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论艾略特诗歌宗教思想的体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3 15:45:17 点击:

    摘 要:艾略特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和后象征主义的倡导者。艾略特凭借在诗歌领域的辉煌成就,在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诗歌运用了大量的宗教典故,构建了当时西方现代社会精神世界的荒原景象,充满了对人生、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独特见解。艾略特试图通过构建一个基督教的理想社会模型,重建道德秩序,进而使整个现代社会能重新正常运行,得到发展。

    关键词:艾略特;宗教思想;道德秩序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69-02

    一、艾略特宗教思想形成的历程

    艾略特是20世纪初著名的诗人,曾被称为“世界上活着的最杰出的诗人”。当时社会经历了一场科学思潮,艾略特受其影响重视在诗歌中描绘现实生活情况,但他也是一个有神论者,相信上帝的存在。在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中,富有宗教性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诗歌中所体现的宗教观与他自己人生追求信仰的历程息息相关,在他的不同时期的诗歌中体现了他宗教观逐渐确立的历程。

    艾略特从小就是在一个唯一神教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虽然他在大学期间放弃此信仰,但是仍然对其之后的宗教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放弃了这一信仰之后,艾略特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精神生活是一片空白,但是他通过接触各种哲学以及宗教思想,如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加深了他对宗教的信仰。直到1927年,艾略特改信了英国国教,才成为了一名坚定的信徒。艾略特对于宗教在本着理性的态度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时期的长诗《四个四重奏》就是一个体现,并凭此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客观地对他的创作及理念进行了评价:“艾略特从事了一系列同样辉煌的诗歌创作,追求着一个痛苦的、寻求拯救的主题。在一个没有秩序、没有意义、没有美的世俗世界中,现代人‘可怕的空虚’以一种强烈的城市跃然纸上了。在他最近的一部作品《四个四重奏》中,艾略特的文字炉火纯青,仿佛达到了沉思冥想的音乐境界,还几乎像是礼拜仪式的合唱,细腻而精确地表达了他的心灵。超验的上层建筑在他的世界图画中更加明确清晰地竖立了起来。”

    二、艾略特宗教思想的内涵

    艾略特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文明开始发生了变化,一系列的科学发现严重冲击了当时形而上学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基督教教会的权威。并且当时一战爆发随后带来的各种危机,特别是精神信仰的怀疑甚至是缺失给现代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诗人,艾略特冷静客观地分析了造成精神荒原的根本原因,即道德观的丧失并寻求出路。那么,如何重建道德秩序,恢复信仰呢?艾略特指出:“对此唯一的控制和平衡,只能是宗教的控制和平衡。一个可使文明艺术的创作活动得以繁荣和延续的社会,其唯一的希望的发展趋势,只能是变成基督教社会。”从这句话中体现了艾略特的出路就是建立基督教社会。

    20世纪初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精神极其混乱的社会,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立基督教社会?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艾略特所说的基督教社会,它只是指理想中的社会,而不是现实中存在的社会。艾略特理想中的基督教社会有三个要素构成,即基督教教会、基督教社团和基督教团体。这三个要素都有各自的职能,并且互相监督,保证整个基督教社会有秩序。艾略特所构想的基督教社会里有独特之处,他不排斥不信基督教的人。艾略特认为内在比外在形式更重要,因此,他重视的是基督教的精神。并且艾略特不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教徒,他是在以基督教精神为核心理念下形成了他独特的现代主义宗教神学。

    三、艾略特宗教思想的特点及体现

    艾略特的宗教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过去的旧宗教说是完全依赖上帝,相信上帝会帮助我,而艾略特结合时代精神,形成新的宗教说,即“人要首先通过自然理性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必须依靠恩典而获得启示”。

    艾略特的宗教思想主要是通过在作品中引用古代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和《圣经》来体现的,主要有灵物崇拜、灵魂信仰和宗教仪式等方面。引用典故并结合现代经验来表达对现代世界的看法是艾略特诗歌一大特色。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开头引用了但丁《神曲》中的一段话,暗示了现代人所处于一个似地狱般的社会,精神空虚,对人生没有信仰,道德完全丧失。在《荒原》中又套用了亚瑟王寻找“圣杯”的神话框架以及有关繁殖的礼节,用来表明拯救衰弱的西方文明思想只有通过信仰上帝。

    (一)对现代社会文明的批判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科学的不断发展给当时的西方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产生了严重的精神信仰危机。因此,艾略特看到当时的欧洲社会处于这样一种危险处境中:西方的传统道德崩溃,道德缺失,信仰缺失,没有秩序。

