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优化教学结构,,打造精品技术选修课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3 03:40:12 点击:

    摘要 多年来为本科生开设视频、动画、图像制作等3门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总结课程特点,不断改进原有教学结构,应用新型教学范型,开展任务驱动式、抛锚式、自主学习模式,打造优质课程。

    关键词 教育技术;任务驱动;抛锚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27-0031-03

    开设的课程性质为技、艺结合的多媒体应用课程,现在包括视频编辑、图像处理和动画制作。这3门课程的内容都属于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素材制作软件,分别对视频、图像和动画进行处理,是注重实践的课程。课堂教学常围绕某个课题进行,如果通过简单的讲解后就让学生上机操作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以往软件说明书式的教学,学生更是对其学习兴趣不高,学后往往不会使用。

    根据此类课程在教学上的独特之处,打破固有的教学框架,精心设计符合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范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之形成最佳组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架,就要优化教学结构,以“主导——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抛锚式”教学模式打造新型的教育技术选修课。下面从课程的特点、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上作分析和设计。

    1 课程的特点

    3门课程皆具有三结合特点,即理论与实践结合(载体是基础知识与操作)、技术与艺术结合(载体是案例)、创意与设计结合(产物是学生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艺术冲击力、复杂的技术表现力和理论知识支撑。

    基础知识与操作方面:这些课程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都很多,以视频编辑课程为例,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非常多,如视频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参数、软件功能、硬件环境配置等。如果陷入到基本操作的技术层面讲解,课程会失去它应有的魅力,学生会感觉到乏味。

    案例方面:经过基础知识与操作方面的学习后,为提高综合设计和制作能力,会更多地完成综合案例的设计和制作。从案例中,学生会学习到影片选题构思、情节设计、艺术设计和制作方法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作品方面:学生作品是学生最后的作业,他们对此非常重视,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作创意、设计、搜集素材、视频编辑、输出作品。在制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

    2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4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结构强烈地依附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换句话说,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活动进程结构。

    多年来统治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进程结构,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典型代表就是凯洛夫的五段教学。它是解放初期从苏联传来的,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而“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理论,取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奥苏贝尔等以“教为中心”的学与教理论之长,避两者之短,认为在教学的展开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和指导等主导性作用,使学与教有机地统一起来,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为了实现这一新型教学结构,设计小组合作的任务驱动和抛锚式教学模式。

    3 任务驱动和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内涵是指导课堂教学或是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即有一定代表性、能起示范作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程式)。根据这种内涵所表述的特性应可以把教学模式划入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的范畴。教学模式与教学结构不同,它不依附于任何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同一种教学模式有时可以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不同教学活动中采用。采用任务驱动和抛锚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优化原有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服务的。

    3.1 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的设计中,让学生独立或以分组的形式完成任务,进而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方法很适合以课堂操作实践为主的教学内容。

    3.2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建构主义学习活动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他们进行“真实的”学习。所谓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抛锚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4 任务驱动和抛锚式教学的应用设计

    4.1 任务驱动的应用设计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将整门课关键知识和技能训练点巧妙地编排在若干个任务里,教师作了相应介绍后,马上通过具体任务即案例吸引学生自主地利用已学知识进行实践。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1)班级教学,教师主导。第一步,教师需要针对全班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一般规则进行必要的介绍和铺垫式的讲授,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方能针对“真实任务”进行分析、协作与达成目标。这一阶段主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教学中适当加入交互和讨论效果更佳。

    以视频编辑课程为例(后面均以视频编辑课程为例),在基础知识教学中,首先要学生了解视频、非线性编辑、数字合成、视频编码等一些名词和视频制式、VCD/DVD/HD等参数,在教学中,学生常会问到生活中常见的1080P、1080i、720p、逐行扫描、隔行扫描等问题,结合理论部分的讲解得以解惑。为快速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软件功能,本部分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导。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基础上,设计自主学习内容。因理论部分拓展很多,作为选修课不能面面俱到,对于想深入学习视频编辑内容的学生,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平台来保证。整理针对基础理论知识、软件基础功能操作、实践技巧等的大量文档、动画和视频。

