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15:00:35 点击:

    摘 要: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要活动,是人生成自我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走进自然,回归生活,融进社会去进行实践。教育教学的开展要尊重学生对实践的认知与理解、感悟与体验、交往与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走出狭隘的书本世界,走进自然,回归生活,融进社会去进行实践,达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实践能力

    我们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的时代,核心素养特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包括我们已熟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美术学科的特性,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更能突出它的优势,而且关系更加紧密。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的主要活动,是人生成自我的主要方式,是人的社会性的表现形式,人的本性是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人的生存价值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美术教育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一线教师要关注的一个重点。以下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实践活动的理论思考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与文化背景下,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积极的发现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与主体地位,同时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发挥着主观能动的作用,教师是知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与培养者,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发展为重心,探究多种教育教学的方法与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还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联结自然、生活、社会的情境中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与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完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在活动的范围之外体现。思维、意识是由活动促成的,离开了人的活动就不能发展。活动理论强调活动不仅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发展的必要方式。主体在从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必然吸收着客观世界的存在力量。因此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实践,能借助客观世界中的信息与资源,通过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形式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与智慧,从而达到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

    (三)探究学习理论

    探究学习理论主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探究学习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同时也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探究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提高创新与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实践活动,做好实践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

    二、美术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发现

    (一)拓宽实践平台,发现与实现自我价值

    歌德说:“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实践是人生活的主要方式,人在实践中能丰富经验,增长见识,从而对自我价值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不断完善自己,获得自信与满足,实现对自身意义的肯定。因此,实践的过程也是人自我价值的发现与实现的过程,它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我们需要拓宽学生的实践平台,让其参与到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去,获取丰富的资源与信息,在实践中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境,重新评估自己,发现与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在一次全国巡展实践中,几位获奖的学生在宽广的实践平台中找到了成功的答案:要用自己的表現方式表达真实的生活感悟,用独特的视角体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用踏实认真的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实现理想……不同的实践经历,不同的实践平台,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发现与审视自我,最终收获了实践的幸福与满足感。

    拓宽实践平台让学生真切地投入到社会生活的现实中,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在宽广的平台中接受磨炼,才能更好地完善与提升自己,才能耳闻目睹社会与生活的真实面貌,吸收到更多的信息,体味到人生的真、善、美。引用尼采的话说:“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不要让别人把你抬到高处;不要坐在别人的背上和头上。”

    (二)关注与体验,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创造

    探寻可能的生活,并学会实践与创造生活是人的生活能力的标志。教育作为发展人、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潜能的实践活动,它要作用于学生的生活能力,要注重学生关注人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人文关怀的培养。有意义的教育不仅需要改变学生生活和存在的那些无意义的状态,更要激起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社会的热忱关怀,养成自觉创建生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生存发展,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学生的生活也是现实的生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回到具体的、生动客观的现实世界之中去进行实践,并结合书本知识学会创造生活。

    例如,教师组织摄影社团的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老街进行采风实践活动,聚焦生活镜头。学生不仅是用镜头捕捉着生活中的景象,更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在感受着古文化建筑的魅力,感受着老街的风土人情。在动态的实践中,学生能对所学的摄影知识深入理解并学会应用,对抽象的景深、快门、焦距、构图等概念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变得明晰起来,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使得实践更有实效。围绕这次实践活动而开展的“杨桥古风”摄影作品展又构成了学校一道新的风景线,在传递实践信息的同时,更与他人一起分享着实践的乐趣,让有限的校园空间多了份来自校门外的精彩,为他人创造出了与自然生活接触的时空。尽管从专业的角度来审视孩子们的作品显得稍许稚嫩了些,但从他们捕捉到的生活镜头与创造生活的笑脸中让人读到了实践的意义。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因此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经验并且学会使用,并使实践中所得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在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中寻找连接点或者相似点,知识与实践就有了生命的对接,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在这样一种相互融合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生活的美好,生命才得以更好地生长与发展。

    (三)创设情境,在实践探究中提高能力

    当下的美术教学正在尽力构建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融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讲究多元化、开放性与科学性,不仅要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更要通过实践的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尝试,相信学生的能力,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情境与平台,使其能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会思考与探究。

    例如,执教欣赏课时,学生经常会对一幅作品提出很多问题,有其独特的想法,如果老师直接给予答案,就是一种强行的知识灌输。学生虽然得到了答案,但印象是浅显的,思维的层次还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知识只是作了表象上的停留,并没有真正的内化,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对学生提的问题进行恰当引导,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做一个幕后的指导者,创设“走进名画交流会”“画里话外”“与大师对话”等情境,让学生多方位地走进名画的解读与赏析中,将表象进行审美思维的内化。学生作为主体可以通过角色转化在不同的情境中将探究成果呈现出来,学生的角色可以是一位老师,带领大家走进作品的世界,去探究作品以及作者的背景、历史、艺术特色;可以是一位演员,用动态的肢体语言模拟作品的形象或是创作背景;也可以是一位大方的主持人,调控着整个活动的节奏与气氛……在这个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答,满足的并不是一颗好奇的心,更是自我能量释放的一种享受,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对通过实践探究而获得的知识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实践探究中学习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更具魅力,更是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升华,推进了学生对人生成长的感悟与思辨。

    基于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开放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走出狭隘的书本世界,走进自然,回归生活,融进社会去进行实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与需要,找準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方法,借助客观世界中的信息与资源,使学生通过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形式积累丰富的经验、知识与智慧,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提升,逐步形成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要[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成尚荣.不要忘了素质与分数背后的“人”[J].天津教育报,2009.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赵翔麟.杜威教育名篇[M].王承绪,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6]马天红.实践探究 体验感悟:“千克和克”一课教学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4(26).

    [7]黄金堂.开发学生自助实验的实践探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

    编辑 郭小琴

    推荐访问:素养 提高学生 实践 美术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