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教育信息化环境与新型教学方式生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14:35:24 点击:

    摘 要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极强的渗透性和快速的扩张性,促成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育环境,促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教学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5-0098-02

    1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2013年3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同样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曾经历三次教育革命。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它逐渐成为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交流信息的工具,信息的传播从此不再限于口耳相传。第二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从此知识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第三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班级授课制的出现。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当下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正在兴起,有人称之为第四次教育革命。由于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教师教育方式的改变,使班级授课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启发式教学、微课、翻转课堂等一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2 信息技术生成新的教育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和政策,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纷至沓来。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国经济发达的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程度地建设了校园网、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大大縮短了信息的传递过程,使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近几年来,信息终端逐步进入农村学校,农村校园里也接入了互联网,安装了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教学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任务驱动、远程教学、虚拟教育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被一一提出。信息技术的渗入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化、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开始显现。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以信息技术为主力的网络教育已经进入校园,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模式给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快速普及,形成一个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促进了教育方式的转变。

    3 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向学生传递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的角色也由单一传递者变为组织协调者。教师授课不再只是单纯地讲,而是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组织、指导和协调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冲击,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和展开,学习过程也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更加方便,教师的地位也由传授主体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在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也应该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渗入学科教学中。

    4 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在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未完全转变的当下,我国义务教育中教与学的方式仍然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师为了要成绩,上课多以机械性的讲授为主,课下又给学生布置繁重的书面作业,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手是脑的老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在操作中产生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推进信息化教育,对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及学习方式具有重大意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由于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知识信息,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 信息技术改变对学校的传统概念

    封建社会的私塾教育是典型的农耕时代的产物,而学校则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然而在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环境中,校园围墙将不再是学校的唯一标志,网络学院、互联网学校、虚拟大学等网络教育系统的出现将会彻底颠覆人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概念的认知。目前信息技术初步构建成信息化教学环境,使许多人已经对传统的教育场所提出质疑。学校就应该成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资源中心,不同类型的学校发挥不同的教育功能,学校类型的增多也会使人们的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除了在学校通过教师面授的方式获取知识外,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接受全世界优秀教师和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世界各地的电子图书资源也将为我所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就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家庭、单位等一切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学习场所,不同国家的学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在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交流。

    在未来的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完全实现开放化和多元化,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学习将变得更加方便、自主、随意。郑永柏博士在谈网络化教育时曾说过:未来的网校能把世界上所有著名图书馆的图书搬到每一个学生面前,供他们自由检索和选择;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线上教育将大部分替代线下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与世界上最好的教师零距离交谈,网上学校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就像自己的“电子私塾”,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当然,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并非无所不能,多年沉淀的校园文化依然对学生有着潜在的影响,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依旧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6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曾说过:“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改革有着长远的规划和要求,每所学校和每位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和学校自身特点不断探究和改进,使信息技术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信息化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改变,但这是一种积极的转变,会为教育教育学带来全新的感受。教育信息化打破了“时空限制”,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打造了“没有围墙的学校”,为进一步实现教育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7 结语

    总之,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并使其深入教学改革中去,这将使教育事业如虎添翼、蒸蒸日上。随着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会有一个质和量的飞跃,也必将推动教育现代化水平。

    作者:王倩,安平县教师进修学校(053600)。

    推荐访问:教学方式 教育信息化 生成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