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三维情境·三重角色·三方评价”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3 02:10:06 点击:

    摘 要: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本文以湖南省衡阳幼儿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探索为中心,以中职教学特色为参照,努力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三维情境;三重角色;三方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它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课程,即幼儿园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其核心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作为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

    本研究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将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分为四个方面:即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和教学环境创设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学评价反思能力。[1]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程比重偏大,实践课时少。第二,教学方法上一直沿用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以及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就业后,用人单位对大多数幼教毕业生教学能力并不满意,普遍反映幼教毕业生教学技能与岗位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为适应学前教育师资市场的需求,培养技能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近年来我们对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中职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即“三维情境·三重角色·三方评价”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三维情境·三重角色·三方评价”教学模式是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及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在仿真实训室或幼儿园进行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

    “三维情境”指的是教学场所,即教室、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和幼儿园三处场所。

    “三重角色”指的是学生所要扮演的角色,即学生、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幼儿三重角色。

    “三方评价”指的是参与评价的对象,即同班同学、任课教师和幼儿园教师三方共同进行评价。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我校根据自身办学实际情况,开展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系列教改研究。本教学模式的建构,强调以五大领域的教学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和评估标准的基础。

    2.关于中职学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新要求

    中职学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职学校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分为三大模块,一是教育活动设计基础理论模块:幼儿园课程理论、幼儿园教育活动理论、幼儿园教育纲要理论等;二是教育活动设计基本技能模块: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指导和评价;三是教育活动设计拓展技能模块:生活活动的设计、区域活动的设计、一日活动计划的设计、说课训练、各种课程模式方案分析、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动态。[2]这既为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突出了促使学生达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要求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教学能力。

    3.中职学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

    中职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在借鉴原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六法”的经验基础上,针对原“六法”课程内容的单一和零散的问题,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及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课程的体例进行探索和重构。课程体系分别为“基础理论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拓展技能模块”,这一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促使我们从“上课”到“活动”,从“备课”到“设计”,从“单一”到“综合”,从“照本”到“建构”等一系列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教学模式正是在借鉴这些教学改革成功的经验之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

    三、探索与实践

    (一)征求行业意见,修订课程标准

    1.开展行业需求调研,广泛征求行业意见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那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能力状况如何?近几年我校“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五能五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员调查走访了长沙市、衡阳地区和深圳市近百家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对近五年内毕业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较强,但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学组织能力较差,教学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亟待提高,评价反思能力亟须加强。

    2. 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修订完善课程标准

    根据行业反馈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校制订出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标准为:

    (1)掌握幼儿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相应教育方法。

    (2)能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

    (3)理解整合各领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能够综合地设计并开展教育活动。

    (4)能根据活动中幼儿的需要,选择相应的互动方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在活动中能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

    (二)修订课程方案,开发教学材料

    1.研读并修订课程方案

    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大纲,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为144课时,每周为4课时。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所以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时数,将实践教学时间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50%。实践的时间分段安排,配合各章节各类型的教育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同时把原来144学时的总教学学时,分为“三段”教学,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阶段(常规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幼儿园教育活动仿真教学阶段(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和教学实践阶段(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

    2.研读教学材料,开发校本教材

    我校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原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各领域教材。因该套教材理论性强,而中职学生喜欢操作与探究活动,过多的理论学习反而会使课堂的学习效率降低。因此该套教材不适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需要。为此,我校着手自编校本教材。

    我校编写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综合版)》教材在吸收已有教材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基础上,将当前幼儿园教育的新信息、幼儿教育改革的成果编进教材,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和科学性,使学科内容呈现一种开发性的状态。该教材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开发有配套的音频、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使用该教材,普遍反响较好。2015年,我校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的精神,对该教材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了教材的实用性、实战性。

    (三)教学组织实施与能力发展鉴定

    1.教学场所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场所。如健康领域中的《幼儿园身体锻炼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单元,案例观摩和活动方案设计环节我们选择在常规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对学生进行幼儿园体育活动相关知识的教学与活动方案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对单元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体育活动方案;然后我们进入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实施模拟教学,如开展以“跳”(小班“小青蛙捉害虫”、中班“勇敢的小兔”、大班“好玩的跳绳”)为主题的模拟教学活动;最后,进入我校附属幼儿园,以幼儿园各年龄班为单位开展以上主题教育活动。

    2.教学条件保障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基本理论认知环节,需要使用性能良好的多媒体硬件设备,适宜的音频、视频、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软资源。教育活动设计基本技能训练环节需要使用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即完全模拟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设备,同时配备该教学单元所需的教具。幼儿园实地教学环节要求更高,需就近选择幼儿园,有充足的实习基地、稳定的导师队伍,保证教学活动的安全、顺利开展。

