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经济学家的光荣与梦想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17:35:17 点击:

    [摘要]罗运贵研究员的新著《新宏观经济学》是一部极具创新性的著作,对主流经济学的许多观点进行了质疑,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述了经济学,自出版以来受到学界极大的关注。研讨会聚集了各方专家学者,对这本新著的时代背景、理论创新点以及实践的运用提出了各家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罗运贵;《新宏观经济学》;理论;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马芳芳,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嘉,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12-0018-05

    罗运贵,广西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在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建树颇丰,先后出版了《货币发行量与2010年的中国》《宏观价值调控论一富国裕民之坦途》《宏观价值调控论——解决各国货币资金不足问题的途径》等多部学术专著,近期又出版了新著《新宏观经济学》。

    《新宏观经济学》是罗运贵研究员在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里长期艰苦探索、潜心钻研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努力探索如何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以及世界各国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理论巨著。站在一个新的学术研究的高度,另辟全新的思路,以智慧的光芒点燃引路的火炬,探索着使全人类都能够富裕的幸福之路,这是一个清贫的中国经济学家的光荣与梦想。

    为了使其理论能更好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2010年4月25日,罗运贵《新宏观经济学》理论研讨会在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召开。研讨会由广西思维科学学会秘书长杨辉主持。参加研计会的有广西思维科学学会会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尹鑫,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经济部副部长刘旭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林琳,建行广西区分行琅东支行副行长李阳,广西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前强,桂林理工大学教授李敦祥,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苏芳林,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巫文强及来自广西社会科学院的其他研究人员和来自广西大学商学院的在读研究生。与会者指出,罗运贵的新著《新宏观经济学》是一部创新之作,是对传统宏观经济学体系大胆的突破。同时展现了他特立独行的研究风格,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研讨会本着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的精神,就《新宏观经济学》中创新理论及理论推广作了探讨。

    广西思维学会会长尹鑫首先发言,指出罗运贵研究员的新著《新宏观经济学》是站在一个新的视角看经济。首先是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高度。当今时代是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就是罗运贵研究员所说的“过剩经济”时代。而经济高度发展带来的是财富极大丰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如何让世界经济良性循环,走向共同富裕,罗运贵研究员正是站在这个时代发展的高度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形成了新思路。其次是站在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高度。罗运贵研究员有20多年对经济学理论的潜心研究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如今,他能够站在前人或权威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这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高度。

    有新高度就有新视野、新思路,这正是罗运贵研究员新著《新宏观经济学》的成功所在。新的视角产生新认识和新观点,这与罗运贵研究员的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罗运贵作为思维科学学会的领导和骨干,在新著中有他对科学思维方法的娴熟运用。他采用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以及批判性的思维方法,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一是表现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的辩证统一。罗运贵研究员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宏观范围对微观的经济进行仔细的研究,在《新宏观经济学》中,他从经济思维的最小细胞基本概念人手,如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基本概念的重新定义、对“世界元”等新概念的提出,对前人的或传统的概念进行分析批判,提出新观点和新的思想。在宏观中包含着微观,微观中寓蕴着宏观。二是表现在逻辑的与历史的思维的辩证统一。罗运贵研究员在《新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就提出了“过剩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分析,新问题的提出与展开,这是《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同时,从“过剩经济”切入,也是他研究的新的时代的历史起点。这正是全书展开的特点和基本线索,也反映了他的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思维方式的运用。三是表现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在《新宏观经济学》中,罗运贵研究员有对现实货币研究的许多具体可操作的思考,如发票子与发国债等问题。同时也有对世界货币——“世界元”的超现实的抽象思考,有对物价、就业等问题的具体分析,也有对抽象的宏观价值调控的时代素描。这些独到之处是他的研究视野与理论功底所在,也是他具体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方法的运用的表现。

    在《新宏观经济学》中,还有值得称道的是罗运贵研究员以矛盾分析为主线,采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这是一部很有特点的论战性的著作,在写作思维方法上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典范。

    尹会长最后指出,讨论《新宏观经济学》这部书不是根本的目的,目的是通过讨论推动经济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为祖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在讲话中指出,作为罗运贵研究员多年的同事和领导,对其20多年孜孜不倦的研究给予肯定。吕院长认为,罗运贵研究员是一个做学术之人,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宏观经济学。《新宏观经济学》是他潜心研究的结果,其用心研究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尽管有些人对一些观点并不认同,但一种学说、一种理论体系、一种观点的创新都要经历漫长的阶段。

