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对策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1 13:55:27 点击:

    摘 要: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将从20世纪80年代以制造业的调整和转移为主,逐渐转变为以金融、咨询、贸易等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调整和转移为主。上海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争取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推动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上海;现代服务业;区位优势;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75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2-0026-0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今后5年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及时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与海外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成为上海“十一五”期间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义与趋势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阶段产生,主要是依托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其更加突出了从业人员素质高、产业整体技术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和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特点。

    产业经济理论指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凸现。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服务业内部结构凸现新经济特点 在发达国家,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新经济正在取代传统的工业经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多地体现新经济的特征。现代服务业由传统的以生活消费为主转向以生产服务为主。为工业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通讯、运输、租赁、技术服务、设备安装维修等行业成了服务业的主体。服务业中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地位日益重要,其占整个服务业产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现代服务业开放是大势所趋,现代服务贸易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内容 现代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显示出现代服务贸易在未来时期内,在世界市场上持续扩张的态势,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则为现代服务业国际分工提供了物质前提。这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壁垒,实行自由化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出同期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据估计,到2010年,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将占半壁江山。

    3.现代服务业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日益突出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主要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传统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信息比较优势将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4.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已取得显著成效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拥有现代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在世界现代服务贸易市场分享着绝大多数份额。然而,近几年世界现代服务贸易的方兴未艾,也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处于经济转轨的国家提供了不少机遇。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纷纷对本国服务业予以扶持,促使其发展壮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印度软件业)。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二、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和优势

    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制造业而明显落后,在承接跨国公司服务业转移上并不具有优势,但是如果从区位理论出发,应该说上海融入现代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仍然是有机会的。

    区位理论认为产业分布分别具有市场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前者是对更大的市场空间追求,使产业布局呈现接近市场地区的趋向;后者是对质量保障前提下廉价劳动力的追求,使产业呈现接近劳动力供给地区的趋向;国际服务贸易的4种普遍形式中,除了“境外消费”以外,“跨境服务”、“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具有追求外部市场的共同特征;服务业国际转移的3种形式(离岸业务、直接投资和外包)除了同样具有追求外部市场的特征之外,还显现出对低成本劳动力的亲近;如果把低成本劳动力与较高的劳动力素质相联系,可以认为,上海的“人力资源”又是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因素。因此,在跨国公司服务业转移的背景下,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巨大的潜力和机会,它们主要体现在:

    首先,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我国海岸线中部,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龙头”,地理位置优越。上海拥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广阔支撑腹地,这为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亚太地区正在形成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经济长廊,上海正好位于其中心部位,而且在该经济长廊的诸多大城市之中,上海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发达的科技教育,市场容量最大,商业机会最多。

    其次,信息产业、金融业、商贸流通业、汽车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是目前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这其中包含了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信息服务三大现代服务业。2005年这三大产业增加值近1708亿元,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约20%和40%。不仅如此,会展旅游、文化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也出现高速增长势头,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新增长点。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上海服务业的主体部分,其深厚的产业根基,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上海在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方面对现代服务业有强大的市场需求。首先,制造业活动需要投融资、管理咨询、物流、教育科研等现代服务的支撑,以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其次,制造业资本需要寻找新的出路,现代服务部门因为其较高的收益,是剩余资本的良好投资渠道。此外,上海居民消费性支出中,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等支出的比重继续下降,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支出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居全国城市之首。广阔、旺盛的市场需求空间能有力地拉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四,CEPA带来的机遇。CEPA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吸引香港服务业在上海投资。香港具有包括金融、贸易、物流、会展、旅游以及会计、法律、咨询、保险、零售等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拥有一套完全与国际接轨的政府管理体系和法律运作体系,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广泛的人际关系、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以及对世界经济变化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等,这对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整个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CEPA的实施,能够使香港较高水平的服务业迅速地为上海的建设服务,有利于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国际化进程。

    第五,世博会带来的机遇。世博会的筹备和成功举办需要大量的规划工作和投资,由

    此将带动房地产、商业、信息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和规划。同时世博会需要高水平的融资、管理、法律等专业服务。无疑,世博会对这些服务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并将间接拉动它们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世博会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会展经济,是上海发展会展旅游业,构筑会展旅游高地的关键抓手。

    三、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思路

    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我们看一座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发展服务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政策环境、投资环境等软环境,可借鉴香港经验来推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建立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 打破服务业中的垄断经营,按照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调整市场进入条件和标准,放宽市场准入,尤其要积极支持非公有经济参与服务业发展,对非公有经济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给予国有经济同等的待遇。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入上海,其中相当一部分流入服务业,这必将有利于促进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与人打交道的服务业较之与物打交道的狭义制造业对制度环境的要求更高。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就必须通过改革改善市场的法治环境,加强对合同实施和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投资氛围。

