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1 14:45:40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1988-2012年我国四大经济区城市化与服务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对服务业的作用存在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东部地区则并不明显,在东北地区甚至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动态来看,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累积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城市化 服务业发展 动态模型

    1文献综述

    配第-克拉克定律表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相应提高,会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最后的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不断增加。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服务业与城市化间进行大量研究。Daniels认为,城市形成的区域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江小涓通过研究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和增长潜力发现,城市化水平是影响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重要因素。郭文杰(2006)认为,城市化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服务业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导致人口向城市流动,产业集聚效应节省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从业人员结构的改变最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曾国平、袁孝科(2010)的研究表明,我国第三产业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并具备了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第三产业就业仍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上。这暗示着,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大量吸收促进了就业的非农化进程,也就是说,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分别对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只分别考虑了城市化率、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缺乏足够的控制变量,这样的研究方法势必会导致分析上的严重误差和虚假回归。同时由于上述研究大多只是截取了静态的时点数据,也没有考虑到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动态调整的。因此,对城市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并从动态演化的视角进行研究。

    2计量模型的设定和基于区域性数据的实证分析

    经过对数据的简单处理分析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城镇人口比重均呈上升趋势,虽然二者的增长幅度有一定差距,但整体走向非常相似,经测算1978—2010年我国三产业增加值及城镇人口比重的相关系数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增长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較低的省份的服务业增加值的规模相对较小,而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其服务业发展也相对较好。由此可以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确实对服务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1计量检验

    本文从区域层面上进行分析,因此首先对省际数据进行简单整理、测算,得出1988-2012年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化率数据,如下图所示:

    之后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相关序列数据在做一阶差分后都是平稳的。之后对服务业及城市化率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442,在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证明城市化进程是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

    2.2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2.2.1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的设定

    为了进一步讨论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大小,本文将引入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分析。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在讨论城市化与服务业二者关系时应当将其它影响因素引入模型分析。借鉴既有的研究,并考虑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工业规模等因素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i和t分别表示我国各个经济区域和年份,ser为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urban为城市化率,gdp表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ind为工业生产总值。

    2.2.2数据说明

    样本数据主要是除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及中国统计年鉴,人口统计资料来源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和各省市统计数据,而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城市化率是经整理所得,城市化率是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2.3实证结果分析

    以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数据为样本,分别对动态模型和静态模型进行估计,通过不同的回归模型全面地探讨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的相关性,计量回归结果显示如下表:

    根据回归结果可知,目前我国区域间发展差异明显,同时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对于东北部地区,无论是在静态还是动态模型中,城市化率和工业产值的系数都为负,静态模型中,城市化率每增加1%,服务业占GDP比率则会相应降低0.3023%,而在动态模型中则会减少0.1802%。可见目前在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没能统筹一致,共同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累积作用,前一期服务业比重增加1%,还会给本期服务业比重带来0.5007%的提高,但该累积作用但并没有其他三个经济地区的累积作用强。东部地区城市化率的系数较小,且相应的P值过大,检验结果并不显著,说明在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大;从动态方面来看,服务业的发展为未来的服务业做了很好的铺垫,每期1%的服务业比重增加的作用延续到下一期,还会使该比重在增加0.8281%,可见在东部地区,虽然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但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对后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城市化率每增加1%,服务业所占比重将增加0.4073%,但从动态来看,其带来的服务业占比的增加降至0.0846%,城市化的作用却大大削弱了;工业产值项的系数为负,说明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并不合理,工业的发展对服务业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产业结构有待改善升级。相比之下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累计作用最为明显,每期服务业占比所增加的1%都会使下一期该比重再增加0.8903%,该数据在我国四大经济区与中是最高的,可见服务业长期的发展累积作用很明显,若长期在西部地区帮助扶持服务业的发展,该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将有大服务的提高。

    3我国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进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3.1制度因素

    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有别的户籍、社保制度,农村人口不能有效地进城集聚。而服务产品最突出的特点为非贮存性,只有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达到一定规模,才会给生产、生活服务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人口和要素资源不能集聚,导致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脱节。

    3.2发展战略因素

    建国初,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虽能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但由于其资本密集型的特征,不能有效促进就业,导致人口集聚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为加快发展,形成了“重建设、轻生活”的发展观,造成城市化所带来的劳动力资源流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在带来制造业快速扩张、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3.3地区性差异

    东部外向型经济发达,表现在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提高当地制造业水平的同时,促进了外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却对当地服务业带来一定的挤出效应。因此,东部城市化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口、要素资源的集聚,并未被当地服务产业充分利用,劳动力更多地流向制造业,导致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严重脱节。而这种“两头在外”的外贸经济虽能加速东部的经济增长,但割裂了当地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产业关联。相反,中西部外向型经济较弱,城市化与服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结论

    本文基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利用1988-2012年我国四个經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对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进行静态与动态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四大经济区域范围来看,中部地区城市化率的系数更大且显著,说明城市化进程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相对于其他地区,该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加快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2)部分地区城市化进程已经阻碍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地区应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好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4.2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推进城市化与发展服务业的关系。现代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只有依托于城市化带来的更加密集的要素投入及生产消费需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资金及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集聚有利于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工作中将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城市发展规模的不同对城市服务业产业结构和产业间专业化分工进行合理安排,依据城市市场及腹地范围的大小准确定位服务业,大中城市以金融、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产业,而中小城镇以服务当地市场为主,缩小城乡服务业发展差距,实现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杰. 服务业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

    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6,05:

    91-97+127.

    [2]曾国平,袁孝科. 中国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

    长关系实证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10,08:9-14.

    [3]张松林,李清彬,武鹏. 对中国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双重

    滞后的一个解释——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J].经

    济评论,2010,05:56-62.

    [4]王向. 中国城市化与服务经济发展研究:空间经济的视角

    [D].南开大学,2014.

    [5]顾乃华. 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基于省市制度互动视角的

    研究[J].世界经济,2011,01:126-142.(下转53页)

    推荐访问:城市化 实证研究 服务业发展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