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李尔王》的宗教隐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3 16:05:13 点击:

    摘要: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对西方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圣经的元素在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中处处可见。本文尝试将基督教的核心精神罪恶﹑惩罚和救赎作为基本线索,来分析书中角色的行为和命运。圣经中说,首先人生而有罪,没人逃脱原罪。其次,上帝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罪之后是惩罚,不同的罪有不同的惩罚,比如有的人丢掉了性命,有的人永远在地狱受折磨。再次,上帝惩罚那些犯罪的人,也挽救为公平献身的人,原谅后悔的人,受苦就是通往悔悟之路。只有受苦,才能得到赦免。这些宗教思想在《李尔王》中得到广泛运用,不仅提升了基督教的教义,也宣扬了惩恶扬善的观念。

    关键词:圣经;罪恶;惩罚;救赎;

    1.引言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有很多书籍和著作研究他的作品的人文主义要素。但是,莎士比亚同样也受基督教的影响。表面上,这两种观点可能会相矛盾。实际上,人文主义和基督教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体系。文艺复兴虽然否定了基督教的很多观点,但是事实上,它也是根植于基督教文化中。可以说,文艺复兴的很多精神和思想是基督教内在要素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延生和发展。所以,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的。

    2.基督教对莎士比亚和其作品的影响

    2.1 基督教对莎士比亚的影响

    首先要说一下基督教和天主教两个概念的区别,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本文以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出现的基督教和天主教是一个意思。

    其次说说隐喻,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本文中要讨论的是莎士比亚作品的主题是与基督教的教义暗合的,具有宗教隐喻的因素。

    学者和批评家长期以来承认宗教对艺术﹑文化和戏剧的重要性。那么基督教对莎士比亚有影响吗?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争论直到今天。美国著名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曾说“莎士比亚太聪明了,不可能去信仰什么。莎士比亚不可能有了任何宗教信仰后,还能保持莎士比亚。”[1]对这种观点,可以看到在文艺复兴时期,新教徒已经结束了几个世纪之久的宗教戏剧。而且还有严格的法律禁止剧场有明显的宗教或当前政治事件在舞台上演出。所以没有剧作家能被正式的认为是一个宗教戏剧家。所以,莎士比亚不得不把宗教议题用一个隐喻的方法表现出来。

    虽然有以上说法,但莎士比亚的确在很多方面与天主教有关。不夸张的说,莎士比亚就是一个天主教徒。首先,莎士比亚的家庭与基督教紧密联系的。他的母亲玛丽雅顿来自于沃里克郡最虔诚的基督教家庭,比如他们的宗族的头领爱德华雅顿(就是一位神父。雅顿的女婿约翰·萨默维尔到伦敦刺杀女王,被捕死于狱中,雅顿也受到牵连,被处以绞刑,尸体钉在伦敦桥上。莎士比亚当时19岁,亲眼目睹这一切。在这之前,他13岁的时候,父亲经济上陷入困境,为了躲避债主的传票,经常不参加教堂礼拜。而这种状况又因为皇室对雅顿家庭的报复而恶化。1591年,当局报告莎士比亚因“恐惧面对自己的罪恶”而不参加英国国教会的宗教活动,这也是当时罗马天主教徒常用的借口。1606年,莎士比亚的女儿苏珊娜的名字被列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未能参加复活节宗教活动的名单中。

    无论如何,约翰上了英国皇室的黑名单,罪名是不服英国国教。还有,莎士比亚和未婚妻安·海瑟薇的结婚典礼不是在斯特拉特福教堂而是在离出身地5英里的格拉浮顿教堂。他们两人都不是那里的人,而是因为村里的牧师约翰弗斯是一个天主教牧师,所以选择那里。

    莎士比亚的家庭成员,很多老师﹑同学﹑朋友都与基督教有关。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特福德文法学校校长西蒙亨特是耶稣会士。目前还有一个证据就是莎士比亚签署过一份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声明,该声明于1757年在亨利街的旧房子的屋顶椽架上被发现。以上这些都是要说明,莎士比亚是一个天主教的环境中长大的,天主教对他的生活,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2 圣经对莎士比亚作品的影响

