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芬兰中小学个性教育实践及其启示探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14:50:15 点击:

    摘 要:个性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践行个性教育、追求个性发展,既是教育实践的追求目标,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芬兰中小学教育在全球闻名遐迩,尤其是个性发展教育。通过对芬兰中小学个性发展教育实践的分析,指出芬兰中小学在个性教育上的特征及成功的原因,以期对我国有所借鉴。

    关键词:个性教育;个性发展;芬兰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9-0069-04

    个性的发展是教育实践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UNESCO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特别指出,人的个性培养并与现实社会顺利对接将是教师日后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个性作为人的一种素质,它是人在后天的社會生活中渐进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且又独特的心理倾向与特征的综合[1]。顾名思义,个性教育即针对个人的个性发展而展开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遵循充分尊重个体的个性差异的原则,结合具体科学的训练,充分开发个体的个性。芬兰中小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注重将个性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整体教育过程中,也正是因为此,芬兰的教育也因其先进性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青睐和赞赏。

    一、成功之道:芬兰个性教育的助力因素

    1“森林全貌”式的基础教育

    芬兰的基础教育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落差最小,其主要教育特色包括小班额教学、补强教育、特殊辅导、课表定制等。芬兰十分重视语言的学习,强调语言是教育进行的开端,而所有学习进行的根本和基础则是母语。除了母语必须学习外,芬兰还专门设置了第二官方语言与外语的学习,主要是瑞典文和芬兰文。芬兰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有一个不同于亚洲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即芬兰孩子极少需要下课后去额外补习数学,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在数学课程设置上的科学性。具体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安排在各年级时段不一,具体课程设置见表1。

    此外,芬兰的核心教育课程纲领表明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概念认知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说明的是, 芬兰学校在开设知识性课程的同时, 还特别推出健康教育课程,这种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与学生互相合作,共同研究生命各周期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特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如何保持健康有一定的认知,做到对自身和周围人健康的负责,进而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2]71—74。这种健康教育在一至四年级阶段隶属于环境与自然课,而到了五、六年级阶段则归类到生物地理课与物理化学课。与此同时,芬兰小学在五年级会为学生开设历史课,授课内容是从史前开始探索各个古文明的兴衰起落以及北欧地区的民族迁徙与历史沿革,这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了解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替,开设历史课的最大益处便是既开拓了学生的历史眼界,又使得学生意识到任何人都是全球社群中的一分子。在基础教育阶段,芬兰学生所上课程还包括艺术类课程、家庭经济以及生活教育体验课程,这些课程逐步建构,相互关联,成为网络状的通达式学习环境。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通识教育中,芬兰学校做到了知识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相互关联,使得学生在小学的六年里将基础知识“养”成了一片“森林”。芬兰最新的国家预算草案显示,2018年财政预算中,高等教育预算排在第一位,职业教育预算排在第二位,普通教育与幼儿教育、护理的支出排在了第三位,学生援助的支出预算排在第四位,艺术与文化相关预算排在第五位,国家雄厚的财力支持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项目预算详见表2[3]。

    2致力全民阅读共建“终生资产”

    芬兰十分注重国民的阅读,不论年龄大小。芬兰人一直坚信阅读将成为个人的终生资产。芬兰的孩子们平日里基本上人手一本书,他们会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散时间让自己沉浸在文学阅读中,而且这些书籍不同于学校教科书所教授的内容。芬兰同西方国家一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便致力于让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事实证明,这种好习惯使得芬兰学生受益匪浅,他们通过阅读积累了广博的知识。毫不夸张地说,芬兰的教育培养了孩子将书与阅读作为自己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兴趣并从中受益。从长远角度来看,芬兰之所以会如此重视国民阅读并把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基础,主要原因就是阅读对于提升国民整体素养意义深远,他们并不是渴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点上,抑或是为日后应对考试做准备,而是希望孩子可以借助阅读这种习惯,激发自己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用已有的习惯开发新习惯,同时启发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进而激发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在近三届PISA国际测试中,芬兰的阅读项目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参赛国家,详见表3。

    PISA测试项目结果表明,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主要得益于芬兰社会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芬兰政府与民间的一些机构组织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学校、各种协会都广泛参与到推动国民阅读的实践当中。因此,芬兰整个社会在致力全民阅读方面达成共识并不懈努力是促进芬兰学生阅读能力领先世界的主要因素。不得不提的还有芬兰国家遍布各地的图书馆,除大学院校、研究机构、公司外,地区的图书馆就有近千座,虽然规模各异,但建筑格局、便民设备等的设计都十分人性化[2]90—98。早在1928年,芬兰便颁布了图书馆法,这种实践在北欧国家中算是第一个。芬兰的图书馆已然成为芬兰人精神生活的主要寄托。除了这种固定的图书馆外,芬兰还充分考虑到了不发达地区的国民阅读情况,并为之配备了流动图书馆,主要是以大型巴士为载体,为相对来说偏远社区与学校的学生和民众服务,这种做法更加表明芬兰在缩小国民差距上所做的努力。

