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民俗学研究对象与范围浅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04:35:13 点击:

    摘 要:民俗学自19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后其研究对象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理清其研究对象关系到民俗学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独立性。本文将对先前中外学者提出的民俗学研究对象与范围进行梳理,明确民俗学“传承”的核心使命,认为民俗学研究对象基本明确的基础上要更开放、包容,以此促进学科独立。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对象;开放心态

    “民俗”一词,学者通常认为最早见于英国,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建议用Folklore这个词来代替popular antiquities(民间古俗)。Folklore由Folk 和lore 合成。Folk的意思为乡民、农民,即鄙陋无知的乡下人;lore的意思为知识学问,组合而成的意义为“民间的知识”或者“民间的智慧”(The Lore of Folk)。我们今天普遍认为民俗即历史遗留的民间风俗习惯的总称,包括历史各朝代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文化心理、风俗演变、民族性格等涉及习俗方面的宽泛定义。在1884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安德鲁·朗在《习俗与神话》中提出“遗留物”说,认为考古学是搜集并研究古代遗留的各种实物;民俗学是搜集比较历史遗留的非实体等为今人所不熟知的的思想和观念。1914年英国学者查·索·博尔尼女士在她撰写的《民俗学手册》中,提出“民间风俗习惯仅是其中的一部分”。[1]美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阿伦·邓迪斯认为自1846年汤姆斯提出Folklore一词后,民俗学的定义研究很多侧重于lore(知识)层面,也有一些侧重于Folk方面,但是总的倾向很明确,即认为两者都主要是关于人民知识的学问。[2]日本民俗学柳田国男认为民俗学的首要内容是民间众多的历代相沿成习的生活技艺。这些学说都对我国先辈对民俗学的理论探索提供指导。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一翼,我国的民俗学最初被兴趣广泛、深刻了解西方人类学及民俗的周作人作为研究童话的基础加以运用。后被陈独秀、胡适等人作为改革旧文化,推进简约易懂白话文的文学革命(实为政治运动)的推手。1918年2月北京大学组织进行歌谣运动开始,民间文学的研究如火如荼,《歌谣周刊》作为主要阵地,是各种思想的交流碰撞场。《歌谣周刊·发刊词》上说:“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 ,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 。”[3]但此时并无民俗学研究对象的任何说明。其后,顾颉刚研究民俗,其出发点是为着历史学。顾颉刚认为民俗学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现有的习俗、故事、传说歌谣和民间信仰等等,有明显的“遗留物”影响。陈锡襄认为民俗学的第一要义在于探讨古人在各种场合礼节中所有的心里的表现;第二要义在考察遗留在文明社会中的种种同样的心理。虽然将民俗研究扩大到心理层面,但仍然摆脱不了“遗留物”的魔障。张清水认为民俗学的重要成分,是民众的,可以研究现存的事实,过去的死的都可以研究。这体现出民俗学范围的认识已把现代与历史结合,意识到民众的东西是民俗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并不单纯重视现实实物。江绍原1929在翻译《大英百科全书》的“民俗学”条后提出八点意见,其中建议中国学者不能只从历史的遗留物角度研究远古遗迹,避免“考古癖”,同时,要把“民众艺术”纳入到民俗学范围等建设性意见,民俗学的研究理论认识大幅度深化,江绍原先生的理解最为宽亮。在我国民俗学的起步期,民俗学研究对象的巨大进步在于逐渐意识到“遗留物”学说的弊端“开始把民俗学从民众知识的‘考古学’改变为民间文化的历史学和现实学”。[4]

