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高职精品课程与教师团队建设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07:45:07 点击:

    [摘要]高职精品课程的内涵与特性,要求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教师团队是构成精品课程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任务的实现。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结合起来,从团队带头人遴选、团队结构、创新气氛、青年教师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寻求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精品课程 教师团队

    [作者简介]董绿英(1964- ),女,河北唐山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管理学、心理学课程教学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广西柳州54500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27-02

    教育部在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把精品课程建设看做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7年开始,高职国家精品课程有了独立的评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不仅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点,而且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新的指标体系将国家精品课程定义为:首先,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具有高水平、有特色、可示范、能推广、受重视的特征。其次,必须是高质量的课程,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要求的高效的培养体系。再次,教学过程要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强调教、学、做相结合,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

    由此可见,高职精品课程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而是一项教学研究的成果,它是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系统工程。这个庞大的工程,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进行的,必须靠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一、从精品课程的内涵看,教师团队的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

    1.优秀教师团队的特征。团队,又叫工作团队,是一个管理学概念,按照美国学者乔恩·R.卡曾巴的观点,团队是由为数不多的员工根据功能性任务组成的工作单位,其主要特征是团队成员承诺共同的工作目标和方法,相互积极配合协作,相互承担责任。教师团队是以课程或课程群为核心组成的教师群体,是以学科梯队、学术研究中心、课题研究组等为代表的教师教学科研型群体组织,具有一定的自发性。

    2008年度的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对教师队伍的评审,从课程主讲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及课程主讲教师团队整体的“双师结构”两个方面考查。其一考查主讲教师,一是考查师德,要求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二是考查能力,要求执教能力強、教学效果好,教研教改能力强、参与和承担有项目,成果显著;三是考查水平,要求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技术胶服务项目,专业技术水平高,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其二考查教学队伍结构,一是结构合理,要求教学队伍组成中既有校内专任教师,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二是比例恰当,要求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

    从评审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精品课程对教师的团队要求表现在如下方面:(1)团队结构优化。主要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2)“双师”比例合理。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3)具有共同愿景。有共同的规划和奋斗目标。(4)带头人物优秀。有凝聚力很强的课程负责人、学科带头人。(5)整体实力较强。教学、教改、科研、适应等能力都强。(6)善于协调沟通。内部团结配合协调,外部交流沟通顺畅。

    2.教师团队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优势。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人们过分强调教师个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管理中,教师团队的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单兵作战”的思想和做法,导致了教师间许多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如一些老教师经历长期实践、学习和反思积累起来的丰富的专业知识,随着他们的退休而失去价值;而许多新教师却不得不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开始孤独地探索。又如,在科研工作中,由于缺乏合作,无法承担大型研究项目,自然也就出不了高档次的成果与研究文章。这些现象,阻碍了课程的建设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对于教师集编写教材、准备教案、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多项工作于一身的单兵作战,教学团队能大大扩展团队领导人的辐射作用,形成综合实力,有效促进课程系统的优化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师团隊工作方式的优势表现在:(1)通过团队成员互相启发、补充和激励, 可以充分发挥人的无限能力,进而改善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有利于创造一种尊重人、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工作环境。(3)它是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沃土,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成长起着带头和推动作用。(4)对于参与团队的教职工来讲,团队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方式。团队成员共同工作,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利于培养职工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从精品课程的内容看,教师团队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任务的实现

    1.精品课程建设内容的繁重性要求有一支合作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工程,整个课程建设包含“观念、师资、内容、教法和手段、评价、制度”等课程要素,涉及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实验实训、信息技术、网络等部门,具体表现在评审指标中规定的六个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由于精品课程建设头绪多、任务重, 只靠某个人很难完成任务,其教学内容的锤炼优化、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教材的编写和完善,无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如课程大纲、教案的编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堂教学录像等都需要整个团队来完成,精品课程建设已不是单一的工作。因此,只有组织一支队伍,且长期坚持不懈,协同奋战,不断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将这门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这个漫长的过程,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真正以教书育人为自己的天职,在课程建设上作大力度的投入。

