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马克思民族平等观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22:05:12 点击:

    马克思的平等观有其特殊的生成基础,在其所处社会的动态的经济政治变迁中,马克思以变化的历史现实为角度,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平等观。但是平等观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就一直存在,马克思平等观和以往思想家的平等观之所以产生了明显的区别,体现了更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把平等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这样一来,平等的变迁也就随之呈现出了和历史变迁的高度统一和高度相关,这就从根本上摆脱了孤立、静态、抽象的思维特征,使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更加体现出了历史理性;马克思平等观的出现有其经济与社会的根源,其出发点并不是以往社会的公平思想,而是从人的社会本质出发,在对社会历史与道德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后得出了这一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关的客观规律和事实;马克思平等观中满载着对资本主义的彻底批判与对历史进程的极端辩证,在马克思看来,平等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又是人与生俱来的事物,这种源自社会生活和人类成长的复杂性与辩证性,使得我们在对平等的本质与特征进行分析时,必须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融入其中,才能对平等的标准进行动态的把握。

    一、马克思平等观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

    (一)平等观的历史过程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平等是不公的逆向表达,它是反社会剥削、反压迫和反攫取的。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平等则是人类存在和起源的开端。在马克思看来,平等观的产生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历史直接相关,平等观本来就是与历史的过程性融合在一起的。

    (二)平等观的人类整体性

    在原始社会中,平等观是以“人之所以为人”为基础的,是人类共同性和整体性的体现。在人类学的框架中,无论任何人、无论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是作为人类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按照辩证法的思想,任何人都是整体,任何整体都是个体,而这种特性本身就是平等观的表现。虽然在现在社会中,平等观与以往社会存在较大的不同,但是在经历了从人类共同性到政治社会地位的特殊转变之后,所有人、一个国家内的所有公民或者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在同一个层面上追求和实现着平等。可是,这种整体性的平等观却在特定的社会时期一厢情愿,在从原始社会到近代社会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平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平等在整个社会中往往是占较多分量的。比如,在奴隶社会中,奴隶相对于奴隶主并无自由和平等而言,即便是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相对于地主来说,保持的也是一種人身依附关系,自由和平等也无从谈及。当人类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一些资本主义倡导者的呼喊中,人类似乎历史性的第一次进入到了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但是这种平等只不过是统治者的一厢情愿,是其努力标榜自己使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不但占有生产资料,还会无限度地对工人的剩余价值进行无情的剥削,工人生产得越多,自身就越贫困,如此恶性循环使广大无产阶级追求的自由和平等荡然无存,被压迫、被剥削的异化境遇并没有因资本主义的出现而得到根本改变,甚至向着变本加厉的方向发展。

    (三)平等观的历史阶段性

    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平等观的提出和发展与历史的发展阶段直接相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后发现,马克思的平等观主要以近代资本主义的不平等现象为背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在科技革命的刺激下得到了突破性的进步,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人们(尤其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等弱势阶级)对平等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抗争之后,他们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但是这些自由和平等仍存在阶级限制,这并不是马克思所追求的真正的平等。因此,马克思的平等观是消除了阶级意义的平等,是阶级消亡之后完成的平等,而这正对应了平等在阶级中产生也在阶级消亡后实现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四)平等观的现实合理性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平等除了具有阶段性,还有现实合理性。这种合理性要通过无产阶级来实现,因为从物质条件来说,只有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人民所需极大满足、生活全面自由,这才是平等的现实合理,而这样的现实合理的实现也只能通过无产阶斗争才能实现。

    二、民族平等:真正平等的根本保障

    (一)民族的地位平等

    在关于民族平等的问题上,马克思的态度十分明确,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民族的大小、民族实力的强弱、民族社会发展的先进或者后进,并不存在优秀的民族或者劣等的民族,在不同民族的世界地位方面,马克思一直主张各民族的地位一律平等。这种民族的地位平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民族平等指的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要实现统一的平等,广义的民族平等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平等,两者兼而有之。对于这一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长期坚守,比如在对“信仰基督教的德意志人优越于其他民族”的观点进行批驳时,就公正指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已经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优越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任何民族都无法长期或者永远优越于其他民族……民族……不过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的组织形式而已。”也就是在这一次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族平等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实际上,在马克思平等观中,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有其充分的历史依据的。首先,任何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必然有其合理性,“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大小、无论地理位置,都有其本质上的特点和自我属性,这些特点和属性最终构成了对全世界文化体系,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世界便失去了一部分意义。从这个角度讲,一切民族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其地位都同等重要。”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劳动人民作为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唯一创造者,他们实际上是分布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中的,这些个体直接创造了本民族的文明、间接创造了全世界的文明,而由于民族与世界本是合为一体的,那么也就是不同民族的人民统一创造了世界文明,这一逻辑是合乎情理的。因此,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大小,都理所当然地应该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之上。当然,需要承认的是,不同的民族在对世界文明的共享方面存在着能力的大小和贡献的多少,但这种民族之间天然存在的特征差异与发展水平的差距并不能成为民族不平等的理由,反而应该在尊重民族发展的意图下,使不同民族的优点与长处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扬,共同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民族的事实平等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建的民族平等理论实际上揭示了民族平等的本质——民族平等并不是简单的政治上的公平、法律上的对等,还应该将其全面地表现在世界各民族发展的事实方面。民族的事实平等源于马克思的平等理论,并在列宁和斯大林的不断丰富中逐渐地发展起来。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指的是即便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水平,但是,即便是落后的民族也应该享受和先进民族同等的、法律赋予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平等权利。1919年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鲜明的提出,“在民族问题上,已经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并不会像资产阶级民主制那样,只是在形式上宣布民族平等”,真正的民族平等“不但要帮助以往社会中受压迫的民族,使其劳动人民真正实现事实上的平等,还要帮助他們在语言与文学等方面获得进步,以此来清除资本主义社会中遗留的痕迹,因为这些痕迹是不信任与隔阂的象征”。在民族问题上,列宁第一次使用了“形式上民族平等”和“事实上的平等”这两个关键概念。后继者们对“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论述,“民族权利平等被看作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成果,因此需要足够的手段与可能行使和利用这个极重要的权利,否则它将最终变成空谈,落得一个被动的局面”。

