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扬州”溯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2 03:55:09 点击:

    城市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流,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许多城市都超出了个体的层面,一度成为整个华夏文明的符号,例如西安、北京等。但是,有些城市在古代曾经绚烂之极、,只是因为近代经济衰落,逐渐退出了华夏文化历史舞台的中心,其中,扬州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关注这类城市,有助于我们把握华夏文化的多样形态。

    一、“扬州”的地理范围及环境

    作为地名,“扬州”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禹贡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也”、“淮海惟扬州”。《尚书·禹贡》中“淮海惟扬州”的“惟”字本来是个虚字,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但是,后来扬州的别名恰恰截取了《尚书》中的“惟(维)扬”二字,“维扬”一名从此沿袭下来,明代专门在扬州地区设置维扬府,而在古典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以“维扬”称呼扬州者更不可胜数。这些都是从扬州最初得名引起的。

    《尚书》中“扬州”的具体地理范围,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

    一种是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提出的,他在1959年发表的《禹贡注释》中如此解释:“从淮水以南直到东海,跨今苏、皖两省的南部以及江西省的东部、河南和湖北的东边一角,唤做扬州。”按照顾氏的观点,扬州的地理范围,覆盖今天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等省部分地区。其中心地区应该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相邻地区。这和今天扬州中心地区大致吻合。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尚书·禹贡》一书中的扬州,辖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区的广阔土地和广东省的一部分。其理论依据除了《尚书·禹贡》,还有《周礼·职方》“东南日扬州”,以及《尔雅·释地》“江南日扬州”等。综合上述文献,推测扬州的地理范围“区域广大,差不多把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都包括在内了”(朱福炷,许凤仪:《扬州史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这就把扬州的地理区域范围,从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沿着东海向南辐射到闽粤地区,其中心地区也较顾氏的理解向东、南偏移。

    在我看来,由于历史久远、文献磨灭等等客观原因,现在已经很难准确界定扬州的区域范围,但是,在华夏文明中第一次出现的“扬州”,我们可以通过还原当时地理物产、自然气候等方法加以证实。

    (一)根据《禹贡》所记,扬州境内“岛夷卉服,厥篚织贝”,这里所谓的“岛夷”,按照顾颉刚先生的考证:“岛夷,胡谓指今日本,杨守敬《历代地理沿革图》说‘当以琉球、吕宋诸国当之’,即今冲绳岛、菲律宾群岛等地,恐《禹贡》时地理观念尚不至于到此。《定海厅志》引元吴莱甫《甬东山水古迹记》说‘昌国即禹贡岛夷,后属越日甬勾’。昌国即今舟山群岛之定海,但少根据。”而“厥篚织贝”的地理物产显然与今天的扬州相去甚远,更具有今天苏南、浙江、福建等地理特性。考古学发现,古扬州的太湖流域出土的古代动物遗骸说明,在新石器时代太湖地区有象群存在,甚至发现了象、犀、红面猴等遗骨,这就说明扬州地域曾经有过比今天温暖得多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期。考古学家发现,“杭州湾以南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下文化层也出土亚洲象骨骼,并出土红面猴和猕猴骨骼”。也就是说,古代的浙北苏南地区曾有过类似今天福建、广东一带的温度。“亚洲象现今生活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红面猴和猕猴现今生活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气温较高的地区,这些动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长江下游生存,说明当时的长江下游较现在温湿。”但是,今天扬州地区尚没有发现明显的《禹贡》中所说的热带自然物产情况,即使当时气候温度与今天存在较大差异,热带、亚热带的北纬线明显比今天更偏北,也不可能北距长江太远,达到淮河流域。考古学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对江淮东部地区的古文明遗址考古发现,张之恒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一书中指出:“所出土的陆生动物有麋鹿、梅花鹿、獐、麂、獾等,以麜鹿的数量最多”,“这些陆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反映出遗址周围有混交林、草地、灌木丛、沼泽、芦苇塘等”。