    正因为莎士比亚与天主教的紧密联系,圣经深深的影响着莎士比亚的著作。莎士比亚对圣经了解的十分透彻,他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传播者。柏格斯曾说过“:莎士比亚汲取《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2]他的悲剧﹑喜剧﹑历史剧﹑诗歌等等都有着圣经的元素。这些作品中,在悲剧中展现出来的要多一些,特别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英国当代评论家海伦·加德纳也视莎士比亚悲剧为“基督教悲剧”,认为他的作品“所揭示的神秘,都是从基督教的观念和表述中产生出来的,他的一些最有代表性的特点,都是与基督教的宗教感情和基督教的理解相联系的。”[3]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罪恶﹑惩罚和救赎,都可以在四大悲剧中找到。这些内在的议题提升了悲剧的高度;或者说,它们丰富了悲剧的内涵。下文来探析一下《李尔王》中的罪恶﹑惩罚和救赎。

    3.《李尔王》,展现的罪恶﹑惩罚和救赎。

    3.1 罪恶

    什么是罪恶?永不满足的欲望会产生罪;心怀恶意有罪;违反伦理道德有罪等等。圣经强调了人的原罪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这种最来自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按照《圣经》,这个世界也充满罪恶,人生来就是罪人,由头顶至脚底,由里面到外面。亚当和夏娃有权选择善恶,这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在受到毒蛇的诱惑,夏娃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他们选择了原罪,被上帝赶出伊甸园作为惩罚。所以从此,每个人生来都是有罪的。

    3.1.1《李尔王》中的罪恶

    李尔的三女儿考迪丽霞二女儿里根 和私生子爱德蒙。他们如果不是人类的话一定是魔鬼。考迪丽霞和里根谋杀她们的老父亲,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她们是自私的冷血的。爱德蒙呢,在父亲面前陷害哥哥,却在哥哥面前伪装一个善良正义去帮助“哥哥 ”的弟弟,他的话充满谎言和伪善,“不管什么手段只要使得上,对我说来,就是正当。”[4]另外,爱德蒙对上帝也很不尊敬,他说“我的父亲跟我的母亲在巨龙星的尾巴底下交媾,我又是在大熊星底下出世,所以我就是个粗暴而好色的家伙。嘿!即使当我的父母苟合成奸的时候,有一颗最贞洁的处女星在天空睒眼睛,我也决不会换个样子的。”[5]

    李尔王是一个刚愎﹑自大﹑傲慢的君主。他听惯了赞美的话,听惯了甜言蜜语,而听不见任何善良的批评。不管是来自于小女儿考妮狄娅还是大臣肯特,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背叛。他的自我牺牲了最喜爱的小女儿。在分封的时候,他让每个女儿都说说对他的爱戴,借此安慰自己的心。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全力的赞美国王,只有第三个女儿考妮狄娅因表达了自己的朴实而真挚感情被李尔驱逐,去法国做了王后。李尔王错误判断了自己的孩子。

    李尔的父亲葛罗斯特,是另一个李尔。没有任何证据情况下,他冤枉了无辜的儿子,受到爱德蒙的蒙骗剥夺了他的继承权。

    3.2 惩罚

    根据圣经,每个人都有着原罪,惩罚随之而来。通常,惩罚有三个方面的意思:当前的惩罚,整个人生的惩罚,良心的惩罚。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而沦落人间。该隐(亚当之子)也被赶出家乡。这些都是为了说明人一个人必须为他做的事情负责。

    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罪的代价乃是死”。死亡是最严重的惩罚,上帝已经为人作了安排。圣经中有三种类型的死亡。第一种是身体的死亡,或者叫灵魂离开了身体。对于异教徒来说,这种死亡就是他失去了人间所有美好的事情,永远在地狱受折磨。对于虔诚者来说,死亡意味着对苦难生活的解脱,进入一个极乐世界,永享安宁。第二种死亡是灵魂的,灵魂去和上帝会面了。第一种死,从死中复活是可能的。比如两个罪犯,身上挂着十字架。灵魂已经死亡。但是如果其中一个罪犯在死前信仰耶稣。而另一个罪犯则嘲笑耶稣。圣经里,神宣告说,他爱世人,他把爱放在他与世人中间。不但如此,他还把它的独生子耶稣赐给众人,叫众人反得永生。耶稣代表爱,耶稣就是爱。爱是最强有力的武器,用爱可以融化一切坚冰。在圣经里我们可以随处看到这样的教义“:宽恕别人过错的,得人喜爱;不忘旧恨的,破坏友谊。”那么第三种死是永远的死亡,完全离开,永远在地狱里受折磨。那种在死之前不停责骂耶稣的人就属于第三种类型。他将永远都不能从死亡中转世。

