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德国及西方学者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17:20:15 点击:

    德国和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融合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重大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与世界经济双方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全球福利最大化。现将部分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国正演绎全球经济融合新模式

    全球经济融合是工业时代以来的普遍规律,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交融,通过英国产业革命浪潮的传递,法、德、美、日先后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全球经济的融合并不总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两次世界大战严重扰乱了正常融合进程;二战后德国、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主要得益于与美国经济的融合。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业革命,它迅速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并给世界经济融合带来新的特征和动力。中国每周就会有一座新电站诞生,2004年中国当年电力的增长就相当于英国整个电力市场的总和;近20年中国已有4亿人口脱贫;全球人工生产的圣诞树每10棵中就有8棵来自于中国,1978年以来,全球消费者因购买中国的廉价产品而节省的资金达数千亿美元。

    中国的经济有望在和平发展中加深国际融合。世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规律一般首先是内需得到刺激而产生发展,在内需饱和后进而寻求对外的扩张,因而其发展带有很大的不可逆性,一旦对外扩张遭遇挫折极易引发激烈冲突;而中国相反,中国是在内需潜力尚待积聚的情况下首先发展对外出口,一旦外需饱和或出口受阻,可以回过头来再开发国内的需求,同时可以再相机进军国际市场,进退自如,攻防有据,缓冲余地大,冲突不致激化。

    如果说发达国家早期是通过掠夺性对外扩张走向国际经济融合的话,中国则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主动对外开放来推动国际经济的融合,其具体路线图是:依托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积极承接国际的产业转移,以此开创了国际经济融合的新模式。

    西方对中国这一发展模式的合理诠释是:全球制造业的转移带来了出口订单向中国的集中,因而推动了中国出口的扩张,同时全球制造业的这种转移是关注于中国市场本身的长远发展潜力,因而中国的出口扩张带有转向内需开发的可逆性。

    二、中国需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公布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美国和欧盟分别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1%和19.9%;日本约占7%。美国、日本、欧盟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8%,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主要是加强与这三大经济体的融合。三大发达经济体尽管发展模式各有差异,但通过长期的发展和融合,形成了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三大共同特征,这正是中国在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中需要借鉴的方面。

    (一)注意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配套

    发达经济体经验表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发展是一个比增长更为丰富的概念,增长应当服务于发展,没有发展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增长,但是在资源节约、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区域协调等方面仍显薄弱,全社会没有获得应有的更大发展。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4%,但消耗的一次性能源却占全球的12%。中国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一是误将增长等同于发展,“发展”这一“硬道理”被曲解。二是对市场经济有误解,政府忽略了应该由自己而且只能由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三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缺乏有效表达和沟通。

    (二)处理好外需和内需的关系

    发达经济体普遍重视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本多年来实施“贸易立国”的方针更是不遗余力,同时他们也普遍建立起了收入增长、福利保障和弹性的汇率机制,内需有稳定的体制框架来保证,因而基本上实现了内外需的协调发展。

    随着全球制造中心转到亚洲,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内需的过慢增长使得出口的压力越来越大,推动了贸易顺差急升和加剧了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中国国内需求疲软的原因,一是失业人数众多和工会组织涣散造成工资被普遍压低,致使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效购买力提升受限;二是征地搬迁补偿费过低或不到位,农民用土地价差为工业化做着新贡献,由此损失的收入数倍于传统意义上的工农业剪刀差;三是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薄弱,各项改革措施加重了人们的支出负担和对未来的风险预期,投资渠道缺乏,老百姓不得不增加储蓄和节制消费;四是收入分配差距大,财富有过度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大众性消费缺乏刺激。

    (三)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现代经济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已成为影响外商新一轮对华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第一,以各种形式表现的知识产权是发达国家经济最主要的成果,在数字化时代,引人入胜的电影、设计精巧的软件、拯救生命的药剂和突破前人的电脑芯片都很难创造,但是复制起来却毫不费力。发展中国家如不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处于全球“食物链”顶端的发达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将会面临威胁,最终会拖累全球经济。第二,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经济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如果耗资费力取得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社会就缺乏创新的激情和动力,企业就得不到壮大和发展,企业家精神就难以成长,经济发展就缺乏后劲,就业增加就难以保证,对外资的依赖就会越来越大,国际竞争力就得不到提升,国际经济融合中就缺乏主动权。

    三、世界需要更好地接纳中国经济

    中国是日本、欧盟和美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中国GDP已经超过2.2万亿美元,GDP总量位居世界第四,占世界经济份额约5%,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但人均GDP为1703美元,仍位居世界第110位,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43%,中国对海外的投资也仅相当于英法19世纪末的水平。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机会,世界也需要理性地面对中国的发展,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全球福利最大化。

    (一)尽力缓和冲击的前提下为中国企业提供市场准入

    经济融合中没有永久的敌友划分,只有永恒的利益关联。发达国家在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有三条防线来应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一是通过技术和劳工标准筑起普遍门槛,必要时辅之以关税和以经济安全为由进行限制;二是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所赋予的权利,在2008年年底以前继续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配额限制;三是不急于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保持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自由,为从容应对赢得更多时间。各国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本无可厚非,关键是要考虑到他国的关切,从而实现互利共赢;谈判磋商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边、多边和全球贸易协定是经济融合的最大保障。

    (二)更加有效地进入中国市场

    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制造业转移作出更加明确的定位,在此必须看到,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并不是压倒一切因素的唯一考量。对流程标准化和规范普及化的产业,如服装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降低工厂成本至关重要,应当转向中国;对拥有绝对专业技术优势的产品,企业可在任何它想要去的地方进行生产,不一定非选中国不可;对于其他大量的处于上述两个极端之间的产品,如果到中国生产可以更加靠近原材料供应商和需求客户,那就坚决地转移,否则宁可仍留在本国生产,因为有些产品的劳动力成本仅占总成本很小比重,转到中国去生产节约下来的成本不足以抵消其他的不利因素。二是对服务业进入中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面临激烈竞争的思想准备。三是充分利用中国地域辽阔的优势,适时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更加重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出相应改进。

    (三)推进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

    国际经济的融合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各国之间互相调和、互相适应的过程。正如中国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而着急一样,发达国家正在为社会保障的过度而烦恼,一个在增强,一个在减弱,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正在作相向运动。为了赢得经济融合的主动权,发达经济体围绕着强化个人的责任、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减轻国家财政支出的负担来推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目的是要降低产品成本、创造就业岗位、提高竞争力和保障生活质量。当今世界,没有比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竞争更能对发达国家造成更大冲击的了,习惯于优厚社会福利的发达国家,正在面临痛苦的调整,不少人希望中国的冲击来得慢些,好让他们悠哉游哉地加入国际融合,但历史发展从来都是时不我待,因而发达国家必须加快改革。积极创新,鼓励企业家精神,提高生产率,这才是发达经济体繁荣昌盛的最终选择。

    推荐访问:德国 世界经济 中国 融合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