    (二)据《禹贡》记载,扬州贡品有“瑶琨”。顾颉刚《禹贡注释》对此解释为:“《说文》说:‘瑶,玉之美者。琨,石之荚者。’《尚书》疏引王肃说,‘瑶琨美石次玉者’,则是以瑶琨为一物。”概言之,玉石是古扬州的地方特产。而在古扬州地理范围内,玉石属于良渚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物产,学者童恩正指出:“良渚文化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平原,南至浙江杭州湾,北达江苏北部,西到南京附近,中心在太湖平原及其邻近地区。”与扬州地区最直接相关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是江淮东部地区。张之恒认为:“在长江北岸(今扬通古沙堤的北缘)有海安青墩和吉家墩、东台开庄等遗址;在高邮湖以东的有高邮龙虬庄、唐王墩、周邶墩,兴化南荡王家舍等遗址。”而上述几个文化遗址的考古成果表明,玉石器的数量较少。这证明古扬州与今天的扬州城市范围相距较远。古扬州的中心地理区域应该在长江中下游偏南地区,今天的扬州应该属于古扬州的北部边缘地区。

    (三)竺可桢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过去两千年中,中国气候经历了10次比较大的变化。而一直到秦和西汉时期,中国气候还是温暖时期,气温要较今天高,亚热带植物的北界当然比今天的纬度更向北。从降雨量上看,根据郑斯中等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我国在公元初以来,水灾相对减少,而旱灾相对增加,也就说,在此之前,我国尤其是长江流域的降雨量要比今天大得多。这就是说,古扬州的温度和湿度普遍比今天要高。而在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周围的古气候应与今日两广中南、海南、台湾较为相近,属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自距今6000年起,气温明显下降,大体上在距今6000——5600年间,气候已降到略高于现代的水平,距今5600——5400年期间,气温和湿度都继续下降,距今5300——5000年间,这是一个气温回暖的高峰,气温达到比现在高1~2℃的水平。(吴维棠《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地理学报》第38卷第2期,1983年6月)按照这个温度进行类推,今天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扬州地区,夏商时代的气温不可能特别明显地高于今天的长江以南,这和《禹贡》中所说的地理气候、自然景观显然有很大差距,由此可以推知古扬州的中心区域应该在今天扬州以南。

    综合上述文献记载、考古学成果,对于华夏文化中最早出现的“扬州”的地理考证,至少可以做如下几点判断:一是古扬州的地理范围,包括今天的扬州地区是确定无疑的;二是古扬州地理范围的中心,大约在今天的苏浙皖交汇地区,这和今天扬州都市中心地区存在着非常大的距离;三是古扬州地理范围虽然极其广泛,但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是,真正保留扬州之名的,恰恰是位于其北部边缘的江淮地区,而不是苏浙皖交汇的核心区。

    二、扬州古城文化溯源

    今天人们说到扬州,一般指的是作为城市的扬州,那么,扬州古城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学发现,扬州以城市的面貌出现在华夏文化中,最早来自春秋时期的邗城。邗城建造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即公元前486年。早在周代,扬州地区存在一个叫邗国的小国家。当时扬州属于古邗国地域。据《墨子·兼爱(中)》记载:“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据清代孙诒让《墨子閒诂》注:“干,邗之借字。”这里的“邗”指的就是古邗国。

    考古学发现,古邗城的遗址在今扬州市西北约2公里许的蜀冈南沿,至今仍保存相当完好。根据地质考察报告,这一带地质地貌以蜀冈为界,有明显的区分。蜀冈和蜀冈以北的地方属下蜀黄粘土,蜀冈以南地区,属冲积黄沙土(冲积母质上孕育起来的黄色沙土层),它形成年代仅一万年左右。下蜀黄粘土地区,无疑是适宜古人类居住的。而邗城就在蜀冈北部一块平地上。197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调查和发掘。古城周长7公里左右,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址西起蜀冈东峰的观音山,东达小茅山,北到古雷陂之南,南临蜀冈南沿的长江古岸,即今观音山下东西一线。古城遗址的地面上仍残留不少版筑城垣、壕堑和古河道的遗迹。有学者研究证实:城的南沿临蜀冈南麓断崖,断崖下即是长江。城系方形,为版筑城垣,周长约十华里。城南有两道垣,外城垣和内城垣之间有濠,外城之外,也有濠环绕。传说城没有南门,北面为水门,只有东西两面有城门,这种形制,与江南的越城、奄城遗址很相合。20世纪50至70年代,考古学界多次对蜀冈上的古城遗址进行挖掘考察’发现古城城墙有内、外两重,内城周长大约5000米,外城周长大约6000米,不仅在内城和外城之间筑有城壕,而且,外城之外还有城壕环绕,学界认为是古邗城所在,并出土了大量印纹硬陶罐、青铜兵器和工具等文物,经鉴定为春秋时期吴国文化遗存。这表明邗城时期,扬州已经创造出了相当发达的城市文明。需要指出的是,邗城是扬州在漫长的城市文明史中第一次登场,虽然此后城市名称不断更改,但是,考古学发现证明,封建时代扬州城屡次改建、扩建的地址,大都在邗城旧址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扩张,“汉广陵城的内城是重复于邗城旧址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扬州城市一切文明的产生都是以邗城为基点的。

