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也说左思“椒房之矜”与“涧底之叹”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04:45:10 点击:

    [摘要]左思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有才华,有激情,有毅力但却始终不能完全得志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在外型上和性格上有着缺陷的才子。在当时门阀制度的压迫和崇尚外貌风度的社会美学观念的阻碍下,纵然是“辞藻壮丽”,志大才雄,有着皇亲国戚的椒房虚名,却因“吏干乏能”“貌寝口讷”,像沉郁于深山涧底的寂寞古松一样,难以实现其致力天下的人生理想。这就是困扰左思一生的“椒房之矜”与“涧底之叹”。

    [关键词]左思 椒房之矜 涧底之叹

    细读左思的八首咏史诗,我们可以发现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意在卿相却又出身寒门,志大才雄而又吏干乏能,名动天下而又貌寝口讷。其中最为纠结的一对矛盾,就是左思引以为傲的家史和没落沦于寒族的现况,以及其经世济国的情怀相对其仕宦低沉的一生报国无门的哀叹。这一系列的矛盾归结,我们不妨称之为左思的“椒房之矜”与“涧底之叹”。

    一、椒房之矜

    青年时代的左思已经是一个博学多能的青年,对未来充满向往。像其他的男孩子一样,父亲是左思小时候生活的榜样。左思的父亲由于在朝廷为官,百忙之中不惜重金延请名师教育子女——“学钟胡书并鼓琴”。钟为钟鹞,胡为胡广,都是当时名家。当女儿以才名入选后宫的时候,“武帝以为能”,左熹遂被擢升为殿中御侍史,后来又升为弋阳太守。这在寒族出身的“小吏”中间,绝对是少有人企及的。所以父亲自然就成了年少的左思心目中最好的榜样。

    有着这样一个令人骄傲的父亲,又有着一个同样令人骄傲的妹妹,使得自我感觉良好的他很早就以英雄和经天纬地的奇才自诩,并且希望自己能像父亲期待的那样,有着经世济国的上进心和重大义轻财禄的高洁品格。像许许多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样,面对动荡的社会,放眼不平静的“江湖”,左思梦想着有一天能够驰骋疆场,像历史上的伟人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干一番伟大的事业,并想那些“功成不受爵”的先贤一样,以高尚的品格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正如他在《咏史》第一首中所写的:

    弱冠弄柔翰,卓犖观群书。

    论著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驰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这个时期的诗歌风格,积极昂扬,恢弘大气,旁征博引,辞彩壮丽,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左思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这首诗很可能写在左棻进宫不久,以“椒房自矜”的左思内心豪情万丈,笔下的自己,文韬武略,品格高尚,志向高远,甚至还梦想有天能够功成身退!

    泰始八年,十六岁的左棻以才名被选入宫,十九岁的左思及全家遂迁入京师,妹妹进了皇宫,寒族出身的一家人都为之荣耀,父亲也由一个“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经常能够见到皇上了。这时的左思内心进仕的热情被熊熊点燃。《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引注《左思别传》载:“思为人无吏干而有文采,又颇以椒房自矜,故齐人不重也。”左思的妹妹左棻以“善缀文”而被“武帝闻而纳之”,住进了世人所羡的椒房。《晋书•左贵嫔传》云:“后为贵嫔。”左棻初进宫时为修仪,系后宫九嫔之列,据姜剑云考证左棻后来升为贵妃,而贵妃则居“三夫人”之首,位视三公。这对于寒族出身的左思一家来讲,确实是莫大的荣耀。

    据《晋书•左思传》载,“其先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为氏焉。”所以以才名自负的左思其实在内心深处,一直是以王室子孙而自诩的。他满怀豪情期待致力天下的另一个原因恐怕还是怀有这一层深意,虽然在当时的重压下绝绝然地不敢说。左思一家以文章显,“家世儒学”,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左思的父亲在用曾经辉煌过的家史教育他们的时候,以王室后裔的身份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以兴邦立国,也不是没有可能。再加上左思自己后来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也能从历史典籍上了解到祖上乃是齐王室庶出之公族,而今妹妹又能位列“三夫人”之首,左思于是颇有点以“椒房自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此时的左思,便以着“椒房之矜”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左思热心用世,妹妹贵为贵妃,父亲又在朝为官,按说这些都是左思进仕的优势。但是从各方资料来看,却没有发现左思的父亲左熹举荐或委托别人举荐自己儿子为官的记载。这难道是左熹不了解左思的一番壮志么?据我看来,确实非也。

