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虚拟经济核算:问题与解决方案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12:55:40 点击:

    摘要 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及理论架构的建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创新。虚拟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则可为该理论提供指导实践的工具。本文基于国民经济核算SNA体系的基本原理,以资金交易流量为核心概念,以重复交易流量为重点,以交易数据取得为突破口,从统计学理论与数据搜集技术层面,针对虚拟经济测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核算方法与系统结构、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模拟实验及应用检验四方面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核算 虚拟经济核算 虚拟经济数据 交易流量核算

    中图分类号 F06;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09)02-0037-06

    作者简介 肖红叶(1949-),河北定州人,天津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统计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统计分析。孙森(1949-),广东中山人,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宏观调控。

    从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及理论架构的建立(成思危1998,刘骏民1998),到研究经济系统风险形成的原因与机制,新经济的挑战与对策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已引起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背景下,虚拟经济研究更表现出重要的意义。

    目前虚拟经济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即使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经验分析也只是将虚拟经济界定在股市和房地产两个部门(伍超明2006)。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虚拟经济理论的驱动,二是无法得到其他虚拟经济活动较完备的数据。

    如同需要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数据基础,才能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开展虚拟经济也需要建立虚拟经济核算基础,即建立起虚拟经济测度体系。虚拟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应用于政策,取决于核算数据的支持。关于建立虚拟经济核算的问题,我们已于2004年提出了一个思路,结合虚拟经济核算的本质特征,将其核算体系命名为“全象资金流量核算体系”,在第三届虚拟经济年会上发表(刘骏民,肖红叶,2004)。“全象资金流量核算体系”一文主要解决了虚拟经济核算的3个基本问题:虚拟经济核算应是国民经济全局核算的一部分;虚拟经济核算应以资金流量为主要测度变量,特别是重复交易形成的资金流量是测度的重点;虚拟经济核算应借鉴SNA构建核算体系。

    此后我们在“虚拟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以解决操作性问题为目标开展了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全象资金流量核算体系”理论架构,从实现虚拟经济核算的统计理论与数据技术层面将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虚拟经济核算基本理论问题与解决方案

    目标是构建基于虚拟经济理论的,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概念体系。就是要明确对谁核算,核算什么和怎样核算的可操作界面。

    (一)核算主体及分类研究

    这是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按照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理论划分经济部门,以及这两个基本部门的细分类。这项工作的内容有3个:一是虚拟经济部门的定义,不仅从理论上定义,而且要给出其具体划分的可操作的边界;二是部门内部的分类,不仅应与目前的经济分类相适应,而且要考虑到核算系统本身的稳定性、前瞻性;三是应充分考虑与现行的SNA体系分类的衔接。

    人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往往将切入点定在虚拟经济定义上,试图从虚拟经济概念上找到虚拟经济部门界定的方法。其实,这种做法很难操作。暂且不说学术界对虚拟经济概念存在很大分歧,即使大家一致,也无法由虚拟经济概念来定义虚拟经济部门。其原因在于虚拟经济是以经济活动的性质来定义的,而不是以虚拟经济主体来定义的。参加活动的行为者与活动本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虚拟经济活动主体与实体经济活动主体从逻辑上应该是一致的。实体经济活动主体部门划分标准也应完全适用于虚拟经济核算中的主体部门划分。当然将行为主体与行为交叉的划分方法,在实体经济核算中也出现过。实体经济主体部门分类,也是经人们长期研究,最终的解决方案完成于1968年新SNA体系的建立。

    SNA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对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特征的考察,并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经济活动主体划分为两种类型: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国民经济活动主体的两种分类,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所谓机构单位,是指能以自己的名义拥有资产,发生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主体进行交易的经济体。即具有财产决策权,能承担法定经济责任的经济主体。按这一划分标准,满足机构单位条件的经济主体可划分成两类,一类是居民户,一类是法律和社会承认的独立于其他所有者的法人或社会主体。如公司,非营利机构和政府单位。与此相对应,基层单位是指从事某一经济活动的单位,是以经济活动特征划分的。SNA体系按机构单位划分部门,而按基层单位的特征进行部门内的分类。具体操作时,SNA体系先按各机构单位的经济活动特征将机构单位归纳成六个经济主体部门:①非金融企业;②金融机构;③一般政府;④居民户;⑤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⑥国外。国外是考虑到开放经济运行需要而设置的。部门内再按经济活动特征进行细分类。例如,非金融企业部门内再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金融机构部门内再划分为银行、保险、证券行业部门。应当指出的是,按这一规则划分部门只是对经济活动主体的界定,其不能作为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活动划分的依据。因为即使非金融企业部门,也可以在资本市场、期货市场从事虚拟经济活动。反之。金融机构部门也要从事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活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按现行SNA体系完成虚拟经济核算主体划分的方案设计工作。

