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尊重史实静水流深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05:35:13 点击:

    摘要:修海林先生撰写的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是音乐史学领域一部有文化史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作者首先站在宏观层面对中国古乐历史进行审视与评价,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具有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剖析,最后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传播和共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存在的地理文化特征及音乐文化的流变进行了阐述。这是一本创新性的音乐史著作,以音乐美学的视角书写中国古代音乐史,以此揭示那些隐藏在繁杂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及其演化规律。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评论,并指出书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关键词:《古乐的沉浮》 中国古代音乐史 文化 流变

    《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以下简称2013版《古乐的沉浮》),是修海林先生1989版《古乐的沉浮》的第三次再版。但先生在本书的新版序言中说:“这本书是我的处女作。这次再版,算是‘新版’,也是第三版。”[1]该书之前两版是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次新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使该书图文并茂、焕然一新。

    修海林先生长期从事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的研究与教育工作,硕果颇丰。主要著作有1989版《古乐的沉浮》、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国乐妓史》、《音乐学之统和》(文集)等,并为多部重要辞书撰稿,是当下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

    特别是其2013版《古乐的沉浮》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其深厚的学术底蕴,更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写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体系。全书分三章,共计23万字。第一章为古乐历史长卷的审势[2]与评价,作者从历史的层面对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音乐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二章为古代音乐审美意识探微,作者从我国古代音乐审美意识的发展层面对古代音乐美学上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审视我国古代音乐审美意识的发展;第三章为华夏古乐的传播、交流及其地域文化特征,作者结合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传播和共生的分析,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存在的地理文化特征及音乐文化的流变进行了阐述。 作者以其独特新颖的视角、深刻的见解,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进行全面分析与诠释,在众多著作中展示了自身的学术价值。掩卷沉思,笔者就读后所悟浅谈如下:

    一、“批评学”方法在音乐史学中的运用

    从1922年第一部中国音乐史专著——叶伯和的《中国音乐史》诞生至今,众多系统介绍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著作相继问世。但笔者认为,2013版《古乐的沉浮》与其它中国音乐史著作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

    首先,音乐史学是作为“研究音乐在过去的变化形态的科学,诸如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的演变发展及其规律。音乐史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具体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分析研究具体人物、具体作品所起的作用,阐述其成果,作出一定的评价,并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3]其次,众多中国音乐史著作以古代留存的音乐文献、文物所呈示的音乐作品、乐器及乐种等物化形态作主要描述对象。而修海林先生2013版《古乐的沉浮》采用了音乐批评[4]的方法,并以纵向文化的发展融合横向音乐审美意识的方式来撰写,一个音乐史学与美学结合的范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读后有一种心旷神怡、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书第一章作者以原始乐舞、三代礼乐、先秦新声、秦汉古乐、南北声歌、盛唐之音、宋元曲韵、明清乐声作为音乐历史的发展轴,对古乐历史的审视与评价,同时附加解释标题(以审美意识来命名的),如原始乐舞——初民音乐的心理情态;秦汉古乐——宏通率真的音乐风情等。第二章以古代音乐美学代表性著作为例对古代音乐审美意识探微,诠释了各个时期音乐审美意识的改变对各个时期社会的生活、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这样的体例和视角的安排,突出了2013版《古乐的沉浮》在审视与评价古乐文化历史时,以历史的时间顺序进行梳理,各个时期都贯穿审美意识来阐述中国古代音乐,分析音乐文化心理的物化形态,构成对民族音乐文化心理特征的探讨。音乐批评学方法的运用,使得2013版《古乐的沉浮》成为个性化的音乐史写作。

    2013版《古乐的沉浮》一书中,作者对“‘樂’——古代文化的传统审美心态”的阐释,对于“樂”字初义的探讨,从最开始的字形考据,到后来“樂”代表着审美意识而被人们所接受,体现了别林斯基强调批评具有美学的与历史的本质中提到“最好是只承认一种批评,让这种批评来判断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中的一切因素和方面。只是历史的而非美学的批评,或者反过来,只是美学的而非历史的批评,这就是片面的,从而也就可以说是错误的。批评应该是整个的,其中间接的多面性应该出自一个共同的源流,一个系统,一个艺术的观点。这将是我们现代的批评。”[5]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批评学是以“历史的”[6]和“美学的”[7]相融合的。

