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浅析"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中教师能力与学生综合能力形成之间的关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05:45:12 点击: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造就一大批"一专多能"型的实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激活受教育主体,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互动,则是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一专多能 职业教育 综合能力

    一、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前提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与学的平等互尊是促进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探索教育规律,总结教育经验,提高教育水平的主要途径。教师只有充分遵循教育规律,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陈规,关爱学生,平等互尊,创设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才能有效实施教学活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营造宽松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良好的言传身教,将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独善其身”,率先垂范,让自己的人格魅力熠熠发光,赢得学生拥戴,形成教学权威,成为其良师益友,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尊师、爱师,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若教师自身的言行相悖,将失信于学生,使学生萎靡不振或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2.力求亲切自然、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格。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交流的双向活动,亲切、自然、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格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神效。教师端庄的仪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眼神,平易的教态将会使学生倍受鼓励与赞赏,获取信任与力量,激发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缩短拉近,还会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若教师一味高高在上,冷淡漠然,将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消极懈怠的学习态度,影响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

    3.尊重个体差异,平等善待学生。由于受教者的个体差异导致了学生发展水平、能力大小的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容易产生厚爱优生,薄待差生的错误倾向。而差生作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与教学中的难点,往往容易被教师轻视,被群体歧视。教师应走出认识的误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待学生,积极诱导他们改进学习与思维方式,勇追先进,重塑自信。教师只有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才会赢得全体学生的尊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才会造就社会发展所需的一大批栋梁之才。

    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基础。

    1.提倡学生“术业有专攻”。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动皆由需要引起。学生需要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如果教师善于了解学生的需要,创设必要的条件,鼓励、满足其合理需要,抑制、淡化其不合理需要,将会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知,个体需要与个体能力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若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个体的合理需要,这种需要便会转化表现为学生的个体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个体需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某项职业技能中有所建树,成为不同专业技能中的行家能手。教师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加深教学难度,拓宽技能知识的运用领域,使“术业有专攻”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技能的驾驭能力。个性化的教育,将会使职业教育春色满园,异彩纷呈。

    2.鼓励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教师应运用榜样的示范效应充分激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才能表现意识,使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举办一系列专业技能的竞赛活动,营造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才美外现。学生在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取的成就感,将会转化成钻研知识技能的强大动力。

    三、充分激励学生拓展综合能力,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关键

    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只有充分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教学核心的指导思想,着力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过硬,具有综合素质的“一专多能”型实用人才,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由于职高学生个体爱好互有差异,个人技能互不相同,技能熟练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某一技能领域内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而对其它技能知之甚少或一窍不通,这种“一专单能”的结果,将导致学生“强项更强,弱项更弱”,今后择业之时,一旦自己熟知的技能岗位已呈饱和状态,需转岗就业时,他们将难以胜任,举步维艰。就业岗位的多元化与多样性,要求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某一专业技能中的“专家”、“能手”,而且要使其成为众多领域内的“多面手”。因此,培养造就众多“行家”兼具“多面手”的“一专多能”型实用人才,已成为现行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针对职高学生表现欲强烈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鞭策先进,鼓励后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设计制定教学方案。在内容上,要指导学生把握课题主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手段上,尽可能让学生不拘一格,多管齐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工具。在模拟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研究、分析、归纳,要注意渲染活动气氛,强化学生的组织、表达及应变能力。由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教学的全过程,感触良多,记忆深刻,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晓知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主动地进行各项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巩固加深了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表现自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通过组织讨论、实验操作、归纳总结等教学途径让学生抒发己见,展现风采。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偏差,教师要及时引导、点拨,鼓励他们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而不包办代替。

    四、有效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根本

    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受教育主体,就应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快速而牢固地掌握应用技能。

    1.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分偏重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被动吸收,充当“收录机”的角色,导致部分学生“高分低能”,使职业教育走人误区。而素质教育推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重点的教育领域,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将教材处理简单化、随意化,不能单纯地只教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要点,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自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快捷掌握知识与技能。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在事物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标准已非唯一,答案却是丰富多彩,这为培养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创新能力创造了广阔的拓展空间。因此,教师在继承传统教法的同时,应力求创新,有所突破,注重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师向学生提问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求异等思维方式,提出不同看法与建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推理、判断,并提出见解。为实现预期效果,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巧设问题疑难,布阵排兵,暗设机关,让学生见仁见智,寻求答案。当学生临危迷茫之时,教师要及时导向,让学生能始终把握中心,关注焦点,而不至于偏题、跑题、迷失方向;当学生在发表意见,寻求解答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时,教师要立即点评,归纳总结,增强学生答疑解难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3.提倡教学互评,实现教学相长。提倡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相长,互为促动,是学生主体意识被激活的具体表现。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能动的互动过程。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将是检验、反馈教学效果优劣,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学生评价教师与教师树立威信及提高教学质量三个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教师的威信是在教与学的交往活动中,学生对教师某些特质的承认和敬仰,它本质上是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产物。在和谐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对学生因势利导,不断驱散学生的疑惑,让他们接受道德和知识的影响,学生心中就会自然升起对教师的尊敬。由于学生的评价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的言行仪表、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之处有可能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显露出来,教师应以此为鉴,激励、鞭策自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尽快趋同于学生的期望。当教师的威信一旦确认,学生便会把对教师的敬仰,转化为参与学习,获取技能的动力。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教师,将会使师生教学相长,互为促进。

    总之,职高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开拓教学新思路,着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力,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培养、造就一大批“一专多能“型实用人才,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磨练与挑战。

    推荐访问:浅析 人才培养 综合能力 能力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