    艾略特在其诗歌中运用大量的宗教典故和意象描绘了当时现代人在没有精神信仰的社会中是如何堕落地生活,批判西方文明的腐朽与衰败。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诗人通过引用《圣经》中的人物形象地解剖了一个没有信仰的现代人求爱过程中的怯弱心理,反映了当代人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同时批判了当时社会文明的堕落。

    在《荒原》这首诗歌中,其整首诗的主线就是骑士寻找圣杯。《荒原》由五章组成。在第一章“死者祭仪”中,渔王收到诅咒,国土变成荒原。大地失去繁殖,生命之源“水”干涸等其他意象,首次展示了人们因为缺乏信仰而表现的各种社会丑陋行为现象,揭示了现代文明的荒芜景象。在第二章“对弈”中,艾略特通过引用翡绿眉拉的悲惨遭遇揭示了道德沦陷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描绘了当时上层人士和下层人士的道德堕落的荒唐生活。第三章“火诫”,艾略特通过泰晤士河的今夕对比以及“火”的意象等,来讽刺西方人正是因为强烈的欲望之火,失去了精神追求而导致自身陷入情欲、愤怒、痛苦之中。在第四章“水死”中,“水”象征着欲望和毁灭,通过描写水手弗莱巴斯的遭遇暗示现代人正经历同样的遭遇,如不知悔改必然会走向死亡。第五章“雷霆的话”再次描绘了西方的精神荒原景象。

    (二)对现代社会文明的拯救

    尽管艾略特在诗歌中严厉批判了现代社会文明堕落的状态,描绘了现代人精神空虚,他并没有放弃拯救这个现代社会文明的希望,而是积极进行探索和拯救。艾略特探究当时现代社会文明的堕落的根本原因是信仰的丧失,并且人类之所以未能进行自救,是因为“个人意志逐渐背离了上帝”。他曾说道:“如果你不转向上帝,那你只好将敬意呈现给希特勒……”艾略特并且声明,上帝的帮助是根本,因为意志的理性功能存在局限性。那么,如何在这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拯救?

    艾略特结合当时西方社会时代精神,提出了拯救的模式:外在与内在的配合,即人自身的努力与上帝道义之间的合作。并且,艾略特从不在诗歌中直接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希望读者能够自身探索。在《燃烧的诺顿》中,艾略特运用干涸的池塘、向上的莲花以及向下的阳光等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人神互动景象。池塘象征着智慧的灵魂,荷花是智慧和优秀灵魂拥有的爱,而阳光在基督教中象征着永恒或圣光,可以是上帝。荷花亭亭玉立暗示着一种向上的力量,阳光下形成的水象征着一种向下的力量,这样向上的力量去迎接向下的力量,象征灵魂通过自身努力和上帝的恩典获得拯救。

    在后期宗教思想较成熟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中,诗人用舒缓的语言谈论苦难,这是因为诗人已经在宗教中找到了人类苦难的意义以及摆脱苦难的途径。在其最后一首《小吉丁》中,艾略特以宗教冥想诗的形式,基督教徒聚集的小教堂为意象,一方面展示了人们失去精神信仰之后的空虚,另一方面宣传了宗教教义中获得拯救的作用。同时在这首诗中,艾略特认为,“我们可以希望得到的唯一智慧/是谦卑的智慧,谦卑是无穷尽的。”即人类只要学会谦卑和祈祷,就有可能实现与上帝的交流,得到启示,最终获得救赎实现精神上的再生。

    四、结语

    艾略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精神混乱的时代,在其诗歌作品中,艾略特结合其宗教信仰,一方面以敏锐的观察力、尖锐的语言和生动的宗教意象揭示了西方社会的“精神荒原”状态,批判了当代人信仰缺失所造成的内心空虚世界;但另一方面,艾略特并不是消极面对,对人们失望,而是通过诗歌不断进行探索,寻找出路,即人的道德努力和神灵的帮助,建立一个具有虔诚信仰的基督教理想社会。对于艾略特而言,重构现代社会道德正常秩序,拯救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就是重建信仰,恢复基督教精神文化。

    ——————————

    参考文献:

    〔1〕Mary Karr. The Waste Land and Other Writings [M].New York: Modern Libraty,2001.

    〔2〕Jain,Manju..A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Selected Poems of T.S.Eliot [M].Delhi:Oxford,1991.

    〔3〕Eliot,T.S. Religion and Literature[M].长沙: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77.

    〔4〕Eliot,T.S. Christianity and Culture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1940.

    〔5〕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6〕刘立辉.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文体特征[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5).