    (二)核算内容即核算什么的问题与方案

    这是核算工作的另一个基本前提。其核心任务是确定经济主体间交易行为的分类。经典的SNA体系与资金流量核算都对交易项目有详细的分类。我们的研究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应用目的提出相应的交易分类标准。这项工作的难点是结合主体分类去平衡交易分类的粗细程度,其主要约束是交易流量数据的可获得性。

    目前,SNA体系和FIM的金融交易分类为:(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2)本国通货;(3)外汇;(4)可转让存款;(5)其他存款;(6)股票以外的证券:(7)短期贷款;(8)长期贷款;(9)股票和其他权益;(10)住户对人寿保险准备金和养老基金的净权益;(11)保险费预付款和未决索赔准备金;(12)金融衍生产品;(13)商业信用与预付款;(14)其他。

    (三)核算原则的确定

    这是为核算确定统一的操作规则,确定核算数据的信息标准。主要包括核算时间的确定,不同交易类型及同一交易类型不同价格水平交易数据的汇总原则。交易流量与交易存量的关系原则,核算误差的处理和修正规则等等,这项工作的难点是核算原则的当前有效性与

    未来前瞻性的权衡。

    为了与SNA体系衔接,虚拟经济核算体系的核算原则基本上与SNA体系的核算原则一致,其中最重要的核算原则包括:①记录时间原则,各种交易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录核算期内发生的各种经济流量;②估价原则,采用现行价格核算所有的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③合并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分析研究的需要,可将某部门内部各单位相互之间的交易,以及相互之间的金融资产和负债予以剔除或抵消。

    二、虚拟经济核算方法和系统结构问题与解决方案

    所谓核算方法具体讲是指核算工具,即采用什么形式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注意到资金流量是经济主体之间交易行为的资金表征,目前sNA体系采用账户形式处理。采用会计复式记账原理,使得一笔交易可以分别在各交易主体方面得到反映。实际上账户形式与矩阵表形式的内涵是统一的。我们也可以将账户形式转化成矩阵表形式。由于我们对经济过程的研究是分层次的,对国民经济过程的描述也应具备层次性。账户一矩阵形式自身存在的嵌套关系可以很好实现这一目标。依据经济主体分类与交易分类,设计出虚拟经济核算的账户一矩阵体系的系统结构方案(见表1)。

    我们从技术层面看,表1应具有以下功能:(1)反映金融交易总规模,及其各部门、各种交易工具的交易流量结构;(2)反映各部门金融交易与实体经济交易的关系,包括规模与强度;(3)侧重经济运行过程,并反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4)能为数量分析模型及相关重要参数提供基础。

    矩阵表1中的数据为部门间各种交易工具多次交易流量的记录,数据反映某一部门交易流量的总规模。各部门之间的交易所产生的资金变化性质由矩阵的行与列判定。矩阵表中的横行,表示各部门在交易中分配使用的资金流量,其构成该部门的资产。矩阵表中的纵列,表示各部门在交易中获得的资金流量,其构成该部门的负债。矩阵表中的交易流量数据x。则表示第i部门对第j部门的资金分配,同时也构成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负债。

    表1给出了全社会各机构部门之间,各种交易项目总交易的基本框架。但其数据过于综合,不能反映各部门的交易和每一种交易项目的交易水平。因此还应拓展细化,形成标准的虚拟经济核算系统。此项工作可从两方面开展,一是将非金融企业部门分解成产业部门,从而可以了解各产业部门的交易水平;二是将金融部门的各种金融工具列示出来,反映各部门借助各类金融工具所进行的交易水平。

    另外,在核算系统结构设计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构造出反映相关交易流量联系程度的重要参数,列昂诺夫的投入产出矩阵表及消耗系数矩阵为我们提供了设计思路方面的重要参考。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目标和核算理论研究,设计出虚拟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表,从而得到与交易流量相关的一些重要经济参数。

