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创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14:20:26 点击:

    摘要:本文围绕智能化教室和远程教学中心建设,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实验示范,实现了交互训练和在线交流等全新的学习方式,探索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创造性和交互性,达到了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对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内容、方式和制度的变革进行了一定创新。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创新;数字化校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1-0060-03

    1我国信息化教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据调查,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95%的商品和服务供过于求,而在教育消费方面却呈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中心居民储蓄消费意愿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储蓄的10%准备用于教育支出。教育消费是居民消费的第一选择。有关资料表明,到2010年,我国受学历教育人口将达3亿人,这就形成了巨大的教育市场发展潜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都要通过参加不同层次的岗位业务培训,来满足工作的需要。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1亿人需要接受各种职业培训,而各地师资的数量和质量又严重不足,从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效率来看,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是非常困难的,而基于网络的数字化教育正是实现这个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借助数字化教育快速、有效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势在必行。

    中国的信息化教学也随世界趋势同步增长,1994年底,中国开始兴建专门的信息教育基础设施。当时国家教委帮助10所高校进行协作,共同开发中国教育研究网。此后,高校各项信息化教育计划迅速发展起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7所院校先后被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面向全国开展研究生课程进修和专科升本科的教育,向全社会提供高校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采用计算机互联网、卫星数字网和有线电视广播网相结合的模式,并基本形成了学历与非学历,校内与校外教育同时进行,互相渗透的办学格局。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全国许多高校相继组建、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筹规划、设计和组织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学校重要教育技术设备和设施实行统一管理与维护,协调和整合学校教育技术力量,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技术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效益。

    虽然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就我国高校目前整体的情况来看,这方面工作还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都把超常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特别是推动教育信息化作为参与21世纪全球竞争的重要筹码。我国高校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牢牢抓住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一机遇,搭乘上教育信息化这趟快车,勇敢面对信息化进程对高校教学体制与方法所带来的挑战,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各高校特点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环境,以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数字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和媒体四个要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便称为教学模式。目前教育界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其缺点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发展起来。

    面对数字化教育的挑战,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数字化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也因此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设计者和管理者。作为从事现代教育的一线教师,应自觉地转变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要实现数字化教育,首先应营建一个数字化校园。所谓数字化校园就是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的教育和学习的校园平台, “数字化校园”的实质就是以信息为中心,网络为媒介,校园为舞台,实现校园各种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共享、最优化配置以及合理化利用。网络化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数字化校园依附于网络化而存在。通过校园网促进数字化教育,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等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可利用因特网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库,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兴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形式多样的开放式多媒体网络课件,构成一个虚拟课堂,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数字化图书馆具有多种媒体的丰富的数字化信息和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技术工具和服务手段,能为读者提供高效的数字化信息服务。

    数字化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教育平台和教育方式的改变。数字化教育中的教育平台是虚拟的,是基于多媒体技术建立的“电子资料库”,必须通过计算机网络才能完成教育的过程。

    3信息化时代教育创新的设想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我国将分三个层次逐步推进信息化教育。第一层次是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与运用;第二层次是网络教学,利用网络传播知识;第三层次是开办远程教育,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不断满足社会终身教育的需求。国家已经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形成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远程教育体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能有效地协调与整合教育技术力量和教育资源,搞好我国信息化教育和管理服务的推广应用工作,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3.1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社会时代,通过高速的互联网络,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教育资源来讲尤其如此。教育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有其鲜明的特点。首先,教育资源来之不易,是很多人甚至几代人智慧的结晶;其次,教育是一个国家,乃至中华民族赖以长期发展的大业,而不是各个学校单独、孤立办学,力所能及的事情;再者,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人口素质不提高,科学技术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应突破校际间的樊篱,建立大国观念,拿出自己优秀的东西,并学习别人的长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部分资源的跨地区共享,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一批重点名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省跨校选课,学校间互相承认学分,如果所修学分达到选修学校的要求,还可以拿到对方学校的毕业证书。但这些共享仅仅局限在一些重点院校的重点课程上,还远远不够,应从观念上、管理上、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变,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3.2重视各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3.2.1建立各高校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各高校教学区域通常分布很远,有的甚至跨城市,只有建立各高校跨校区的网络教学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高校各校区教学环境建设发展不均衡、教学设备重复投入、利用率低、师资力量不足、高水平骨干教师缺乏等我国高校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3.2.2建立各高校公共课程的教育网站和资源库

