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差距、潜力与政策建议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1 14:05:28 点击:

    经济服务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趋势。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专指那些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一般包括:金融保险服务、现代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工程技术与装备服务、法律与会计服务、广告服务、管理咨询服务、营销服务、市场调查、人力资源配置、会展、教育培训服务等门类)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其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我国而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为重要,它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差距

    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吸纳劳动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在OECD(世界经合组织)国家中,经济主体已经从原来的制造业转换到服务业,服务业占其GDP比重平均高达65%左右,有些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其中以软件与信息服务、物流、金融保险、科技研发、工业设计、商务与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为突出,其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比重大都超过了60%,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有所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速度明显加快,物流、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各种新型服务业态层出不穷,提升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现代制造业的支撑力。但总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较为滞后,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明显,具体表现在: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还没有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2007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只有45%,占GDP比重不到20%。

    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目前,我国以金融保险、研发与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商务与中介为核心内容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在全部生产性服务业中只占到40%左右,占据主体地位的还是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等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

    三是生产性服务的内部供给现象严重,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是从制造业分离衍生出来的,但中国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知识产权制度和信用环境不够完善,导致了企业服务大量依赖内部供给。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只有l2%。

    四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越来越高,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目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但总的来讲,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开放整体上晚于制造业,开放程度也远低于制造业。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有较大发展潜力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地位,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有着较大的潜力,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经济产出的比重和全部服务业的比重将稳步上升。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规律必然要求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从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演变规律来看,当人均收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经济服务化趋势引致出了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高度依赖的生产性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服务经济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70%,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比重达到70%。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性服务业必然是我们致力于打造服务经济大国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二是我国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在世界市场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随着专业分工意识的增强,制造业服务外部化愈来愈普遍,这种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将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广阔的市场需求。

    三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在稳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将依托城市而快速集聚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工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者,城市则是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发展的空间环境和最主要的载体。200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43.9%,随着新一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城市化率还将以每年不低于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必然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和层次提升。

    三、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目标。建议全国服务业的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等有关单位一起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中期长期规划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服务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行业,并从财税、价格、投资、信贷和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和适度倾斜。国家“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了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和劳动就业比重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但没有明确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根据服务业发展趋势与规律,生产性服务业是增长得最快的,其份额也越来越大,我国又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因此,有必要提出“生产性服务业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目标,即生产性服务业增长速度要稍快于服务业增长速度。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因此,就业增长可能不一定与增加值增长保持同步,在吸纳劳动就业这个目标上,要求可适当放宽,每年新增就业可稍低于增加值增长速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要与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和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因为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新技术和工业密切相关。要明确提出通过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带动整个服务业加快发展和促进服务业升级的指导思想,并明确不同时期支持发展的重点行业,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走专业化道路,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分工协作。

    二是制定服务业标准体系,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要快速、跨越式发展,更要有序、高质量发展。标准化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对推动服务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增强服务产品的竞争力、规范服务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服务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准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多的行政规定是不符合经济规律和WTO要求的,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以标准为导向,引导服务企业走产业化、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通过制定服务标准,一方面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现代服务领域,如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互联网等领域,加快搭建标准化平台,促进这些领域形成规模经济,使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中,通过制定相应标准,提高进入市场的门槛,促使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高的企业进入市场,淘汰技术低、水平差的企业。

    三是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需求。生产服务业主要是为制造业服务的,制造业本身的快速发展且把服务功能剥离出来、走分工和专业化道路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源泉。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分工,既可以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也有助于提升制造业自身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应竭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促进两者的融合与互动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需求。两者的融合与互动发展,关键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提供技术基础。产业政策应该向信息技术倾斜,促进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二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要鼓励工商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将非核心服务业务外包,实行专业化经营。还要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将能够由社会提供的服务业务推向市场,三是赋予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高技术企业同等待遇。由于对工业化理解上的偏差,长期以来,我国在加快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着“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倾向,各种优惠政策都向制造业倾斜。因此,我们应该把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全部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的认定范畴,给这些产业研究开发税收和其他政策的支持,而且要根据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研究开发的特点,给予更特殊的优惠政策,以加快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扭转其发展严重滞后的格局。

    四是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增加生产性服务的有效供给。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非国有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有不少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应加快对垄断性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革步伐,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尽可能消除所有制歧视,合理社会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明确凡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通过市场竞争来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

    五是打造一批特色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鼓励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在国际上,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硅谷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我国也有许多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案例,如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上海陆家嘴金融服务业集群等。未来应围绕重点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积极推进各类专业性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以进一步强化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效应。

    六是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是知识智力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是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保证。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求社会提供大量职业经理、信息技术、商务管理、商贸经营、市场开发与策划等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因此,要竭力推进人才兴业战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

    推荐访问:潜力 差距 服务业发展 建议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