    在华夏文化中,扬州一向以“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浪漫奢华而著称,但是,创造了这样灿烂文化的扬州古城,最初不仅与此毫无任何关系,而且,完全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因为扬州城市最初完全是被用于血腥的军事目的。

    春秋末年,邗国被江南吴国所灭。此后,江南吴王夫差企图吞并中原,当时吴国版图主要在苏南和浙北地区,齐国远在淮河以北,如果实现攻击齐国的军事计划,就必须穿越长江至淮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而当时两大水系之间并无直接的河道相通,一向以水军力量取胜的吴国,要么沿长江口出海北上伐齐,要么开挖一条直接沟通长江和淮海之间的河道。无论从当时造船技术水平、出海远航的风险,还是江淮之间河流湖泊纵横的便利条件,吴国无疑要选择后者。于是,公元前486年,“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亦曰邗溟沟”(《水经注》)。《左传》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经学者考证后具体情况如下:“吴国在今扬州市北面筑邗城,于邗城下挖深沟,引长江水向北,经广武、陆阳(旧高邮州南三十里)两湖之间,入樊良湖(旧高邮州西北五十里),转向东北人博芝(今宝应县东稍南七十里)、射阳(今宝应、淮安两县东六十里)两湖,又折向西,经白马湖(今宝应县西北二十五里)到末口(今淮安县北)人淮河。从此,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贯通起来了。这条人工开凿的沟通江淮的运河由于临近邗城,便被称为邗沟,又称‘邗江’(亦作韩江)、‘韩溟沟’、‘中渎水’等。”另据运河城市专家傅崇兰先生的观点,邗沟自吴王夫差开凿为了运粮、运兵之外,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以后,也曾利用邗沟北上伐齐,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越王无疆攻楚失败被杀,越国并入楚国以后,邗沟不被军事所用,便消失无闻了。此后第二次、第三次疏通分别是西汉和东汉时期的事情了。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学表明,史料中的邗沟南连长江,北接淮河,其故道至今仍然保留在扬州城内。

    邗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人工大运河,它对于扬州城市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化的生发至关重要。虽然在时间上先筑邗城再凿邗沟,但是邗城建造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保护这条水上军事交通线,正如傅崇兰先生在著名的《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一书中对于邗沟历史作用的评价:“纵观春秋末期至汉末、三国时期的邗沟,其作用都不外是军事方面的。”换言之,军事性质的邗沟运河决定了扬州文化的生长点在于军事堡垒。这是扬州文化的“元结构”,也是华夏文化中灿烂的运河文化的起点:华夏运河文化的第一锹土就是从筑邗城、凿邗沟开始的。

    需要指出的是,邗沟开凿后运用于军事功能并不十分成功,这对于扬州文化发展的影响在于,一方面,军事功能没有发展成为城市的主导形态,导致此后扬州城市并没有遵循最初的生长点展开;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大大刺激了城市经济、文化、政治等其他基本形态的发展,为城市的非军事形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甚至因为军事形态的严重弱化,最终遮蔽了人们对扬州城市形态生长点在于军事的认识,由此可见华夏文化发展中具有极其复杂的一面。

    推荐访问:扬州 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