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06:00:09 点击:

    摘要:游牧中有定居是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是普遍存在的。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就是在东天山北麓发现的一处大型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2005—2007年进行了全面调查和重点发掘,揭示了以墓主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和以人牲为代表的土著文化同时共存的现象,反映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与文献所载的匈奴于西汉初年在东天山地区击败月氏的历史相合。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作为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考古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游牧文化;聚落考古;三位一体;东天山地区;东黑沟遗址

    中图分类号:K8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8)05-0086-06

    东黑沟遗址的考古研究是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的西北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游牧民族有没有“常处”之所?古代游牧文化是否会留下聚落遗址?这在史学界和考古学界、长期以来并无明确的认识。

    由于古代游牧民族特别是早期游牧民族几乎没有留下记载本民族历史的文献,正像欧洲的学者研究古代游牧民族主要依据古代希腊、罗马、波斯等国的文献一样,我们对中国北方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历史的研究也只能主要依据汉文文献。然而,古代文献的作者大多生活在农业区域,缺乏对游牧生活的亲身体验,导致他们对游牧民族生活的记述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样对游牧生活缺乏深入了解的不少后代学者又会进而片面地理解和解释古代文献的记述。如,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认为:“匈奴……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杜佑在《通典·边防典》中的说法是:“随水草居止……草尽即移,居无定所。”这些古代权威史家的记述,影响至深,以至于直到现代的许多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还会受到这类记述的左右。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没有固定居所,很难留下居住遗迹,也就很难找到他们的居住遗址,这似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这样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考古工作的实践,导致目前为止对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的考古研究内容主要是墓葬资料,而几乎没有聚落方面的研究。

    由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的高纬度和其中许多区域的高海拔等基本环境要素决定,这一区域冬季漫长、严寒的气候特征几千年来没有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牧民们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去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不可能的,必须寻找避风、向阳、水草丰美的地方作为相对稳定的居住场所以渡过严寒。因此,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冬季营地的存在是普遍的。一些外国学者已经注意到了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存在。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游牧中有定居应该是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从古至今的基本生活方式。

    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到哪里去寻找呢?草原是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很容易认为,应该在草原上去寻找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但应该注意的是,牧民们在草原上的游牧生活主要是在夏季。在不断迁徙游牧的过程中,一个居住点的停留时间很短,所采用的居住形式又是毡房、帐篷,很难留下大量的堆积和明显的遗迹。再加上空旷的草原易受风蚀,即使有一些堆积也会消失。因此,除了少量的特殊遗迹外,在草原上很难找到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到了冬季,牧民们必须寻找避风、向阳、有水、有草的地方过冬,只有山脉和山丘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条件。因此,古代游牧民的冬季营地一般分布在山脉和山丘的南侧或东南侧。

    由于地形地貌和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限制,大多数冬季营地只能满足少量牧民和牲畜的生存需要。因此,以游牧家族为单位的小型冬季营地是大量存在的。我们调查发现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大部分是小型聚落遗址,这些聚落遗址大都分布在山脉和山丘的南侧或东南侧,并且往往与现代牧民的冬季营地在位置上重合,这已成为我们发现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址分布的规律之一。

    游牧民族对冬季营地的选择古今一理,加上具备这样条件的地点又是有限的,因此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与现代游牧民族的冬季营地位置重合的几率非常高。这一分布规律还表明,与现代牧民冬季营地位置基本重合的古代遗址应该就是古代游牧民族的遗存。

    在冬季,无论是普通的牧民家庭还是贵族和统治者,都必须定居。因此,在山脉和山丘南侧或东南侧分布的古代游牧文化冬季聚落遗址既有大量的小型遗址,也有少量的大中型遗址。同一时期、同一文化的小型遗址和大中型遗址,在分布的地域上往往存在密切联系。

    到了夏季,游牧民族中普通的牧民家庭在草原上过起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没有定居的场所,因此在夏季牧场很难发现古代游牧文化的小型遗址。大中型遗址则与小型遗址不同,它们不但有冬季营地,而且在夏季牧场附近也有分布。这是因为,古代游牧民族的氏族贵族、部落首领和更高的统治者,为了统治方便并从安全角度考虑,必须随着大多数牧民的迁徙而迁徙。他们夏季会和大多数牧民一起迁徙到夏季牧场,但不一定要和普通牧民们一起到草原上去放牧,而是在夏季牧场的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点作为定居场所,建立夏季的各级统治中心。因此,古代游牧民族的大中型聚落遗址往往有冬夏之分。即使是作为古代游牧民族最高统治中心的王庭,也会有冬庭和夏庭之分。