    3.课堂教学实施

    (1)教学基础诊断与能力发展动员。本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五大领域各类型教学的起始环节,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诊断,诊断的内容包括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及情感、态度等。然后依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能力发展动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譬如:在授课的方式上,通过案例观摩、现场答疑、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来实施课程内容。一是授课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喜欢的授课方式等;二是要求授课教师课堂上留10分钟的时间来帮助学生解疑答惑;三是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学习共同体,就课程中困惑的地方进行交流与学习。课堂授课方式的改革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纷纷表示,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学习经历,非常愿意主动参与此课程的学习。

    (2)小组形式互动教学。小组环境有利于创设一种表现自我的宽松的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小组教学是本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角色扮演是本教学模式的基本方法,多维互动是本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小组互动教学的基本环节为:

    第一,教学分组。一般来说,可以三四人为一组,人数太多不利于每个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第二,分组活动。小组合作初步尝试设计某一个活动片段(或活动方案),然后师生讨论修改,学生制作教具、课件,到幼儿园仿真实训室进行小组试教。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幼儿及幼儿教师,试教后小组自评。

    第三,活动评价。每小组推选1名代表到集体面前展示本组的活动设计,进行试教。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后,实行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三方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组最后展示成果作为评价标准,活动设计为5分;组与组相互找问题,包括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试教等环节,每一项问题扣除1分。最后推选出本次得分最高的课,到幼儿园进行现场教学,课后学生、指导教师和幼儿教师三方互评相结合,通过三方评价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五大领域每类型活动都要努力按此流程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可以在常规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和幼儿园进行。本教学模式以学生教学能力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采用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评价内容为学习过程表现、理论学习考核、实践能力考核等三方面。学习过程表现由学科教师在教学和课堂环节,通过制订考查量表、小组形式互动教学等多种手段收集反馈,加以评价。理论学习考核具体内容为期末理论考核或教育理论面试;实践能力考核具体内容为课堂实践内容、小组展示考核、幼儿园现场教学。

    (4)能力发展鉴定。鉴定要按照“学前、学中、学后”三阶段,“教室、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幼儿园”三场所,“教师、同学、幼儿教师”三方评价进行,包括设计鉴定工具、开展鉴定工作和检验鉴定的有效性。譬如:

    中班诗歌欣赏活动:有趣的梦。

    鉴定工具与鉴定证据收集:鉴定工具为“幼儿教师文学作品教学能力发展水平鉴定表”;鉴定的证据除“鉴定表”外,还应有诗歌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及试教现场实录等。

    鉴定场所:幼儿园仿真实训室或幼儿园。

    鉴定方法:把幼儿教师文学作品教学能力标准的量表作为鉴定的方法和手段。

    鉴定过程:设计鉴定计划(时间、地点、内容、鉴定者与鉴定对象等)—开发鉴定工具—开展鉴定工作—检验鉴定有效性。

    四、改革创新点

    1.教学思想的大转变

    本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采用实践导向型的教学方式,运用案例观摩法、小组互动学习法、实践法等,各种方法有机配合,有效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此外,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实现教学的信息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教学场所的大转换

    本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在教学场所的选择上实现了普通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幼儿园的结合,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场所转换。

    3.教学资源的大整合

    由于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教师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方面,整合了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及社会幼儿园教师等多方面的师资资源。教学内容方面,整合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幼儿园优质视频课、场景教学等资源。

    4.教学评价的大改革

    传统教学评价过分重视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而本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评价的模式,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施“五项考核制”,即学习过程考核、教学能力考核、教学方案设计和评析考核、课堂实践内容小组展示考核、期末考试,从理论到技能到实践效果,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教学方式的大创新

    教学方式上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每节课前5分钟,通过讲故事、朗诵儿歌(儿童诗)、情境表演、律动、喊口令、学做模仿操等形式,着力提高学生对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人文素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写、说、授、评”四会综合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写、说、授、评”四会综合教学能力的基础性综合训练,强调将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学融入幼儿园,贴近学生未来职业,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对教师和教学环境的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需要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教学与指导能力强、乐于教书育人的“双师型”教师。为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学校要实施“传、帮、带”工程。老教师与新教师“师徒结对子”,新教师跟班听课一年,老教师认真指导,帮助新教师尽快入门并成熟。其次,所有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教师每人必须在园任教一年以上,每周应有一定的时间下幼儿园了解幼儿园教育。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也可以聘请幼儿园骨干教师兼任学生实习、见习的指导教师。

    2.对教学环境的要求

    学校要增加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建设好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的教室、实训室等。校内重点建设的实训室包括:幼儿园仿真实训室、游戏和玩具教学教室、微格教室、蒙台梭利教学法教室、奥尔夫音乐教室、体能训练室等。同时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科学管理,建设一批办园条件好、师资水平高的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郭咏梅.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唐 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6).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幼儿师范学校)

    推荐访问:学前教育 情境 探究 三方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