    吕院长从两个方面谈了对这本书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首先,罗运贵研究员的出发点——以过剩经济为理论基础,就是一种创新思维。其次,这本书出版的时代背景是在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之后的基础上,各国家、实业界、经济学家都在探索如何解决金融危机,怎样解决萧条经济。现在的新情况是萧条又伴随着经济过剩,无独有偶,世界上有些人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且已提出和罗运贵研究员相似的观点。如何解决贫富差距、分配不均、地区差别,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正是在这个视角上罗运贵研究员提出了新观点——发票子。这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吕院长指出,由于罗运贵研究员的这种观点刚刚提出,还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探索。某个观点、某个思维能解决广西及我国和世界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给作者也给社会一些新的启发,创造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前强认为,罗运贵研究员的研究态度令人钦佩和感慨,几十年来把自己的研究中心放在货币问题上,超越功利,排除质疑和干扰,进入到忘我的痴迷状态。《新宏观经济学》创新多,很多都是以往所没有的观点。第一,罗运贵研究员重新定义了宏观经济学,他认为,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宏观经济如何实现良性循环的社会科学,与以往宏观经济学所强调的经济四大目标不同,罗运贵研究员强调经济的良性循

    环,并提出综合指标、要素性指标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宏观经济良性循环的三大标志。这是极具创新性的。第二,罗运贵研究员认为,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未被充分利用的技术、人力和物力资源,过剩经济已是常态,导致大量纯社会效益的项目未能搞好的原因是无成本资金不足,这种观点也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这种现实基础就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足从而导致需求不足,我们看到的是在纯市场领域的生产过剩。罗运贵研究员的这种观点针对了一些领域,如基础设施、教育等,对这些领域投资在短期内是看不到效益的,但在长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爱尔兰的发展就是对罗运贵研究员观点的一个有力支持。第三,强调了宏观价值调控对各国经济增长和世界金融稳定的意义。罗运贵研究员指出,在有效实行宏观价值调控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的外债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绝大多数国家将会没有外债和内债。这种观点对很多国家是极具意义的。另外,罗运贵研究员还提出了一个构想,建立联合国银行,发行超主权货币——世界元,并以世界元作为各国唯一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从而缓和世界经济波动。罗运贵研究员的观点不是孤独的,在上次G20峰会上就有人提出了相似的观点。王前强副院长就这本书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给出了见解。过剩是因为需求不足,在国际上主要是欠发达国家,一国国内主要是欠发达地区和省份。如何解决现在所面对的需求不足,罗运贵研究员提出用无成本资金来促进发展并解决需求不足问题。这是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潜在发展优势的信心,同时也是对政府作为的肯定。对于如何去消除发达和不发达国家及地区之间的差距,我们是依靠市场一体化和全球化,可是市场的行为资金总是流向效益高的地方,那么我们就需要用超越市场的手段来解决。罗运贵研究员无疑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方法。

    广西社会科学院区域研究所周毅所长认为,首先,作为和罗运贵研究员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对他的学习和研究态度应给予肯定,经常就宏观经济学的问题与罗运贵研究员进行探讨。从最初的小册子到现在的新书的出版,周毅所长一直十分关注罗运贵研究员的理论研究,认为罗运贵研究员的研究是源于对宏观经济学的热爱,而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这是一种高境界。一个研究机构、一个地区若没有这种人才是很难发展的。其次,对这本著作的推广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这本书的理论是符合现在的发展趋势的,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要不断推广这种理论,让更多的人去认识这种理论,以便更好地应用这种理论。

    广西社会科学院区域研究所吴坚认为,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很多,但真正从事理论创新的工作者,即金字塔尖上的人不多,而罗运贵研究员就是金字塔尖上的几个人之一。他认为,评价一本书应从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两个方面来考察。在理论方面罗运贵研究员填补了一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空白,目前我国没有自己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指导经济发展的是西方经济学。但是我们的现实基础与西方国家是不同的,西方国家是成熟的市场机制,而我国市场处于转轨时期,二元经济结构还在制约我国的发展。宏观调控照搬西方理论,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为此,我国需要一套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宏观经济学理论,并在这一套新宏观经济学的指导下提出新的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而罗运贵研究员的《新宏观经济学》无疑为我国改变现在的宏观调控手段方法,真正实现宏观经济良性循环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其将对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效益。

