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新丝绸之路下对宝鸡历史文化的审视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12:20:27 点击:

    摘 要:丝绸之路被喻为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开创了东西方相互寻求交流、对话,互惠互利与合作的先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宝鸡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研究与运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丝绸之路;宝鸡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9-0133-02

    1 丝绸之路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历史事件之一

    中外学者将“近代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列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事件之一,其次将“汉代张骞通西域”列为历史进程的事件的另一例。

    1.1 丝绸的“先祖”在中国

    据史书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史记·王帝本记》),“西陵氏始蚕”(宋·罗泌《路史》)。西陵氏即黄帝的妻子,民间将其称为嫘祖,并认为是她开始养蚕,治丝,织锦的。当然,这一说法毕竟属于传说。我国典籍中有关蚕桑丝织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追溯历史上我们的先民开始养蚕缫丝,最晚在夏之前。《诗经》的诗句中,也有“氓之嗤嗤,抱布贸丝”,“鸬鸠执在桑,其带伊丝”等。据考古发掘,“蚕、丝、帛”等字最早出现在殷墟的甲骨文中,从商代人们就已经生产使用丝绸了。我国先民生产并使用丝绸距今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了,比《尚书》中的记载还要早几百年。

    1.2 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陕西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劝募能够通使到西域的人。张骞(今陕西城固人)以使节身份挺身应募,从陕西长安出发,第一次出使到西域。从公元前138年出发,至前126年归汉,历时13年,辗转千里,受尽了磨难。公元前119年,在卫青、霍去病发起对匈奴大出击的同时,汉武帝任命张骞做中郎将,率领三百名随员,每人各带两匹马,万头牛羊,价值万千的金钱、货物、丝绸等礼品第二次出使西域,先后到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乌兹别克,塔吉克),大夏(阿富汗)、安息(伊朗)、身毒(印度),并得知条支(伊拉克)、大秦(罗马)等36国的情况。随之汉朝先后在西部,设立了酒泉郡、武威郡,逐渐征召,迁徙百姓居住。后又设立了敦煌郡、张掖郡,加强了对西部的治理。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

    1.3 丝绸之路的内涵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与外界第一次交流,史称 “张骞凿空”,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杰出的外交家。西域开通以后,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相互间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一书中,把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证,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通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丝绸之路作为一段特定的历史和专门概念,正演绎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它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含义,它所带来的“蝴蝶效应”,正重新绽放异彩。

    2 新丝绸之路下对宝鸡历史文化的审视

    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丝绸之路的节点上作为空间和地域上都为世界提供着多重的兴趣。西部大开发为宝鸡历史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重开丝绸之路,建立欧亚大陆桥,为宝鸡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研究与运用开拓了新的领域。

    2.1 构建“宝鸡学”是对宝鸡历史文化的诠释

    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提出:“余敢预言,至21世纪,凡治文史者,如不谙‘宝学’,定非饱学之士也。‘宝学’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将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纵观宝鸡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文明、民族的起源、发祥无不与宝鸡这块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在渭河流域,黄帝、炎帝之间的战争,氏族部落的繁衍、迁徙;西周时期周人与周原,周王朝的建立;战国时期,秦人的崛起,秦都的建立,中华民族沿着这一脉络发展壮大,建立一门“宝鸡学”,尤为重要。它对于传承沿革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历史的记忆与宝鸡文化联结,让中国的文明史从宝鸡起航,让宝鸡成为世人瞩目的新星。以欧亚大陆桥新的丝绸之路的对接为契机,以更大的范围和研究领域将宝鸡文化传递出去,架起中国文明史与宝鸡历史文化发展的桥梁。

    2.2 重塑宝鸡历史文化的管理价值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对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研究与运用已成为人们的共同选择。对历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需要人们不断地去解读。需要大视野,广领域、多层面、跨学科的有识之士的努力探索。需要高科技的注入,唤醒尘封的历史记忆,让优秀的文化以实力和魅力展现。