    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协调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协调下,各高校分工合作建立本校公共课程的教育网站和资源库,并逐步建立包含所有课程的网站。网站中的资源(包括课件内容、课程要求、选课系统、试题库,等)集中管理,各代课教师共同维护、共同使用,从而形成一个高水平的、集体智慧共同结晶的课程教学和考试体系,减少目前公共基础课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不一致、进度参差不齐等问题。

    在该网站中实现以下内容和服务:

    (1) 课件制作和维护系统,仅供教师使用。

    (2) 课件点播系统。

    (3) 课程练习及评估系统,自动收录学生课后练习,并进行评价,找出错误率高的问题集中讲解。

    (4) 教师网络答疑。

    (5) 考试题库维护和管理系统。

    (6) 考试系统。

    (7) 选课系统。选课系统的实施将为学分制实质性的实行奠定基础。

    教育网站的建设是整个信息化教学建设的核心、重点和难点,需要广大教师和各级管理部门的大力配合。网站内容的建设中,各高校应充分合作,扬长避短,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

    3.2.3重视智能化教室和远程教学中心建设

    智能化教室建设。教学网站的建立将带来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的一个大的改变。在教学手段上,将以网络终端+投影的方式为主,教师授课以网站课件讲评为主,并可随时通过教育网站访问Internet,从而可以利用Internet的资源。学生在学习大部分选修课和考查课时采用网络课件点播自学、自评、教师网络答疑、集中考试为主的方式。智能化教室的建设目标就是为了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的改变,在教室中应设有教师控制台和投影设备以及学生课件点播工作站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为了满足远程教学的需要,每个多功能教室还应配有摄像机和学生提问控制台。

    远程广播教学和远程现场教学中心建设。对于大面积的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师在教学中心进行广播教学或现场示范,教学中心现场通过网络传送到每个教室学生工作站或通过投影显示,教学中心现场可远程回答学生问题,每个教室也可留有教师负责答疑。

    3.3以数字化教育推进教育全面创新

    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数字化教学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其中图、文、声、像并存的场景是普通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这种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交互训练和在线交流等全新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创造性和交互性,达到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育数字化、教育终身化和教育全球化将给教育界带来全面的变革。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完善,数字化教育的推进,正是这一变革的最好切入点。它必将对教育教学观念、模式、内容、方式和制度的变革产生巨大推动作用。数字化教育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它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数字化教学还将给社会提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便利条件,从而有望极大地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谁掌握了数字化教育,谁就把握了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以及数字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推动中国教育全面创新。

    参考文献

    [1] 牟连佳,梁皎,李丕显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1):94~98.

    [2] 李茹.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4(9):54—56.

    [3] 刘云生. 实时数据库系统及其特征[J].计算机世界,2006,(10).

    [4] 李国徽等.实时数据库的事务处理[J].计算机世界,2005,(10).

    [5] 徐建军等.实现网络设备即插即用的Jinni技术[J].计算机世界,2005,(11).

    [6] 蒋韬等.新电子神化—Jinni技术[J].计算机工程,2005(8):3-4.

    [7] 彭路,胡月明.Jini技术与分布对象计算[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1):40-41.

    [8] 朱茜,陈福民,徐冰.Jini与EJB技术比较及其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6,(5):53-55.

    收稿日期:2007-09-30

    作者简介:刘三满(1968-),女,山西朔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推荐访问:信息化 创新 时代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