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读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笔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16:35:37 点击:

    正如本书前言所讲,《佛教与中国文学》是对佛教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的历史的概括的“描述”。孙昌武老师提出,目前虽然佛教与文学关系的诸多问题已被更多人重视,但对基本历史情况尚缺全面梳理。而本书正好可以提供一个概括的材料。

    一、“佛教文学”的界定

    首先,关于本书的名字,本书取名为佛教与中国文学,而非中国佛教文学。原因之一是因为本书侧重于描述佛教信仰,佛教思想对中国文人的文学创作的影响。但是,还有个原因,即“佛教文学”实在难以界定。在第一章第一节的最后,孙老师提出了学术界对“佛教文学”的界定,“佛教文学”这个概念的内涵本来十分模糊。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来讲。广义的指所有受到佛教影响,包含佛教内容的文学作品。狭义的则专指那些富于文学性的佛典。但是这样的定义,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对“佛教文学”的认识还是不太清晰。在段玉明老师的佛教与文学的课上,老师把“佛教文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种类型,即构成型,影响型,衍生型。其中,构成型包括佛典中的文学作品,佛教文献。影响型包括改佛经中的故事,诗文。衍生型包括变文,宝卷,话本,小说,戏剧等。再结合前面孙老师提出的定义,就容易理解了。

    二、佛典翻译的价值

    在第二十七页,孙老师还单独列出一小节来写佛典翻译,足以看出佛教译经事业的重要性,不论从宗教的角度还是社会思想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正如孙老师所言:“当然这是一种宗教活动,但由于佛典具有文化上,思想上的巨大价值,又是文化史的劳迹”;“从译经对汉语文的影响来说,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词语和表现手法的大量输入,第二是译经文体的形成。”;“佛典翻译对中国语文的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应慎密研究的课题”。孙老师提出佛典翻译还有另一种研究的价值,即“古代印度没有编年史的传统,因此佛典形成的年代也就没有记录。早期佛教各部派以及大乘佛教的发展状况也没有翔实可靠的记载。这都给我们研究佛教史以及佛教的影响等问题造成了困难。现在我们知道巴利文佛典是公元5世纪写定的。梵文原典的出现和流传情况大抵不清楚。但汉译佛典往往是随原典传入随到随译的,且大都记载了译出年代。”所以,“从汉译佛典中可以推测出原典出现的层次,这不仅对研究佛教史有重大价值,而且对研究没有确切编年的古代南亚,中亚历史也是很重要的。”

    三、宗教文化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另外,孙昌武老师在书里还提出一些研究建议。比如在第二十页,提到“据国外学者考证,本经中表现的‘初夜权’观念是欧洲思想,情节则与阿拉伯传说《一千零一夜》的开端相似;而善恶的转变又与《新约马可福音》的主题相同。又《檀腻羁品》里有一个国王断二母争子案故事,则又与西方所罗门王断案故事类似。这些姻缘故事,都清楚地反映了中东西亚文化的影响,可以作研究比較文化,比较文学的好材料。”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在第二十五页里提到:“佛经原典里只有‘清净佛土’之类说法,概括为‘净土’一词是中土的创造。中土信众把净土特别是西方净土当作死后永生的去处,显然融入了道教神仙观念”这里认为“净土”观念是受道教神仙观念影响才形成的,所以,从‘清净佛土’到‘净土’信仰中间到底经历了哪些嬗变?道教神仙观念在其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其实是挺有趣的地方。此外,在第二十六页,孙老师引用了雷奈·格鲁塞的一段话,也是在讲净土信仰在信众之间的影响力,他说:“遍及于远东人们心中的一大希望,已不再寄托在释迦牟尼的那种近乎苏格拉底的智慧上,而是寄托于光辉的来世的肯定,寄托在那‘西方极乐世界’或‘净土’。”从对佛教创建者释迦牟尼的信仰到净土信仰,一方面反映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的演变,一方面反映信众的心理需求变化,从对“苦”的认识到对“乐”的追求,导致这种转换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四、佛典与中国文学

    最后,孙老师讨论了由于中国人重现实的性格而造成了文学创作缺乏想象力,即便是《山海经》这样已经算得上离奇荒诞的书,但从考古学的考证中也发现了古代地理学的影子,也就是说,其仍然离不开现实的基础。与之相反的是印度人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孙老师从佛典中设想的宇宙来说明了这点,早期部派佛教就提出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和二十七天,后来大乘佛教又提出三千大千世界,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除了佛、菩萨、与人之外。还有“天龙八部”等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孙老师认为这些幻想的形象注入中国人的意识之后中国文学注入了新“人物”——龙,原因是虽然“龙”中国古代传说中就有,也有灵性,但是,仍然是动物的形象,虽然出自幻想,但有图腾崇拜作为依据。而在佛典当中的“龙”却有了“人格”,这点很关键,在《阿含经》中就有龙女听受正法的故事,佛经中还有许多关于龙王、龙宫的故事,此后,中国的小说戏曲乃至明民间传说都有借鉴或受此影响。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佛教 “饿鬼”与中国所说的“鬼”一样吗?还有“畜生”到底是指什么?有学者对此的解释很有意思,“畜生其实是在这一‘天’中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别的生命体。”这打开了我的思路,平常我们总以人类为主体,或者说以人类为中心,习惯了把其他“非人”的“生命体”看得更轻,所以,佛教的这种“众生平等”的观念无疑是更宽容的“慈悲”。

    作者简介:

    刘垌,(1994-),女,汉族,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佛教。

    推荐访问:佛教 中国文学 笔记 孙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