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定性旅游研究:表达规范与反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13:15:37 点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鉴于学科分野的原因,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性研究表达传统,在学科内部的交流并不会形成交流障碍或批评焦点。而旅游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定性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表达常会形成分歧。文章在总结定性研究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旅游学刊》2000—2013年定性研究论文为分析对象,从定性旅游研究的表达规范与表达逻辑等几个方面对57篇样本文献进行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目前定性研究表达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研究问题的概念关系与理论框架、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过程介绍不充分,对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与研究结论的逻辑一致性关注不够,对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影响因素未进行充分说明。在此基础上,作者反思了旅游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关注重点。

    [关键词]定性研究;旅游研究;表达规范;反思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7)01-0089-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7.01.014

    引言

    近年来,海外学者们开始意识到定量研究主导下的旅游研究需要更多整体-归纳范式(holistic-inductive paradigm)的定性研究来建构旅游研究理论[1],加快旅游学的理论建设。在国内,学者们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认为旅游研究需要更多的历时性的、归纳性的研究来建构新的理论,推动旅游研究范式转型[2-5]。但定性研究常被批评为“主观、偏见、不科学”,因此,当前的定性研究需要更规范的写作方法,更严谨的论证逻辑才会让研究更有说服力[6]。但如何写好一篇定性研究论文,或者说定性研究的成果究竟应该如何表述,在旅游学术界仍缺乏共识。一方面,由于旅游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领域,一些原本在本学科约定俗成的传统方法,在旅游研究的刊物上往往备受争议;另一方面,如黄光国所说,很多人从事定性研究时,没有明显的问题意识,也不懂如何建立实质性理论,随便一个新鲜题目加上访谈资料就可以凭研究者的灵感来任意“诠释”,这些问题在国内旅游研究中也并不鲜见[7]。在国内外旅游学术界进入反思阶段的大背景下,如何更严谨地表达学术成果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推动定性研究的成果规范共识,让国内旅游研究更好地与国际对话,本文拟以2000—2013年《旅游学刊》论文为样本,分析定性研究成果的表达规范问题并进行反思,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相关 讨论。

    1文献回顾

    1.1定性研究的定义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也被译为“质性研究”,大家通常将凡是不使用量化分析方法的研究都称之为定性研究。陈向明认为这种概念界定方法误解了定性研究,并坚持使用“质性研究”这一概念以示区别[8]。什么是定性研究,国际上最早提出较完整定义的是Denzin和Lincoln,即定性研究是一种针对研究主题运用“解释性理解的”(interpretive)以及“自然主义的”(naturalistic)路径的多元方法[9]。但Maanen表示,因为定性研究本身的“灵活性”(flexibility)和“不断显现的特点”(emergent character)导致其定义非常难以确定(pin down)[10]。陈向明认为质(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形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8]。

    虽然定性研究的定义难以形成共识,但一些关键特征却非常明显,在国际上,Snape 和Spencer将定性研究的特征总结为:(1)研究者的总体洞察能力非常重要;(2)灵活的研究设计;(3)大量且丰富的研究资料;(4)独特的资料分析及解释方法;(5)独特的结果展示[11]。在国内,陈向明将质性研究的特点总结为:(1)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深入当地,收集一手资料;(2)对被研究者的意义进行解释性的理解;(3)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4)使用归纳的方法,有着独特的资料收集、分析方式以及理论建构过程;(5)重视研究者以及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8]。很明显,后者坚持“自然主义”,即把作者自己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研究的这一类研究才称之为“质性研究”,以示与其他定性研究的区别。

    1.2定性研究的表达

    所谓定性研究的表达,是指哪些内容是研究者应该在文本中必须交待以及怎样交待的问题。虽然定性研究有“进行中的、互动的研究设计”[12]和独特的资料收集、分析与理论建构过程,允许有作者个人特征,研究过程是一个研究主体与客体互动、互构的过程[13],但学术成果的表达仍应遵循一些共同的规范,如陈向明认为不同范式间仍需有某种可交流的“对话”[8],从写作角度来看,虽然定性研究写作相对更灵活,但不论作者风格如何,定性研究论文都应在写作中对“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背景知识、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研究结果以及对结果的检验”6个部分有所交代。旅游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平台,探讨或建立这种共同的规范则更加重要。

    其实,国内外学者对定性研究成果表达要求基本相似,即必须包括:(1)研究问题的提出,(2)研究方法的运用,(3)研究结果的陈述和讨论三大部分,但对于这几部分的具体内容,不同的学者稍有不同的看法,如对定性研究是否应该明确列出文献综述、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的表达等(表1)。

    1.3定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

    “什么是好的定性研究?”似乎是一个比“什么是定性研究”更难以界定的问题。Morse等人总结了前人的意见,认为严谨性(rigor)或可信度(trustworthiness)是定性研究的重要评价标准,但不同范式有不同的要求[16]。Lincoln 和 Guba在第二版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范式之间的定性研究评价标准差异,他们认为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者强调以“效度”“信度”“推论”以及“控制”等标准来评价研究,而建构主义则着重于对现实的理解和重塑,其评价标准不是传统的内部及外部效度,而是其“可信度”(trustworthiness)和“真实性”(authenticity)[17];批判理论则认为“真实”是在历史的矛盾与对话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不断变化中。陈向明认为不同的研究范式本身就对“什么是研究”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定性研究的评价也因此要根据其不同的范式来进行评价[8]。冯仕政也强调“表述什么”的问题是与社会学的科学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处理表述文本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科学哲学问题,而不纯粹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13]。

    推荐访问:定性 反思 表达 规范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