    30年代民俗学研究对象问题持续进行,有影响力的是笔名赵瑜的学者发表在《晨报副刊》上一篇《民俗学的范围、性质和方法》的文章,文中指出民俗就是人民的幻想,也是人民的感情表现。这里的“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群体,并没局限于底层人民,而“俗”则是“民”这个群体共同传承呈现出的习俗。并且建议用人类学研究古代社会,民俗学研究农村社会,社会学研究近代社会,这是具有开创性的提议。“民”、“俗”的宽泛化,对西方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合理借迁表明民俗学的研究的对象与范围逐步深化。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民俗学受前苏联学术影响,只将民间文学、 口头文学作为探究对象。[5]一国应有一国之民俗,国外的理论只是对本国研究与认识的补充,在新时期,钟敬文自动承担起培养民俗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粉碎‘ 四人帮’ 之后, 钟先生认为, ‘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写出有价值的专著, 自己的东西是否写成, 并不是很重要的。’”[6]

    陈勤建《中国民俗》认为:民俗是“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现象” [7]“生活文化”是作者认为的民俗研究重点。1991年高丙中在接受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哲学理念后,提出“民俗有两种存在形态: 文化的和生活的”[8],并且认为文化的民俗形态是静止的,是世代累积的知识和文明的结晶,而“生活的”则是运动着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着重强调对“生活世界”这个客观世界的研究。钟敬文在1998年和多位学者出版的《民俗学概论》 具有融合性的提议,认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9]在该书的再版中作者又提出民俗学是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是在时空流变中研究习俗、技艺、生活文化等。董晓萍教授对中外民俗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概括,认为我国民俗学的对象: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和民俗→口头文学→社会文化和民俗→生活文化。[10]现今的研究重点在“生活文化”与陈勤建的观点基本相同。2011年刘铁梁发表文章称:“感受生活的民俗学”[11]民俗学为对生活进行感受的学科,增加了研究主体对客观“生活世界”的主观感受,是对高丙中“生活世界”的补充。“强调了把握民俗学研究中outsider与insider之间的复杂关系,将民俗学方法提升到新的高度。”、“但并没有区分开民俗学在这些问题上与包括人类学在内的其它人文学之间的学科差异”。[12]但黄永林认为无需总将目光聚焦于如何促进学科独立,需要从“从过去各学派注重强调本学科方法的孤立研究转向兼收并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13]刘晓春认为现代民俗学在研究过程中盲目借鉴他学科理论,泯灭了学科自身的研究传统。[14]但总的来说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各国的研究都不约而同的注重民俗“传承”的核心使命,而“传承”并非对传统文化不变的照抄照搬,民俗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民俗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是一条“时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民俗研究对象经过一系列的嬗变,至今没有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定义,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各个国家国情不同,研究观念和侧重点有差异;二,民俗学包容性大,与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暧昧不清的互相借鉴与利用关系难以有定论。与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和文学的千丝万缕关系难以促成自身学科本位的建设。但蹑手蹑脚总怕侵占别的学科领域是不行的,学科之间本来存在共通之处,我们必须借助适度轻视学科传统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放开胆子,敞开胸怀,以开放促进独立,重建学科根底的能力和信心自会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英]查·索·博尔尼.民俗学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5.

    [2][美]阿兰·邓迪斯著,陈建宪等译.世界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5.

    [3]周作人著;吴平,邱明一编. 周作人民俗学论集[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98.

    [4]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4.

    [5]赵世瑜.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和边界——民俗学在当下的问题与思考之一[J] .西北民族研究,2014,(3):180.

    [6]张余.钟敬文的学术贡献和治学风格[J].青海民俗研究,2002,13(2):4.

    [7]陈建勤.中国民俗[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1.

    [8]高丙中.民俗生活: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取向[J].民俗研究,1991,(3):5.

    [9]钟敬文主编,许钰、董晓萍副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10]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2.

    [11]刘铁梁.感受生活的民俗学[J].民俗研究,2011,(2).

    [12赵世瑜.传承与记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关于“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问题的对话[J].民俗研究,2011,(2).

    [13]黄永林.新时期民俗学研究范围与方法的探索[J].民俗研究,2011,(4):55.

    [14]刘晓春.资料、阐释与实践———从学术史看当前中国民俗学的危机[J].民俗研究,2011,(4):59.

    作者简介:周争艳(1994–),女,河南济源人,河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

    推荐访问:民俗学 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