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略论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声乐教育的影响与推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3 14:50:24 点击:

    摘要:欧洲声乐艺术是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特别在中世纪漫长的历史时期,基督教掌控着欧洲主流声乐文化的发展方向,声乐教育作为声乐文化发展的源动力,其目的、内容、方式、载体等诸多方面均处于宗教的影响下,声乐教育体现出浓厚的“宗教化”特征,这阶段也对此后欧洲声乐的发展,特别是歌剧艺术和美声唱法的诞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中世纪;欧洲;声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80-03

    欧洲史将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十四世纪末文艺复兴之前这段时期称为中世纪,长久以来它与黑暗、愚昧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无疑在宗教神权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精神与文化生活笼罩在宗教的阴影下,蒙昧思想和禁欲主义盛行,基督教成为一切文化、教育、科学的基础。但中世纪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倒退,在它的时代脉络里依然呈现出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强劲势头,西方文明的实质也在此时显露出来,古希腊的传统蕴涵、基督教的思想精华和欧洲各民族的文化特征经过长期“冲撞”与“交融”,逐渐形成了一种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明体系。正是在此阶段,以声乐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督教音乐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欧洲中世纪音乐文化的主体,声乐艺术演变为宗教的附属和工具,教会则成为声乐教育发展的中心。

    作为中世纪声乐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基督神父与教会乐监利用歌唱圣咏这种形式对民众实施思想感化和精神启迪,伴随圣咏创作的日趋复杂,在演唱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逐渐增多,对歌唱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迫切需要教会制定更为严密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通过非专业化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歌唱能力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公元四世纪,教皇西尔维斯特在罗马成立了欧洲第一所圣咏学校,有系统的声乐训练出现;公元367年拉欧迪奥教法会议宣布除演唱赞美诗外,音乐礼拜活动都要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唱诗班来担任;公元600年,教皇格利高立一世对原存的圣咏学校进行整建,并命令教会音乐家加强对音乐理论和教学法等方面的研究,同时组织人员搜集整理音乐作品,编著了举世闻名的《格利高立圣咏》,从此,专业化声乐教育的发展载体初步形成,对声乐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与日俱增。中世紀声乐教育以培养服务于宗教典礼的圣咏歌手为目的,以学习演唱宗教歌曲及解决出现的技术难题为主要内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属教会成员,所信奉的教育理念、采取的培养方式及最终功效都带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声乐教育者多来自于教会、服务于教会。

    一、欧洲中世纪声乐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世界所有宗教中,只有基督教对音乐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甚至有人称它为“音乐之教”、“歌唱之教”,在中世纪两者关系达到了顶峰,教会垄断着官方的音乐机构,音乐也被教会列为七种“自由艺术”之一。受此影响在中世纪的文化生活中,世俗娱乐活动长期遭到排斥,古代欧洲存在的庆典、节日与比赛销声匿迹,音乐活动集中于教堂和修道院,演唱圣咏成为人们精神挽救的工具。教会对音乐的重视是以某种特定观念为依据的,它将其看作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而音乐研究也被认为是对一切事物普遍规律的研究,歌唱家只不过是一些匠人、其活动仅仅是为了实践某种理论而已,音乐艺术出现了推崇声乐而压制器乐的状况。声乐作品的构成方式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歌词被看作是音乐的主体,旋律被放在了从属地位,器乐演奏由于缺少文字内容而被认为是没有灵魂的,教会的音乐活动以歌唱为主,所采用的体裁是直接为宗教服务的圣咏、经文歌、赞美诗和弥撒等,音乐教育主要在于教授如何歌唱,音乐研究也围绕着声乐艺术而展开。

    此阶段的基本特征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教会歌唱学校(圣咏学校)成为欧洲声乐教育发展的中心

