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论佛教禅定与儒家静坐工夫之异同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16:25:29 点击:

    摘 要:禅定作为佛教戒、定、慧三学之一,是佛教徒追求内心平静、增进智慧的修行方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静坐则是宋儒在继承儒家静坐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佛教定学后所提出的涵养工夫。由于静坐是由理学家从佛教借鉴而来,因此二者在修行目标、修行方式和修行原则上有相通之处。但是,在儒家内圣外王、积极进取的现世品格的影响下,禅定与静坐还是有较大差别的:首先,二者的重要程度不同,禅定是持戒与生慧之间的重要环节,三学循序渐进,而静坐一般被理学家认为是初入门时修习的涵养工夫。其次,二者的根本诉求不同,禅定追求的是持戒生定并由定生慧的宗教旨趣,而儒生静坐则是为了砥砺心智,克制私欲,体悟圣人之道。

    关键词:禅定 静坐 佛教 儒家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8)01-45-53

    在宋代时,佛教与道教在修行工夫上已经非常完备,而儒家则从未提出一整套完善的修习方式,因此宋儒吸取佛教三无漏学之一的禅定1,提出以静坐修养心性。不过,静坐并非是理学家随意从佛教中拾取,而是暗合了儒家的传统思想,譬如《大学》就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2理学家对此重新加以阐释,形成了静坐的修习理论与涵养方法。由此观之,静坐从某种程度上是源出于禅定,因而二者理应在很多方面较为相似。然而,在儒家积极出世、内圣外王的根本诉求改造下,儒家静坐不再具有“由定生慧”的宗教意味,而多了“居敬涵养”的理学旨趣,二者亦有较大差别。故本文拟摘出禅定与静坐的相同之处与相异之处,厘清二者既紧密又疏远的关系。

    在佛教文化中,禅定在佛教修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三无漏学之一的定学。无论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要修习三学,即戒、定、慧。“真正修三无漏学的人,才算是真正学佛的人。”3细言之,修戒学,需要修习者遵守禁戒,止恶修善,以摄心为戒;修定学(即禅定),需要静虑冥想,由此生慧;修慧学,需要修习者破惑证真,依慧成佛。那么,何为禅定?或许可以从禅定的在佛经中的译名中管窥一二。禅定是一个“梵汉复合词”4,取梵语“禅那(Dhyana)”的音译以及汉语“静定”的词义。禅定旧时曾被译为思惟修,这是因为禅定需要集中精神,一心解习,方可修得定心。禅定又被译为静虑,这是指修行者静息动心,冥想思索,于静中思虑,由定生慧,故名曰静虑。中国佛教也有一个近似“静虑”的概念,即“止”。“止”与“定”相近,常常与“观”连说为“止观”。要言之,“止”是指修行者静心绝欲,定心于一境;“观”是指修行者观照心灵,冥想思索。修习者于“止”中“观”,在静定中思虑,由定而生慧。中国天台宗就主张“止观双运”,因而得名“止观宗”。除此之外,禅定还有弃恶、功德丛林等译名,这主要是指禅定的作用,可以摒弃心中恶念,证得功德。由此观之,禅定是佛教徒通过集中精神,静心思考,从而持定生慧的重要修行环节。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禅定有不同的法系。按照属佛法或非属佛法为标准划分,禅定分为佛教禅与非佛教禅,其中非佛教禅又包括凡夫禅、瑜伽禅、外教禅、外道禅。1举例来说,道教的“心斋”、“坐忘”即属于外教禅,儒家的静坐工夫则界乎凡夫禅与外道禅之间。按照传法教主划分,禅定有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之别。2如来禅为化身佛释迦牟尼所传,主张断惑证真。祖师禅为达摩祖师所传,但仍来自释迦牟尼,所以如来禅、祖师禅均为显教禅。但如来禅与祖师禅有所不同,如来禅主张三学六度(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循序渐进,为渐修法门;祖师禅则主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顿悟法门,这就是二者区别。这一分别也体现在中国禅宗上,神秀和慧能两系正是由于渐修与顿悟之别而对立。随着慧能一系成为中国禅宗正统,中国禅宗逐渐“由思维静虑转向明心见性,返本归源,顿悟成佛。”3秘密禅为法身佛大日如来或普贤如来所传,因此属于密教禅定,主张即身成佛。秘密禅与显教禅相比有较大差别,主要在于:密教禅禅定前的仪式更为繁琐;密教在定的境界上与显教不同;密教禅定以生佛不二为定之观法。4综上所述,不同法系下的禅定各有不同,集中反映在禅定悟道的方式上,概括来说,如来禅主张渐悟,断惑证真;祖师禅主张顿悟,明心见性;秘密禅主张生佛一致,即身成佛。

    为了更加深入地与儒家静坐做比较,这里简要地介绍一下三大法系各自具体的禅定修行方式。首先是如来禅。在释迦牟尼成道之前,印度瑜伽和外道禅多修“四禅八定”。所谓“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谓“八定”,即“四禅”加上四种无色界的禅定(空无边处定、识远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当佛修到第八定时,尚未能彻底解脱,又加上“灭受想定”(此为佛教独有的禅定,佛入得此定而涅槃。),合为九次第定。在九次第定中,以“四禅”为根本,“四禅”中又以第四禅为重中之重。尽管“四禅八定”尚属有漏禅,但它经过释迦牟尼修定而得,故可以视作如来禅的正禅,“不但是小乘禅的根本,而且是修证其他一切禅之根本。”5由于如来禅以“四禅”为根本,这里着重谈一下对“四禅”的修习。修习四禅者需要端身安坐,收摄思想,首先由息道入手,推开尾闾,视鼻端白,安那般那,由此可以修得禅定,进而生慧。细言之,所谓由息道6入手,即调整呼吸,从“数息”(计数鼻息出入,从而心志专一)开始,进而“随息”,保持平衡的精神状态,然后“息住”,几乎感覺不到有出入之气。在这个基础上,修习者就可以开始修禅定。7首先是推开尾闾,“单盘膝坐,右腿在上”8,如此可以端正坐姿,使经脉通畅。9其次为“观鼻端白”,10此语出自《楞严经》:“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砖三摩提,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俱希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1大意为孙陀罗难陀起初持戒学佛,却心常散动,烦恼迭出。佛教其“观鼻端白”,二十一日后,孙陀罗难陀能见到自己呼吸的气息,如同烟雾一般,世界也虚静如琉璃;不久,呼吸的气息不再如烟雾一般,渐成纯白的光相,自身烦恼完全消失,遂证得罗汉位。由此观之,“观鼻端白”,即逐渐消融气息,由止而观,止观双修,将内心的光明普照世间,由此消除一切烦恼。佛教另一本专讲禅定的经书《安般守意经》亦以“观鼻端白”为法门。最后是“安那般那”,“安那”即梵语入息,“般那”即梵语出息,所以“安那般那”是指禅定时调整呼吸的工夫。一般采用数息法,一吸一呼为一息,数一,由一数到十再重新计数。如果产生杂念则忘掉重数。这样做是为了使意念时刻伴随着气息,做到“心息相依”。2

    推荐访问:儒家 佛教 禅定 异同 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