    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写嵇康《声无哀乐论》反映的音乐美学思想时,作者引用黑格尔的话“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 [8]作者意在说明用当前的文化背景分析《声无哀乐论》,突出了审美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进而肯定了一种自由、主动积极的审美态度;用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分析《声无哀乐论》,反映了一种摆脱两汉陈腐经学的束缚,在“自然”中追求个人精神解放的一种审美旨趣。《声无哀乐论》在问世的每一个时期,都有人对它作出不一样的解读,批判和宣扬它,由此,我们需要反思历史,以批评的眼光来看看待和重写历史。正如冯长春曾经说过:“历史研究毕竟不是历史的流水账的记录,每一位史学家都应以批判(批评)的眼光审视与思考历史,因而,史学著作中的历史应该是凝聚着史学家批判意识的历史。”[9]

    二、综合的学术研究思路

    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音乐载体资料进行考证,反复研究,使其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真实性。而对音乐历史的研究会受到研究对象与音乐背景制约,所以采用考古学和科学技术是考证音乐历史真实性的重要方法。由此可知,常采用考古学和科学相融合的方式来考证音乐历史真实性。一般地,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的著作会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从第一本音乐史著作出版以来,我们可以将中国音乐史研究著作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30年代),音乐史著作属于通史研究,采用章节体体例安排内容,是对古代音乐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第二阶段(20世纪40-70年代),是对音乐史著作研究观念和方法的改进,不再进行单一的音乐文献整理和研究,而是采用“以音乐为中心”来研究音乐的历史;第三阶段(20世纪80-90年代),音乐史著作层出不穷,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思维和著述风格,体现出了学科交叉研究的特色。

    《古乐的沉浮》是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最具活力、规模和音乐史著作最为普及的时期出版的,体现了学科交叉研究的特色。该书撰写完成与他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密切联系。20世纪80年代,那是学术活跃的年代,高考开放的年代,更多的有志青年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为目标,出现了“为学不为官”的现象。这样的社会基础奠定了修海林坚实且深厚的学术积累,支持他一时之“新”的学术观点在学术潮流中屹立。修海林是在“大文化”背景下展开对音乐史的研究,在论述音乐文化的历史中综合了考古学、文字学、美学、历史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综合对古代音乐的分析研究,另辟蹊径地提出了有别于过去通常以音乐的物化状态进行梳理的方式来研究音乐史著作,而是以文化的角度来梳理中国古代音乐史,他采用从古代音乐和人这一主观对象的关系出发,以人所呈示出的文化心理及演化规律为线索对古代音乐进行著述。

    (一)“薪火相传”——“断代”体例的继承

    历史不断地被记忆,烙上了不同时代的印记,一道道烙记,都是一次继承。2013版《古乐的沉浮》的完成,其本身就是一种继承。建构本书内容的大框架就是对已问世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作的继承。在继承历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新对象和新方法。2013版《古乐的沉浮》采用历史时间顺寻,通过原始乐舞、三代礼乐、先秦新声、秦汉古乐、南北声歌、盛唐之音、宋元曲韵、明清乐声,对古乐历史长卷进行描绘和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的阐述。从中国第一本叶伯和撰写的中国音乐史开始,音乐史的框架就是根据历史的分期进行安排,逐章逐节进行写作的。隋着时间推移,2013版《古乐的沉浮》继承了中国音乐史著作的基本脉络。

    (二)“海纳百川”——写作方法的融合

    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可以打破单一性的研究方法的局限,在2013版《古乐的沉浮》中可以看到作者运用跨学科论述的方法,更加丰富了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例如:作者对“樂”字的初义进行论述时,未局限于对“樂”字本义有理解,从文字学、考古学、符号学的研究成果出发,对“樂”这一文化现象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关联做综合研究,探讨“樂”字的美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审美观中的产生、变化,从而得出“樂”是古乐文化的传统审美心态。从文字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樂”字的初形并非是 ,它只是周代晚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铭文、简书及其他刻辞书的字形,也是后来秦篆的规整字形。由此,作者提出,现存商代甲骨文中,“樂”字写作

