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继往开来 再谱华章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04:40:11 点击:

    2008年9月21日至24日,中国音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第五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颁奖大会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胜利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史学会主办,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承办,苏州明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资助。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戴嘉枋先生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文化部教育科技司陈迎宪处长、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先生、苏州大学副校长田晓明教授、苏州明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亚芳女士、苏州市文联主席朱建华先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李超德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王子初先生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本届年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9月18至21日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工作以及在会议开幕式上举行的颁奖活动。这次论文评选活动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江苏省常熟市文化局全额资助并承办。本届论文评选共收到参评论文91篇,获奖论文为36篇。为保证本届论文评选活动更加合理与公正,评委会制定了更为严密的评分标准、工作细则及避嫌制度。文化部教育科技司陈迎宪处长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文评选,无论从程序方面还是评委组成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主办单位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颁奖仪式后,由戴嘉枋教授和学会副会长修海林教授分别对本届论文评选的近现代和古代部分进行了点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参赛论文的水平在逐年提高。戴嘉枋指出,近现代、当代音乐史部分的参评论文其优点在于选题有较大的开拓,史料工作扎实细致,学术视野与研究方法有所拓展。当然问题也有一些,如有的选题比较粗浅,有的文章内容与音乐联系不够,还有的文章对音乐本体的分析不够到位等。古代史方面,修海林指出,在方法论层面,一些作者对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有意识去掌握和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彰显了论文作者对方法论的重视。不足之处在于有的文章缺乏理论高度,有的文章对中文摘要和结论重视不够,有的文章题目与内容不是很吻合,还有的文章选题过大等。

    本届年会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与教学研讨,主要围绕中国音乐史的学科建设、中国音乐史教学及研究等几个议题展开。

    古代音乐史方面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乐律学等领域。音乐考古学方面的文章如《青铜音乐的辉煌——写在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之际》(王子初)一文配合光盘《曾侯乙编钟》(王子初主编、出品),全面直观地介绍了曾侯乙编钟这一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音乐科技成就。音乐考古学领域的文章还有《曾侯乙编钟的“套数”“编列”及其件数隐意》(田可文、李虎)、《再谈甬钟的起源》(王清雷)、《春秋中期甬钟的转制》(王友华)、《汉画乐舞艺术研究起步阶段的回顾与展望——兼回李玫女士》(李荣有)、《北朝佛教遗址中的乐舞壁画研究》(乔晴)等。乐律学方面的文章多富创见,如《康熙三分损益十四律解——兼与陈万鼐先生商榷》(郑荣达)一文认为康熙十四律,既不是没有规律而“紊乱无序”的,也不是“清制平均十四律”,而是有序而规范的“三分损益十四律”;《先秦三分损益律生律方法的再认识——谈“先益后损”“先损后益”两种生律方法的并存》(修海林)一文指出,从最新出土的放马滩秦简《律书》中记录的“公约数”表明,先秦十二律三分损益计算方法应该具有“先益后损”、“先损后益”两种计算方式。乐律学方面的文章还有《中国古代工尺谱的变迁》(郑荣达)、《“引商刻羽、清角流徵”研究》(丁承运)、《关于中国古代应用律学理论研究的思考》(郭树群)、《明清以来“宫调声情”理论的阐发与实践》(吴志武)、《宋代唱赚<愿成双>谱一个谱字的解释》(杨善武)、《平调考》(成军)等。音乐文献学方面的文章有数篇,有的具有开创意义,如《关于(二十五史音乐志)辑著的汇报》(刘蓝)一文中介绍了作者的成果《二十五史音乐志》;《宋代古琴音乐研究暨宋代古琴文献史料汇编》(章华英)一文对宋代古琴文献史料进行系统搜集、整理、辑佚、校注,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古代音乐史方面的文章还有《珍贵的清代音乐史料——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齐易)、《中国古琴谱字乐符字典前言与凡例》(王德埙)、《古乐复兴之余波——汉宋之争与清代音乐史学思想之嬗变》(黄敏学)、《汉魏两晋南北朝“乐府”官署沿革之探微》(丁同俊)、《清代西传时调小曲初探》(李冉)、《(汉书·艺文志)之(乐记)非(礼记)之(乐记)》(聂麟枭)、《先秦音乐自然观的若干问题探索》(刘宇统)、《北京宫廷音乐之元代宫廷乐器简述》(崔竞源)、《谁家玉笛暗飞声——从唐代诗歌对笛子的描述鸟瞰唐代笛子艺术的发展》(王瑜)等。