    基督教继承并发扬了早期犹太教由神职人员和受过培训的歌者主持宗教仪式的传统,组织成立了专门培养宗教音乐家的场所——教会歌唱学校(也称圣咏学校),它成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声乐教育发展的中心。公元314年教皇西尔维斯特在罗马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圣咏学校,它的教学内容以学习圣咏歌曲和培养识谱、合唱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为主,整体水平并不高。公元417年米兰大主教圣·安布罗斯将古希腊和上古时期纷乱的歌曲统一起来,创立了四旋法,并采用分组形式歌唱赞美诗,同时召集民间对曲律有所研究的歌手到圣咏学校担任教师,在他的推动下教堂合唱训练逐渐规范化。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歌唱学校被迫解散,直到公元535年卡肖多洛斯在重建修道院时才恢复了歌唱学校,而格里高利一世就曾就读于此,格里高利一世对宗教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着手整理、修订了教堂所有的应用曲调,制成了统一的配合教义的唱经本,史称《格里高利圣咏》,公元600年他还完善了罗马歌唱学校,并为梵蒂冈西斯汀教堂的唱诗班提供了大量声乐人才,这是音乐史上最早正式培养歌唱家的学校,它的训练极为严格,以九年制培养童声圣咏队员,在教学中采用口传心授的模式,所培养的歌手都具有较高的圣咏歌唱水平,此后欧洲教会所创立歌唱学校大多以此为模式。

    公元787年,德国查里曼大帝在罗马聆听了教堂唱诗班的演唱后大为感动,就请求阿德立安赐予他两名圣咏歌手以便在本国传播圣咏,公元789年教皇派出歌手彼得和罗马努斯前往德国,其中罗马努斯因生病留在法国,之后两人各自在德法建立了圣咏学校,歌唱训练由此传遍整个欧洲,到九世纪末几乎每个教堂都设有专门的歌唱学校,当时著名声乐教育家如保罗一世、雷奥三世、雷昂、萨比努斯等,大多为教皇或教会乐监。伴随着复调音乐的发展,圣咏歌唱出现了复杂化的趋势,歌唱学校的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充实,技术训练开始受到重视,但为宗教服务的理念并未发生改变。十三世纪欧洲声乐教育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法国,巴黎圣母院的圣咏学校成为当时最高级的歌唱学校之一,第斯康特学派的代表人物雷翁南和贝罗坦便在其中接受教育并担任教师;十五世纪尼德兰乐派的代表人物迪费、奥克岗、若斯坎等也都出身于教会歌唱学校,他们往往集作曲家、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于一身,其中奥克岗还是查理七世唱诗班中的首席歌唱家。

    (二)欧洲专业声乐教育体制在此阶段初步确立

    中世纪早期的圣咏歌曲旋律简单、音域狭窄,而教会声乐教育也以教唱格里高丽圣咏为主,它作为一种精神性的音乐语言,属于有音高的祈祷,在情绪上追求静穆与超脱,对技术并无过高要求,但九世纪起兴起的复调音乐促使圣咏演唱变得日趋复杂,“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康都克特”等新声乐体裁纷纷涌现,它们将世俗文化融入到宗教合唱中去,欧洲声乐艺术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加多样化,而多声部合唱的出现也冲破了长久以来以单声部齐唱为主的局面,开创了声部划分的先河,教育者对人声的自然规律更加注重,这些因素都要求歌手必须具备更娴熟的歌唱技巧,如声音的耐久性与灵活性、对气息的良好控制、演唱快速变换音节的能力、颤音技术等,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正规的训练。伴随着教会歌唱学校的完善,声乐教师的职业群体涌现,在实践中教师们的经验得到了不断积累,教学方法也突破了过去单一的模式,课程设置趋于合理,声乐教育理论和训练方法日益增多,声乐教学因此变得更规范化和专业化,上述因素促使欧洲专业的声乐教育体制于十四世纪最终确立,并掀起了教会声乐研究的第一次浪潮。

