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暂时的摆渡者:1940年代后期西北的“通俗小说热”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01:55:12 点击:

    摘要:1940年代后期,当作为一种运动、思潮的“新文学”在西北地区走向终结,出现了另一种“通俗小说热”,后者不惟占有数量方面的优势,类型和题材也相当丰富。这些通俗小说除了采用当时普遍流行的题材之外,还试图融汇本土背景、素材,这一在地化、本土化的自觉追求,也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变革、读者的阅读行为。概而言之,西北的通俗小说,虽然不免遭受来自新文学、左翼文学立场的批判,但却以此特殊机缘,暂时地获得了真正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成为真正有效的“地方性知识”。

    关键词:通俗小说;西北现代文学;老太婆;范烟桥;刘云若

    引 论

    一般似皆认为延安解放区文学亦即西北现代文学,其实不然。①陕、甘、宁、青、新诸地情形极为复杂,“其主要特征是文化经济不甚发达、族群多样化(长期居于斯者除汉族外,尚有回、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的族群)与多种政治体制并存(国民政府所维持的政体、延安及其邻近地方的中共政体、军阀专制政体与小范围的少数族群自治状态)。”②相应地,其文学、文化的面貌也非常多元、复杂。为此,笔者曾提出,有必要对包括延安文学、西北“国统区”文学在内的西北现代文学史予以整体研究,特别是与延安文学研究的较为发达相比,学界应尤其重视对西北“国统区”文学、少数族群文学的讨论。在这样的思考之下,笔者近些年对西北地区的现代文学史做了一些专题研究,发现通俗文学在其中担当了一个有趣的“摆渡者”的角色。

    在西北,“通俗小说热”出现在1940年代后期。本文研究这一现象,所讨论的问题包括这一热潮的表现、原因、影响及其文学史意涵,特别是试图揭示这一现象所发展出的多个层次(创作热、阅读热、批评热)和造成这一现象的多重因素(作者、媒体、读者),以及若干重要的以在地化、本土化作为创作旨趣的通俗小说作品之价值,不惟在一定程度上逾越了既有的通俗小说成规,其所展示的由在地者建构的多元的地方叙事,还直接挑战、颠覆了固有的宏大的民族国家文学(史)、思想的话语霸权及建构的所谓的“普遍性”知识,从而在西北地方社会内部发现了其文学真正的活力和魅力,并且肯定这一活力、魅力无需凭借任何外部力量,而恰恰源于当地读者、民众的关注、支持抑或批評。

    将此一现象摆放于当时、当地的文学场域与历史语境当中,我们可以发现,1940年代后期西北诸地的通俗小说,犹如一个暂时的摆渡者,在新文学与古典文学的中间、缓冲地带,在作家与读者之间,在西北与西北之外,在社会与国家之间,运送着自己想要运送的想象力和洞察力,从而获得了真正独立、自主发展的机会,而这一点,在抗战之前及之中,都是无法想象的。更不用说,在这一“通俗小说热”过程中,相继涌现出了一批相当优秀的作家及作品,值得再行评论、研究;若干此前早已取得普遍声望的、成熟的通俗小说家的作品,因登载于西北报章而少为人知,即便是专业的近现代通俗小说研究者,似亦闻所未闻,故而亟待整理出版并予析论。然而,时至今日,对西北的近现代通俗小说史之研究几乎并未展开(本文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尤为令人惋惜。

    通俗文学(史)的研究“非得从搜集原始资料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代表作品的确定与分类,到作家的筛选,作家生平的探究,历史线索的梳理,无不要进行细致乃至繁琐的工作,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可观的。”③仅就本文而言,涉及到的文学史实(如作家笔名、发表时间等等)的钩沉、考证已非常之多,尽管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笔者都一一作了查考和辨析,但遗憾的是,有些仍付之阙如,只能待之于异日,好在这些少许的、未能解决的疑难基本无碍于本文的论述主轴,即对抗战后西北“通俗文学热”这一重要、典型文学现象的探析,因此虽然不免感到抱歉,但一时也无可如何,这是首先要向读者说明的。

    一 “通俗小说热”的肇端?

    1947年5月24日《甘肃民国日报·百叶窗》刊出《老太婆之名作〈梁红玉〉廿六日起在本刊连载》的消息。其内文云:“名作家老太婆作品,脍炙人口,风行一时。年来旅居西安,写作颇丰,近撰就长篇历史小说《梁红玉》,交由本刊发表,全文约十万言。描绘一代佳人梁红玉与宋代名将韩世忠的恋爱故事。缠绵动人,有声有色。本窗决自本月二十六日(下星期一)起,开始连载,敬请读者诸君注意。”

    这则消息中所说的“名作家老太婆”,原名许兴凯(1900-1952),北京人,蒙古族,曾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燕京大学教授,工余创作散文随笔小说,笔名“老太婆”。著有《太太的困难》《摩登过节》《明清演义》等,④据云“其长篇小说《县太爷》曾在《大公报》连载,轰动一时,其声名之高,犹在《三毛流浪记》之上。”⑤其在20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先后就任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等校教席,⑥抗战胜利后,发表长篇通俗小说十余部,并出版有《李师师外传》等作品,深受当地民众欢迎,⑦外界亦少知闻。

    许兴凯的长篇历史小说《梁红玉》,乃取材于一代名将、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红玉故事,并辅以各类野史、话本、传奇等古典小说中的相关记载而成。全书共二十三回,十余万字,自1947年5月26日起,在《甘肃民国日报·百叶窗》副刊先后连载数百次。正如前引广告所言,小说虽然也状写抗金战事,但重心落在“描绘一代佳人梁红玉与宋代名将韩世忠的恋爱故事”之上,其情节“缠绵动人,有声有色。”作为“历史演义”,也延续了其此前此后所著《明清演义》《抗战演义》等作品大胆改写历史、观照当代社会的风格。

    事实上,早在《梁红玉》连载之前的1945年12月,即有另一著名通俗小说家范烟桥的《石破天惊》在《西北日报》定期连载。《石破天惊》记叙上海沦陷前后苏州城中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犹为浓墨重彩于知识分子(如进步作家、中学教员、大学教授)或困顿或进取或枕戈待旦的各种精神状态,书写了抗战时期一种独特的、只属于上海与苏州的“双城记”。此前包天笑的《甲子絮谭》是以1924年江浙军阀混战时苏州附近居民逃亡上海为素材,范烟桥《石破天惊》虽或无意于接续此题,然而它的问世却隐隐约约构成了包氏之书的“下文”。全书分八章,分别为“吴宫花草冷苏州”“弦歌不辍”“溪上”“还老家去”“劫后天堂”“孤岛生活”“最后一课”“湖海英雄”,以太湖上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暗示抗日之胜利,从小说叙事技巧上看,这要比那些直接叙述胜利之后的欢乐场景而不知在何处结穴、收煞的作品高明许多。

    推荐访问:摆渡 通俗 后期 暂时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