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女性人类学文献综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05:00:09 点击:

    摘 要:女性人类学(Feminism Anthropology)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人类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本文就女性人类学的产生、女性人类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女性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女性人类学的学科特点与缺陷、女性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女性人类学在我国研究内容的新趋势而展开论述,由此对女性人类学的本土化进行尝试性探索。

    关键词:单一与多元化视角;田野调查;

    一、女性人类学的产生

    白志红教授在《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人类学的发展》一文中,给女性人类学这样一个定义:"女性人类学(Feminism Anthropology)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人类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我们认为这个定义是精当的,且经过深思熟虑。

    女性人类学的研究是西方世界第二次妇女平权运动的结果。这场妇女运动发端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规模远胜于第一次妇女平权运动,后传播到欧洲诸国,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巨大浪潮。

    1971年,美国人类学会和斯坦福大学召开了一个以"跨文化观点看女性"为主题的研讨会,会后论文汇编成册,即《女性、文化与社会》。该论文集于1974年出版,这也是女性人类学第一部重要论著。此论文集中,罗萨多的观点颇为犀利,她认为,只有男女双方互相进入对方的活动范围,尤其是男性更多地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男女之间的平等才有可能实现。另一位女性人类学家奥特纳则认为,各种文化当中,女性服从男性的状态是因为意识赋予了性别"自然"和"文化"的象征比喻,因而产生了两性之间的不平等。其后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召开主题关于妇女研究的讨论会,之后1975年将此次会议的有关论文汇编成论文集并公开出版,即《迈向妇女人类学》一书,这两本书的相继出版,标志着女性人类学研究的开端。

    女性人类学并不是只研究女性的分支学科,而是男性与女性同时研究的学科。女性人类学试图建立一种由女性和男性视角相互交错的研究视野,试图通过对女性生存状况的综合考察和哲学上的思考来分析"完整的女性",进而分析"完整的人类"。

    二、女性人类学在西方发展的历程

    女性人类学在西方的发展可被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主要观点为,受社会历史影响,当前社会结构以男权为主,而女权是长期服从于男权的,同时有女性人类学家试图改变两性不平等的现状。其中社会性别论是其理论基石,兰菲尔和罗萨多主编的《妇女、文化和社会》,尔内斯特纳、佛雷多的著作《女人与男人,人类学家的观点》以及雷德主编的《迈向妇女人类学》都是早期女性人类学代表作。三部作品认为女性从属于男性这样的传统习俗,已经在社会中形成多年。这时期的女性人类学主要深刻地批判了男性意识和偏见,改变了早期女性人类学忽视社会性别研究的状况,但只重视女性研究,与男性研究相分离,同时没有把男女性别与关系置身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话语体系中去分析,这使该研究内容显得小众化,且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中期是女性人类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女性人类学对类人猿研究与人类进化研究、对社会生物学的严厉批判与研究以及语言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长远的影响。此时,女性人类学不再局限于人类学方面的研究,甚至渗透到语言学、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当中。这一阶段,"社会性别"是由文化建构的观点已经被女性人类学所普遍承认。这一理论观点也反映在相当多的专业著作中,例如麦克科马克和斯特拉杉合著的《自然、文化与社会性别》以及雷丽?欧特尔与哈雷特?维特希合著的《性的含义》。这两部著作认为性别既是文化构建,又是历史构建。1989年萨德拉?摩根在《社会性别与人类学》一书的发表,成为女性人类学从第二时期发展到第三时期的重要标志。

    第三阶段:主要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性差异论"受到广泛挑战,黑人女性主义研究者认为,之前女性人类学研究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即由白人中产阶级女性视角所逐步发展额女性人类学理论常忽视有色人种女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女性以及社会底层女性。同时研究也忽视了种族、民族和阶层差异。20世纪80年代后期,女性人类学认识到,统一的女性文化并不存在,女性往往并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概念被认知,而是被认为"一个女人的社会身份不仅仅是女性,她还隶属于某个阶级,来自于某个民族,并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 ]研究内容也从男女平等的观点转向各阶层各种文化当中女性的差异。另外,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对女性人类学基本理论造成了巨大冲击。由此,女性人类学开始反思自身发展状况并形成"后现代女性主义人类学"思想。

    三、女性人类学的学科特点与缺陷

    女性人类学的学科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其主要特点如下:1女性人类学具有哲学思辨色彩,以"人的存在"作为自身思考得出发点和回归点;2女性人类学以"女性"作为自身思考的关注点,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女性与人类的同一性且自身又具有特殊性。从单一追求男女平等到后现代主义发现平等是人为构造的产物,即便如此,女性人类学依旧存有积极改善男女不平等的追求。3女性人类学在发展初期的确是以"女性"为单一研究视角,但是之后研究内容面临边缘化趋势,于是把"男性"视角也纳入研究内容之中。

    女性人类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女性人类学早期研究中,主要考虑女性视角且长期忽视男性视角,这样的研究内容是十分片面狭隘的,在早期,女性人类学只关注女性视角,急于形成自身学科的基本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取代之后,人类社会长期被男性主导,父权和夫权占据主导地位,社会话语权也长期被男性垄断,所以女性人类学的研究从根本上不可能跳脱出男性的参与观察,即完全彻底的女性视角是不存在的。阿纳德认为:"在田野调查的"观察"层面上,女性的行为当然像男性一样,被尽可能详细描绘出来:她们的婚姻,她们的经济活动,她们的仪式以及其他等等。当我们来到田野调查的第二层或说"形而上"的层次时,这里有大量的辩论、讨论、问题与解答,社会人类学家实际上指望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存在实际的不平等。大多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一个男性的社会中,女性研究所处的层次,只比研究野鸭和家禽所共有的层次高一点点-的确仅仅停留在鸟类观察的水平。"[ ]

    四、女性人类学研究方法

    在女性人类徐引入我国初期,它常借用社会学的统计方法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的女性人类学呈现出社会学的特性。田野调查,是人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作为人类学分支学科的女性人类学,田野调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研究方法。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以被称为田野调查。人类学家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直接参与当地人日常生活,运用参与观察、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这样对被调查地区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会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比较分析法也是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女性人类学对女性在各个历史、各个阶层的不同时期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比较男性与女性在社会角色、权力话语体系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而这些研究对女性人类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另外,哲学思辨方法也常被女性人类学所采用。女性人类学的研究上升到哲学角度,会使研究工作具体而深刻。例如,社会性别、两性关系与性别构成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经济制度、男权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结构对女性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塑造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五、结语

    我国女性人类学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在西方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自身历史文化、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传统习惯礼俗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本土化的道路,同时与日常社会实践相结合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柏棣.平等与差异: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M] //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3.

    [2] 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 .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9.

    作者简介:石瑾,生于1991年2月,女,安徽省合肥市人,现在就读于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学专业,学硕三年,研二学生。

    推荐访问:人类学 综述 文献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