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广东省田径后备人才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04:50:12 点击:

    摘要:采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广东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是:三线人才规模呈萎缩趋势,人才的选拔体系尚需完善;二、三线教练员职称和学历偏低,训练科学化程度亟待提高;竞赛表现为成人化模式,竞赛制度需进一步调整;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不足等。并根据不同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广东;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08)04-0092-03 文献标识码:A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实际上是人才资源问题。由于受大体制的影响,广东目前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基本上仍是一条粗放型发展道路。如何构建合理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转型期社会对竞技体育的要求,是广东田径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在对广东田径后备人才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深刻阐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东省二线、三线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主要包括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体育传统学校等。被调查的对象主要为上述训练体系中的教练员及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了广东省21个地市以及省体校的所有训练体系中的田径教练员及运动员。并对回收的资料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东省田径运动后备力量的基本情况

    广东省在4~10届全运会田径比赛中,男子金牌全部集中在短、跨、跳小项上,女子金牌有93%集中在短、跨、跳小项上。在过去的18届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广东男子金牌也全部集中在短、跨、跳项目上;女子金牌有97%集中在短、跨、跳小项。从奖牌分布看,在短、跨、跳小项上,广东男子优势十分明显,主要集中于短跑类,女子相对男子稍弱,优势主要集中在跳类及400m项目,男女项目发展不平衡。由于社会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人才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这也使某些人依赖于人才的引进,忽略了本土后备人才的培养。

    2.1.1 广东田径二、三线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广东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主要分为二线和三线2个层次。二线为省、市体校,三线主要是体育传统学校和业余体校。广东省田径运动项目后备人才情况见表1和表2。

    从表1中可看出,在当前的多级训练体制下,广东省从事田径基础训练的学生仅有5342人,后备人才明显不足,且大部分的运动水平在三级及以下,高水平的人才储备缺乏。运动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0~19岁,约占总人数的90%左右,其中13~16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约占总人数的56%。

    从表2看出,04年广东省共向各级单位输送981人,其中送国家集训队的有4人,送各省及解放军队的有18人,送省、市体校的有185人,其余的输送到体育院校及其他普通院校。输送整体情况良好。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单位往往过分强调运动成绩和奖牌,这就造成各层次之间的利益衔接不好,出现输送上去的人才潜力不大,难以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2.1.2 广东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教练员人数、年龄、学历、职称情况统计数据(见表3)来看,广东省二、三线呈现出,教练员与运动员配比关系较合理,年富力强的教练员较多,但职称结构偏低,高学历的教练员偏少的特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仅有1人。

    调查还显示,领导普遍重视岗位培训,经过培训的教练员在运动成绩、输送成绩及科研能力方面明显高于未经培训的教练员。但由于种种原因,仅有94人参加岗位培训,占教练员总人数的29.1%说明岗位培训工作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练员短期进修方面,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

    2.1.3 各级体校经费及训练设施情况

    据05年统计,广东省二、三线业余训练的场馆共有305个,其中市一级的有48个,市级以下的有257个,从数量上来看基本上能满足训练所需。从质量上来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场馆较好,粤东、粤西和粤北的偏远地区场地状况较差,大部分仍为泥地和煤渣地,场地器材比较落后,有些甚至不能够应付运动队正常训练,导致一些体校已是有名无实。从训练经费来看,02年和03年全省二、三线运动员的所有训练经费分别为445.5万元和366.11万元,用于田径的训练经费更少。这些经费在市一级落实的相对较好,偏远山区较差,有些地区仅有几千元。从经费的总数来看,03年少于02年,有明显下降趋势。

    2.1.4 田径竞赛制度现状及体教结合的情况

    近两届省运会项目设置突出了广东特色,以短跑、跨栏和跳跃为主,兼顾速度耐力项目发展。体现出省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统一性,但在记分和奖牌设置上没有突出田径等基础大项和重点项目。另外,每年的省田径少年比赛,尤其是小年龄组的奖励记分办法具有成人化特点,即名次录取、记分和奖励办法只依据比赛成绩和名次。

    赛风、赛纪的整治力度仍需加大。长期以来,省内比赛的不正之风,如借兵打仗、改名换姓、以假乱真、服用违禁药物的现象虽有所改观,但以大充小、有钱的地、市买运动员的现象仍充斥着田径赛场,打击了经济不发达地区基层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

    仍未完全打破体育系统独家办体校的格局,体教结合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问题表现在:体育、教育部门对体教结合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尚不统一,相关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训练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教练力量比较薄弱,一、二、三线之间的沟通不畅,部分学校训练经费还有困难等。

    2.2 影响广东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长的因素

    2.2.1 政策及体制因素

    在当前经济转轨,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健全,竞技体育发展仍然实行举国体制的现状下,各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统一认识,对业余训练重视和支持,业训指导思想由金牌大战向选拔后备人才的理念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做到国家、地方和个人利益相统一,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诚然,现行田径运动后备力量训练体制为我国培养了一些世界冠军,但是,这种体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培养后备力量的各层次协调不一致;后备力量培养渠道比较单一、狭窄,缺乏整个社会的协同配合,整体功能尚未发挥出来。在这种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下,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业余训练淘汰率高。

    2.2.2 教练员及运动员因素

    21世纪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中教练员资源至关重要,教练员知识面宽窄,科学理论水平的高低,科技应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体育科技知识的引进、消化、传播、应用和创新,最终会影响到运动成绩提高。

    在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中,心理能力是影响他们成长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除先天性遗传的因素外,运动