    建行广西区分行琅东支行副行长李阳就罗运贵研究员的《新宏观经济学》的时代背景作了简要说明,他指出,《新宏观经济学》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经济都陷入低迷的时候出版的,总体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是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的。金融危机后,学术界、理论界都提出了一些观点来应对,比如周小川曾经提出建立超越主权的货币基金和用外汇储备给大家发钱,这些观点与罗运贵研究员的理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另外,这本书的前景是令人振奋的,前景可描绘为,实行这套方案,40年实现世界富裕。最后,李阳指出了这本书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在现实运用中应如何避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如何更好地监督政府对无成本资金的运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林琳在认真研读了罗运贵的《新宏观经济学》后,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了对本书的一些看法。第一,从经济视角的发展角度来看,每一个经济发展过程都有一个新的观点在背后支撑它,而这个新的观点就是制度的带动发展,从古希腊到英国,从英国到美国都是如此。当今的世界,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暴露出了许多无法解决的经济问题,资本主义逐渐走向了垄断,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那么在国家资本主义和新兴的社会主义之下又会有怎样一个新的观点在支撑呢?罗运贵研究员在这方面作出了前瞻性和探究性的研究。《新宏观经济学》一书中的核心观点,即一国的中央银行可以无偿地投放货币资金给本国的中央财政,通过“看得见的手”去调节经济社会中浪费资源甚至资源配置完全瘫痪的一些经济行为。但是,投放的资金为本国GDP的1%-5%,这个数值是如何确定的,或者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是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所在。第二,罗运贵研究员用一种扬弃的观点来看待传统西方经济学,这是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地方。他通过分析研究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关系,把凯恩斯主义与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两个学派在政策层面有机结合在一起。此举乃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创举。第三,罗运贵研究员认为,单纯以市场行为运作,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就需要中央银行在其中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罗运贵研究员通过将货币需求划分为三个层次,划分了货币流向,以不同类型的货币资金来满足不同的货币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新宏观经济学》站在高立足点之上,将深奥的理论以通俗易懂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建设性地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于罗运贵研究员的研究目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经济部副部长刘旭友谈了以下几点:第一,罗运贵研究员《新宏观经济学》的旨趣很高。一般来说,著书立说有两个目的,一种是像中国古代的司马迁,“究天人之境,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说”;还有一种就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我们现在很多人著书立说都不能脱离上述两种境界,要么作者乐在其中,要么就是为了糊口。但是罗运贵研究员在这一方面完全是处于超然的状态,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竭心尽力地研究,这种精神感动了我们。从初识的《宏观价值调控论》到现在的《新宏观经济学》,总体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但创新性更高。在本书中,罗运贵研究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运用

    了本书中的理论,那么该国消除贫困,走向繁荣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富裕的发达国家运用了本书的理论,那么该国也可以获得更大量的财政资金,逐步减少乃至消除目前所存在的巨额财政赤字。这正是体现了经济学的真谛一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综上所述,罗运贵研究员的这本书的研究旨趣是非常高的。第二,罗运贵研究员的《新宏观经济学》一书的创新性很强,既有理论上的创新,又有实践上的创新,主要是对未来构想上的一种创新。书中新意迭出,让读者感觉像从来没有接触过此方面的内容一样,处处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尽管我们过去学过西方经济学,学习过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但是本书的观点绝对是不一样的。凯恩斯主要讲的是财政政策的问题,而罗运贵研究员主要讲的是发票子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货币政策的问题。发票子既可以解决财政赤字,又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是与前人不同之处。当然罗运贵研究员在书中的观点是有假设前提的,即基于过剩经济的前提,书中的所有讨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现代经济的根本特征——过剩经济而展开的。过去理论界一直认为发行货币是一种短期冲击,不能对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实质性的作用。而罗运贵研究员却敢于突破传统观点,认为货币冲击也能促进经济的实质性发展。这不得不说是理论上的重大创举。第三,罗运贵研究员的这本书有助于启迪思想,引人深思。怎么才算是一位好老师?能让你心服口服的老师不一定是一位好老师,因为你永远只能跟随在他的思想的后面。不能有所创新。而一位好老师,也许他的观点跟你的相左,但他确确实实让你深入思考问题,从而改变你的思想轨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好书也是如此。罗运贵研究员的《新宏观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好书,书中的许多观点让读者不禁陷入深思。比如说,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经纪人假设这个问题上,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如果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被推翻的话,那么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整个西方经济学构架也就不成立了。站在对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怀疑的基础之上,罗运贵研究员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说利润最大化问题。西方经济学也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一个常态,而是有一个谷底的。而罗运贵研究员的观点更为彻底,他认为厂商生产的常态不是利润最大化的点,而是在平均利润率的点的附近区域上。本书中还有许多诸如此类极具创新性的观点,正是这些看是似曾相识却又在关键之处有着细微差别的理论,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为了使罗运贵研究员这本书更加出色,有一些地方还是有必要进行完善的。要构筑一栋学术大厦,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罗运贵研究员一个人在学术之路上苦苦探索了数十年实属不易,应该是时候让更多人为他分担,为这栋学术大厦添砖加瓦。