    〔7〕刘燕.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裘小龙.托·艾略特特:四个四重奏[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9〕谢金良.圣经典故辞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0〕查良铮.现代英国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1〕赵敦华.西方哲学史(第十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紫芹.T.S.艾略特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一、艾略特宗教思想形成的历程

    艾略特是20世纪初著名的诗人,曾被称为“世界上活着的最杰出的诗人”。当时社会经历了一场科学思潮,艾略特受其影响重视在诗歌中描绘现实生活情况,但他也是一个有神论者,相信上帝的存在。在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中,富有宗教性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诗歌中所体现的宗教观与他自己人生追求信仰的历程息息相关,在他的不同时期的诗歌中体现了他宗教观逐渐确立的历程。

    艾略特从小就是在一个唯一神教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虽然他在大学期间放弃此信仰,但是仍然对其之后的宗教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放弃了这一信仰之后,艾略特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精神生活是一片空白,但是他通过接触各种哲学以及宗教思想,如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加深了他对宗教的信仰。直到1927年,艾略特改信了英国国教,才成为了一名坚定的信徒。艾略特对于宗教在本着理性的态度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时期的长诗《四个四重奏》就是一个体现,并凭此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客观地对他的创作及理念进行了评价:“艾略特从事了一系列同样辉煌的诗歌创作,追求着一个痛苦的、寻求拯救的主题。在一个没有秩序、没有意义、没有美的世俗世界中,现代人‘可怕的空虚’以一种强烈的城市跃然纸上了。在他最近的一部作品《四个四重奏》中,艾略特的文字炉火纯青,仿佛达到了沉思冥想的音乐境界,还几乎像是礼拜仪式的合唱,细腻而精确地表达了他的心灵。超验的上层建筑在他的世界图画中更加明确清晰地竖立了起来。”

    二、艾略特宗教思想的内涵

    艾略特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期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文明开始发生了变化,一系列的科学发现严重冲击了当时形而上学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基督教教会的权威。并且当时一战爆发随后带来的各种危机,特别是精神信仰的怀疑甚至是缺失给现代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诗人,艾略特冷静客观地分析了造成精神荒原的根本原因,即道德观的丧失并寻求出路。那么,如何重建道德秩序,恢复信仰呢?艾略特指出:“对此唯一的控制和平衡,只能是宗教的控制和平衡。一个可使文明艺术的创作活动得以繁荣和延续的社会,其唯一的希望的发展趋势,只能是变成基督教社会。”从这句话中体现了艾略特的出路就是建立基督教社会。

    20世纪初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精神极其混乱的社会,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立基督教社会?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艾略特所说的基督教社会,它只是指理想中的社会,而不是现实中存在的社会。艾略特理想中的基督教社会有三个要素构成,即基督教教会、基督教社团和基督教团体。这三个要素都有各自的职能,并且互相监督,保证整个基督教社会有秩序。艾略特所构想的基督教社会里有独特之处,他不排斥不信基督教的人。艾略特认为内在比外在形式更重要,因此,他重视的是基督教的精神。并且艾略特不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教徒,他是在以基督教精神为核心理念下形成了他独特的现代主义宗教神学。

    三、艾略特宗教思想的特点及体现

    艾略特的宗教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过去的旧宗教说是完全依赖上帝,相信上帝会帮助我,而艾略特结合时代精神,形成新的宗教说,即“人要首先通过自然理性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必须依靠恩典而获得启示”。

    艾略特的宗教思想主要是通过在作品中引用古代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和《圣经》来体现的,主要有灵物崇拜、灵魂信仰和宗教仪式等方面。引用典故并结合现代经验来表达对现代世界的看法是艾略特诗歌一大特色。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开头引用了但丁《神曲》中的一段话,暗示了现代人所处于一个似地狱般的社会,精神空虚,对人生没有信仰,道德完全丧失。在《荒原》中又套用了亚瑟王寻找“圣杯”的神话框架以及有关繁殖的礼节,用来表明拯救衰弱的西方文明思想只有通过信仰上帝。

    (一)对现代社会文明的批判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科学的不断发展给当时的西方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产生了严重的精神信仰危机。因此,艾略特看到当时的欧洲社会处于这样一种危险处境中:西方的传统道德崩溃,道德缺失,信仰缺失,没有秩序。

    艾略特在其诗歌中运用大量的宗教典故和意象描绘了当时现代人在没有精神信仰的社会中是如何堕落地生活,批判西方文明的腐朽与衰败。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诗人通过引用《圣经》中的人物形象地解剖了一个没有信仰的现代人求爱过程中的怯弱心理,反映了当代人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同时批判了当时社会文明的堕落。