    法国音乐家圭多·达雷佐对专业声乐教育体制的确立做出了突出贡献,只有在唱名法体系和记谱法规范的前提下,人们才能进行更复杂的音乐活动,而十世纪前的音乐理论家并未真正解决记谱、识谱及唱谱等诸多问题,这给声乐教学造成了极大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采用口传心授的形式,合唱教师以手的移动表示旋律的上升和下降。随着人们对声乐艺术及其教育本质理解的加深,教会学校开始注重对声乐教学法的研究,学生们不仅要学唱圣咏和训练发声技术,还要学习识谱法和记谱法等理论知识用以提高学习效率。圭多是意大利阿雷佐地方圣乐学校的音乐教师,他在十一世纪创立的唱名法体系在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种方法实际上成为十九世纪首调唱名法的基础,他还发明了“圭多手”以帮助视唱,通过这些手段声乐教师可告诉歌手们正确的音高,而歌手也可迅速的学习歌曲,过去需一年才能获得的知识半年便可完成,对口传心授的教育方式是一种挑战,声乐教学也因此获得了质的飞跃。

    (三)声乐教育理论与训练方法逐渐增多并最终形成体系

    公元六世纪勃爱契亚在其著作《数学、几何、音乐》中论到:“呼吸制约着声音的延续,人的嗓音就像人体一样,有其上下无法逾越的限度”,“以科学为依据的技能和有智慧所操作的听觉是歌唱的两个机构”,这是欧洲声乐界首次认识到呼吸、歌唱与音域之间的关系。十三世纪随着复调音乐的成熟,对声乐理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莫拉弗斯基主张:“嗓音应是高亢的,高亢的声音远方能听清;应是柔美的,声音柔美才能感染观众;应是清晰的,清晰嘹亮的声音才能萦绕于耳际,同时声音的训练应从中声区开始,在全部音域中要保持音色的统一。到新音乐时代法国许多教会歌唱学校已将“啊”母音用在声乐训练的起始阶段,而柏尔纳也指出:“对气息要有所控制,不要用鼻子吸气,男人要有男人的气质,不要像女人那样尖叫和矫揉造作”。十四世纪著名声乐教育家马尔开托企图确定不同母音的发声位置以便用于教学,如:“do形成于肺,re在咽的低端,mi在咽的上部,fa音在口盖,sol音在舌部,la音在唇部等”,在谈到装饰音唱法时也涉及到了胸声与假声的运用问题,他的观点代表了本时期较为先进的声乐理论。十四世纪伴随着专业声乐教育体制的确立,声乐教育理论也渐成体系,察克尼、查利诺与波维切利是文艺复兴时期较为著名的作曲家、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他们始终在教会学校中担任教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聲乐理论,如:要运用自然的嗓音进行歌唱,在训练中应使用元音连声法;应多演唱长的流畅乐句借以发展声音的连贯性,不要紧逼喉咙,要追求优美而不是辉煌,要追求均匀而不是力度;应注意咬字的纯正、清晰和易懂,要保持声音的柔韧性,借以发展在歌唱波动性较大的曲调时,得以保持声音的顺畅稳定;要注重复调合唱曲中每个声部旋律的流畅性,对于演唱快速的音阶、琶音,复杂的音程,轻巧华丽的装饰音等都要求较为严格的艺术标准。可见,教会在十五世纪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声乐理论和教学体系,它为之后美声教育学派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欧洲中世纪声乐教育对后世声乐发展的影响

