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及对策建议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1 13:15:24 点击:

    摘 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重点研究了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举措,并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结合国外发展经验,从突出重点领域、打造产业平台、加强发展支撑、创新发展思路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8.003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国家、各省市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深化改革开放、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创新等方面,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等。为了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梳理了近期国内主要城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举措,并进行了经验借鉴。

    已有非常多的学者对国内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作法进行总结。从国际上看,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行业协会、壮大人力资源体系、完善信息技术支持、加强集聚集群是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壯大的成功经验(李爱香,2012;黄勇,2008;傅小波,2009)。王晓红等(2013)分别对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香港研究了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并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人才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李爱香(2012)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支持、信息技术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先进城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黄勇(2008)从产业联动、突出重点、优化布局等方面提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欧美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为例,根据美国商务经济调查局数据,1997-2017年美国信息,专业和商务服务业,批发,金融保险房地产租赁平均增速(可比价,下同)分别为6.0%,3.0%,2.5%和2.5%,分别高于国内生产总值3.7、0.7、0.1和0.1个百分点;而交通运输和仓储平均增速1.4%,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美国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2 近期国内实践经验

    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迅速,这种势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表现尤其明显。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意见,提出了现阶段需要重点发展的11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包括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等等,还从深化改革开放、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创新等六大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此后,国内许多城市都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意见既与国家政策一脉相承,又充分彰显地方特色。

    2.1 北京市

    北京市是全国首个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破10000亿元的城市,2015年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2000亿元,比2005年番了2倍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呈规模大占比高、质量好效益高、服务广辐射强、集群化集约化等四个发展特点。下一步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将重点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把握“高端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三个方向:一是巩固提升优势主导产业,包括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五大产业;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包括节能环保服务、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拓展“互联网+”发展空间等七大领域;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工农业融合创新发展。在调整产业布局方面,北京提出打造全力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化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支持构建“4+N”产业合作新格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与张(家口)承(德)生态功能区)。2019年2月,北京印发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政治中心建设、文化中心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九大任务和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打造全面开放型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2.2 上海市

    上海市十分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早在2005年即发布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指南》(2005版),2008年率先提出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2016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11358.6亿元,2011-2016年年均增长达13.2%,呈现出融合发展持续深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创意产业地位提升、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的显著特点。在空间载体方面,截至2016年末,上海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达39家,占地面积超过4800公顷,集聚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15000亿元,年上缴税收近千亿元;市级文创园区达128家,锦和商业、德必集团两大集团运营园区达54个,超过140万平方米;认定市级信息服务业产业基地41个,用地面积4700公顷,集聚了七成以上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下一步,在产业发展方面,上海提出了优先发展重点领域、提升服务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等三大类,涵盖了全部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在产业载体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载体开发机制等举措;在推进举措方面,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资金扶持环境、营造交流互动平台、开展前瞻性战略研究等等;在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方面,提出“一体二带三区”规划布局,产业社区、生态环境、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和品牌效应,提升管理水平和营商环境等等建设要求。

    2.3 天津市

    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超过70%,五年现价增速高达16.3%。初步形成了以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特色产业结构,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近26%。2015年6月,天津市发布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意见,整体来看,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参照国家的产业类别,政策措施也基本沿承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根据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十三五”规划,将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等十个领域,空间布局方面重点打造中心城区核心商务区、友谊路金融集聚区、环天南大知识创新集聚区等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2.4 重庆市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主要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五大产业(周宁等,2016)。为加快产业发展,重庆先后发布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立足重庆特色,提出实施研发创新、科研孵化、大数据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等四大平台建设,金融、物流等四大能力提升工程,商务咨询、工业设计等四大专业服务扶持工程,以及电子商务等三大示范引领工程;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面,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

    2.5 广州市

    近年来,广州生产性服务实现快速发展,2017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超过9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产业发展规模仅次于北京市和上海市,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较快。2015年,广州出台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方案,总体上要构建“一带四极多点”空间格局,即沿珠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以及南沙新区、广州开发区、增城开发区、空港经济区四大发展极。在服务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等八大类生产性服务业。