    在东天山地区,天山山脉南侧和东南侧的今新疆哈密市和甘肃西北部马鬃山区一带,分布有大量的古代游牧文化的冬季聚落遗址,其中既有大量的小型聚落遗址,也有少量的大中型聚落遗址。东天山北麓从伊吾到巴里坤一带的草原,特别是草原面积较大的巴里坤盆地,自古以来水草丰美,夏季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是游牧民族传统的夏季大牧场。巴里坤盆地北缘的莫钦乌拉山南麓分布有一些作为冬季营地的小型聚落遗址,而盆地南缘的东天山北坡一些水源丰富、地形开阔的沟口地带发现的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都是大中型聚落,小型遗址基本不见。巴里坤和伊吾一带海拔较高,一般可达2000米左右,冬季寒冷漫长,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40℃,每年从9月开始直到次年的5月,都会有普遍降雪,年平均无霜期仅有102天。因此,东天山的北坡只适于夏季居住而不适于冬季居住,在这里分布的古代游牧文化的大中型聚落遗址,应该都是古代游牧民族在这个夏季牧场附近的夏季的各级统治中心。

    既然是居住的场所,就应该有居住的遗迹。在东天山地区发现的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普遍分布有用石块围砌的居住遗迹,居址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也有圆形的。由于生活在东天山地区的古今游牧民族一向普遍使用石块砌筑居住场所、墓葬以及畜圈、草库伦等,过去一直对这些居住遗迹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研究者认为是墓葬,还

    有不少研究者没有把它们作为古代遗迹来认识。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一些石围居住遗迹内往往散落有少量的陶片等古代遗物。此外,2006~2007年,我们在巴里坤县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发掘了4座石围居住遗迹,其中发现了古代人类的遗存,包括柱洞、火塘、灰坑等遗迹和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铁器等遗物,表明这些遗迹应该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居住遗存。

    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的墓葬形式多样。从平面形状看,有圆形的,也有方形和长方形的;从封堆来看,有的没有封堆,有的是石封堆,有的是土封堆,还有土石混合封堆;封堆有圆形和方形的区别;从墓葬周围的地表设施看,有的没有石围,有的是圆形石围,有的是方形石围,有的是胡须状的,有的是放射状的,还有墓前立石人、设祭坛的形式;从石材来看,有卵石垒砌、块石垒砌、片石垒砌、立石环绕等不同的形式。这些不同形式的墓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埋葬习俗。

    岩画也是与古代游牧文化相关的重要遗存。在东起大小兴安岭,西至黑海、里海的欧亚:赶陆北部草原地区,都广泛分布有岩画;从内容看,岩画多反映的是游牧生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岩画点的附近,往往会有游牧文化的遗址存在。这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岩画可以成为我们寻找游牧文化遗址的指南。

    我国目前的岩画研究者主要是艺术学家和民族学家,考古学家很少参与。已发表的岩画研究论著,主要是对岩画的内容进行解释;对于岩画的调查和记录,大都没有注意到这些岩画与周边的古代居住遗迹、墓葬之间存在着共存关系,更缺乏对与岩画相关的这些居住遗迹和墓葬进行综合研究;同时,对岩画的记录还普遍存在着不准确、不客观的缺陷。由于岩画基本都雕刻在自然的岩石上,岩画年代、文化属性和岩画作者的族属等问题一直是岩画研究难以穿越的瓶颈。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同一岩石甚至同一岩面的岩画,并不一定是同时雕刻的。而许多研究者往往并未对这些情况进行认真辨认和区分,就把同一岩面甚至同一岩石上的岩画作为同一幅画面,对岩画的内容进行解释,这难免会闹出关公战秦琼的笑话。由于岩画是与居住遗迹、墓葬等有共存关系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家不能放弃责任,必须参与对岩画的调查和研究。

    如何进行岩画的研究呢?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运用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对岩画进行研究的方法。

    由于雕刻工具、雕刻技术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岩画在表现形式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用石质工具雕刻的岩画,表现形式粗犷,线条较粗或仅有轮廓而无线条;用金属工具雕刻的岩画,表现形式细腻,线条较细。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岩石上,存在着不同表现形式的岩画,这些同一岩石上的不同形式的岩画之间往往还存在着叠压打破关系。基于岩画本身存在的这些特征,将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层位学的方法运用于岩画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不同表现形式的岩画应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关。同样,不同形式的墓葬和居住遗迹也应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相关。既然岩画与居住遗迹、墓葬在同一遗址中存在,那么其中必然存在某种形式的岩画与某一类居住遗迹和墓葬的共存关系。我们可以首先分别对岩画、居住遗迹和墓葬进行相对年代的研究,然后再逐步确认不同形式的岩画、居住遗迹和墓葬之间的共存关系。这种共存关系的确认只依靠关于一个遗址的研究是不行的,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对多个遗址进行研究,经过反复验证,才能最终确认。当然,我们可以先从岩画、居住遗迹和墓葬的形式等相对单纯的遗址人手,进而去研究那些具有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岩画、居住遗迹和墓葬的文化因素复杂的遗址。