    欧洲声乐艺术正是由于基督教文化的融入才获得了不同寻常的发展,一千多年来教会作为音乐创作、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发展的中心,孕育了众多优秀的作曲家、歌唱家和教育家,它特有的体制、仪式、思想和教育方式对音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复调音乐的出现、记谱法的完善,音乐教学法的改良、歌唱技术理论的发展大都受益于教会声乐教育体制,甚至十八、十九世纪许多著名歌唱家还在教会歌唱学校中接受教育,其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古代声乐教育实际上处在一种以声音的模仿和曲目的传唱为主的自然状态中,与现代意义上的声乐教育并无共同之处,但此阶段,特别是格里高利一世对罗马歌唱学校进行整建后,欧洲声乐教育才真正走向正轨,声乐教学逐渐成为教育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学科,尽管此前曾出现过圣咏歌唱学校,但教会并未将它作为一种体制最终确定下来,由于缺少规范化的声乐教科书,声乐教育处在无章可循的状态。正是在格里高利一世的推动下欧洲声乐教育获得迅速发展,格里高立圣咏也代表了中世纪早期欧洲音乐发展的最高成就,它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中世纪末期教会教育体制趋于成熟,歌唱技巧训练逐渐成为声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此时圭多提出的唱名法与记谱法体系加速了声乐教学的改革,教会声乐教育变得更专业化,而日渐兴起的世俗文化削弱了宗教对音乐的统治地位,社会各阶层对歌唱的兴趣越加浓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没有中世纪声乐教育阶段的长期孕育,美声教育学派不可能诞生,欧洲声乐艺术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二)此阶段歌唱技巧逐渐得到重视并成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歌唱声部也得到了科学合理的划分。随着大教堂的建设和管风琴的使用,宗教礼仪需要更加宏伟的声音效果,复调音乐因此在教会中得以广泛传播,对位法的名称和技巧被普遍使用,音乐历史完成了从“单声音乐”向“复音音乐”转型。复调音乐不仅蕴含着欧洲特有的演唱风格,同时也对发声技术、音域与音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自然状态发声法已无法表达新曲目的内容,必须开始研究新的发声法,树立全新的歌唱理念,技术训练因此成为声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十六世纪也恰恰是由于复调音乐的发展导致了歌唱变得矫揉造作,走向了盲目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极端,美声唱法正是在批判此风格的基础上应运而生,音乐艺术也走向了主调音乐时代。此阶段声乐教育家已开始把人声划分为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等不同声部,也把声区划分为头、胸、喉三个不同的区域,并提出了诸如气息、假声、母音、元音等声乐概念,他们为之后的嗓音科学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声乐教育理论和训练方法在此阶段得到了系统总结,以歌唱教学为职业的专业教育家群体逐渐涌现。马丁·路德在宗教教育体系中赋予了声乐以稳定的地位,他还指出:“学校教师必须懂得如何唱歌,否则就不能从事教学”。到十五世纪教会教育体系中已规定了基本音程练习、颤音练习、快速乐句练习与歌唱表演训练等内容,并提出在镜子前纠正不正确的歌唱姿势;在回声墙壁前练声以听辨声音等手段,在课程设置方面教会学校也开始针对不同情况设立声乐理论课、对位法课、文艺理论课等,还鼓励学生经常观摩歌咏活动以便于分析演唱者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间的评论以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文艺复兴前很少有人以独立的歌唱家或是声乐教育家而闻名,由于音乐内部分工的日趋细致与圭多唱名法体系的创立,特别是经赫尔曼努斯、阿里博继续完善了记谱法和教学方法,促使声乐教师这一职业走向独立,以歌唱教学为职业的专业教育家群体逐渐涌现,他们撰写了一些颇有影响的声乐著作,如马尔开托、维拉尔特、查利诺、查可尼、罗莱等,教会逐渐形成了声乐教学研究的第一次浪潮。

    结语: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的中世纪教育尽管充满了浓厚的神学色彩,但教会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积极致力于文化教育,对音乐艺术特别是声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正如于润洋先生所言:“教会这种较为隔离的状态客观上为音乐艺术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在幽深封闭的修道院和教堂中,西方音乐的种种要素得到了精心的维护和培育,这都为近代西方音乐的独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W.J.Henderson. Early History of Singing.1921.

    [2][美]保罗·亨利·朗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杨燕迪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尚家骧著.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基督教 略论 欧洲 声乐 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