    左思,志大才雄但才思缓慢,有报国之志而无吏干之能。在崇尚外貌风度仪饰的时代,“貌寝口讷”且“不持仪饰”,因不善与人打交道人缘不好,故不好交游,确实不具备为官的素质。这一点虽然左思自己不这么认为,但知子莫若父,左熹对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最了解的。况且身为“小吏”多年的左熹,深知官场险恶,宦海难测。明明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做官的本事,又怎么会舍得让自己的儿子去白白送死呢?教育是理论上的,但在伴君如伴虎的现实中,身为父母谁不希望能够保全自己的孩子呢?更何况左思懂事争气,小有才名,父亲面上已有点光彩了,在这种情况下何必再去冒那个风险呢?所以后面找机会做了点“祭酒”和“秘书郎”之类的闲职,尽管对于盲目自大对自己评价过高的左思而言,这使他一直都很不满意,但对于对左思疼爱有加的父亲左熹而言,应是很满意了。

    二、涧底之叹

    一直以才名自负的左思很长时间身为布衣,心理落差极大。左思虽然由于沾上“皇亲”之故搬到了京师,却招致“齐人不重也”。而且由于他的妹妹只是后宫众多妃嫔中的一员,虽以才名屡获殊荣,但椒房虚名之下的左棻事实上“体嬴多病”“长居薄室”且“姿陋无宠”,在皇宫之中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有限。所以虽“以椒房自矜”的左思久居京师多年,却仍然是一介布衣,这令他不由不生出一股“涧底”之叹。左思把这种无奈慨叹抒发在《咏史》八首其二中: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然也,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人在底层,犹若置身山谷沟壑之底的松树,纵然身怀巨万之材,然却没有“出山”的机会。“地势使然也,由来非一朝”,心怀报国之志期望建功立业,却又以身份低微无法施展抱负,既对前途充满忧愤,又对家世充满无奈。其实左思的家庭绝对不是社会底层,他家世儒学,一直都是以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而且他的父亲还在朝为官,妹妹又以才名入宫,所以他的家世不差,这里的涧底之叹,并不是来自生活的压力,而是来自于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压力。

    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身世的慨叹,使得他这时期的诗歌风格明显的与前期不同,诗中以“涧底松”和“山上苗”为喻,表达自己身怀绝世之才却无从表现,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一腔爱国热情和一份报国之志却由于门阀限制无法逾越,人生理想无法实现的思想感情。并由此发自内心地对遏制人才的士族门阀制度进行了深沉的批判。这些哀怨的情绪流诸于笔端,幻化成一股沉郁顿挫,低迴遒劲的风力,引人扼腕共鸣。

    三、结语

    本来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左思,因为“其先祖齐国公族”的辉煌家史而对自身寄予了无限的期望,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重振家门,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却因“吏干乏能”,完成不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貌寝口讷,在那崇尚美仪的时代屡遭唾弃和耻笑。其心情可想而知,所以,他的诗歌便是在这重重的矛盾纠结之下形成了一种沉郁顿挫,艾怨低迴而又遒劲内充的风格。

    左思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有才华,有激情,有毅力但却始终不能完全得志的知识分子,一个外型上和性格上有着缺陷的才子。在当时门阀制度的压迫和崇尚外貌风度的社会美学观念的阻碍下,纵然是“辞藻壮丽”,志大才雄,纵然是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纵然是有着皇亲国戚的椒房虚名,也还是像沉郁于深山涧底的寂寞古松一样,难以实现其致力天下的人生理想。这就是困扰左思一生的“椒房之矜”与“涧底之叹”。从他的八首咏史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左思从年轻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功成身退的高洁理想;到中年后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反抗以及晚年时期对黑暗世道的讽刺,以及这些矛盾冲突带来的痛苦和纠结。

    参考文献:

    [1]王辉斌.先唐诗人考论[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7(1).

    [2]晋书?左思传[M].中华书局,1974.

    [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中华书局,1984,2.

    [4]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M].中华书局,2003,6(1).

    推荐访问: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