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慕课”教学方式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1 06:30:09 点击:

    摘要:“慕课”为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慕课”教学的优点,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慕课”教学案例,对“慕课”教学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析,以期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慕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方式;应用优势;教学操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0-0092-03

    ● 前言

    “慕课”作为新型的、大规模的在线教学方式,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它的充满动感与画面感的短视频,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接受知识,掌握并应用技能。虽然相较于传统教师讲课,“慕课”的教学时间较短,仅为8~10分钟,但其所传输的知识均为核心内容,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目前,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已在必修课,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中逐步启用“慕课”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 “慕课”教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中应用的优势

    1.打破教学时空局限,拓展受惠群体

    “慕课”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PC端或移动端为载体开展教学的新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只要受教育者拥有一台电脑或手机并联网,就能迅速对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师录制的“干货”短视频,快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与技能。从某种程度上看,“慕课”有效打破了传统课堂集教育者、受教育者于一室的授课方式,使受教育者即使人在远处,也能即时上课,获取现当代文学的学习资源并分享给其他好友一同学习。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范畴自然而然地在扩大,受惠人数在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有效提高。

    2.时时在线互动,剔除教师“满堂灌”

    虽然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已逐渐增强,不少汉语言文学教师也渐渐懂得结合多媒体工具制作课件,设置提问,以活跃课堂气氛,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尴尬状态,但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枯燥理论多,讲解时间长,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互动氛围较差。运用“慕课”教学方式则能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因为运用“慕课”教学,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提炼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核心,并结合知名文学著作快速解析要点,才能在8~10分钟内将知识有效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并提出针对性问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由于学生的提问是以语音或文字形式在屏幕上按顺序展现的,所以这些问题往往都能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解答。此外,由于“慕课”是借助互联网开展的,所以学生无需直面教师或同学,即便是性格害羞内敛的学生,也可以大胆发问,得到教师与同学的关注,这样就有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沉默状态。

    3.师生角色从容转换,大力提升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中教师发言时间与学生发言时间的比例一般是4∶1,即课堂主体是负责灌输知识的教师,这与我国教学改革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大相径庭。而采用“慕课”教学能有效改变这种“满堂灌”现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在“慕课”教学模式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核心内容被压缩到8~10分钟内讲解,剩余时间由学生自主提问或讨论,教师负责回答问题或指导互动。此时,教师发言时间与学生发言时间的比例变成了1∶4。很明显,“慕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从容地实现了课堂主角转换,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课堂学习效率有效倍增。

    4.节约时间,强化“教”与“学”个性化

    “慕課”时间短,核心信息量大。如果学生不提前按照课程目标预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知识要点,那就很难在“慕课”教学中快速理解教师的授课重点,更无法与教师互动。换言之,“慕课”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的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要点,提前预习下节课的重点,有利于逐步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强化个性化学习能力。由此不难看出,“慕课”是一种打造个性化“教”与“学”的新型授课模式。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慕课”教学操作

    1.组织学生预习新知识

    如果教师不事先在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新知识,那么学生在听课时必然会手足无措。这就要求教师在正式开展“慕课”前,必须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信息,包括课程概要、文学作品、作者背景、与课题有关的话题或活动等提供给学生,并根据文学课程特征、教学目标细化知识点,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预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慕课”平台的个性化学习工具,以便学生能及时掌握教学动态,与教师互动。

    例如,在教授战争文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查阅中国战争时代的背景及文学情况,了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给中国文学界带来的伤痛。同时,可以圈定钱钟书的《围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曹禺的《雷雨》四部作品,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本进行阅读,以便“慕课”教学后,学生能有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战争文学状况的印象,使其更好地解读这个时代下的作品,与作者产生共 鸣。

    实践证明,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新知识是一项快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生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深度的教学操作,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阅读作品、掌握文学理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录制短视频并与学生互动

    “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差异在于,教师在“慕课”中主要起引导、协调、解决问题的作用,而不是全程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教师在制作课程微视频时,必须善于根据课程特点选择视频录制方式。例如,当课程偏互动时,可以录制讨论课式视频;当课程偏文学作品讲解时,可以录制点评式视频;当课程偏理论时,可以录制演讲式视频;等等。虽然录制方式不尽相同,但终极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点,激发他们的提问兴趣。

    例如,在使用“慕课”教授十七年文学时,教师可以重点录制讨论课式视频,并在视频中多次向学生提问“十七年文学有什么特点”“其特点是如何形成的”等,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使其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探讨。由于“慕课”教学方式较为节省时间,所以教师在师生互动结束后,经常会留出较多的空闲时间。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前阅读书籍的情况自行组队,对阅读作品展开分析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增强通过合作,共同探讨,得出最佳结果的能力。

    3.布置课后作业并做讲解

    “慕课”教学的另一个优势是线上存储功能。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录制的教学视频上传到“慕课”共享平台,供没有如期上课的学生观看,并为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提供辅助。与传统的共享平台不同,慕课在线平台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交作业,使其获得教师的即时批改意见。然后,慕课在线平台还会根据教师批改作业的情况,自动统计作业的典型错误,以提醒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规避此类错误。

    例如,在用“慕课”教学法讲解“文革”文学及其所在的样板戏时代后,教师布置了如下作业:请查阅资料,说明从“文革”开始到结束,中国的“样板戏”数目有多少个,并列举其中的京剧数量。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文学课后作业题,但教师在批改后却发现,学生的失误率极高。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将舞剧《红嫂》纳入革命样板戏范畴。因此,在下节课上,教师可以选取舞剧《红嫂》作为解读作品,深入剖析革命时期“红嫂”用乳汁救治解放軍伤员的伟大精神,以及“文革”时期的人们对“红色”精神的膜拜。

    4.课后反思且着手改进

    虽然“慕课”的教学效率比传统教学高,但因其课程核心内容压缩力度大,无法统筹讲解零散的小知识点而容易使课程缺“角”,所以利用“慕课”教学法授课,必须及时反思,明确缺漏掉的相对重要的知识点,并结合传统授课法,采取补充性PPT等方式进行改进,以增强知识教授的全面性。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自行挖掘、整理教师未纳入“慕课”视频中的零散的重要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利用“慕课”教学法初步完成新时期文学理论讲解与典型小说的解读后,因课程时间紧迫,无法进一步解读新时期诗歌及其给新时期文学发展带来的重要意义,所以就要求学生在顾城、舒婷、海子三位著名诗人中选择一个,选取其作品细读,并写一篇3500字的解析论文,这就使学生利用自学方式了解了诗歌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 结语

    “慕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掌握文学理论与文学作品,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在课程要点的基础上录制合适的视频,以及利用慕课平台上传视频、批改作业、与学生及时进行互动等。教师也必须进一步完善自己,积极接受新事物,这样才能使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潇雨.慕课背景下现当代文学名作赏析的传统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知音励志,2016(05):70.

    [2]吴军英.立足通识 应对慕课 深化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讨[J].学园,2015(26):20-21.

    [3]黄毅,闫宇家.中国式慕课的困境与未来——以人文类课程为例研究慕课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5(24):98-101.

    作者简介:曲明鑫(1980—),女,辽宁辽阳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秘书学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C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njg2015-51)。

    推荐访问:中国 教学方式 现当代文学 研究 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