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互动或对话的问题,即党和政府的下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问题。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各地先后恢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为公民参与和管理国家提供了机会和途径。民主活动的主客体之间又有了良性互动的氛围和条件。

    那么,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下人民群众如何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真正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呢?邓小平在不同的地方论述了民主主体和客体“如何互动”和“如何参与”的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活动中,必然涉及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问题。在谈到共产党要接受群众监督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指出:“我们是不赞成搞大民主(指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批判的民主——引者注)的。大民主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有小民主(指正常有序的公民参与渠道——引者注)。如果没有小民主,那就一定要来大民主。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 〔4〕他还进一步强调:“要让群众能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在政协会议上,职工代表大会上,学生代表大会上,或者在各种场合,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 〔5〕邓小平在这里讲的“出气”、“说话”、“申诉”、“提意见”等等,其实质都是指的民主参与,都是要使人民群众能参与对话,从而实现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机制的良性互动。邓小平的这些民主建设的思想,正是其互动性思维最直接、最明确的体现。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还进一步指示,为了实现民主主体与客体的良性互动,必须完善各种参与机制。因为没有完善的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一句空话。邓小平指出:“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6〕他还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7〕

    邓小平这里强调的“群众监督”、“党员监督”就是指的群众参与和党员参与,指的是群众互动和党员互动。只有保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良性互动,才能对行政主体加以制约和限制,防止滥用或违法行使行政权力,才能让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并积极支持政府公正、合法的行政行为,建设和谐的民主制度。只有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切实保证公民的意志得到充分的表达,才能切实保证公民的意志按照一定的程序得以实现。这就是作为科学思维方法的互动性思维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培养了公民的参与和互动意识。邓小平指出:“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8〕正是由于党和政府重视公民的民主互动和参与意识,重视人民群众的权利,才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总之,没有全体公民广泛、普遍的参与,任何形式的民主都将流于空谈;没有健全的参与机制,健康的参与意识就无从产生;只有实现参与意识与参与机制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这是互动性思维的基本要求。

    把互动性思维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干部在对待中央和上级的指示方面,做到认真领会;在对待下级和人民群众的诉求方面做到认真听取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合理决策;同时,又要将中央的指示、上级的布置,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分析和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能仅仅做些简单的“上情下达”或者“下情上传”的传话筒的工作。在这方面,邓小平提出过相应的要求。他指出:“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搬照传。”〔9〕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应该贯穿于我们的全部工作之中。因此,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概括,是在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批判性思维参与性或互动性的丰富和发展。

    一切为了群众,就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上,在改革和建设中大力实现和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充分体现。江泽民一再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特别是到艰苦的地区和困难的单位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深入思考如何当好“三个代表”这一重大问题,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答案,努力做到所有工作都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一切相信群众,就是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教育,批判各种贬低、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的科学观点,相信群众的觉悟,相信群众的智慧,相信群众的力量,恭恭敬敬地向群众学习。一切依靠群众,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要依靠群众去推动,改革发展的历史任务要依靠群众去完成,经验要依靠群众去积累,新事物要依靠群众去创造,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依靠群众才能克服,我们工作的成效最终由人民群众检验,党的领导地位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而无论是“一切为了群众”还是“一切相信群众”,说到底都必须坚持批判性思维的参与性或互动性原则,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这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也罢,都有一个让群众参与和参与群众的问题,都有一个党和群众、领导和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如何实行良性互动的问题,都是和互动性思维方式相关的问题。

    在大力反腐倡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今天,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发挥了邓小平民主思想,充分体现了互动性思维,强调用反对腐败的方式加强政党和人民之间的良性互动。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10〕在谈到如何应用反对腐败的方式加强政党和人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时,习近平同志又强调了两个“坚持”,即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他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下最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11〕可见,习近平同志民主思想的互动性特征,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而且还落实在行动上。

    综上所述,我们从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角度研究和探讨邓小平民主思想中思维的互动性特征,研究和探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习近平同志的民主思想的互动性特征,对于展示邓小平丰富多彩和深邃博大的思维世界,对于进一步认识和领会现时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2〕〔6〕〔7〕〔8〕〔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2,276-277,322,146,322,118.

    〔3〕〔4〕〔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3-224,273,273.

    〔10〕〔11〕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9-05.

    (责任编辑 王 生 胡学举)

    推荐访问:民主 互动性 思维 思想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