    3独具一格的个性发展教育信条

    芬兰中小学个性教育展现了国家践行的三个最主要教育信条。第一个教育信条:社会价值,是一切的基础。在教育主旨的确立上,芬兰教育做到了不为赢而教,也不为争而教,不去分化孩子也不给孩子贴标签,这种理念下至教师、家长,上至学校,始终在坚持。芬兰的教育体制亦不是以精英培养为主,而是秉承平等以及全民皆精英的理念来开展本国的义务教育。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是,芬兰将本国资源的80%左右全部付诸于广大学生,尽全力搞好全民教育,这种结果相较于投注资源于优等生而忽视全民发展的国家来说,芬兰的整体教育水平更为突出。芬兰公民致力于全力为孩子提供读书和不断学习的环境与机会,不在意孩子所上的大学水平如何,因为在芬兰人心中没有其他国家划分的那样的顶尖级大学,他们以孩子将来的社会价值为培养方向,于是就有“国会议员并不比清洁工了不起”的说法,各行业人才专注于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4]。这种理念催生出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各行各业都有人才,人人都能相互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个教育信条:以孩子为中心,是教育的最根本。芬兰教育认真考虑到每个孩子的特质,教育当局以充分尊重孩子为出发点,通过对其进行一定的启发和引导,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和能力,使其未来的发展都能人尽其才。在对待孩子的升学问题上,社会、父母、学生,均不会给学校任何压力。教育展开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升学,学校、家长一直在为孩子做的是帮助其探索切实符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而不是替他们在每一阶段做各种选择。所以在芬兰人眼中,基础教育的真谛就是助力每个学生找到最佳的未来生活。在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思想方面,学校教育本着“公平正义,从小开始”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导,真诚地付出,这样孩子成长后才会认真看待公平与正义,并传给下一代。学校教育教会学生学会适当表达自己并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这是芬兰学校自始至终坚持的教育信条。具体来说,芬兰中小学教师会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观察,以孩子自身实际为依据,通过和学生及家长三方共同商定,最终为孩子的发展道路提供相应的建议,为针对孩子展开因材施教确定方向指引;第三个教育信条:文学、艺术、运动,全方位的学习。就音乐课来举例,芬兰在音乐课中会让学生赏析各国的音乐特色,更有意义的是,教师每讲到一个国家便会要求学生们将这个国家的国旗涂在自己手边的模板上,如此一来,音乐课也可以整合、融入国际化的教学风格。在运动方面,芬兰人十分重视孩子游泳的练习,但是在姿势、泳速上不做过多的要求,他们只是希望孩子在游泳练习中锻炼自己的耐力,能够坚持完成每一件事,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芬兰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融入一些教育智慧。此外,芬兰的森林遍布各处,这就要求孩子们从小便能识别方向,运用手边的工具锻炼自己,教育结合生活,芬兰的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匪浅。

    二、三省吾身:由芬兰个性教育透视我国个性教育

    我国当前的教育规模正在逐年扩大,为了响应当前国家倡导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战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定位了人才培养方向,即要关心每个学生并促使其自主活泼地发展,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5]。然而我国在个性教育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能正确认识个性教育

    若要做好个性教育实践,首先应正确认识个性教育。不同学科对于个性所做的解释大不相同。哲学上侧重于以共性为视角来区分个性,将个性视为不同于其他事物所体现出来的差别,与共性相辅相成[6]。教育学与心理学上则从个体身心角度出发,认为个性不仅反映在心理层面,还包括知识、技能等方面。因此值得注意的是,个性的开发与个体的某一方面特长发展并不能相互等同,个性教育培养模式也不等于所谓培养精英的那种“一对一”模式,二者有本质上的差别。若要对个性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必须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过度重视如何教的问题,而不是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并对学生的个性循循善诱,所谓的个性开发仅仅偏重于一些优等生,这使得一些优势资源仅仅集中于一少部分人身上,不仅与个性教育主旨相悖,更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2现今应试教育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教育的展开需要良好的教育体制为其做保障。众所周知,现在学校推行的是以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以分数、排名为标准的人才衡量标准使得学校、家长、孩子将主要精力全部用于应对考试,很少有精力再去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的发展受到限制。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校的主要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将吸收的知识反复用于针对考试的练习,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正确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更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养成,最终结果只能是学生只会学不懂变通。因此,全面展开个性教育,需要深刻变革当前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

