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师生心理关系的本质探究与内涵新解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09:40:25 点击:

    摘 要师生心理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中。良好师生心理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推进师生关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为理论依据,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揭示出师生心理关系为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之间以对立与统一的方式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发展的复杂关系,表现为师生心理在认知、情感、能力与人格维度上的张力。

    关键词师生心理关系 张力 心理过程 和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师生心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内容,对民主、平等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师生心理关系却不容乐观,在一项关于师生关系的调查中,52%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疏远”,认为“师生关系很疏远”的竟达到19.2%,令人遗憾的是,认为“很融洽”的居然仅占5.8%。[1]17%的教师认为“关系疏远”,31.3%的教师认为“师生关系的一般化”,认为“很融洽”的仅为9.6%。[2]关于“师生交往中最缺乏也是最需要的因素”的调查显示出师生关系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师生的沟通”这一维度,教师占64.3%,学生占58.1%。在关于“老师对学生观点的鼓励与支持和学生表达批判性观点的机会”这两个维度中,教师分别占13%和9.6%,而学生占14.8%和16.2%。[3]当然, 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目前师生心理关系中危机和矛盾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师生心理关系问题的严峻性。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立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2]反观我国师生关系的研究史,大致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学习苏联的“主导主动说”、8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的“主导主体说”、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倡导的“师生双重主体说”、“师生复合主体说”等三个阶段,其内容很少涉及师生心理关系。然而,“师生心理关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中”[3],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师生心理关系研究十分必要。

    一、师生心理关系的本质:哲学与心理学的双重探究

    1.哲学认识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列宁指出,承认这个规律,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都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倾向。要认识世界上一切过程的‘自己运动’、自身的发展和蓬勃的生活,就是要把这些过程当作对立面的统一来认识”。由此,与发展理论相适应,“自己运动是客观世界及对其认识每一个过程的条件和基础,是一切发展的主要的、决定性的推动力、源泉、动机及动因”。[4]师生心理关系的发展以及良好师生心理关系的建立需要自身矛盾的运动与发展,即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的对立与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的“张力”,即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同时在对立面上又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过程。

    2.心理学认识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能力和人格等四个方面。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收外界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情绪则是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而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的特有模式。”[5]因此,师生心理关系的本质就是教师心理与学生心理在个体心理即认知、情绪、能力、人格等维度的对立统一,而这种“张力”的平衡则是师生心理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这种和谐并不意味着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和谐状态。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因而,师生心理关系的和谐是在矛盾着的师生心理发展中的一种动态的、平衡的良好状态。

    二、师生心理关系的内涵:四维结构“张力”解读

    师生心理关系的内涵就是教师心理和学生心理在认知、情感、能力、人格等维度的对立与统一,以及在这些维度上的“张力”。

    1.认知维度的“张力”

    心理关系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一般认识过程一样,都要遵循认识论的原理和过程,即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首先,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作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教育者,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精通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而且教师都有着一种“教育情结”,大部分教师能够正确公正地看待学生。当然,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和行为表现等也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总的来说,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由于其丰富的阅历,因而能够很好地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把握学生。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学生阅历尚浅,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年幼天真,易凭一时的印象对教师做出武断的结论。因而,在认知维度就存在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以及认识程度,学生对教师的了解以及了解程度等方面的矛盾。因此,在师生双方相互认知的矛盾“张力”的过程中,即要设身处地地以一种同情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深入细微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活动。当然,建立良好师生心理关系也需要学生的努力,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主动交流。同时,师生之间的认识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亦如此。师生间积极肯定的认识,可以促进教育过程的良性运行并取得好的效果,“罗森塔尔效应”就证明师生间相互积极期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此外,师生在认知维度上的“张力”还体现在教师、学生与知识三者在地位上的“张力”。在“教师中心论”的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授知识给学生,学生和知识都成为了教师认识的客体;在“学生中心说”观念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中介桥梁的过度作用,学生通过教师而获取知识;在“师生双主体说”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客体;在“师生主导主体说”理论中,学生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获取知识。

    从上述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关系的演变中,发现三者之间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中,这种矛盾的发展也体现出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作用等方面的“张力”。教师是知之较多者,因而教师是知识传授的主导,而这种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前提,即学生的学是目的和归宿。这就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张力”。所以,师生心理关系在认知维度方面的“张力”,不仅体现在师生双方相互的认知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认知中教师、学生与知识的矛盾以及该矛盾的解决,从而实现良好师生心理认知关系的建立。

    2.情感维度的“张力”

    情感关系是师生之间心理关系在情绪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它是师生心理关系的重要方面并对师生的心理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影响好比诗人杜甫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6],是正常的师生交往、工作关系所达不到的,这种情感的作用能成为一种有利的关系机制,消除在正式交往和关系中由规章制度等所形成的外来压力的副作用,从而缩短由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离,促进良好师生心理关系的形成。

    从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建立中可以看出,师生心理关系在情感维度方面的“张力”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情感的一个动态的变化以至逐渐稳定的过程和学生对教师感情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而良好师生心理关系在情感维度的建立,则是实现这种“张力”的动态协调和师生心理在情感上的相融。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生疏—熟悉—亲近—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关系,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接近—亲近—共鸣—信赖。从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相互建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师生间的情感关系所达到的水平是不同的,而正是师生情感的“张力”,在日常生活交往、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沟通、交流、倾心相谈等实现师生情感的发展。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关系必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只有创设良好的条件,充分调动一切因素,才能有助于实现师生情感关系在“张力”的矛盾过程中的和谐,实现师生心理在情感上的共鸣,直至相融。从教师的视角而言,教师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都把他们视为发展中的、渴望完美的、具有无限潜能的人,同时要主动的和学生交流、沟通,缩短心理距离。从学生的视角而言,学生要尊重教师、爱戴教师,同时也要学会主动和教师沟通、谈心,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总而言之,师生良好情感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师生心理相融。

    3.能力维度的“张力”

    所谓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是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在能力这一维度上的“张力”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支配的一方。教师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人生阅历方面都要优学生一筹。在这一矛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是肯定的、现实的、不可否认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甚至人生经验等,而这种传授或者说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的进行必然要以学生的现有基础为前提。这就涉及到一个“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维果茨基将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7]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要以学生的现有基础为前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有效地提高自我能力,达到师生心理关系在能力维度上的和谐。

    4.人格维度的“张力”

    所谓人格,“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5]。此外,也有学者从人格的内涵角度来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8]。师生心理在人格维度上的“张力”就表现为教师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整体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而学生亦如此。这样,这种“张力”就体现在师生双方实现自我独立、完成整体自我、形成独特个性的过程中,而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师生双方的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从而导致师生双方心理在人格维度上的冲突,产生人格矛盾问题。那么如何缓解这种冲突,实现师生双方心理在人格维度上的协调并在动态中相互发展呢?首先,在人格上师生都要认识到二者是平等的关系,应相互尊重,认识到双方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有独立人格价值和尊严的人,都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和独特情感表达的人。其次,正是这样一种师生双方在人格上的不断发展以及发展的差距,从而形成的矛盾才促进了双方在人格维度上的不断提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毕竟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在人格上的完善要高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心理在人格维度上的和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海涛.基于师生视角的大学课程实施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2009(2) .

    [2]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苏沃洛夫.唯物主义辩证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5]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杜甫.春夜喜雨.唐诗三百首精选[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

    [7] 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 李红.教育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杨 子】

    推荐访问:探究 师生 内涵 本质 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