    居住遗迹、墓葬和岩画是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只有坚持对这三类遗存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揭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面貌。仅就岩画的年代和文化属性这一难题来说,只要有效地运用考古类型学和考古层位学的方法,坚持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问题的解决是完全可能的。 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新疆东部和甘肃西北部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经过8年的野外考古工作,我们在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收获,基本掌握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的分布规律,已经发现了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200余处,其中大型聚落遗址5处,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是其中的1处大型聚落遗址。

    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位于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南的东天山北麓,西距巴里坤县城23公里。2005年7—9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在哈密地区文物局和巴里坤县文管所的协助下,对东黑沟遗址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测绘。调查发现,东黑沟遗址在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3.5公里、面积约8.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大型石筑高台3座、石围居住基址140余座,墓葬1666座,刻有岩画的岩石2 485块,故确认其为一处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

    2006年和2007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区文物局的协助下,对东黑沟遗址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考古发掘。发掘了石筑高台1座,石围居住基址4座,墓葬12座;出土各类遗物996件,其中复原陶容器130件,陶质饰品和工具63件,石器305件,骨器和海贝153件,骨、玛瑙、玻璃和金串饰193颗,铜器15件,铁器45件,金银器92件,取得了重要收获。

    东黑沟遗址共发现石筑高台3座,从南至北呈倒品字形分布。其中中部高台位于遗址南部山坡上的最高处,东、西2座高台分别位于遗址东西两侧的山坡下,均距中高台直线距离约4公里。从遗址的整体布局看,中高台应该是东黑沟遗址的中心。为抢救保护这类重要遗迹,同时搞清这类遗迹的性质、功能,我们把本次发掘的重点放在了中高台及其周边区域。通过对石筑高台的全面发掘,基本搞清了该类遗迹的形制和功能。可以认为:该类遗迹是古代游牧民族高等级祭祀活动重要遗存。

    中高台周围分布有多座方形石围居址,与高台形成组合,但东半部的居址被破坏严重,仅有西半部和南部的5座保存较好,我们对其中的4座进行了完整发掘。通过发掘,基本搞清了居址的性质和功能,为今后该类遗迹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东黑沟遗址分布有大量的墓葬,墓葬的地表形式也不尽相同。从调查掌握的情况看,墓葬沿东天山北坡由上至下分布,其中上部的时代较早,下部的时代偏晚。上部分布的墓葬地表形式多为圆形石封堆,有大量封堆直径在10米以下的小型墓,也有许多封堆直径在10米~20米的中型墓,还有少量封堆直径达数十米的大型墓。本次发掘了遗址区上部区域中高台周围的12座中小型圆形石封堆墓,这批

    墓葬的墓圹开于山前坡地冲击形成的沙土、卵石混合的堆积上,多呈长方形或椭圆形竖穴。小型墓为片装石块构砌的石葬具,中型墓为原木构筑的木葬具,葬具上多纵向盖有棚木。一些墓葬还有用马殉葬的现象,有的填埋在墓圹内,有的在墓旁另挖有墓祭坑填埋。还有在墓旁用石块堆砌埋有羊骨的墓祭堆的现象。

    墓主的随葬品种类有陶器、石器、铜器、铁器、骨器、金银器等。其中陶器和铁器普遍,陶器多为火候较低、无使用痕迹的明器,铁器有工具、武器和马具。一些中型墓随葬品中有精美的金银牌饰、扣饰、金耳环和耳坠,玛瑙、玻璃和陶土的串饰。

    这批墓葬的形制特征与随葬品的组合与已经发掘的巴里坤县黑沟梁墓地基本相同。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组合及形式,与东天山地区公元前1000年以后的当地原有文化遗存明显不同,应代表了一种新出现的外来文化。在黑沟梁墓葬中出土有中原制作的羽状地纹铜镜,这种形式的铜镜在中原主要流行于战国至西汉初期,可知这批墓葬的年代上限不会超过战国到西汉初。

    在一些中型墓的封堆下或墓圹填土内发现有被肢解的人骨,应该是被用作墓祭的人牲。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牲都随身携带有铜、铁、石、骨等材质的工具和饰品,甚至还有被砸碎的陶器残片与被肢解的人骨埋葬在一起的现象。

