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09:11:12 点击: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首次将乡村发展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会上对乡村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这20字的战略方针,体现了国家对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覆盖的发展理念。文化作为乡村衍生、发展的重要因子,其重要价值受到更多关注,战略地位不断上升,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成为未来乡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一、新时代条件下对乡土文化价值的基本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条件下,本文对乡土文化价值形成了几个初步判断。

    (一)乡土文化是乡村振興凝心聚力的黏合剂和发动机

    乡村振兴虽然被写进了国家战略,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要在方方面面给予大力扶持,但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必须来自广大农民,只有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才有可能。没有来自乡村的内生动力,仅靠外力的推动,乡村无法获得自我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只能来自年轻人对乡村未来的信心。只有对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有足够的认知与共识,才可能让年轻人在乡土文化的智慧积累中看到未来明亮的生长点,才可能激发他们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潮流中来。

    (二)乡土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文化资本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下,与自然有天然联系的乡土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文化资本。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时空距离逐渐从过去的发展障碍变成了有利条件,为城乡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因为差异而在融合发展中形成文化的张力,正因为有了这种张力,城乡文化才会焕发生机。乡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历史积淀及活态载体,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地。乡土文化因为其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将成为巨大的文化资本,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作用。

    (三)振兴战略需要传统乡土文化的现代转型

    乡土知识有着久远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经验积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传统,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走向未来的根源所在,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乡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最接地气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活力。

    二、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年来各地在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乡村振兴的思想道德基础相对薄弱

    当前,部分地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不够,在宣传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缺乏探索与创新,与新时代目标要求脱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脱节,与当地传统文化资源脱节。一些农村精神文化传播阵地被荒弃,部分农民集体观念淡漠,功利主义凸显,失信行为日渐蔓延。部分地方大兴土木修建祠堂,祠堂文化低俗化、宗教化现象有所抬头,一些祠堂成了烧香拜佛、聚众赌博之地。外来宗教对农村基层的影响不容忽视,当下尤其必须警惕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二)乡村不良之风盛行

    打扑克、买六合彩、喝酒猜拳等成了当前乡村群众主要的日常娱乐。铺张浪费、炫耀攀比、请客送礼等人情消费名目繁多,礼数变成了钱数,礼仪只剩下礼金,让被裹挟的多数群众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物质负担。许多农村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逃学辍学者众多。在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居住的农村,在缺乏有效引导和自我纠正的环境中,这些不良风气的放任自流,成了乡村振兴过程中急待疗愈的“伤口”。

    (三)优秀家风家训资源亟待薪火相传

    不管是达人之家还是普通农家,随处能看到散落的家风家训等传统资源,但这些宝贵的资源多数被遗忘在斑驳的老屋或破旧的族谱里。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家风家训及本乡本土的文化缺乏了解的兴趣、渠道和方式,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知晓祖辈口传的村史和家族故事,恰是一种默默流淌的脐带般的文化血脉,而这在乡村年轻一代身上出现了断裂,“道德传家、耕读传家”的典范难以再现。

    (四)农耕文化纽带面临断裂

    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迁,各地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凋敝,“谁来种田”“怎么种田”问题严峻,农耕文化传承面临断裂,尤其是较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频现。农村年轻一代不再依恋土地,对自然缺乏敬畏,对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不违农时”缺乏尊重。由于对农耕文化的“取宜”“守则”“和谐”“节用”等深厚内涵缺乏认知与共鸣,加剧了今天农业生产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化肥农药的滥用。而这些优秀农耕文化传统,恰恰是振兴乡村的根与魂,是重塑文明乡风的神与形。

    (五)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日渐消失

    在社会转型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原先根植于乡间沃土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正在加速消失。传统文化表演场地破旧、民间文化传承活动逐年消减、发展资金和传承人才,濒临失传。年轻一代或因生计所迫,或因非遗项目缺乏时代吸引力,对其进行学习与传承的动力严重不足。据统计,各地目前从事非遗传承的80后、90后几乎不见踪影,相当一部分非遗项目遭遇“人走艺绝”的失传困境,“只有传没有承”现象更是普遍。与此同时,传承人团队梯度建设乏力,尤其对愿意学习和传承传统项目的年轻人缺乏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政策,非遗传承人长效保护与扶持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传统村落保护形势严峻,量大面广与资金杯水车薪之间的矛盾突出,多数地区尚未出台关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法规。此外,仍有大量遗存丰厚的村落,综合利用程度低,急需唤醒其历史、文化、科学、艺术、教育等资源的多元价值。受传统建筑技艺逐渐消失、政府引导不足、群众消费与审美有限等因素影响,地域性、民族性建筑的特色元素消失殆尽,广大乡村民居建筑呈现“千村一貌”“百户一色”的苍白状态。

    三、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塑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结合当前实际,建议切实解决乡土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凝聚共识,久久为功。

    (一)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1.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落好地、生好根”乡村主题活动。探索构建有利于乡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引导机制和重要创新抓手,倡导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扎根乡土,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力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传播,坚持新闻宣传、理论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五管齐下”,形成立体化宣传引导格局。充分利用乡镇和村级文化综合性服务中心等阵地,抓住重大节庆、民间民俗活动等时机,广泛开展楹联诗颂、道德讲堂、文艺演出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处有、天天见,实现“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