    在《荒原》这首诗歌中,其整首诗的主线就是骑士寻找圣杯。《荒原》由五章组成。在第一章“死者祭仪”中,渔王收到诅咒,国土变成荒原。大地失去繁殖,生命之源“水”干涸等其他意象,首次展示了人们因为缺乏信仰而表现的各种社会丑陋行为现象,揭示了现代文明的荒芜景象。在第二章“对弈”中,艾略特通过引用翡绿眉拉的悲惨遭遇揭示了道德沦陷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描绘了当时上层人士和下层人士的道德堕落的荒唐生活。第三章“火诫”,艾略特通过泰晤士河的今夕对比以及“火”的意象等,来讽刺西方人正是因为强烈的欲望之火,失去了精神追求而导致自身陷入情欲、愤怒、痛苦之中。在第四章“水死”中,“水”象征着欲望和毁灭,通过描写水手弗莱巴斯的遭遇暗示现代人正经历同样的遭遇,如不知悔改必然会走向死亡。第五章“雷霆的话”再次描绘了西方的精神荒原景象。

    (二)对现代社会文明的拯救

    尽管艾略特在诗歌中严厉批判了现代社会文明堕落的状态,描绘了现代人精神空虚,他并没有放弃拯救这个现代社会文明的希望,而是积极进行探索和拯救。艾略特探究当时现代社会文明的堕落的根本原因是信仰的丧失,并且人类之所以未能进行自救,是因为“个人意志逐渐背离了上帝”。他曾说道:“如果你不转向上帝,那你只好将敬意呈现给希特勒……”艾略特并且声明,上帝的帮助是根本,因为意志的理性功能存在局限性。那么,如何在这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拯救?

    艾略特结合当时西方社会时代精神,提出了拯救的模式:外在与内在的配合,即人自身的努力与上帝道义之间的合作。并且,艾略特从不在诗歌中直接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希望读者能够自身探索。在《燃烧的诺顿》中,艾略特运用干涸的池塘、向上的莲花以及向下的阳光等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人神互动景象。池塘象征着智慧的灵魂,荷花是智慧和优秀灵魂拥有的爱,而阳光在基督教中象征着永恒或圣光,可以是上帝。荷花亭亭玉立暗示着一种向上的力量,阳光下形成的水象征着一种向下的力量,这样向上的力量去迎接向下的力量,象征灵魂通过自身努力和上帝的恩典获得拯救。

    在后期宗教思想较成熟的代表作《四个四重奏》中,诗人用舒缓的语言谈论苦难,这是因为诗人已经在宗教中找到了人类苦难的意义以及摆脱苦难的途径。在其最后一首《小吉丁》中,艾略特以宗教冥想诗的形式,基督教徒聚集的小教堂为意象,一方面展示了人们失去精神信仰之后的空虚,另一方面宣传了宗教教义中获得拯救的作用。同时在这首诗中,艾略特认为,“我们可以希望得到的唯一智慧/是谦卑的智慧,谦卑是无穷尽的。”即人类只要学会谦卑和祈祷,就有可能实现与上帝的交流,得到启示,最终获得救赎实现精神上的再生。

    四、结语

    艾略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精神混乱的时代,在其诗歌作品中,艾略特结合其宗教信仰,一方面以敏锐的观察力、尖锐的语言和生动的宗教意象揭示了西方社会的“精神荒原”状态,批判了当代人信仰缺失所造成的内心空虚世界;但另一方面,艾略特并不是消极面对,对人们失望,而是通过诗歌不断进行探索,寻找出路,即人的道德努力和神灵的帮助,建立一个具有虔诚信仰的基督教理想社会。对于艾略特而言,重构现代社会道德正常秩序,拯救社会文明的有效途径就是重建信仰,恢复基督教精神文化。

    ——————————

    参考文献:

    〔1〕Mary Karr. The Waste Land and Other Writings [M].New York: Modern Libraty,2001.

    〔2〕Jain,Manju..A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Selected Poems of T.S.Eliot [M].Delhi:Oxford,1991.

    〔3〕Eliot,T.S. Religion and Literature[M].长沙: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77.

    〔4〕Eliot,T.S. Christianity and Culture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1940.

    〔5〕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6〕刘立辉.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文体特征[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5).

    〔7〕刘燕.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裘小龙.托·艾略特特:四个四重奏[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9〕谢金良.圣经典故辞典[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0〕查良铮.现代英国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1〕赵敦华.西方哲学史(第十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紫芹.T.S.艾略特诗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孙国军)

    推荐访问:艾略特 诗歌 宗教 体现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