    (三)基于民族团结的平等观

    18世纪末到19世纪,随着全世界资产阶级与新兴无产阶级之间矛盾的逐渐激化,反对资产阶级压迫、剥削工人阶级的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抗争和努力之后,无产阶级终于作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无产阶级运动的作用下,工人阶级自身的组织与国际范围内的联盟组织也相继出现,对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无产者国际联合的形式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尤其关注了民族平等的重要性和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首先阐述了“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与基础”这一关键主张。

    他们提出,消灭阶级剥削、消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愿望,也是最为迫切的愿望。因为无产阶级位于哪个国家或者分布在哪个民族,他们都同样在承受着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其处境和状况都是一样的。更为重要的是,无产阶级都迫切地希望改变现状,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共同的利益,因为“各国的资产阶级即便在世界范围内经常起冲突和摩擦,但是在对待无产阶级这一问题上,总是能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在一起。” 无产阶级只有通过同样的方式、为了共同的利益联合起来,才能反对和抵抗他们共同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被压迫和剥削的人们就应该组建成对抗资产阶级的大联盟,“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摧毁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基础,也“只有工人阶级能够做到这一点”。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无产阶级的“无产”,使得他们生来便缺乏对不同民族的偏见,在其修养与行为中,更多地表现出来人道主义精神与反民族主义精神。因此,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打破不同民族之间的隔离状态,也只有觉醒之后的无产阶级才能组建各民族的大联盟。从这个角度讲,无产阶级是最没有民族偏见的,甚至他们原本就坚持民族平等,同时,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与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就已经决定了无产阶级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才能有效地消除民族之间的分歧与隔阂,才能真正地实现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此外,也只有坚持民族平等才能有效地解决民族问题,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鲜明地指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拥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需要通过共同的斗争实现共同的目标。”

    三、马克思民族平等观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就仍会有不平等的存在,也当然会有不和谐的问题存在。而这些问题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梦想是不相符的,因此要想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平等观正好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如何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平等、不协调,马克思平等观认为,就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马克思平等观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平等,是彻底的、全面的、全人类的解放,是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人与人的全部关系都将处于和谐状态。

    (二)促进了我国政治权利的公正

    人们主观上最难以接受的不平等现象便是机会不平等现象,而机会的平等要靠规则平等来实现。对整个社会来讲,运行的规则指的就是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该类政策的制定主体是公共组织中的政府,客体是“政策所要发生的对象,主要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与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层面”,通俗地讲就是社会问题与目标群体两类。公共政策的实施目标指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全社会的阶层和团体实现其利益。从这一表述中能够看出,公共政策具有典型的价值性与工具性。工具性指的是公共政策是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产生的,因此是一种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而价值性则表现在公共政策应有的价值内涵方面,政策的平等性、代表性、回应性、权威性以及责任和民主等。而在该价值结构中,平等是作为基础出现的,失去了平等原则的公共政策不会为其他价值因素提供必要的实现的条件,公共政策本身也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理想。此外,违背平等原则的公共政策在现实中是缺乏生命力的,而“无力”的政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的,这已经被无数的社会实践所证明。这就需要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积极地采取相应措施,全面维护平等原则,使其成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准绳。由此一来,公共政策的代表性就更为明显,它既是政策制定主体对社会各阶层利益的集中反应,还应该使得不同阶层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可见,代表性是社会平等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平等的制定主体与政策内容的具体化。当然,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会要求更多,他们之间通过利益博弈最终达成共识,由此而产生的公共政策方案并因此具有了平等的属性。从这个角度讲,在解决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时,首先应将重点放在改革和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方面,最大限度保证政策的平等原则得以实现。(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锦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2.

    [2]潘恩.潘恩文集[M].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朱曾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推荐访问:马克思 现实意义 平等 当代 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