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14:30:23 点击:

    【摘要】对江苏省中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解读文本背后的基本思想与价值取向,提出实施建议,帮助一线专业教师更好地理解课标、实施课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江苏中职;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41-03

    【作者简介】田妹华,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熟,215500)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职业教育。

    从2013年9月起,我省中职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全面试行《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此方案,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顶层设计的课标总体框架下,课标开发小组于2016年4月完成五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新课标由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部分组成,坚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方向,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与价值取向,支撑高质量的课程教学。

    一、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性质主要阐述清楚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以“蔬菜生产技术”为例,其课程性质规定为: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在“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产环境”“植物保护基础”“设施园艺”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从事蔬菜栽培工岗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后续“有机蔬菜生产”“蔬菜病虫害防治”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其中“必修”“专业技能方向课程”阐明课程类型,说明该课程是为保证学生基本学力而开设的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课程。“在……课程基础上”“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说明该课程与前导平台课程及后续方向课程之间的关联;“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说明该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课程,课程内容来源于生产一线的实际经验,学习内容直接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从事蔬菜栽培工岗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说明课程的本质是育人,同时体现职业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二、学时与学分分析

    课程的学时与学分严格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1学时为45分钟。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规定: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四门技能方向课程“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均为174学时,11学分。明确学时与学分,便于学校安排课表,给学生提供四个方向课程的选择,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身条件与发展需要,按照学校课程安排,制订个人的课程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技能方向课程体现课程民主化与人性化的价值追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三、课程设计思路分析

    课程设计首先描述出课程的愿景,直接体现教育理想与旨趣。以“蔬菜生产技术”为例,引领课程设计思路的是:“本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度融合蔬菜生产过程中职业精神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其基本理念突破了技术理性单一旨趣对专业知识的束缚,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彰显课程与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课程充分达成每一个学生作为人而存在着的美好愿景,为学生选择未来生活和职业道路做好充足的准备,体现课程培养人的价值追求。

    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果蔬花卉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而确定。三维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提出的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

    课程内容的设计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四级果树、蔬菜、花卉、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果蔬花菌生产技术规程而确定。强调课程的内容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侧重实践性与职业性。

    课程结构编排的设计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以具体果蔬花菌生产流程为主线,根据果树、蔬菜、花卉、菌类园艺工岗位典型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突出育苗技术、定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职业技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合,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

    四、课程目标分析

    课程目标是教育意图,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目标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参考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后应达到的状态和发展水平。以“蔬菜生产技术”为例,其课程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主要蔬菜的生物学特性、生产季节与茬口安排,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制订并实施蔬菜生产计划,依据规范的生产流程与管理技术,独立或协作解决蔬菜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依据总体目标,能形成如下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能识别常见蔬菜并进行分类,了解其形态特征与栽培习性;能熟练进行蔬菜生产种植设计、播种育苗、定植与栽培管理;能从某些蔬菜的生产管理中找出共性,归纳总结出这类蔬菜的生产管理技术;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或协作解决蔬菜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课程目标也是确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分析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技能课程大多需要通过理实一体化进行教学,因此,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主,即以项目为中心,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提出相应要求。这是一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将纵向的脱离职业领域且缺乏沟通的学科课程体系打破,向职业回归。以“蔬菜生产技术”为例,整个课程共有12个项目,具体为:蔬菜生产入门、瓜类蔬菜生产、茄果类蔬菜生产、豆类蔬菜生产、白菜类蔬菜生产、根菜类蔬菜生产、绿叶菜类蔬菜生产、葱蒜类蔬菜生产、薯芋类蔬菜生产、水生蔬菜生产、多年生蔬菜生产、芽苗菜生产。除了“蔬菜生产入门”这个基础项目外,其他项目都以生产某类具体的蔬菜划分。课程的实施要求把职业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在职业情境中展开。每个项目按照蔬菜实际生产过程分成与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四个具体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下的课程内容及要求的基本参照点是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特点,通过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通过学习任务细化,将有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考核内容有机嵌入项目课程中,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行业从业标准相衔接。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自主完成信息与资源的收集;根据市场需要合理选择品种、确定生产季节与茬口安排,制订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任务;对生产技术进行归纳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成生产技术报告。在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综合职业知识,更形成了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走向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六、实施建议分析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部分。

    教学建议强调了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能力提高为目标,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体现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实行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些都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学关系和教学情境构建的建议。考虑到配合农时农事,项目课程的实施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季节灵活安排,推进专业教学紧贴生产实际。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可结合地域特点、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补充新品种与新技术,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同时,果蔬花菌生产操作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等内容可有机融入相应教学任务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高度融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视频、动画、图像、多媒体课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呈现以往学校情境中难以呈现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实施效果的检测,是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学习要求的手段。评价建议强调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导向、教育与激励的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注重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元、内容多样,构建与课程目标相一致的多元评价体系,力争使之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师的判断和决策,及时给教学提供反馈。对果蔬花菌分类、生育周期、生物学特性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依据课程目标要求,主要采用笔试评价;对具体果蔬花菌生产技术、田间管理操作技能的检测,依据企业生产技术规程和四级园艺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主要采用观测、现场操作评价。同时,评价应紧扣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课程特点,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要重视发现、分析与解决果蔬花菌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形成。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客观告知学生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时与学生商讨改进的方法与途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要充分肯定、有效引导。

    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专业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吸收果蔬花菌生产行业的新品种、新技术,对接岗位要求、园艺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技术规程,将有关的品种选择、生产季节与茬口安排、实用生产技术等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各教学任务中,并渗透优秀企业文化和产业文化。需要强调的是,教材的内容不应是对现有学科知识的重新剪裁,也不能笼统地罗列大块学科知识,要精心设计项目活动,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分析学科知识时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点,并以此为生长点,提高项目的能力训练价值。同时,教材内容的编排要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在保证项目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为学校和教师拓展、开发内容留下空间。教材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图、文、声、像配合得当,体现可读性、趣味性与直观性。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要素来源和课程实施的条件来源,大自然有充足的果蔬花菌资源,本专业应充分开发自然课程资源,体现课程形态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是重要的社会课程资源,建议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加强专业学习和企业研修,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跟踪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配全课程教学相关现场的物质资源,包括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工作任务书或工作手册、实训指导书、实训基地、栽培设施、材料与用具等。开发和广泛运用信息化课程资源,配备课程必备的电子读物,及时开发、补充、更新和延伸数字化教辅资料,建立动态、共享的课程资源库。总之,课程资源开发应结合教学实际,在满足教学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力求丰富课程内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促使学生提高主体意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七、课程标准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作为对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后预期结果所做的一种基本规范与质量要求,不仅是课程教与学的依据,更为教材编写、教学、学业评价和考核提供了纲领性文件。我省中职专业课首批课程标准已研制完成,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待检验,需要经过实施和评价过程,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教师是课程标准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实施行为直接决定着课程标准实施的效果。课程标准的实施不是自上而下的线性路径,而是动态建构和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旨,基于专业判断,对课程标准进行解构,然后再依据教学实际、教学情境,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创造性地实践课程标准。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为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各种保障条件,制定落实课程标准的实施规范,加大课程标准实施的宣传力度和相关的培训力度,对课程标准的使用提供全面指导。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健全课程评估机制,评估课程标准实施水平,诊断实施中的问题,指导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推荐访问:生产技术 果蔬 课程标准 花卉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