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反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07:55:10 点击:

    【摘 要】本文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信息化教学应通过激发师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和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使信息化教学改革真正实现培养具有创新和自主意识的积极人格品质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 信息化教学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62-02

    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各高校纷纷引进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传统教育逐渐向现代化教育转变。然而,在新旧交替的过渡期,部分高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着重成果数量、轻实践效果的情况;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理解不透,存在盲目使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情况。信息化教学改革光有形的变革,缺少质的突破。其本质原因是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忽略了教学主体的心理体验和人格特质的发展规律,使其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通过营造积极环境和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安全地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从而激发个体潜能和积极力量。因此,可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信息化教学,以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增进学生积极体验,进而使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得以真正的落地实施。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积极心理学”着眼于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情绪,它重视人的潜能和人本身具有的积极品质和健康人格,尝试用积极、乐观、进取的心态,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的积极性和开放性。把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使命,认为人类的发展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核心观点: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的情绪体验认为个人的发展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主要是靠这个人或这个社会拥有的积极东西的积累,而不仅仅是靠对消极东西的纠正,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要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积极的人格主要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力量及美德,以及人的潜能开发。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形成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大系统(包括国家制度、政策等)和小系统(包括学校、社区、家庭等),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安全地实现自我认同以及成功。

    二、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是传统教学走向现代化教学的必经之路,是实现教育教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高校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改革的浪潮中,对于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知与应用是否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中前进,是否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当前高校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确实是值得反思的。

    (一)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积极情绪体验不足。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积极情绪体验不足表现在:主观认知存在偏差。认为信息化教学重在信息技术的革新与运用,一味地追求新资源、新技术,盲目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生搬硬套信息化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积极的互动情绪体验。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应接不暇的信息化技术教学手段,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由有系统脉络的书本知识指引转为多途径多类别的信息知识习得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角度出发,将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进而产生抵触和自卑的心理,影响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同样,教师在面对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教师自身的心理情绪也需要调试。教师的主观臆断和方式方法的偏激必将会影响师生之间的积极情绪体验,使教学效果走向反面。

    (二)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塑造不到位。积极人格特质的塑造是消除和抑制消极的情绪,通过培育积极的力量来达到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积极情绪体验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积极人格特质的塑造。此外,信息化教学中“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观念是影响积极人格塑造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革新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推手,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旦忽略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丧失了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共赢,就无法达到自我实现,从而阻碍人格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创新思维产生的心理机制和人格实现的特质,一味灌输信息化教学理念,学生被动而盲目地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使学生的人格特质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三)信息化教学积极组织系统构建不完善。积极组织系统有利于激发和培养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信息化教学组织系统从大的方面看,国家政府在制度、政策的建立和推广上成效显著,但在具体实现与操作上各地区良莠不齐,成效不明显;从小的方面看,社区、学校以及课堂环境的构建上,“重成果建设,轻实践效果”的风气直接影响了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具体体现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政策在地区和学校落地开花,各部门多举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信息化教学成果的制作、项目申报等工作成了各高校和教师个人证明业绩的重要举措。在信息化成果不断涌现的过程中,却忽略了成果的实践效果,没有考虑到这些成果是否能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否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否能达到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培养的目的。

    三、積极心理学理论对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启示

    高校信息化教学要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其积极情绪体验为重点,激发其内在需求动机,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注重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创造性及积极的人格特质;同时构建积极的组织环境,营造以人为本、个性化的、和谐的校园环境,创建高效、愉悦的课堂环境和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积极的组织环境有利于积极情绪的产生,而积极的情绪体验又是实现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途径,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注重师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首先,教师要吃透信息化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式,激发自身积极的心理因素,以正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其次,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心理机制反馈。避免盲目地灌输信息化教学资源,随意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最后,通过增加师生之间积极的情绪体验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更多的正面情感,形成积极高效的自我评价。第一,对所学课程的情感。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对学生来说会产生选择的盲目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人性化特征引导学生根据自我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并对所学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第二,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信息技术的使用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得到拓展和丰富。教师要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的尺度,立足于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三,对教师的情感。教与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应注意时刻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通过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

    (二)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为核心。信息化教学倡导新技术、新资源在教学中的大量运用,容易让人产生“重工具理性”的误区。教育的本质应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建立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为核心。信息化教学中,要重视积极情绪的力量,对学生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帮助其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特质。

    首先,重视积极情绪的力量。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有利于个体形成乐观型解释风格,能正确的认知自我,肯定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其次,尊重个性发展,培育个体才干优势。在教育过程中,用积极的态度采取赏识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最后,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和创造性思维,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创设学生思维相互碰撞的条件,培养其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能力。

    (三)以培育积极的组织系统为保障。对于大环境来说,培育积极的组织系统需要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定位,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将理念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在实践效果中找到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对于小环境来说,也就是具体到学校和课堂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宽松积极的氛围,鼓励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革,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为培育积极人格品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积极的组织环境。其次,教师要建立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一个轻松、开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潜能的开发。同时,教师应重视心理环境建设。在师生的角色定位上应由权威的主导者转变为积极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从而创建一种情感上互相支、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系统。

    【参考文献】

    [1]方华.积极心理学研究对高校课堂教学的启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宋颖.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创新的启示[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

    [3]银小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

    [4]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5]林媛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6(7)

    【基金項目】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KY2016YB706)

    【作者简介】林媛媛(1984—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

    (责编 卢 雯)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心理学 反思 信息化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