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能源安全困境与俄欧能源博弈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17:55:15 点击:

    摘 要 欧盟由于自身能源匮乏,对俄罗斯的能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俄乌、俄白之间几次“斗气”或“斗油”让欧盟国家感到不安,急于摆脱其能源供应安全严重受制于俄罗斯的局面。为此,欧盟积极展开能源外交,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的实施,以此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欧盟的上述举措这让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感到不安全,也加快了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步伐。欧俄之间围绕能源问题展开的将使彼此之间缺少能源安全感,能源安全困境由此产生。但是,俄欧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仍将持续。俄欧之间只有加强互信,努力消除错误认知,建立更为有效的能源合作制度和机制,才能摆脱能源安全困境。

    关键词 能源安全困境 俄罗斯 欧盟 能源博弈

    自上世纪50年代苏联向欧洲架起第一条输油管线“友谊”石油管道开始,俄罗斯(苏)逐渐向欧洲“编织”了一张能源战略网,用于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欧盟由于自身能源匮乏,对俄罗斯的能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俄乌、俄白之间几次“斗气”或“斗油”迫使欧盟国家急于摆脱其能源供应安全严重受制于俄罗斯的局面。在欧盟国家看来,俄罗斯牵制“敌对”国家和西方势力的手段已不再是红色核按钮,而是控制油气管道“核武器”的加压站按钮。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2006年1月22日,转引自程春华:《经济民族主义——俄罗斯与欧盟能源贸易中的合作与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0页。因而,近年来欧盟国家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努力谋求能源来源多元化,希望尽快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严重依赖,俄欧之间围绕能源的利益博弈也由此愈演愈烈。

    一、 国际关系的能源安全困境理论

    “安全困境” (security dilemma,又称“安全两难”),一词最早出现在约翰·赫兹(John H. Herz)的《政治现实主义和政治理想主义》一书中。John H. Herz, Political Realism and Political Idealism, Chicag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51. p.5.由于对安全的不同解释,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国际关系主流学派对“安全困境”有着不同的诠释。可是,无论是传统现实主义,还是新现实主义,都强调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也正是安全困境产生的重要因素。因为在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当某一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诸如加强军事力量、促进经济多元化等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使其本能性地采取加强安全感的措施,从而引起安全领域的竞赛,双方陷入更加互不信任和相互防范的恶性循环之中。此时,国家之间陷入不防范不能保障安全, 防范亦不能保障安全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显然,现实主义从权力角度来诠释安全困境产生的客观原因。传统现实主义认为,权力是国家的目的,国家能否实现安全,或者说能否消除别国的存在所带来的威胁,最终取决于国家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的权力。新现实主义虽然认为,国家最终所关心的不是权力而是安全,权力只是国家追求安全的手段,但也指出,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必须通过自助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因而,某个国际社会行为主体一旦通过追求权力来保障自身安全,受刺激的其他主体便会相应地采取自助追求权力保障安全的方式,从而导致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展开追求权力和安全的竞赛,这必然会加剧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相互和整体不安全感,如此相互防范前提下追求安全的互动不仅没有真正巩固各自的安全,反而会恶化双方关系的安全氛围。John H. Herz,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the Atomic A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6. P. 241.

    依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际能源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是能源安全困境得以滋生的土壤。工业革命以后,随着战争的不断机械化,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对原料的控制对于国家权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要。石油的出现使得政治间的相对权力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存在安全困境的情况下,石油不仅成为战争争夺的重要目标,而且成为限制对手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石油生产地也是财富生产地,各大国纷纷对石油生产地进行竞争,以阻止对手控制和增加本国财富,能源对于国际政治的大国来说便成为竞争关系参见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7-82页。。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际能源机构(IEA)等国际能源组织的建立,的确使国际能源体系摆脱了弱肉强食的“霍布斯状态”,但是国际能源体系依然处于相互激烈竞争的“洛克状态”,远远没有达到相互和谐的“康德状态”。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应该做到自足(self-sufficiency),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并建立能源储备以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因为一国越是依赖于其他国家,它对别国的权力则越小。参见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5-171页。因此,在现实主义学派的无政府状态下,各个国家在争夺权力以维护自身国家安全时,必将能源也纳入竞争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各国在能源领域将不可避免产生相互竞争,而摆脱能源安全困境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霸权为主导的集体能源安全体系。

    与新现实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更为强调制度,即以国际制度和国际机构来管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其理论依据是安全困境产生的原因为国际体系中缺乏有效的制度和国际机制。显然,新自由主义从制度的角度去考察安全困境,强调国际机制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谈判与合作可以达到互信,国家之间能够依靠合作来摆脱安全困境,从而实现国家安全。在能源安全问题上,军事威胁和武力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是应该共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国际机制。国际机制不仅能够防止国家能源关系的无政府状态,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处于相互依存中的世界能源领域里的国际合作。能源问题是能够在多边合作的机制之下共同管理危机的,而这样的合作将建立在复合式相互依赖之上方婷婷:《不同理论范式下的能源安全观研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第3期,第145-146页。。

    推荐访问:博弈 困境 能源 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