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1 15:15:22 点击: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被公认为具有知识密集型属性,也是就业增长最有潜力的领域。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由此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进行综述,概括并引导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这一课题。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大学生;就业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市场涌现出“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是复杂的,从产业劳动需求的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在产业链环节分布,应该以设计、生产、服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但由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间差异较大,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尚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其次,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不匹配,造成有的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生产性服务业被公认为具有知识密集型属性,也是就业增长最有潜力的领域。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由此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大多数国外研究者都是从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等视角来进行研究的。Hillage(1998)从需求视角来研究,认为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存在矛盾,从供给视角来看,就业能力不足是核心问题。一部分学者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进行研究。Vassilis、Spyros(2007)通过对欧盟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指出尽管在失业率最低的瑞典和比利时,雇主也会认为,虽然大学毕业生是有着勤奋和博识的特殊性人群,然而他们没有做好面对现实世界的条件和缺乏创造力,适应性和灵活性。

    2.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①从劳动力供求关系角度分析。余东华、范思远(2011)从微笑曲线与劳动力供求关系来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随着高校扩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数量逐年增多,而能够吸引其就业的岗位却相对有限,大学生就业难由此而生。朱延强、韩俊、彭振兴(2011)在他们的文章中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高校的课程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高校的培养模式和社会的需求相脱节。

    ②从大学生自身能力角度分析。朱延强、韩俊、彭振兴(2011)指出大学生本身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有限并且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③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余东华、范思远(2011)他们认为,一方面,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规模庞大,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产业增加值低,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工资水平有限,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吸纳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但发展滞后。

    三、国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

    回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从生产性服务业这个概念的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锤炼,在国外,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1.国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是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1966)在研究服务业及分类时提出的。标志着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开始为学者所广泛关注。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界定,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满足的是中间需求而非最终需求。Noyell&Stanback(1981)从投入产出关系说明生产者服务业是中间投入非最后的产出。Grubel&Walker(1989)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的中间投入,为生产者提供中间产出的产业,是生产者财富形成过程中的中介,并指出生产者服务业所服务的对象是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2.国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

    随着生产性服务成为服务经济研究的重点课题,很多国外学者从生产性服务自身的增长、生产性服务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的互动影响、生产性服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入手,对生产性服务作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①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自身增长因素和其对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着手。Riddle(198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Herbert和Walker(1988)对加拿大及部分OECD国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最大组成部分,也是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的结论。Faeeell(1990)从反面进行例证,他假设如果一个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不足,将会阻碍当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进而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进程。Marrewijk、Stibora和Vaal(1997)指出服務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不断提升主要归因于生产性服务业。

    ②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来看。Quinn&Doorley(1988)认为成功的制造业企业需要及时反馈的市场信息、更贴近顾客的产品以及短期内更加有效的沟通,而这些活动都取决于下游服务部门的一体化。Francois、Diaz(1990)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互动关系,服务从新的分工中独立出来,这增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互依赖。Hansen(1990)提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引发生产性服务业的过程创新,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又引致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

    ③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的促进关系来看。Coffey(1991)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中间投入,其作用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同时在2000年还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就业增长最快的部门。Beyers的研究表明,1977-1996年间美国和加拿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幅分别是总体就业增幅的2倍和3.7倍,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的行业。

    四、我国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

    我國学者在国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他们的研究可概括来看分为以下几点影响:就业结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1.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刘志彪(2006)总结了发达国家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规律性现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即生产者服务比重上升。

    2.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顾乃华(2008)根据OECD提供的美、日、英、法、德五个国家多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比重变化和产业关联效应,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的结论。刘书瀚,张召利(2011)通过对上海和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贡献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有优化的作用。何青松等(2011)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产业高度提升的角度来着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回归结果分析得出,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集聚特性比较重要,增加这些行业的集聚度,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对制造业产业高度的提升作用。