    3大班教学以及课程开设遏制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教育规模庞大,截至2016年,我国小学阶段学龄儿童的净入学率已达到99.9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104.0%,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87.5%,较上年相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7]。庞大的教育规模使得大班额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当前学校教学的主要现状。根据中小学规定的标准班额,45人是小学标准班额,50人为初中标准班额。而一些地区由于受教育资源不足的限制,整体班额较大。通常56人以上划分为大班额的人数,如果超过66人则属于超大班额。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大班额的情况正在逐年减少。就全国范围来看,当前大班额现状的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在区域上绝大多数大班额的学校集中在中西部,一些省份的比例已超过20%;二是大班额制的学校一般集中在城镇,大多数聚集在中西部地区的偏远县镇;三是从学段上看,主要是集中在初中[8]。大班额的现状必然使得教育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更不必谈针对学生深入开展个性教育。另外,当前我国学校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是针对升学考试并用于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思维,仅有少数学校能够针对学生开设一些素质拓展课程,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由于资源条件限制以及培养智力为导向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创造性以及个性化很难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体现出来。

    三、他山之石:芬兰个性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著名教育家洛克曾针对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教育的开展并不是为了让年轻一代追求科学研究的完美,通过教育要实现的是不断开拓他们心胸,发挥他们的潜能和特长。个性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开展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个性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效果,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

    1学校层面: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学校要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积极主动地开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并进行教学改革。针对学生开展合适的教育应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追求。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学校不断践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采取了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推行走班制、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举措。在课程体系上,结合新课改的背景,各学校纷纷开发了适合于学生的校本课程,并将其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融为一体,促进课程体系呈现出开放性、动态性、多元化的“三化一体”的特点。在推行走班制上,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和学习教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达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效果。近些年在我国各地中小学流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是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极大地开发了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由于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一对一教学,尊重了学生在理解知识时的差异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翻转课堂”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这为学生的相互合作和交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在中小学教育中,学校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注重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自主课程体系,服务于学生个性教育的实施。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意识教育对中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时重视并积极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针,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让学生可以享受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全力打造信息化校园。另外,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使得图书馆服务更加便利,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其高效服务于学生便利阅读、检索信息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素养和信息素养。

    2教师层面:转变观念,践行师爱

    任何教学都要遵循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其对于塑造孩子个性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个性教育的目标是使得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展现,具体到教师方面,首先要保证的是教师拥有足够的条件发展自身的个性,这样教师才会拥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从而助力于适合学生个性课程的实施,带动学生自由学习与个性的开发。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个性教育中的主力作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规范教师的培养体系,鼓励教师参与培训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带动教师对课程、教法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同时要注重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在所从事工作的基础上逐渐深入研究;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差异因材施教。世界上并无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亦是如此。每个学生的特质都不尽相同,教师要尊重學生自身的个性,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正确引导学生进步,才能综合地评价学生;最后,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拥有自己完整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者的个性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的个性会对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发展,甚至以后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鉴于教师在影响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努力完善自身个性修养,更好地针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

    3学生层面:能动自主,受益终生

    学生的个性发展除了以良好的教育环境做保障,最重要的是自身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吸收学校教育以外的、有助于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的知识。当今时代背景下,对学生个性发展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无非三点:信息组织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创新思维的开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个性教育已然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重要追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为个性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芬兰有着优质的信息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在课上课下利用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虚拟学校也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了均衡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学生每天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这些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开放确实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的信息组织和筛选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他们能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選择相应的信息渠道,不断充实和拓展自己所需的知识技能,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发展自身个性。培根曾经点明阅读的重大价值: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大有裨益,学无止境,学生应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从阅读中寻找兴趣点,阅读获得的知识是受益终生的财富;无论是阅读还是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进行深入思考,逐渐培养自己对于外部环境和事物的感知与质疑能力;对于教师教授的知识要敢于质疑,不照本宣科,有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自身的批判性思维,以此来锻炼自身的创新意识。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开发儿童社会性的同时,更要使得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和保护。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在学生个性方面的缺失,只有通过不断对个性教育进行探索和革新,才能使得教育的对象被称作“完整的人”,使国家乃至个人体验到个性教育带来的长远益处。

    参考文献:

    [1]曾琴.个性教育探索与思考[J].史学杂志,2005(4):118.

    [2]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芬兰教育与文化部,2017工作手册[EB/OL].Brochure 2017, http://www.minedu.fi/.

    [4]陈之华.芬兰教育给教师和父母的45堂必修课[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6.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07-29.

    [6]郅庭瑾,尚伟伟.个性化教育实践概况与未来发展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6,6:55.

    [7]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07-29.

    [8]教育部: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EB/OL].第一财经,2016-07-12.

    (责任编辑:蒋 琰)

    推荐访问:芬兰 中小学 探究 启示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