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国古典诗词在影视剧创作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02:25:11 点击:

    摘 要: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理念与当代影视剧创作的艺术观念多有相通之处。当代影视剧对古典诗词的应用,包括直接的引述、化用,更包括对古典诗词艺术手法的学习和借鉴。这一应用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影视剧的具体表现手法,更可以使得中国的影视剧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古典诗词;留白思维;画面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9-0153-01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理念在世界艺术领域都受到广泛关注。古典诗词所拥有的画面美使其与今天的影视剧创作多有相通之处。如何将古典诗词真正与当代影视剧创作结合起来,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是一个需要影视剧创作者不断实践探索的课题。本文认为,影视剧对古典诗词的应用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展开。

    一、对古典诗词的直接运用

    这是当代影视剧创作中对于古典诗词最为直接的一种应用方法,常见的有在影视剧的台词、旁白或影视剧歌曲中引述或者化用古典诗词作品。比如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战国篇》,独具匠心地将《邶风·柏舟》、《小雅·庭燎》、《邶风·终风》、《小雅·谷风》、《王风·黍离》等11首《诗经》名篇作为其片尾曲的歌词。古雅的诗句与配乐相得益彰,更契合每一集电视剧各自的主题和气氛,可谓一次成功的尝试。

    同样,在影视剧台词或旁白中对古典诗词的高明运用同样可以起到提升整体意境的作用。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如央视1994年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第23集“大破袁绍”的结尾。曹操北上征伐袁绍之子而大功告成,但痛失谋士郭嘉,此时,剧中出现曹操四言诗《观沧海》的旁白。原作本身悲凉慷慨,应用于此处后,配合画面的表现,不仅符合剧情,而且历史的厚重感、主角个人的情绪,全部烘托而出。

    二、学习古典诗词画面语言的组接方式

    毋庸讳言,过于质实、缺乏跳跃感的镜头语言一直是中国当代影视剧为人诟病较多的一大弱点。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在古典诗词的佳作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因为这些诗作总是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以简约含蓄的语言唤醒读者的各种感官,从而将生动的音画场景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当代影视剧的镜头表现初衷是完全一致的。

    如李白的词作《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全篇以一组空茫的景色作为开头,颇为类似影视剧的远景画面;然后,随着镜头的拉近,视角转向了楼上,由大景而中景,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片黄昏的暮色中主人公的哀戚之状;到了下阙,镜头又由近而远的展开,配合主人公的想象,将画面推远到目光不能企及之处。整首作品的上下两阙,其实是由两组镜头连缀而成,同时又严格遵循了主人公的观察视角和思维动态。

    中国古典诗词的画面语言还非常注重动与静的辩证结合,这同样是当代影视剧镜头语言可以借鉴的地方。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第一联寥寥十个字,写尽了春日深山的静谧,但待到月出一句,整个画面似乎突然摇晃起来,春天的活力扑面而来。正因为在画面语言上采取了强烈的对比,全诗才极富律动,表现出了连续镜头般的影视剧之美。

    三、借鉴古典诗词的留白思维

    留白是东方艺术思维中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在山水画中的表现最为直观,而古典诗词同样有意识地利用语言的跳脱、句意的省略来造成各种留白的效果。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都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留白的鲜明写照。与此同时,影视剧理论中同样非常讲究留白思维,从而留给观众以自身想象的空间,将情感力量延伸到荧幕之外。两种艺术形式在这一问题上的共同重视,同样给我们以非常大的比较研究空间。

    为了更为直观地说明古诗词与影视剧留白思维的契合之处,我们先以两个代表性作品为例,即杜甫的七绝《江南逢李龟年》与电影《魂断蓝桥》。先看《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显然有着巨大的时间差,而在这个时间差的背后,更有无数没有明言的人生际遇与重逢之后的无限心酸。也就是说,这首诗的主旨并不是通过具体的描述部分来表现,恰恰是透过留白的部分来强调。而在电影《魂断蓝桥》中,在表现女主人公沉沦的过程时,导演同样借用了大片留白的手法,只是以四个不同天气下的滑铁卢大桥的镜头来表达漫长岁月中女主人公的遭遇。这二者之间异曲同工之处,颇值得玩味。至于结尾的留白,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拿手好戏,诸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不尽长江滚滚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名句所造成的余音缭绕的效果,为我们的影视剧的结尾方式提供了很多启迪。

    如上所述,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创作资源。身为中国的影视剧创作人,在学习西方影视剧理论的同时,大可以在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中寻求养分。这一应用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影视剧的具体表现手法,更可以使得中国的影视剧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本文由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学科建设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胡尧之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2]彭吉象.中国经典电影作品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初探 影视剧 诗词 中国古典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