    2.2.1 构建宝鸡陈仓博物馆

    以“陈仓”为名片,打造宝鸡的名牌效应,把博大精深的宝鸡历史文化重新整合,以视觉档案、视觉资料和文本资料解析和传承宝鸡历史文化。

    2.2.2 编纂史志

    抢救收集渭河流域,特别是宝鸡地区的历史文化、典故、典籍。编纂宝鸡的村史村志,抢救已被风蚀剥落的宝鸡古文化、古域名、古乡俗、古碑志。从追寻的民俗历史中,探求、记载先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遗风古韵。

    2.2.3 开发历史文化景观

    开发、复制先祖生息、繁衍、生活、迁徙的宝鸡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使历史文本资料以景观实物的形式呈现。构建人文景观,把文本文化转化为视觉文化,把视觉文化转化为可触摸的景观文化,帮助消亡的记忆复活,让宝鸡这块土地上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变成一个巨大的历史记忆系统,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对此,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宝鸡人,应该责无旁贷的去实践。

    2.3 丝绸之路上渭河流域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

    遗产廊道是近二三十年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大的范围内保护历史文化的新措施。宝鸡历史文化在渭河流域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渭河流域孕育了宝鸡历史文化,宝鸡历史文化的发展要与渭河流域紧密的结合起来。

    2.3.1 进行跨学科的理论研究

    将点状的、分散的、断裂的文化遗存,纳入到长线的构建中。对分散保存于国内外的考古文献、出土文物、影像资料、旅游信息、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关宝鸡文化的信息,加以整合、提取、建立文化基因库,著书立说,编纂成册。

    2.3.2 以大文化、大区域,开展文化交往

    打造出渭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廊道。宝鸡是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已不容置疑,但是宝鸡的文化要做大,就要向周边扩散、放大。开展文化交往,互惠互利。有学者曾提出“文化交往的历史,必然是一个双向对话、相互改写的过程。”我们的先祖在宝鸡周边早期的活动中,文化、生产、生活都留下了印迹。

    2.3.3 与周边城市建立区域性的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共享

    陕西仰韶文化遗址,具有代表性的有西安的半坡遗址与宝鸡的北首岭遗址。天水的伏羲与宝鸡的炎帝,汉中巴蜀文化与宝鸡的周秦文化,在宝鸡周边之间,先祖们的文化始终是联结、交织和碰撞在一起的。

    ①在周文化中,周人的先祖最早居住在陕西武功西南,后率族众迁到豳(彬县),再迁到周原,在周原活动、繁衍、发展、壮大后又迁到丰、镐(西安),东征后,迁到河南洛阳发展为东周。

    ②在秦文化中,秦人在甘肃一带,沿着渭河流域由西向东发展,建都城在宝鸡。春秋战国几百年中,雍城(宝鸡)一直是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在这里完善了奴隶国家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秦穆公时,雍城已是西北最大的城市。公元384年,秦献公后把秦都从雍城迁到临潼。直到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灭亡,约140余年。

    ③在三国文化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公元227年进驻汉中,和曹魏展开了争夺关陇地区的战争。先后转战在汉中、天水、陇西、泾川、秦安、成县、文县、宝鸡、眉县。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后病死在五丈原军营中,葬于汉中勉县定军山。

    ④在丝绸之路文化中,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经过渭河流域,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宝鸡在古陈仓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见证了渭河流域的沧桑、兴衰和巨变。2009年国家在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展现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战略性规划的出台,为宝鸡的明天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宝鸡处在渭河流域的主轴线,有着自己文化的底蕴和魅力。新欧亚大陆桥的建立,为传统“丝绸之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构建文化遗产廊道,将分散的、点状的、局部的文化遗产连接成片,贯穿成线,打造成长线的文化精品。以宝鸡为龙头,映射周边古文化遗产的相互联动,势必为宝鸡文化的传播,经济区域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1] 孙葛.对丝绸之路(新疆段)遗产廊道文化景观进行视觉建构意义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2).

    [2] 高伟江,徐新荣.基于经济合作的丝绸之路开发[J].丝绸,2005,(3).

    [3] 霍彦儒.关于宝鸡历史文化地位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2005,(2).

    推荐访问:宝鸡 丝绸之路 历史文化 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