    2.促进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提升竞争优势 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服务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上海现代服务业已呈现一些集群化发展的雏形,如正在规划和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带、12个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7个郊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但是,要真正促进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仅仅加快培育和形成这些产业集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提升和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使之成为提高上海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首先应发挥政府的作用,为服务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政府应该对服务业集群发展提出指导性的政策导向,做出具体规划,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大力改善集聚区内的软硬件环境,为集聚区培育大量专业人才,最终得以建立符合实际的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区。其次应大力吸引国内外龙头服务企业入驻,促进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形成。龙头服务企业在服务业集群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它可以通过产业链作用,将一大批相关联的企业吸引过来,或者在其周围逐渐培育出一批为它服务的企业,形成高效率的区域集群系统,以此推动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在外高桥保税区,世界著名物流企业沃尔玛、欧尚等企业的入驻,有力地促进了大批贸易、仓储企业的进入,带动了贸易、物流集群的发展。

    3.努力扩大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半径 上海服务业半径相对来说过小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在市政协的题为《融入长三角,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议案中,提出了上海融入长三角的6点建议。这些建议虽然为扩大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半径指明了一些方向,但还是比较笼统的。笔者认为,要想扩大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半径,首先要逐步取消行政壁垒和政策限制,这是目前阻碍上海扩大辐射半径的最主要障碍。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长三角甚至全国都有很大的需求,正是存在这种障碍,才使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许多服务只能局限在上海市,使相关的一些金融服务业务异地无法展开,使上海物流业规模的扩张和在更大的范围内集聚资源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其次,上海企业需转变服务理念,延伸服务半径。由于长三角是中国最发达的一个区域,同时在国际制造业转移中承接了很多项目,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随着制造业企业活动外置,将促进企业增加使用服务中间投入,引发长三角对上海的金融,物流,咨询,会展等的需求,而其中很多是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但是,许多这种需求被上海忽视了,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上海企业应转变服务理念,改变过去上海现代服务业偏重于自我发展模式,应扩大开放,延伸服务半径,推动上海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从而提升上海总体服务能级。

    第三,明确功能错位,加强上海与长三角产业融合。上海应该从长三角地区区域特点、资源优势和现有基础出发,明确上海与其他长三角城市的功能错位。上海应积极发展金融、物流、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应着力发展高层次的制造业,在全国取得龙头地位。而对于普通加工制造业应转移到资源、要素配置成本相对较低的长三角其他城市。这样既可以避免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重复发展,浪费资源,无序竞争,又可以使上海自然而然地延伸服务半径,为长三角服务。

    4.加快服务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完善 客户满意度是服务企业的生命线。我国很希望将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成功复制到承接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上。但是,服务业转移和制造业转移的最大区别是满意度要求,对制造业的消费需求,基本上可以明确量化到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但是服务消费更偏重心理层面的满意度要求往往很难量化。在跨国公司看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消费心理鸿沟”,可能成为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时的严重障碍。

    因此,加快制订和实施行业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制定市场准入标准,加强职业道德、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加快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和服务标准的制定等,对于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十分重要。

    5.利用“外资”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近几年,跨国企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服务业正成为我国招商引资的新热点。我们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引进跨国服务机构及其伴随而来的网络、人才、管理、制度等。服务业引进外资,要注重其功能性,而不囿于项目及其金额的大小。因此,服务业引进外资的质量标准,一是功能的稀缺性,越是我们缺失的服务功能,越是要引进;二是功能的大小,越是服务功能大的项目,越是要引进;三是功能的集聚性,越是能带来其他服务集聚的项目,越是要引进。对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更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引资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

    6.加快引进与培养人才,适应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利用外资的需要 人们通常认为上海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如同制造业一样具有一些竞争优势,但在跨国公司看来并不是如此。在选择服务业承接方时,跨国公司以承接方的服务业竞争力为导向,内容包括:服务市场的规模和质量,服务人才的成本和质量,服务业的信息化程度,服务企业的流程管理能力。这些都是跨国公司考察承接方服务业竞争力的重点,也是其决定服务业转移的规模、深度和方式的依据。制造业企业的优势取决于其产品配套体系,服务业则取决于人才配套体系。因此,我们不能以制造业的思维模式来承接服务业的国际转移。

    但上海无论是在人才的总量还是人才的结构上,都与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有差距,与北京、广州等国内大城市比也并不占很大的优势。上海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引进国内外现代服务业人才,尤其是引进懂得国际惯例、熟悉WTO游戏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国际保险人才。同时也要加快培养本国现代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7.集中力量,着重发展若干重点现代服务行业

    上海要根据“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结合本市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利用世博会,积极发展上海会展、旅游业,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扶持文化服务业。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几大现代服务行业,集中突破,带动上海整体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总之,上海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争取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推动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上海 对策 机遇 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