    近现代、当代音乐史部分,在选题和史料方面均有较大拓展和突破。汪毓和先生在大会发言,畅谈《对编印出版作曲家“全集”的认识和工作体会》,对诸多学者的史学研究工作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洛秦在《新历史主义与区域音乐社会研究——论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上海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文对目前的史学理论提出反思;《个案研究——以陈洪为例》(李岩)一文对陈洪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深刻的思想启示——在王光祈音乐观下的后学反思》(陈其射)一文通过弘扬王光祈学术精神,希冀促进我国音乐史学科建设的健康和快速发展。近代现、当代音乐史部分的文章还有:《从近年发表在国内音乐杂志上的文章看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李淑琴)、《中国当代京剧音乐家研究》(李晓天)、《谈(燕京学报)上的中国音乐史学论文》(陈勇)、《谈音乐史学的创新》(王誉声)、《由(女高师周刊)全新解读女高师音乐系》(祁斌斌)、《重识杨荫浏的基督教音乐实践观——对(圣歌与圣乐)中杨荫浏16篇文论的择评》(林苗)、《俞逊发笛子音乐艺术研究》(张平、纪维剑)、《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二十世纪港澳台音乐创作研究”课题进展情况汇报》(高洪波)、《“春蜂乐会”考》(杨和平)、《民族管弦乐在香港的传承与流变》(彭丽)、《吕骥战争时期的传统音乐理论实践活动》(魏艳)、《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寇永春)、《角色转化双向同构——试析地方艺术科研机构与属地高校艺术院系共建关系》(裴小松)、《20世纪早期哈尔滨音乐活动的俄文资料考究》(胡雪丽)、《古琴文化群体差异及其变迁——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上海古琴发展为例》(胡斌)等。

    本届年会,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文章较少,需要引起关注。郑祖襄在《研究生“配餐式”教学的利和弊》一文中对研究生的教育方式提出反思;李方元在《传统与现代:对中国古代音乐史教与学的思考》中指出,今天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教育与研究,一方面继续借鉴现代学术的成就,另一方面还得加强与传统学术的联系。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文章还有《古乐史教学中的“注”“译”“记”——以与先秦琴之演奏相关的三段文献为例》(王洪军)、《时空观念的统一: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几点思

    考》(康瑞军)、《有关师范院校中(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意见》(国华)、《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中国音乐史本科教学几点谈——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为例》(潘林紫)、《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思考》(高志利)等。

    这届年会,还有几篇专题史以及学术批评的文章,值得学术界关注。郑锦扬在《中外音乐关系史研究的若干进展与特点——当代音乐专门史笔记》一文中指出,中外音乐关系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领域中逐渐兴盛的一种专门史;《台湾祭孔音乐巡礼》(赵广晖)一文介绍了台湾的祭孔音乐。该领域的其他文章还有《一个新学科的崛起——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史研究》(冯兰芳、孟维平)、《中国流行音乐史导论》(徐元勇)等。学术批评对于学术界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何掌握批评的原则与尺度,应该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回忆我的一次学术批评》(刘勇)一文以作者曾经的一次学术批评为鉴,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和反思,阐述了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学术批评,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这种敢于公开进行自我批评、以己为鉴的行动令人钦佩,给人启发。

    按照学会章程,本届年会还选举出了新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鉴于目前史学会会员已经近500人,经上一届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新一届理事会名额由原来的29名增加到35名,常务理事会名额由原来的7名增加到9名。新一届理事会名单如下(按姓氏笔划排名):丁承运、王子初、王清雷、方建军、田可文、冯长春、刘勇、刘再生、刘镇钰、刘明澜、孙晓辉、张静蔚、李方元、李岩、李玫、李幼平、杨善武、陈荃有、陈其射、陈秉义、孟维平、郑锦扬、郑祖襄、项阳、赵维平、赵为民、洛秦、郭树群、修海林、高兴、陶亚兵、梁茂春、章华英、喻意志、戴嘉枋。新一届常务理事会名单如下(按姓氏笔划排名):会长:戴嘉枋,副会长兼秘书长:修海林,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王清雷、陈荃有,副会长:王子初、郑祖襄、郑锦扬、洛秦、梁茂春。

    闭幕式由学会新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修海林主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才君教授致闭幕词,学会新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修海林宣读新一届理事会名单;新任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王清雷宣读I OO多位新入会会员名单;上一届学会会长王子初和新任会长戴嘉枋先后发表重要讲话;副会长郑祖襄对年会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学会副会长、厦门华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郑锦扬表示将承办下一届年会。

    王清雷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

    肖尧轩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

    责任编辑 张宁

    推荐访问:华章 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