    3 经验借鉴

    国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较为注重战略规划的制定、财税激励、提供融资渠道、鼓励产学研合作、设立产业基地或园区、人才的供给、法规制度建设等。相比之下,国内政策的政府引导作用更加直接,更强调人才的吸引、更注重提供融资渠道、更频繁的增加资金投入。国际上各国较为注重行业管理、法律法规制定、产业发展氛围营造等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的建设。通过对比国内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本研究认为其中借鉴程度较高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3.1 突出重点领域,促进生产性服务主要领域加快发展

    一方面,从近期国内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可以看出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服务外包等为生产关键环节提供的服务在每个地方都是要着重发展的领域,加快发展融资租赁、人力资源、电子商务、商务服务等为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的生产性服务也已經成了各地的共识。另外一方面,各地制定的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都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各自的发展重点。比如北京的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广州的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等。本文认为,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举措中,应该更加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培育能够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

    3.2 打造产业平台,努力形成产业发展生态圈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不仅是各地的重要政策目标,也是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典型做法。根据产业集聚理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可分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两种类型。在国内,上海提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发展;浙江省提出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形成金融、科技等一批重点特色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因此,加强产业集聚区、功能区、产业园等载体方面的专业化集聚是国内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着力点。在国外,纽约的曼哈顿金融区、伦敦市中心的伦敦金融城是专业化集聚的典型;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英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则是多样化集聚的代表,研发机构、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等产业发展相关生产性服务机构集聚发展。

    3.3 加强发展支撑,建立吸引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各国和地区在人才的吸引和培养的力度和政策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对人才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有充分认识。例如,上海重点强调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更加强调知识资本化激励,采用技术管理入股、股票期权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以更好地吸引集聚创新团队和综合性人才。广东则提出要加快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依托港澳人才资源优势,借由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计划,如“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加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在国外,以美国为例,一方面,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全球的大量留学生来美国求学,为美国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对高端人才采取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鼓励高端人才留在美国。

    3.4 创新发展思路,着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

    欧美发达国家以有效利用自由市场为前提,通过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服务、行业管理等间接手段为主的政策措施,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是国内生产性服务业政策研究制定时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此外,对知识密集型产业而言,比资本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能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体制和文化,是能够造就创业者的栖息地。硅谷成功的关键是其开放、动态、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对失败的宽容氛围。这种氛围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的繁荣和衰弱密切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创新型、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理应成为政策重点。这些企业往往以技术起步,资金是企业发展最大的困难。为促进这类创新型政集群的培养和发展,政府可以提供配套的金融和政策支持。采取政府采购等方式带动促进相关企业发展,也是欧美发达国家常采用的手段,通过政府采购积极引导产业创新走向。

    4 结论建议

    本文重点研究了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举措,并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结合国外发展经验,从突出重点领域、打造产业平台、加强发展支撑、创新发展思路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展望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也是实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意见(京政发〔2016〕25号).http:///zfxxgk/ 110001/szfwj/2016-07/01/content_7051e34426844985aec49fd56156e409.shtml.

    [2]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意见的解读[EB/OL].http:///n1683657/n3782508/c6789019/ content.html.

    [3]傅小波.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J].今日浙江,2008-9-25.

    [4]广州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Z].

    [5]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服务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5年)[Z].

    [6]郭鲁.加快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8).

    [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Z].

    [8]黄勇.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若干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9).

    [9]李爱香.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J].改革与战略,2012,(4).

    [10]鲁朝云.广州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8,(7).

    [11]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2017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生产性服务业[EB/OL].http:///cyhxxhfzbb/676593.htm.

    [12]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印发《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指引(2018年版)》的通知[EB/OL].http:///xxfw/678326.htm.

    [1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5〕27号)[EB/OL].http:///gk/ xxgkml/zcwj/zgjjl/16853.htm.

    [14]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津发改规划〔2016〕560号)[Z].

    [15]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施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 〔2015〕49 号)[Z].

    [16]王晓红、王传荣、彭玉麒.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二业融合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国家贸易,2013,(8).

    [17]张军超,唐庚轩.深圳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结构及与各产业的融合[J].商业研究,2016,(4).

    [18]周宁,黄庆华,刘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分析:重庆例证[J].西部学刊,2016,(5).

    推荐访问:服务业 对策 经验 建议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