    三、虚拟经济核算数据的收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最大的困难是数据来源的确定和根据应用问题对数据的处理。因为目前除投入产出分析有中间交易流量核算外,其他的核算都不统计中间交易流量。因此,交易主体的交易流量核算,如何取得数据是关键。经研究,我们提出从国家统计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中取得数据的方案。这项工作包括4项任务。(1)根据核算主体与交易的分类进行数据定义。(2)寻找相应数据来源。根据数据定义对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合成、修订处理。提出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与规则;对于没有来源的数据,需要设计抽样调查方案,实施自行数据调查和推算。(3)建立虚拟经济核算数据库系统。(4)根据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对核算主体与交易分类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另一方面,对数据来源提出相应的数据处理规则。

    在现实操作中,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交易量有很好的数据基础。困难在于搜集与实体经济相关的交易量数据。因此,以下重点讨论如何取得与实体经济相关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交易流量数据的方案:

    (一)目前国民经济中的各部门交易流量数据现状及收集

    为了操作简便,在方案设计中我们将国民经济按4个机构部门划分为: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金融机构、一般政府和居民户。他们之间的资金往来可以细分为以下8种情况:(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2)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资金往来;(4)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资金往来;(5)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6)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的资金往来;(7)金融机构与个人之间的资金往来;(8)政府与个人之间的资金往来。我们的任务就是从各种资金往来中提取交易流量信息,其方法分别讨论如下:

    1、企业与企业之间资金流量的数据现状及收集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主要是商品贸易结算和劳务结算,通过支票、商业汇票、信用证、委托收款、银行汇票、汇款等结算方式办理。这些结算方式都须通过银行来完成的,银行办理结算时又可以分为4种情况:同一银行内部转账、同城票据交换清算、异地系统内联行往来、异地跨系统联行往来。①同一银行内部转账,指在同一家银行开立账户的两个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企业A→银行→企业B。②同城票据交换清算,指在在同一城市中不同银行开立账户的两个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企业A→银行甲→银行乙→企业B。③异地系统内联行往来,指在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城市的分支机构开立账户的两个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企业A→银行甲(城市1)→银行甲(城市2)→企业B。④异地跨系统联行往来,指在不同城市的不同银行开立账户的的两个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企业A→银行甲(城市1)→中央银行支付系统→银行乙(城市2)→企业B。上述资金结算中,能准确记录资金流量在企业之间流动情况,但一般只能获取主动办理方企业的信息,而不能获取对方企业的信息。同时,不能将企业按行业划分(如煤炭、电力、工业、商业、农业等),也不能获取资金的用途。

    2、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资金流量的数据现状及收集

    企业与金融部门的资金往来又可以分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企业与保险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企业与证券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

    ①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如图1所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资金流量主要表现为企业在银行存款、银行对企业发放贷款及票据贴现。其总体流量应可从中央银行统计报表中获取,其中,存款的明细情况又可以分为企业、机关、金融同业、军队、武警存款,以及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贷款的明细情况,如资金的流量、流向及用途可以从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商业银行对企业的票据贴现的数据可以从中央银行的统计报表中获取。

    ②企业与保险公司的资金往来,如图2所示。企业与保险公司的资金往来主要是企业投保交纳保费,出险时得到的补偿。资金流量可以从保险公司的会计报表或保监会的统计报表中获取。

    ③企业与证券公司的资金往来,如图3所示。企业

    与证券公司之间的资金流量主要表现为:企业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融资、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企业购买基金。3项资金流量均可从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报表中获得。

    3、企业与政府之间资金流量的数据现状及收集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资金往来的形式主要有企业纳税和企业买卖国债,如图4所示。政府税收的资金流量可以从财政部的统计报表中获取。国债的交易量可从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报表中获得。

    4、企业与个人之间资金流量的数据现状及收集

    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资金流量表现为企业支付的工资性支出和商业企业的销售收入。

    5、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流量的数据现状及收集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流量主要发生在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表现为同业拆借、国债交易和回购协议交易,交易数据均可从中央银行及证券交易所的统计报表中获取。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流量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会计报表获取。

    6、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资金流量的数据现状及收集

    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的资金流量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纳税和投资于政府债券。其中,金融机构向政府纳税的数据可以从财政部门的统计报表中获得;投资政府债券的数据可以通过三大监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获得。

    7、金融机构与个人之间资金流量的数据现状及收集

    ①银行与个人之间的资金往来。个人与银行的资金流量一般表现为居民的储蓄存款和消费信贷。流量数据均可从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中获取。②保险公司与个人的资金往来。个人与保险公司的资金往来表现为个人缴纳保费,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流量数据均可从保险公司的会计报表中获得。③证券公司与个人的资金往来。证券公司与个人的资金往来表现为个人购买有价证券。这部分的资金流量可从证券公司的会计报表中获得。