    2)创设情境,明确任务。任务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任务的现实意义和生活化情景可使学生感到熟悉,并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体会成功的乐趣。同时任务必须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自主或协作学习可以获得新的发展。在任务驱动模式中,要求学生能够对所提出的任务先自主思考,再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其中隐含的知识点,然后再独立完成任务。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要在本组同学的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会在课前针对本部分内容选取相关作品,播放一些优秀案例作品,如学生作品、广告、新闻、电影片头,给学生一个直观感受,亲切而生动有趣。因绝大部分是身边人自己完成的优秀作品,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演示完作品后,会根据作品的内容引出一系列问题,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如案例中的字幕如何设计和制作,配色的原则,一些误区和错误,等等。

    3)综合练习,任务分解。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可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即将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来让学生边学习边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逐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汽车广告为例,完成这个练习需要掌握视频导入、素材管理、视频剪辑、运动制作、背景音乐、视频输出等内容。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就可以根据要求制作该广告作品。设置小组竞争、表扬激励等方式促进学习。

    4)总结点评,深化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情况带领学生共同总结点评,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具体制作的方法等,都需要进行讨论、交流。对于深化学习的内容,适时展开。

    在总结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为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制作技巧和对问题的认识,教师会介绍自己的经验,①与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的结合。通过Photoshop软件制作字幕,效果丰富,生成psd图像后导入回Premiere软件中继续处理。二者同为Adobe公司产品,结合好。②第三方字幕插件的使用。所谓插件即通过安装可嵌入到编辑软件中直接调用。一些编导人员手中会有几类字幕插件,如制作卡拉OK、带解说字幕的sayatoo(俗称傻丫头)拍唱词软件,动态和静态字幕软件TitleMotion、TitleDeko、heroglyph等。③为丰富字幕样式,可多准备些字体库。

    4.2 抛锚式教学的应用设计

    抛锚式的教学应用,更专注于通过视频展示使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并给他们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空间,期间教师可给予适当支持。抛锚式教学主要体现在教育技术选修课的期末视频作品的阶段。由于前一阶段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一些专题案例,这阶段学生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还是分割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现在用一个大作业的形式将所有知识串联起来,使他们将知识、技能和设计融合考虑,从真实的任务和情境来形成设计、制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抛锚式教学模式流程如图2所示。

    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的学习采用课堂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为深入学习采用专题学习的方式,如针对字幕,进行案例教学。此时会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同时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使他们对情境中的问题非常感兴趣。

    在视频编辑教学中,常用激发兴趣的方法,特别是在第一堂课,会让学生了解到这门课的相关情况,激发学习动机。会播放如胡戈的代表作品,讲其个人传奇、他的视频的套路特点、具体视频制作手段;会播放学校在专业制作教学、影视、元旦晚会等方面的视频,配合视频为学生讲解演播厅、广播级非编设备、广播级编辑软件等环境时,学生会拓展很多;会播放学生优秀作品,当学生了解到自己完成的优秀作品会上网,发布到视听课堂平台中,而且关注度非常高,仅次于国家级精品课程访问量的时候,他会很认真对待课程和作业,第一堂课就形成设计完成优秀作品的动机。

    2)适时抛锚,确定问题。教师在创设情境后,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由于学生已经对该情境和问题都非常感兴趣,因此常常能够调动起他们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一旦问题获得解决,他们也将非常有成就感。

    在学生将零散的一些知识、技能综合形成一定的能力后,教师布置学期末大作业,要求学生每个人完成一个视频作品,主题开放、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作业涉及的问题包括确定主题、撰写分镜头稿本、拍摄、搜集素材、视频剪辑、字幕、音视频处理等流程。

    3)自主学习,积极探索。这个环节主要由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自主学习,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只能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的能力、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有关信息与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问题和任务确定后,学生会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并解决问题、完成作品。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此时教师会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建议。

    4)问题解决,记录效果。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大量自主学习与探索,既提高学生视频编辑能力,同时提高其信息检索与加工、与人协同、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宽松的学习氛围、多样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拿出严谨、出色的作品,即期末大作业视频,它是检验教学是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会根据作业情况作出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文件格式、文档说明、影片主题、结构连接、画面、色彩、整体表现力、音乐、字幕等。比如对某学生视频作品“我的Photoshop之旅”的评价:影片选题很有意义,画面优美,连接顺畅,音乐效果佳,字幕和图标修饰漂亮合理,整体感很强,将一幅幅单调的静态画面通过主题有意义地串联起来,表现力强。评价文档是公开的,对下一届学生理解视频编辑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A].1998

    [3]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2000(10)

    [4]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

    推荐访问:选修课 优化 结构 精品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