    形,其初文并无 形符号。从考古学研究中,发现“樂”字的最早字形,留存在甲骨文中,是殷商时期的文化遗迹,对其中“樂”字原义的解释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近人罗振玉认为“樂”字“此字从丝附木上,琴瑟之象也”[10];二是东汉的许慎认为“樂”字是木架上置鼓的象形文字。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樂”是华夏民族的某种文化心理特征。古代音乐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伊耆氏之乐》乐舞,可以看出,先民对于每年农耕生产的期望,社会群体于农耕或其他节日活动中的直接渲染快乐情绪,正是农耕民族情感心态在文化深层意识中的显现。而且在符号体系中,乐舞之“乐”与快乐之“乐”同为一字,说明其在文化渊源中的共通性。通过乐舞的形式表达,恰好阐述了音乐文化的历史。“樂”字的演变与人类意识的演变相统一,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万象更新”——创新

    2013版《古乐的沉浮》以不同于已出版的中国音乐史著作的写作视角,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修海林通过描述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衰沉浮,揭示出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多种原因。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式在古代音乐史的写作体例上给了我们新的启发。著作有其内容,且需要独特见解,才能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发展开辟新路。在本书中,作者以全新的理念对《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自己对《乐记》的剖析和研究,从《乐记》音乐思想的整体结构以及前人思想的联系、差异中去认识其具体内涵。论述“感于物而动”、“静”、“动”、“乐之美”、“乐之审美”等命题、概念、范畴,从而揭示音乐的真、善、美。并且通过对《乐记》思想价值的认识可以知道古代音乐的文化发展。又如,甲骨文中“樂”字的基本认识中, 形符号在甲骨文中是谷类的束状物还是丝类的束状物,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一,就人类的生产能力来讲,在掌握养蚕丝的技术之前,人们早就掌握了耕植生产技术, 形符号作为束状物,其初始当从谷类束状物形象而来;其二, 形符号作为谷类的束状物亦可以从甲骨文中的“秦”、“ 餗”等字形得到验证。”[11]这突出里作者具有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涵养,视野开阔和创新的观念,以自己的读到见解来写作2013版《古乐的沉浮》。

    作者通过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看到历史不仅是人类的历史,也是文化的历史,对文化史的了解,就是对人心灵历史的探析。由于文化的心理形态是内在的,适应和服从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整体结构特点,所以需要有意识地试图揭示那些隐藏在繁杂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及演化规律。这一写作目的,正是作者2013版《古乐的沉浮》的创新点,以音乐审美意识贯穿中国音乐史,描绘了一幅音乐文化的历史场景。

    三、“以点带面”、“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

    作者首先站在宏观层面对中国古乐历史进行审视与评价,其次从微观角度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具有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剖析,最后,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传播和共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存在的地理文化特征及音乐文化的流变进行了阐述,以音乐美学的视角抒写中国古代音乐史来揭示隐藏在繁杂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及其演化规律。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对一个问题从不同层面进行剖析,才能更加全面。对原始乐舞这一节的梳理,作者从图腾之乐、典礼之乐、农事之乐、战争之乐、生息之乐几方面的论述来梳理原始乐舞所呈示的音乐审美心理意识,从而构成民族音乐文化心理的基本特征,包括思维的超越、文化的认同、情感的宣泄;[12]第二章阐述古乐音乐审美意识的探微。作者选取古代音乐美学中的“代表”, 通过对“樂”、“和”、先秦诸子音乐美学思想、《乐记》、《声无哀乐论》、《溪山琴况》地阐述,以点带面地审视古代音乐中美学意识的发展;第三章华夏古乐的传播、交流及其地域文化特征。作者首先阐述古乐与外族外域音乐的传播与交流;其次阐述古乐在国内的南北流播及其在共生文化系统里的更新与融合;最后阐述古乐审美观呈现出地理文化的特征。其写作结构是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以点带面地进行整体地书写。