    与人牲共同埋葬各类器物的器形和纹饰,都与哈密地区公元前1000年以来的焉布拉克墓地、寒气沟墓地、艾斯克霞尔墓地、拜其尔墓地等一些遗址出土的器物存在联系,代表了一种公元前1000年以后在当地延续发展的传统文化遗存。

    根据文献记载:西汉初年东天山地区发生的重大变化应该是匈奴打败了月氏,并占据了这一地区。东黑沟遗址墓葬的发掘,揭示了以墓主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和以人牲为代表的土著文化同时共存的现象,反映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与文献记载的匈奴在这里击败月氏的历史相合。

    东黑沟遗址的大量岩画主要分布在山前坡地冲击形成的一些大型石块上。岩画的形式以动态剪影式为主,雕刻技法可见用石器密点垂直敲凿和用金属工具刻画的方式。岩画形象有人物、动物、马车等,内容表现有祭祀、战争、放牧、狩猎等场面。在调查过程中对岩画进行了全面记录,目前正在运用考古层位学和类型学方法对岩画进行分组:和分期研究。

    根据已有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可以认为:东黑沟遗址发掘的高台、居址、墓葬以及动态剪影式的岩画,应属同一考古学文化的遗存。

    到目前为止,在东天山地区已发现了两类早期游牧文化的遗存。其中一类遗存以巴里坤县城西南以兰州湾子遗址为中心的岳公台——西黑沟遗址群为代表,岩画多用石质工具敲凿刻画,造型简单、呆板,表现形式多为静态剪影式和粗线条式;墓葬形式为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竖穴,不起封堆。这类岩画和墓葬在新疆东部和甘肃西北部有广泛的分布,代表了东天山地区公元前1000年以后当地传统的游牧文化遗存。东黑沟遗址的岩画多用金属工具雕刻,刻画较细腻,造型生动,表现形式多呈动态剪影式;墓葬形式为有圆形石封堆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竖穴,代表了公元前2世纪在东天山地区出现的与当地原有文化迥然不同的外来文化。该类遗存在新疆东部和甘肃西北部也有广泛分布。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发掘,为研究这两类遗存的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今天的东天山在汉代文献中被称为“祁连山”、“祁连天山”或“天山”。“祁连山”是音译的名称,“天山”是意译的名称,而“祁连天山”是音译加意译的名称,都应该是汉代对东天山的称谓。关于这一点,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在为《汉书·武帝纪》和《汉书·霍去病传》、《汉书·张骞传》作注时就已明确指出,并且从《史记》、《汉书》本身的记载中也可得到证明。

    在约公元前2世纪以前,古代月氏人和乌孙人的活动中心应该在东天山一带,他们的冬季营地应该在东天山以南,夏季牧场应该在东天山以北,在东天山南北两侧应该有他们的冬季和夏季王庭,这也恰好符合关于他们都曾居于“敦煌、祁连间”的文献记载。约公元前161年以前,匈奴人打败了月氏人,大部分月氏人即大月氏被迫西迁,匈奴人占领了这一区域。

    西汉时期霍去病、李广利、莽通、赵充国、常惠等人曾先后率军在这里与匈奴右部的酋涂王、右贤王、右谷蠡王作战,说明西汉时期匈奴酋涂王、右贤王、右谷蠡王的夏季王庭很可能就在东天山以北的巴里坤一带。

    东汉时期窦固、耿忠、任尚、王辅、裴岑等人先后在这里与北匈奴作战。任尚、王辅等于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在这里擒获了北匈奴于除鞋单于,《后汉书》和现存巴里坤的任尚碑都记载了此事。这说明东汉时期北匈奴的夏季单于庭可能也在东天山以北的巴里坤一带。

    在东天山地区已发现的5处早期游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很可能与文献记载的古代月氏、匈奴的王庭有关。

    东黑沟遗址是在东天山北麓发现的一处规模巨大的古代游牧文化的聚落遗址,现存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的著名的裴岑碑,于1725年(清雍正七年)在巴里坤县石人子乡石人子村发现,又称《镇海碑》。碑文记载:“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诛呼衍王等,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万世。记载了137年(东汉顺帝永和二年)敦煌太守裴岑率军在这里诛灭匈奴呼延王之事,填补了史书记载之阙。这一历史事实是我们判断东黑沟遗址性质重要依据。

    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刚刚起步,我们在东天山地区的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工作的实践中提出了对居址、墓葬、岩画等古代游牧文化聚落的基本遗迹进行三位一体综合研究的方法,在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和进展,在推动中国考古学科和世界考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东黑沟遗址的考古工作作为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古代游牧文化大型聚落遗址考古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意义十分重大。

    [责任编辑 刘 欢]

    推荐访问:巴里 新疆 遗址 考古 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