    8、政府与个人之间资金流量的数据现状及收集

    政府与个人的资金流量体现为个人购买国债,缴纳税金。个人纳税流量可以从财政部门的统计报表中可得到。个人购买国债流量可以在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中获取。

    (二)关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交易流量数据获取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分析表明,国民经济交易流量数据主要从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系统,财政部、证券交易所以及三大金融监管部门获得。其中,商业银行又是数据来源的最主要渠道。如果将国民经济中的企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则数据的收集将会简化。但如果将企业部门细分,如按照行业划分为房地产、冶金、煤炭、交通、电力等;按照性质划分为国有、股份制、民营等,则从现有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中获取数据会有一定的困难:(1)商业银行在会计核算时以及最终的会计报表中都没有对企业部门进行细分;(2)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录入时只录入金额和本行客户的账号,而不录入其他内容,这样,从一笔资金流量看,只能收集到主动办理交易一方的信息,而无法得到交易对方的信息;(3)商业银行在数据录入时,一般不录入资金流量的用途,因而给考察资金流向带来困难;(4)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中对企业代码的设计不统一,如中国银行的企业代码长度为18位,中国工商银行的企业代码长度为19位,也增加了数据收集的难度。

    (三)关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交易流量数据获取的解决方案

    上述问题的存在,为国民经济交易流量数据的获取形成一定的障碍。但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对交易记录规则稍加完善,将为我们收集交易量数据提供可能。

    1、增加商业银行数据录入的内容。商业银行得到的会计凭证中,记录有详细的交易内容。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在设计时也允许录入每笔交易的详细信息。但商业银行从自身核算简化的角度出发,在录入时,忽略了部分信息,如交易对方企业代码、交易资金用途、交易资金来源等的录入,导致交易数据统计的困难。如能对录入内容作出统一规范,增加相应的分类信息,则可实现国民经济交易流量数据的统计。

    2、通过编制应用软件获取数据。目前商业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内有一个记录开户企业基本情况的企业账户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详细记录有每个开户企业的企业性质、所属行业、经营范围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国民经济交易流量数据的获取。由此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的软件程序,将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系统与账户管理系统连接起来,从会计核算系统中的交易企业账号,获取账户管理系统中的企业性质、所属行业等信息,从而使交易流量数据可以按照企业部门细分。

    3、制定商业银行标准化数据规范,统一商业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数据的标准,如企业代码、资金用途等。

    四、开展虚拟经济核算模拟实验及应用检验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这是建立虚拟经济核算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主要是用于评价和完善虚拟经济核算。解决方案为,开展系统功能实验与应用效果检验两方面工作。

    1、模拟实验。根据前三项的研究成果,可建立一个虚拟经济核算模拟平台。开展两项实验工作,其一,对虚拟经济核算的前置性研究的逻辑一致性,数据信息的充分性和系统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检验。保证其对经济过程的描述是完备与合理的。对不完善的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反馈到前置研究;其二,针对经济稳定与安全等相关研究主题,利用模拟数据开展虚拟经济核算整体方案有效性研究。检验其能否满足应用目标对数据信息的要求,并对前置研究进行有效性评价。

    2、应用检验研究。在模拟实验后,在所建立的模拟平台上,开展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稳定与安全等相关命题的试研究。一方面,利用历史数据开展相关的经验分析;另一方面,给出一些冲击模拟考察其传递与放大机制。从而完成对全象核算方法功能的检验。

    五、虚拟经济核算的整体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建立虚拟经济核算系统是基于虚拟经济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开展的一项创新性研究。具有理论、方法与实践方面的复杂性。我们的研究以资金交易流量为核心概念,以重复交易流量为重点,以与SNA体系相适应为基本原理,以交易数据取得为突破口,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研究方案,按技术路线形式表示如图5所示。

    六、基本结论

    开展虚拟经济研究应建立虚拟经济核算体系。虚拟经济核算体系应与sNA体系相适应。这种安排是可以实现的。虚拟经济核算最大的困难在于获取各部门交易流量数据,该数据可从各方面搜集,最主要的是从商业银行交易记录中获取。如果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责任编辑:垠喜

    推荐访问:经济核算 解决方案 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