    2.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建设精品课程的根本保证。教师水平包括教师水准和风范:教师水准是指教学和学术水平,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精辟的见解;必须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能力。教师风范是指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高尚的师德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时说:“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一定是授课经验丰富,且从事过科研活动的教授”“另外,每门精品课都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和教学辅导队伍。”很难想象,在教师的学术水平一般甚至偏低,教学水平也没有个人特色和教学艺术可言的情况下精品课程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如果把精品课程建设比做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那么,高水平的主讲教师就是舵手,其他教辅人员是其不可或缺的助手。如果舵手自身的技术水平不高,就无从谈及与助手的协同合作,则轮船极易触礁或陷入浅滩。因此,我们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3.教师团队的水平影响着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组织、实施与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在新的指标体系中,两项分值各达25分,可见高职的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要做足工夫。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规定者,要使精品课程具有“一流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上要合理,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前沿性、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处理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也都需要教师有效把握。

    与此同时,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作为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既是教学方法的“导演”,又是教学方法的“演员”,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有好的课程内容设计,而没有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往往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内容和一流的教学方法。

    三、从精品课程的实施看,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也是一流教师团队的形成过程

    精品课程有其内在的逻辑与规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其教学内容的锤炼优化、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教材的编写和完善,无不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精品课程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一支一流的教师团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铸造优秀的团队带头人。选择优秀的团队带头人是提升教师团队创新水平的第一步。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引导者、组织者、推动者,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和凝聚剂,在团队中起着学术引领和团队“脊梁”的作用, 其学术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决定着团队的兴衰。因此, 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较深的学术造诣,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能够对科技研究的思路和关键性问题驾驭自如,可以为其他科技人员的研究指明方向,并在疑难问题上进行关键性的指导;可以领导团队集体攻关,善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善于同团队成员沟通, 调解内部冲突, 能够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他们对内有很强的凝聚力,对外有很大的吸引力,能使优秀人才集聚于旗下。

    2.合理配置团队成员。创新团队所有成员不必都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关键是能够互补,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上趋于合理,在整体上形成强势。创新团队的设岗原则要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其次为学术研究骨干和各类研究、技术人员。要考虑成员的学术背景、研究领域、个性特点等因素。并根据成员的智慧、能力、情商等优化组合,使团队成员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相互协调,以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互补效应和叠加效应。精品课程建设中合理的团队成员应由三类人员组成:(1)主讲教师。国家精品课程应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副教授主讲,并要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培养或引进年轻的、愿意为教学奉献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优秀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努力培养能够担任精品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使中青年教师朝着名师的目标靠近,造就一支教学名师梯队。(2)企业兼职教师。高职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性”,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团队组成中应有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这也是高职精品课程突出的一个特点。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徑,对于改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要特别重视与企业合作,吸引企业人员的参与,发挥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3)教育教学专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需要有比较强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需要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和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建设一支精干的由课程专家、高职教学专家、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及节目制作专家组成的精品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团队非常有必要。他们负责培训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审阅各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计划,指导课程编制和教学,这有助于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3.营造团队创新气氛。团队成员的创造力、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与互动质量决定团队创新的水平。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碰撞、切磋、渗透和融合,能互相启迪、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增强团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提升团队的创新水平,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团队创新气氛。首先,要加强团队内部的沟通。通过彼此沟通,达成共识,增强认同感、责任感、归属感,使全体成员能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环境里坦诚交流、潜心钻研、不断创新。其次,要倡导团队精神。教师个人应克服只讲竞争不讲协作的狭隘科研观念,培养彼此支持、互相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第三,分工合理,明确责任。依据各成员的特长,科学地进行分工,落实好各成员分担的具体责任,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互相沟通、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实现密切合作,保证团队工作的良好运行。只有团队成员责任明确,关系融洽,才能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促进团队目标的实现。

    4.加强“双师”素质培养与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这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政策规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职业技术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双师型”教师团队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具有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具有与社会经济技术服务更新同步的专业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特别注意对双师素质的教师的培养,这不仅仅是让教师考取一个“××师”的证书问题,必须要求主讲教师真正懂专业、会操作、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学习获取证书。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取得本专业实际工作中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二是“走出去”。鼓励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强化企业工作经验。三是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积极进行技术方面的开发与服务,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四是把新教师放到实验实训基地去见习,熟悉相关操作。五是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通过以上途径,培养和造就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精品课程教师团队。

    [参考文献]

    [1]梁朋玉.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特点[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2]吕岩荣.试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2).

    [3]周恩荣,于强,赵丽.关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时代经贸,2007(9).

    [4]张华.对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4(4).

    [5]刘松林.浅谈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6]付义,胡占奎,等.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7]郭琳琳.浅议高等学校教师团队建设[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2).

    推荐访问:高职 精品课程 团队建设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