    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改革与战略》杂志社社长巫文强从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上谈到《新宏观经济学》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他认为,《新宏观经济学》这本书是站在主流经济学的基础上而著的,那么什么是主流经济学呢?主流经济学形成于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之后。在斯密和李嘉图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正处于繁荣期,是被普遍看好的一个社会形态,所以他们的研究围绕怎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个中心。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它慢慢偏离原先的发展轨道,捍卫者们开始发现原来资本主义的一切都是在为资本家的利益而服务,资本主义经济学也就慢慢失去了说服力。比如说资本主义经济学围绕利润最大化目标而提出的经济人假设,把经济人的特征看作是人的本性,把追逐利润看作是人的天性,无论是资本家、劳动者还是官僚阶层的行为都是利益在驱使。因此我们的社会就变成了一个很功利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想方设法挣钱。然而我们会发现最有钱的人往往是最不幸福的,他们的幸福指数都普遍比较低。西方经济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都是没有理论基础的,是站不住脚的,但又很少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去主动反驳。现在罗运贵研究员敢于站出来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是值得称道的。可是,从思维学的角度来说,如果罗运贵研究员能先提出主流经济学在市场经济中所不能做到的一些事,比如利用财政资金去支持本国经济的发展,然后再讨论主流经济学理论上存在的缺陷,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巫文强社长认为,书中所提到的过剩经济特征对于《新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实中过剩经济是否存在?以中国2008年的经济数据为例,2008年我国一共有3l万亿的产业增加值,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万多亿元,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为28万亿元,扣除发放到劳动者手中的8万多亿元和政府的财政收入6万亿元之后,第二、三产业还有14万亿元的净增加值——这部分增加值就不会用于消费,也不会直接与消费相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是过剩的,而且过剩得惊人。有钱人愿意购买的商品有限,穷人想要购买却苦于没有足够的钱,从而导致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也就是罗运贵研究员所寻求的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所要解决的矛盾。

    要真正实现良性循环发展,需要做的事情何其多,其中政府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此过程中,我国的一些基础性产业与重型装备产业也在逐渐地消失,这对于整个国家的战略安全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其实,像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也是愿意给予支持的,关键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于是,罗运贵研究员提出了中央银行可以发票子来解决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做好资本家不愿去做的、政府没有资金去做的而又关乎老百姓幸福生活的事情。总的来说,罗运贵研究员的观点非常正确,有一定的前瞻性。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苏方林主要从模型建立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任何一个理论,从它诞生到被人们普遍接受要有一个过程。空间计量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曾在相关领域作过一些简单的研究。直到1988年,Anselin才明确定义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并作了系统的研究。1995年他又将其思想程序化,设计出了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但是空间计量分析真正为学术界所接受还是近几年的事——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刊物上开始出现了有关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文章。因此,新的理论要想让人们接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罗运贵研究员在《新宏观经济学》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这些观点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全新的、陌生的,对我们原有知识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人们一开始不太接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并不能否定其所提出的理论是正确的,只要经过不断的完善,假以时日,本书中的观点也会在学界广为流行。

    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闪光点。过剩经济是《新宏观经济学》理论的闪光点所在。如何使过剩经济更具有说服力,作实证分析具体量化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李敦祥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对一种理论要根据时代背景进行客观的评价,《新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是符合科学研究方法的。罗运贵研究员经过不懈的研究敢于提出与主流经济学相反的观点,这就像当初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凯恩斯思想的提出一样,也会遭到一些人的质疑,但正确的理论是经得起考验的,对其的接纳与运用尚需要一段时间。李教授对《新宏观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些见解。以过剩经济为理论基石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以资源稀缺性为基础的调整。对于过剩经济还需要再作出更全面、更科学的界定,在逻辑上应更严密。

    师从于广西大学黄绥彪教授的研究生陈国栋在发言中主要从《新宏观经济学》的优点和有待深入的观点来阐述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新宏观经济学》有四个优点:首先,作者研究问题时的视角比较宏大,立意是深远的。其次,这部书具有强烈的革新批判意味,本书从过剩经济的论证入手,以此为基础,指出了边际理论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作者在对利润最大化理论进行批判时,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平均利润理论进行了更为切合实际的解释。这些新见与《新宏观经济学》的“新”字是恰如其分的。再次,《新宏观经济学》是作者运用流畅的笔触尽情在经济学的广阔天地纵横捭阖之后的结晶,文风清新朴实。最后,作者将分类的思维方法贯穿于全书,这对我们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来说是很有启示意义的。通过分类,探讨也就有了针对性和依据,否则,理论的探讨容易流于概念的模糊。

    在谈到《新宏观经济学》尚可以深入研究或者有待深化的地方时,陈国栋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方向:第一,对于作者批判的主流经济学派,可以进行学派的进一步细分,因为主流学派是—个较大的概念,这样就更具有针对性;g--,文献的梳理还可以更注重时效性,即在本书再版的时候予以适当补充或更新;第三,书中的一些大胆的构想还缺乏实证的支持,因此,利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模型构建以便支持这些构想就显得很有必要。

    [责任编辑:舒生]

    推荐访问:经济学家 光荣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