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13:50:12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对于一所中外学生兼收的国际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平相处,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具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是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课题。文章从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内涵以及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构建以学科渗透、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特设校本课程等多种渠道相互融通的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创设采用适合学生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外文化、人文历史等相关常识,初步培养国际交往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

    加入WTO和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伴随着各类国际招商引资项目,大量外籍来华工作人员汇聚在首都北京,这些外籍人员子女也需要优质的教育服务。

    我工作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在北京市科技园区附近,这里居住着来自于世界各国的管理、技术人才。2006年,我校获得北京市准许招收外籍学生资质,目前共有来自于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学生150多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1.53%。其中,以韩国籍学生为主。

    如何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和平相处,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具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是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课题。因此,在我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首先要厘清“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以及“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等问题,这对加强我校的国际理解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战后,国际理解教育最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联合国宪章提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建捍卫和平的屏障,是消灭战争的根本方法”。到了20世纪后半叶,人类活动的全球化现象日趋明显。“全球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政治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正日益加深,全球的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已经成为各国领导人必须正视的现实”。[1]

    在发展与危机并存的今天,各国都在关注国际和平问题、环境问题、多元文化发展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世界人口问题等,这些需要各个国家共同研究解决。此外,人类的交流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巨大的发展与飞跃。这些为在世界各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国家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从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公民的国际理解意识、知识、技能和态度是综合国力的一项指标,是未来人文化素养的组成部分。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要求公民具有日益开阔、超前、优秀的素质。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法则,树立为世界人民多做贡献的国际主义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各种文化形态对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鉴别能力还不够强的青少年在理想、信念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有些青少年独生子女一切以“我”为核心,既缺乏民族自尊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又缺乏国际理解基础上的爱国主义。我国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呼唤着公民素质的提高。

    (三)北京市特殊地位的要求

    在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北京市政府提倡公民要“改掉小毛病”。实际上,恰恰是这些小毛病反映了北京市公民素质还不够高。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窗口,北京市的公民素质应该成为全国的典范。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北京市在经济、文化格局上发生变化,教育必须为此服务。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涵义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为有意识的团结互助。[2]

    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研究院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归纳如下:在知识领域,包括和平、人权、发展、环境、国际理解和不同文化理解、对国际机构的了解;在态度领域,包括自我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对正义、和平的责任意识、开放的心态、同情的态度、共同体意识等;在技能领域,则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自我主张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参与意识、沟通交往能力。[]3综观各国实践,我们将“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内涵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4]

    (一)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石。“国际理解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既要学会与别人共存,又要学会向别人学习,学习别的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二)全球的胸怀与视野

    全球的胸怀与视野,是指以开阔、理性的全球视野、人类视野来认识、对待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具备足够开阔的知识视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要求学生以博大的胸怀、自尊理性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认识世界历史的一体化和多样化,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尊重、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差异,尊重其他族群及其历史文化;要求学生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现代化事业,具有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具有为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历史责任感。

    (三)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浪潮不仅带来了无可置疑的物质利益,也使整个人类遇到了一系列全球性难题。任何国家要想单凭自身的力量解决这些问题,都是不可能的。

    (四)对和平、人权、公正、开发、环境等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与态度

    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只有了解、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才能清醒地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和动向。只有具备开阔的视野,才能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问题,才能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努力学习,积极迎接挑战。

    (五)国际沟通与交往的实践能力

    做个国际人,还要着重具备和提高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如,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我校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我校作为一所拥有中、外生源,坐落于国际人士寄居区的学校,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学生发展所需。为此,我们制定了清晰的工作目标,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及其途径。

    (一)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意识,了解中外文化、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等相关常识,初步掌握英语、韩语,通晓一定国际规则和惯例,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学生,为朝阳区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多贡献,进而为国家中长期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二)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途径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普及教育,构建以学科渗透、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特设校本课程等多种渠道相互融通的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创设采用适合学生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外文化、人文历史等相关常识,初步培养国际交往语言能力、社交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目标。

    1.学科课堂教学渗透

    充分挖掘国家课程中各个学科的“国际理解教育”教育元素,进行有意识的渗透培养,是我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见图1)。

    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在积极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了解国内外自然科学前沿动态;知晓世界历史、地理知识;学会运用英语、韩语进行交流,从而,学会合作融合,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尊重理解宽容他民族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崇尚和平。

    2.特设校本课程保障

    积极研发1~9年级“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设计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线的校本教材,以中文、英文或韩文编写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同,锻炼学生国际交往能力。

    在1~9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国际理解教育的系列校本课程:

    3.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综合实践主题教育活动,走进使领馆、中韩姊妹校交流互访、中韩交流迎新晚会等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实践体验空间,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感知结合的国际交往能力。

    ?誗走进大使馆。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前往大使馆参观访问,由教师代表向使馆的文化教育参赞介绍学校的办学情况,参赞与学生们座谈,相互了解本国文化传统、习俗,表达友好情谊。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不断加强文化认同,提升交往能力。

    ?誗文化考察之旅。学校每年组织师生艺术代表团赴韩国釜山莲堤中学访问,出发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提前查找韩国风土人情等相关资料,行程由中学生承担“小导游”任务,沿途讲解韩国的风土人情、礼仪文化、建筑艺术等知识。回国后每人完成一份考察学习报告,重点突出中韩文化比较及个人收获。

    ?誗国际交流迎新会。每年新年来临之前,学校都要组织全校师生和部分家长共同以文艺演出的形式迎接新年。演出的节目囊括了中外艺术作品,学生在文艺表演与鉴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各国文化精髓。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世界各国教育的新热点,也将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不断地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勇于实践,才能够更好地为培养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人才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姜英敏.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N]. 2007,5(5).

    [3]石惠新,孙学文.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 2006(3).

    编辑 李广平

    推荐访问:课程体系 构建 理解 学校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