    训练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优秀运动员所具有的高度发展的心理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集中注意的能力等,都应当在青少年训练过程中有效地发展。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来看,虽然许多教练员能意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但往往缺乏经验和科学的训练方法,需要科研人员指导。这反映出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训练中,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管理中,奖罚标准主要体现于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成绩、名次上,这对提高教练员工作积极性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往往造成只注重运动员比赛成绩、名次,而忽视输送优秀人才和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基础性训练。

    2.2.3 科学化运动训练及保障因素

    在基层训练中,教练员一般没有阶段训练计划,年训练计划不够详细,只笼统地分析运动员特点及预期目标,而并没有将其身体素质等指标具体化,尤其是阶段训练计划不明确,训练缺乏目标,使用训练计划无针对性。同时,领导对教练员的管理只注重名次和成绩,而并不关注训练过程,一般只要求教练员上交周训练计划,不检查落实训练计划执行和实施情况。在运动训练课次安排和训练时间方面,接近成人专业的运动训练,这与我国现存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分不开的。

    当前,田径运动竞赛制度对不同层次的训练对象所起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接近的,即竞赛形式、方法、内容不会随竞赛对象不同的层次和特点而有所区别和转化。竞赛名次、成绩与参赛单位或教练员的利益和荣誉挂钩,这使人们更加追求优胜和名次,使得打好坚实的基础和早出成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在青少年比赛中出现了虚报真实年龄和使用兴奋剂等舞弊现象。虽然大多数教练员能正确认识青少年田径运动的主要任务,但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其训练计划制订和方法上仍然更倾向于提高成绩。调查结果表明,在器材设备方面,市(区)级体校和竞技体校基本上能满足训练的需要。而很多县级体校训练经费不能满足训练、竞赛的需要,而且体校的训练经费绝大部分主要是依靠上级拨款。

    2.3 广东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发展的对策

    2.3.1 深化管理体制和竞赛体制的改革

    强化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的职能,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具有广东特色的田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运动员管理体制,运动员实行注册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有序、有偿的运动员转会或交流,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体系。竞赛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积极面向全社会开放竞赛市场,通过招标、申办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承办各类田径赛事,逐步实行参赛许可证制度。大力加强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在田径管理体制中的作用。在竞赛的选拔制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增加选拔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这样有利于田径运动的长远发展。竞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加比赛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比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层次举办比赛,对重点项目进行政策倾斜。利用各种手段增加比赛的观赏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宣传性,吸引商机和观众。

    按运动规律办事,完善训练与竞赛管理体制,使之更加法制化。由于受竞赛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大部分体校将运动成绩与教练员的晋升、奖金挂钩,无形中误导许多基层教练员拔苗助长,不按运动规律办事,在少儿早期专项化方面存在弊端,不恰当安排训练与比赛,致使少儿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过度疲劳。这种危害性是长期的,甚至由此断送了许多优秀运动苗子的运动生涯。从美国等田径运动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在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管理体制上更多、更早地采用了市场经济的手段。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化。依法管理运动员的流动、选拔和培训工作,以严格管理促进训练与出成绩,是世界田径运动训练竞赛的成功经验之一。广东田径运动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越来越多地与国际惯例接轨,严格依法办事。

    田径后备人才的交流应建立在公平、合理、有序的基础上,以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为着眼点,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优化,促进我省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各地区应进一步完善后备人才合理交流的运行机制,使后备人才交流上升到实现国家奥运战略上来,而不是满足短期的、局部的利益。

    2.3.2 加强理论、科技创新,为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田径运动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项目,又是众多体育项目的基础,它的训练理论、方法、技战术的创新,无疑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应加强体育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加大体育科技创新与田径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力度,增强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科研训练一体化的体制,积极培育科技市场,大力开发高水平、适用性强的科技成果,提高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保证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要迅速改变训练与科研相脱离的状况,积极建立科训医一体化的机制,使科学技术直接应用于运动训练中。

    2.3.3 找准突破口,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

    广东的田径运动水平在全国有一定优势,尤其是短跑、跨栏和跳跃项目。我们在对这些项目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应该优先发展这些项目,保持或优先,要着手组建以二线队伍为主,面向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的全运会,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对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视与投入。应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优势和潜优势项目,使重点布局项目发挥最佳效益。保证在竞技田径运动的竞争中有自己的拳头项目。

    2.3.4 重视科学选材,为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选材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关键环节,有利于选好运动项目进行定向培养和保持雄厚的后备力量。我们应该借鉴世界田径运动强国在田径运动选材方面的成功经验,将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作为实现广东田径运动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针对田径后备人才成才率低,优秀苗子过早“夭折”的现象,省里应该选拔这些有发展潜力的苗子出来,建立田径后备人才库,构建一个扎实的后备人才平台,对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加强监督,尽量延长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使他们在赛场上较长时间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走后备力量培养的学校化和市场化道路,并切实解决好后备人才就业问题。

    2.3.5 提高教练员的能力、素质与执教水平

    教练员是影响体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只有高水平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因此,有必要从全方位对教练员进行培训,提高教练员的能力与执教水平;有必要加大优秀教练员的培养力度,尽快涌现一批“复合型”的优秀教练员。“内联外引,重点培养”等措施,给教练员创造出国学习的机会,并且聘请国外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专家来执教或承担培训讲学的任务。仅仅只是短期的讲学、学习交流和研讨显然不够。虽然我们自己一些重点项目的教练员很不错,但为了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我们也可以请。尤其是一些中等水平的项目,我们更应该去聘请。鉴于此,重点项目的教练员要不断接受不同的培训,包括各方面专家对教练所进行的专业培训,同一项目的教练员之间要相互交流,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执教水平。此外,建立健全教练员考核制度,实行教练员岗位聘任制,竞争上岗,“庸者下,能者上”,大胆吸收那些富有创新意识,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年轻教练员。

    推荐访问:广东省 田径 对策 现状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