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佛教寺院与隋唐长安城市布局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18:40:45 点击:

    作者简介:李京京(1987—),男(汉族), 山西省吕梁人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摘要:长安在隋唐两朝曾经是繁盛一时的国际化大都市。隋唐两代国力强盛的同时佛教也逐渐盛行,在隋唐两代的都城长安就分布着众多佛寺。本文以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寺院为研究对象,以长安城布局与佛教寺院的关系为出发点,分析长安城的布局情况和长安城内的佛教寺院分布情况,结合长安城城市布局规划制度分析如何对佛教寺院的分布产生影响,阐述佛教寺院对隋唐长安社会文化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隋唐 城市布局 佛教寺

    1.隋唐长安城市布局与佛寺分布

    1.1 隋唐长安城布局

    隋唐两代长安城布局已经初具大城市的规模和气派。自从开皇二年隋文帝在汉长安旧址基础上下令重新修建新长安城开始,以龙首原为中心腹地的长安新城开始崛起。在隋代,长安城整体布局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外郭城,中间是宫城,最里面是皇城。宫城是皇帝处理朝政和生活场所,也是皇帝觐见众大臣的地方。而皇城则是国家的行政中心,是封建国家所有官僚机构的中枢。而外郭城则是众多的平民百姓和官商之人生活和商贸地区。到了唐代,城市布局基本上承袭了隋代格局,并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在隋代长安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增修和扩建。

    1.2 隋唐长安城佛寺分布

    为了解隋代长安城佛寺的分布状况,笔者查阅了大量记载隋唐长安地区佛寺史料的相关文献典籍。这些文献中零零散散记载了一些佛寺的分布情况,本文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对隋唐佛寺分布的描述,结合宋敏求《长安志》、徐松《唐两京城坊考》、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等资料论著,对隋唐两代长安佛寺进行了统计,并根据隋代长安佛寺分布图和唐代长安佛寺分布图对隋唐两代长安城佛寺分布情况和特点进行了论述。

    隋唐两代的佛寺基本维持了相同的布局特点,大体分布也基本相同。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隋唐两代的佛寺首先具有分布疏密不均的特点,个别地区佛寺簇群分布,个别地方佛寺稀少。具体来说,长安城西北、西部以及中部地区的佛寺密度最大;其次为以利人市为中心的长安城西侧,再次为以都会市为中心的长安城东侧地区;而其他地区佛寺分布则呈现零星存在的状态。①从相关隋唐长安佛寺分布图中还可以看出,隋唐两代的长安城佛寺密集地区与长安城内人工渠道流经的地区相一致。这是因为紧邻人工渠道和人口密集区,交通方便便于市民来寺祈祷。从唐代佛寺分布图可以看出,居德坊、群贤坊、布政坊和崇贤坊内的佛寺基本都在5个以上,而崇贤坊佛寺数量多达8所。共有23个坊拥有2个以上的佛寺。但是,仍然有多达54个坊没有佛寺。长安城城南近郊地区的佛寺分布比较稀少,共有6做佛寺。到了唐代,虽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坊内没有佛寺。经过笔者统计多达51个。

    2.隋唐长安城市布局对佛寺建制的影响

    皇城是隋代长安城的行政中心,很多官员为了方便基本都在附近居住。另外,隋唐两代很多权贵都有捐钱修建佛寺的传统。因此,在皇城附近的佛寺比较多。从隋代长安佛寺分布图和唐代长安佛寺分布图对比可以看出,大量的佛寺集中在位于西侧的里坊内。很多里坊的佛寺数量都在2所以以上,其中义宁坊、颁政坊、布政坊的佛寺数量均为4所或4所以上。这些佛寺的主要作用是供权贵们崇拜使用。

    在隋唐两代,宫城布局对佛寺的分布有直接影响。很多官僚基本选择在宫城周围居住,围绕在皇帝身边,求得皇帝的恩宠。因此在宫城周边的里坊里出现了官僚贵族推崇的大量佛寺。根据隋代长安佛寺分布图和唐代长安佛寺分布图对比可以看出,分布于宫城两侧,尤其是宫城西侧的里坊内,佛教寺院密集度大于其他地区。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唐高宗以后很多皇帝和官僚权贵等都喜欢居住在新修建的大明宫及其附近。因此,这一时期大明宫附近也出现了很多佛教寺院,比如光宅寺、大安国寺、护国寺、宝寿寺等都是在大明宫修建成之后为了服务贵族官僚才修建的。

    3.佛教寺院对长安社会文化的改进

    3.1 佛教宗派祖庭的建立中心

    隋唐两代,传入中国的佛教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佛教本土化的典型表现就是本土佛教宗派的形成。在我国八大佛教宗派中,有五派佛教位于长安城内。其中,大慈恩寺是我国佛教本土化中最典型的佛教法相宗的教廷。作为唐代皇家寺院的典型代表,大慈恩寺同时也是唐代长安城中最重要的佛教译场之一。著名的西游记中的高僧玄奘就曾经住在大慈恩寺内讲法传道。大兴善寺作为我国汉地佛教密宗的祖庭,是一座古朴清雅的园林佛寺。华严寺是汉地佛教华严宗的祖庭,被誉为“樊川八大寺”②之一。此寺在历史上破坏严重,目前只有东西两座废弃的佛塔存在。香积寺是汉地佛教净土宗的祖庭,是善导法师宣传净土宗教义的地方,他在此地撰写了著名的《阿弥陀经》卷书,将净土宗传播成为影响较大信徒最多的宗派。净业寺是汉地佛教律宗的祖庭,这里位于长安县清官乡终南山北麓凤凰山上,风景优美,环境清静,佛教法师道宣在这里创立了律宗,被人称为“南山律祖”。

    3.2 佛教的社会文化影响

    隋唐两代的佛寺是上到王公文士下到平民百姓游赏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节日里,佛寺更成为人们游览观赏甚至是男女约会的场所。围绕在佛寺周围也形成了很多夜市和市场。这些市场为百姓生活增加了娱乐作用。纵观《全唐诗》中现存的所有诗歌,有五分之一的诗歌与佛寺有关。隋唐两代的长安城内的佛寺,除了作为基本的佛教活动场所,还承载着市民娱乐生活的功能,以及成为社会文化传播的空间,为隋唐两代社会文化尤其是诗歌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浓重的色彩。

    结束语

    隋唐两代长安城佛寺的分布总体上与长安城市布局是一种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城市布局影响着佛寺的建立,而佛寺的存在也对城市生活空间尤其是文化娱乐空间产生了反作用。在权力背影下,宫城和皇城的布局为长安城佛教文化空间的形成做了铺垫。在佛寺集中的地区或者是佛寺的周围,分别形成了供市民休闲娱乐的文化中心,佛教宗派传播中心。本论在研究的过程中限于时间和能力,对佛寺建筑情况和佛教活动等史料的搜集还不够详细,对佛教寺院对城市布局的改进仅限于文化空间的讨论也有局限性。(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文澜.唐代佛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李令福.古都西安城市布局及其地理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李英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5]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6]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肖爱玲.隋唐长安城[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8

    [8]谢遂联.唐代都市文化与诗人心态[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注解

    ①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②八大寺为:兴教寺、牛头寺、华严寺、观音寺、法幢寺、禅经寺、洪福寺、兴国寺。参阅长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安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61

    推荐访问:佛教 长安 隋唐 寺院 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