    该书文字阅读起来如行云流水,富有浓浓诗意和才气的文笔让人为之折服。它的文字叙述精炼富有情趣,用词准确且不呆板。在明清俗曲的阐述中,作者对“描真”曲词的感受是这样描述的“这是爱慕情思藏于怀而无法见诸笔墨,便只能在心中细细体验”。[13]简洁、生动、诗意而富有美感,令人赏心悦。从中看出“描真”曲词的淳朴天真、无任何矫揉造作之感,称得上是俗曲艺术审美之特质了。谐谑伎乐中的谐谑情趣是这样描述的“在这凝聚着浓重世俗生活情感的社会氛围中,萦绕其中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便是由诸种伎乐杂剧表演所体现出的一种谐谑情趣”。[14]平易的句子让人感受到谑趣使人能够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看待、品味世事人生。这样的文字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2013版《古乐的沉浮》叙事口吻新颖,采用故事化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俗”的画面。它们就像颗颗珍珠,被作者用细腻温婉的手法逐个雕琢筛选,以时间为线,细细穿过,成就了一串稀世珍宝,文章字字珠玉,惟妙惟肖,犹如身临其境般的沿岸走过那音乐的历史长河,听到那声声钟鼓,曲曲古琴。作者在书中对秦汉古乐——宏通率真的音乐风情的阐述,就像是一个长篇故事,由6个小故事组成:包括乐府新声、相和歌调、鼓吹雄风、神人之乐、汉乐风情、宏丽之美,不同的故事情节,共同建筑起秦汉古乐。掩卷沉思,心旷神怡,作者用文字描绘了一副宏伟的音乐长卷,翻开书的一刻,这长卷便缓缓在面前打开,读时,水袖如在眼前,歌声似在耳畔。作者赋予枯燥的历史以诗一般的生命,故事一般的情节,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作者深厚的专业文化底蕴以及文学功底,也同时能体会到中国语言的诗意美。

    四、结语

    这部著作充分展示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作者在再版序言中说:“近年来,我在音乐美学研究中,提出音乐存在方式这一基础问题,关于‘音本体’和‘乐本体’,正是因为当时认真老实地做学问,追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我对‘乐本体’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时,才能保持我整体学术研究思想发展的一致性。” [15]这表明,学问是求真,求实,对问题的论述要进行深入研究。

    当然,金无赤足,这部作品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1.本书以文化层次整体布局,对古代音乐文化心理层次体现出的音乐审美意识论述详尽,但在古代音乐历史相应的物化形态论述不够。中国音乐史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古代音乐及其发展规律,音乐物化形态是构成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音乐史,必须先对音乐的物化形态进行考证、分析、研究;2.书中没有乐谱,乐谱对于音乐的曲调、音阶和音韵等音乐要素的剖析,便于读者直观学习和理解音乐,把握音乐历史的传统文化;3.结语的安排,[16]2013版《古乐的沉浮》最后部分为结语,阐述了作者撰写《古乐的沉浮》的原因、目的、方法和意义,而一般结语当是本书的总结性话语,但作者阐述的是自己写本书的方法,因此,笔者认为以后记的形式出现更为合理。4.用词不恰当。从正文看,该书第一章标题应为“古乐历史长卷的审视与评价”,但原书却将其印成了“古乐历史长卷的审势与评价”,错用了“审势”一词。用字不当不知是作者的疏漏还是出版社刊印错误?有待确认。因此该书尚有完善的必要。

    笔者认为,虽有不足,但对此书来说,都是瑕不掩瑜。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著述而言, 2013版《古乐的沉浮》的意义是在“大文化”的背景中展开音乐史的研究,运用传统的历史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音乐历史的分析与多种论证中,解释那些隐藏在繁杂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心理及其演化规律的揭示,以音乐美学的视角抒写古代音乐历史,是一本开拓性的音乐史著作。古乐的沉浮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以文化史的研究视角去审视中国古代音乐历史,何乐而不为呢?

    注释:

    [1]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第1页。

    [2]“审势”应该改为“审视”。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第812页。

    [4]批评:理论是美文学法则的有系统的和谐的统一,而批评“则不断的进展,向前进,为科学收集新素材、新资料。这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

    [5][俄]别林斯基:《关于批评的话》(第一卷),《别林斯基文学》,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第262页。

    [6]“历史的”就是指对艺术作品的外部文化环境、历史传统、人文基础、社会心理等因素的批评。

    [7]“美学的”,就是指对艺术作品的内在的学理、规律、法则以及其外部形态的批评。

    [8][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7页。

    [9]冯长春:《历史的批判与批判的历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10]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中40上。

    [11]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第97页。

    [12]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第9页。

    [13]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第78页。

    [14]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第70页。

    [15]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第11页。

    [16]修海林:《古乐的沉浮——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考察》,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第222页。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王光祈.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3]周畅.音乐与美学[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5]罗天全.中国古代音乐之源与流[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6]包德述.中国音乐简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8][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文学[M].梁真译.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

    [9]刘再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9,(04).

    [10]冯长春.新时期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研究观念的更新与实践[J].人民音乐,2009,(02).

    [11]戴嘉枋.从文化史角度审视古代音乐——读《古乐的沉浮》[J].人民音乐,1991,(02).

    [12]项阳.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06).

    推荐访问:史实 尊重 静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