    3.生产性服务业与就业的关系研究

    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张淑君(2005)认为,我国服务业存在一定的就业空间,应采取有效举措,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就业主渠道的作用。余东华、范思远(2008)对1990-2008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及GDP值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得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弹性,得出结论: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就业人数增加具有显著效果。顾乃华(2008)通过对1980-2002年间美、日、英、法、德五个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比重的趋势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就业吸纳呈整体增长趋势。

    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关系研究。孔令锋(2005)研究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他发现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就业弹性要比服务业整体高了0.2,表明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较强,而且已经表现出与发达国家近年来服务业就业情况相近的趋势。刘辉煌、刘小方(2008)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就业弹性为0.31,远远高于非生产性服务业的0.03。

    阮婷婷,张岸嫔(2012)选取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效应进行评估分析,建立假定模型并用三种方法进行检验,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就业弹性为0.34,高出第三产业的0.31,这表明了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对于就业有突出的拉动作用。

    五、总结

    总体看来,生产性服务业这个领域的研究是从国外较早开始,并且国外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相对发展较为成熟,其对经济与就业的推动作用也愈见显著,相对应的理论研究也就比较完善,形成了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较完备的研究体系。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起步要较晚一些,就现有的研究来看,大凡都对我国产业结构做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而就笔者看来,生产性服务业其知识密集的特点尚未在现存的研究中突显出来,而这种特点正是与大学生的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二者的关系研究在国内研究领域甚少,此类研究不仅能从政策上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帮助,而且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有作用。

    参考文献:

    [1]Hillage J,Pollad E.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ey Analysis Research Brief 85[M].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2]Vassilis Kostoglou,Spyros Paloukis.Graduates’ Employment in European Un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Sciences and Applied Research,2007,3(2):99-110.

    [3]余东华,范思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财经科学,2011(2):61-68.

    [4]朱延强,韩俊,彭振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J].2011:104-105.

    [5]T.Stanback,P.Bearse,T.Noyelle,R.Karsck,Service.A New Look at the U.S. Economy, Totowa,NY,Allan Held Osmun and Co.1981:156.

    [6]Herbert G.Grubel and Michael A.Walker:Services Industry Growth:Cause and Effects,Fraser Institute,1989:279.

    [7]Riddle.Service 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 [M].New York:Praeger,1986.

    [8]Michael A.Walker & Herbert G.Grubel & Ann Hughes & Alan Nymark & Paul Wonnacott.Canadian-U.S.Trade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J].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9]O’Faeeell,P.N. Hitchens D.M.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Review of Some Major Conceptual Policy and Research Issue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0(22).

    [10]W.B.Beyers.Producer servic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3(2).

    [11]Quinn James Brian and Thomas LDoorley.“Key policy issues posed by services”,in Bruce R.Guile and James BrianGuinn(eds.),Technology in Services[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8.

    [12]Francois J.F.Producer services,scale,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0a(42):715-729.

    [13]Hansen N. Do producer services induc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Regional Science,1990,30(4):465-476.

    [14]W.J.Coffey ,A.S.Bailly.Producer Services and Flexible Production:An Exploratory Analysis [J].Growth & Change,1991(1).

    [15]Beyers W. B. There’s Gold in Them There Producer Services[J].Policy Options,1999-11.

    [16]劉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2006(5):36- 44.

    [17]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其内在机制——基于典型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2):15-22.

    [18]刘书瀚,张召利.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1(5):100-111.

    [18]刘书瀚,张召利.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1(5):100-111.

    [19]何青松,张春瑞,李泽昀.产性服务业提升制造业产业高度的实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11(4):1-7.

    [20]张淑君.我国服务业的就业特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9).

    [21]孔令锋.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2):33-38.

    [22]刘辉煌,刘小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22-25.

    [23]阮婷婷,张岸嫔.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效应分析[J].营销管理,2010(3):13-15.

    推荐访问:服务业 综述 大学生就业 文献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