    3.2.1 《李尔王》中的惩罚

    《李尔王》中,每个有罪的人都逃脱不了上帝的惩罚。里根被妹妹科纳里尔毒死,科纳里尔也自杀了。两姐妹做了很多恶毒的事,但是她们到死都不悔改。就如死前责骂耶稣的人,两姐妹的死是永远的死,永远在地狱受折磨。她们也没有机会再投胎转世。爱德蒙呢,灵魂死于身体前,做了太多的坏事。被哥哥杀死,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李尔和葛罗斯特因为错误经历了同样的痛苦。李尔被两个女儿赶出去;葛罗斯特眼睛瞎了,因为私生子爱德蒙的背叛。

    3.3 救赎

    人有原罪,人要受到惩罚,但是不是人就没有办法解救了呢。圣经告诉了人类方法。圣经说相信上帝就会得救。人类能够悔恨罪过得救,上帝爱那些能够悔恨的人。另外,困难是涤罪的方法。人可以通过忍受的困难而获救,他的灵魂可以得到净化。忍受之后,人可以完全认识真理。在莎士比亚的四个悲剧中,每个英雄最后都意识到自己的错事,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基督教是一种爱。基督教的仁爱﹑慈悲﹑博爱贯穿整个圣经,这些道德品质都是圣经所推崇的。

    3.3.1 《李尔王》中的救赎

    李尔和葛罗斯特因为忍受苦难而得救。李尔学到了真理,通过困难而发现自我。他开始为穷人祈祷,对他们同情,啊,老伯伯,在一间千燥的屋子里说几句好话,不比在这没有遮蔽的旷野里淋雨好得多吗?“老伯伯,回到那所房子里去,向你的女儿们请求祝福吧;这样的夜无论对于聪明人或是傻瓜,都是不发一点慈悲的”;“褴褛的衣衫遮不住小小的过失;披上锦袍裘服,便可以隐匿一切。罪恶镀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面也会折断;把它用破烂的布条裹起来,一根侏儒的稻草就可以戳破它。没有一个人是犯罪的,我说,没有一个人;我愿意为他们担保;相信我吧,我的朋友,我有权力封住控诉者的嘴唇。你还是去装上一副玻璃眼睛,像一个卑鄙的阴谋家似的,假装能够看见你所看不见的事情吧”[6]当李尔在最后认出考妮狄娅时,他要在女儿面前跪 “我是一个又老又愚蠢的人”。去下跪就是一种真正的醒悟,意味着内心深处的悔恨。

    葛罗斯特也认识到了类似的道理,他和李尔一样表示出来。苦难之后是受到启发。如同当李尔疯掉后明白了很多精神智慧。葛罗斯特在眼瞎后得到了精神上的视力。在他的眼睛被康华尔踢瞎后,他向爱德蒙寻求帮助,却发现爱德蒙已经背叛了自己。葛罗斯特的反应不是控诉爱德蒙的背叛而是寻求蒙冤的埃德加的原谅。

    考妮狄娅和埃德加被上帝拯救因为他们的仁爱﹑仁慈和博爱。他们都选择和珍惜犯错的父亲。他们的爱是使父亲精神升华的因素之一。爱的力量就是在最后将大灾难逆转。考妮狄娅和埃德加展示出来的爱,战胜了科纳里尔和里根的残忍,这可以从奥本尼的转变可以看出来。尽管考妮狄娅死了,但是是为正义而死,和耶稣是一样的。她将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纪念,灵魂也将升入天堂。爱德蒙灵魂死于身体之前,做了太多的坏事。但死之前,良心有所发现,告诉肯特有关杀死李尔和考妮狄娅的秘密,帮助他们解救两人。所以,他不会在地狱受到火炼,而将升入天堂。

    4.结语

    基督教的教义是莎士比亚悲剧的身体和灵魂,这也给戏剧增加了西方古典文化和宗教的元素。没有这些,这些悲剧将失去原始活力。《李尔王》以李尔死于心脏病和悲伤过度结尾。罪恶﹑惩罚和救赎在李尔王的死中完全的展示出来。这种悲剧式的结尾甚至给西方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戏剧不仅要宣扬惩恶扬善,而且要让读者在基督教文化下思考“惩罚”和“救赎”的意义。《李尔王》深入了戏剧的宗教思想,也提升了宗教的教义,让这出剧和圣经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

    推荐访问:隐喻 宗教 李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