    2.把移风易俗融入文明创建活动。结合幸福乡村建设,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遏制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建立婚丧嫁娶文明简办的长效机制,约束村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的行为,树立崇尚节俭新风尚。开展“移风易俗,助力脱贫”主题活动,引导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融入新时代移风易俗活动,对参与大操大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制定有效的惩戒与约束机制。

    3.全面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注重挖掘传统节庆习俗蕴藏的丰富资源,运用重要传统节日内涵、习俗与仪式等涵养家风文化,发挥家风家训的化人与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优良家风家训的熏陶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乡村学校深入开展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格言活动。借助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组织“弘扬优秀家风、传承家庭美德”评比活动,征集一批反映好家风好家教、弘扬家庭美德的诗词楹联、书法绘画和摄影作品,培育良好家风。

    (二)大力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

    1.推动村规民约“上墙入心”。进一步发掘整理传承以往好的村规民约,结合新时代要求,围绕乡风文明、遵纪守法、环境治理、发展经济等重要内容,引导村民对村规民约重新进行修订,制定出简单易行、务实管用的治村条款,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形成共识。探索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开展村规民约承诺行动,推广建设“道德评议会”“道德红黑榜”等新型德治平台,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2.推进新乡贤与乡村治理有机融合。进一步运用本地乡贤文化资源,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着力吸引和凝聚农村优秀基层干部、优秀企业家、经济文化能人、回乡创业人员、退休干部等人士反哺桑梓,提升新乡贤在乡村道德伦理、地域文化、特色产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时代价值。建立健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有效机制,搭建新乡贤引领乡风良俗多样化平台,推动成立乡贤理事会,鼓励把城市先进理念、要素资源、人力资本、知识经验运用到乡村治理与建设之中;设立乡贤榜、悬挂家贤匾、评选星级乡贤,激励新乡贤发挥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价值引领作用,着力传播文明理念,以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乡风,成为乡村文化的推动者和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

    3.拓展乡村祠堂文化传承和德育功能。结合新时代要求,充分挖掘利用乡村祠堂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德育功能优势,把现代文明理念融入各类祠堂习俗活动,激励其发挥出尊祖敬宗、凝聚血亲、规范伦理、促进有效治理的重要作用。拓展乡村祠堂多元化功能,创新乡村祠堂管理,保护性开发古老乡村祠堂,因时因地引导群众把祠堂建设成乡村民俗博物馆、道德讲堂或本土文化传习所,使之成为传承优秀乡土文化、提升乡村德治水平的重要平台。同时要注意防止乡村祠堂出现宗教化和低俗化倾向。

    (三)厚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基层基础

    1.推进“乡土文化+”产业融合。深入挖掘特色农业农村文化元素,推动“乡土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乡土文化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一批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基地。进一步把丰富的乡土文化元素导入乡村旅游,促进以乡村山水风貌、乡土建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民族节庆、风俗习惯等内容为主的乡土文化传承。以创建融合品牌为抓手,努力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村落民居为形的标志性农旅融合品牌,催生乡村振兴新动能。坚持扶贫与扶智并举,大力推动贫困地区将乡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探索贫困地区乡土文化资源+艺术创作工作室、+产业基地、+旅游文化等“乡土文化资源+”模式,形成“溢出效应”。

    2.探索建立传统村落保护试验区。在适时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条例立法工作、提高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法治化水平的同时,积极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机制,建议设立传统村落保护试验区,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地方勇于创新,力争形成一条具有地理性标识的传统村落保护与综合利用之路。以行政村为单位,启动村史室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一批行政村,依托现有乡村建筑建设村史室,编撰村史册,设置村史展,记录乡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留住乡村记忆,加强乡土文化传承。

    3.加大非遗传承人团队建设扶持力度。完善非遗传承人扶持机制,加大对非遗传承人团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把对非遗传承人的资金补助酌情擴展到对团队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切实调动年轻一代传承传统技艺的积极性,形成合理梯队。进一步挖掘整理本乡本土优秀文化,大力倡导把优秀乡土文化全方位融入基层中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引导地方编写“乡味十足”的校本教材,开展传统农耕习俗现场教学,开展非遗传承人进课堂活动,创新戏曲进校园模式,组织节庆礼仪体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构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文化”格局。

    4.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自然村屯延伸。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山寨春晚”等农民自办文化如火如荼、自然村屯公共文化设施奇缺等实际,建议设立自然村屯公共文化设施专项经费,开展“一场一台一室”万屯行动,有序引导公共文化设施向居住较集中、人口数量较多、群众文化需求旺盛的自然村屯延伸;通过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方式,因地制宜在自然村屯各建设一个文化小广场、文化小舞台、文化小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到2020年,争取“一场一台一室”覆盖到全区10 000个以上的自然村屯。

    5.探索城乡文化“结对子”新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城市文化场馆和乡村文化站点等“一对一”对接,引导和支持城市机关单位、文艺团体及社会各界与基层农村尤其是贫困乡村结对,建立健全各类就近便民、扎根基层、作用明显的结对帮扶队伍,把文化服务定向、精准地送到农村,让城市文明辐射带动乡村,逐步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富口袋”到“富脑袋”的转变。指导农民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办文化,加快培养一批文化示范户、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作者系广西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责任编辑:徐雪野〕

    推荐访问:乡土 传承 视角 振兴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