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走进鲁迅图书馆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06:30:06 点击:

    古老的地方常常会选出惊喜的。

    这些年我每每走过西安的新城大院,从没想过这座大明王朝统领西部的秦王府,已然看不到李自成登基的任何痕迹了,反而在路经一栋被白色瓷片覆盖的小楼时,会不经意地朝那烫金的“鲁迅图书馆”瞥上一眼,心想声名卓著的舒同怎么会为这小小的图书馆题名呢?感觉这个名字可能是上世纪什么运动留下的痕迹,这几个字可能是好事者从字库里集来的。感觉那扇两米宽的拱形小门里,一定像厂房角落里的书屋,摆满了花花绿绿的时尚书刊,可在繁忙之余抽暇浏览,觅得惬意;或钻进去查到并不深奥的片言只语,心生得意;似乎那伟岸的馆名与雍容的书法,与这被冷落的门脸不甚协调的,以致有一次突降阵雨,我还跑到楼檐下躲了一会儿,也没想进去拣几本书来。但是,那天我随大院主人走进窄窄的拱门,不由地暗暗吃惊,这小小的图书馆真就像那名字一样太有来头了。

    穿过短短20米长的走廊,居然有一个介绍图书馆历史的陈列室,一张张上世纪的图片和一行行文字静悄悄拉开了动人心魄的大幕,脚下刚移几步就有肃穆涌上来了。没想到王府角落的图书馆竟与红色政权一样悠久,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在瑞金刚刚诞生,5个月后就在沙洲坝建立了中央图书馆,那棵粗壮叶茂的樟树边,有一间被称为敖厅子的小屋,只有区区20平方米,竟藏有图书5000多册,汇有30多种苏区的报刊。可见红色政权诞生后,尽管空气中弥漫着血雨腥风,革命党人却始终不忘学习,那一册册盖有中央图书馆钤印的书刊,浸染过多少革命者的汗渍,也领略过多少领袖的抚慰。毛泽东解放后与友人回忆时就说,那《矛盾论》与《实践论》,就是在敖厅子里翻阅图书形成的思路。两部煌煌大作,通俗地将辩证唯物论提升到一个新阶段,多少人的世界观就是因此开启的,似乎仅凭这一点,这个图书馆就足以载入史册了。

    我惊讶,在那你死我活的艰难岁月,红军视装备如生命,而对读书的渴望也不亚于武器的。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每天都有枪声,每天都在死人,可是稍得喘息,图书馆就冒着浓烈的硝烟开张了,显然那些图书是像军用物资一样随队而行的。我看到1935年10月,红军经历了雪山草地的风雨洗礼,刚刚来到陕北的吴起镇,中央图书馆的小门就悄悄开了。这个微妙的现象一定感动了美国记者,斯诺用镜头记录了一位红军小战士在图书馆门前的萌影,随后那个可爱的形象便随着《西行漫记》名播四海了。抗战胜利后胡宗南率部进攻陕北,我军果断撤出了延安城。然而,在隐蔽大型辎重的同时,仍不忘将馆内书籍如圣经般藏进了安塞县的真武洞,直到我军红旗重新插上延安城头,那些图书才又焕发了五彩颜容。

    我惊讶,这个鲁迅图书馆居然还承载着国共合作的历史,1936年10月24日《红色中华》报道,鲁迅先生逝世后举国哀悼,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致电国民党中央和民国政府,提出了纪念鲁迅先生的五条动议,其中第三条就是“改苏维埃中央图书馆为鲁迅图书馆”。原来,这个馆名还连缀着两党波澜起伏的情愫,当是那个汹涌时代的温柔见证了。

    似乎站在陈列室里,脚下稍有停顿就能感慨起来的。坐落在宝塔山下的简陋图书馆竟然还吸引了老外的目光,曾经深入延安采访的美国作家史沫特菜,就对鲁迅图书馆珍爱有加,她不但捐赠了一大批外文书刊,还开设了外文书刊部,自告奋勇担任了管理员,在那黄土弥漫的延河畔开启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

    显然,这个图书馆承载了共产党人深远的需求,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柏渠就曾担任馆长,这可能是近代史上级别最高的图书馆长了。而且鲁迅图书馆还饱含着领袖的牵挂,1939年12月6日的《红色中华》上,有一豆腐块般大小的消息:为扩建馆舍,毛泽东给图书馆捐助了200个银元,林柏渠捐助了300个银元。展室正中的两个玻璃橱柜还恭恭敬敬摆着一套精装的《鲁迅全集》,竟然是周恩来1938年托武汉办事处专门给图书馆买的,我想就此取出感受大师的教诲,却发觉玻璃门已经锁死,如今已如珍宝般收藏了,看来这里不知有多少书刊留有令人唏嘘的故事呢。

    在新中国隆隆的礼炮声中,鲁迅图书馆随西北军政委员会迁到了西安,也将一批珍贵书刊移交给了中央档案馆。后来,鲁迅图书馆又随陕西省政府迁入新城大院,藏书日增,环境日新,给忙碌的人们带去一丝阅读的享受。文革伊始,为避免馆藏图书遭受损失,机敏的图书馆人又挑选书刊移交给了上级部门,保证了革命者的印迹永久留存。1981年8月,鲁迅图书馆在新城大院又开张了,曾经在这里有过阅读经历的舒同先生,欣然提笔写下了“鲁迅图书馆”五个大字。2009年9月,齐心先生也为鲁迅图书馆题写了“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鲁迅精神”。显然,小小的馆舍牵动着无数共产党人的心扉,也把他们对后代的期盼透过笔墨传递出来了。

    我肃立在清净的展室里,端详着一张张影印的借書票感慨良多,似乎看到领袖们在书架前如饥似渴,滔滔思绪带给了革命者不竭的动力;凝视着那小红军腼腆的面庞,似乎看到老外端着相机在门前徘徊,阅读的背影激起了对共产党人的敬仰;环顾那一排明亮的玻璃橱柜,还似乎看到一匹匹骡马驮着图书,也披着共和国早春的曙光,跟随着解放大军南征北战,一个个字符已化作了冲锋陷阵的号角……

    不过,当我走出鲁迅图书馆,目光从金灿灿的匾额上移到环绕大院的明朝残垣上,突然想到那李自成当年的起义军也曾摧枯拉朽的,一日攻克了西安,在秦王府黄袍加身,二日攻克了北京,昭告天下国号大顺,然而短短几个月就一败涂地了。似乎很多人都在探寻他们失败的因由,写成的论著几乎能铺满大院了,而没有把学习摆上日程,及时汲取文明的智慧,抑制膨胀的骄奢淫逸,恐怕是一个容易疏忽的问题。而共产党人所以成功,秘密可能就在这里呢。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默默的图书馆人,没有因为狭小而放弃精神的挖掘。

    2019年5月6日于新城

    推荐访问:鲁迅 图书馆 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