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父权意识下对海明威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01:30:06 点击:

    摘要:海明威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生动的“硬汉”形象,所以很久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海明威的小说是一部男人的史诗。诚然,我们是通过海明威的小说看到了众多的硬汉,但是在海明威的小说里依然有女性的身影出现。那么,我们就在海明威的父权意识下,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从而加深对海明小说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父权意识 海明威 女性塑造

    一、有关海明威创作和父权意识的整体概述

    在海明威的小说作品中,通常是以塑造“硬汉”的男性形象和绘画男性世界而闻名于世的。战争、搏斗、捕鱼、打猎和冒险刺激的活动都是海明威小说一贯的主题思想。为海明威赢得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老人与海》,也是一部男人的奋斗史,小说中一个女性角色都没有出现。在海明威的小说中,男性主人公都是生活在重压之下而依旧保持优雅绅士态度的“硬汉子”,而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往往是作为男性的陪衬物和参照面出现的。海明威这种明显的文学写作手法受到了以埃德蒙·威尔逊为首的一些文学评论家的指责,说道:“不管是在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还是在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和《第五纵队》中,海明威都表现出一种对女性更加敌对的思想情感。……海明威的文学作品中一直有这样的情感倾向。”这种文学评论的主要矛头都直接对准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男性主题而言的,认为海明威的小说中有强烈的父权意识思想。

    父权意识或者父权思想文化都是一种思想的主导模式,是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意识来源之一。我们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女性群体因为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支撑所以一直没有独立的人格,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的有力论点。自从进入到父系社会以来,女性大多数在社会关系中是处于劣势地位的,也就很容易沦为被压迫的对象,于此同时,男性就成为了社会和家庭的主导者,充当了压迫者的角色。在形成了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男性审美价值评判为标准的主流社会思想意识体系下,所有的女性类型都变成了男性希望的模式和评价,女性直接为男性中心文化体系服务。我们从文学史作为现实社会冲突艺术形式体现的这个角度来看,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女性的形象,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在她们的身上都体现出了来自现实生活中以男权为中心的对女性进行控制的痕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爱心拿到现实生活中传统男性的女性评价尺度,作者的文学作品正视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海明威的小说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正是因为在强大的“硬汉”形象的对比下才显得有点弱小和另类,所以海明威一直被认为是有着强烈的男权主义思想的,所以才会在作品中显露出对于女性的歧视甚至是压迫,这些所有的评论在海明威的文学作品中的确是有很明显的体现的。但是,本文更为关注的是海明威小说中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只是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片段和缩影。所以,要对海明威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原因进行分析,就要在了解父权文化的基础上来了解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人生哲学,这样才可以明白作家进行创作的意识源头。

    二.海明威个人生活经历对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

    海明威的一生可谓是悲惨的,有着不寻常的人生经历,这也深深影响了海明威对于人和事物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有人曾经说海明威创造了人类可以承受困难的最高纪录,这的确是真的:在1918年,年轻的海明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进入意大利上方交战区域的时候,所开的汽车被敌人的炮弹炸毁,在医院里面接受治疗近20个月,从小腿上取出的子弹碎片多达237块,战争对海明威造成的精神创伤和心理阴影让他终身都失眠和恐惧。二十年以后,海明威谈到这次真正伤害的时候还是心有余悸:“事实的真相就是这次战争对我的伤害是深入骨髓的,结果着实把我给伤害了!”1936年,西班牙的内战爆发了,海明威以记者的身份奔赴战争的前线进行报道,目睹了西班牙内战中的生生死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海明威再次以记者的身份奔跑在各个战场,在经历了一系列汽车事故后,头部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伤口被缝了五十七针。在这期间,海明威又因为飞机失事造成了严重的脑震荡。在1949年,还被猎枪的枪塞打伤了自己的眼睛。在1954年去非洲狩猎期间,遇到了飞机坠毁但是幸免于难。虽然海明威屡遭生命的劫难,但是次次都是大难不死,但是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海明威的心头上,生活中稍微的不平常决定就会引起海明威的不好联想。1928年,海明威的父亲自杀了,这对海明威产生了巨大的情感伤害。多年以后,海明威又明显受到了在他的生活中几名女子的影响。

    在《海明威传》一书中,著名学者贝克就海明威和他的妻子玛萨(第三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玛萨是一位漂亮的金发女郎,与此同时也是一名很有才华的记者。玛萨在和海明威结婚以后一直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事业陪在海明威的身旁,在海明威认识了聪明乖巧的玛丽以后,就预示着距离与玛萨离婚不远了。但是在海明威的心中,玛萨一直是一位有着特殊魅力的女人,在小说《湾流中的岛屿》中描述了自己对于这位女性既爱又恨的复杂情感。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主人公杰克对于有着几分放荡的勃莱特还是一直深爱着的,并且对于她的吩咐是言听计从,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说里,对于“魔女”形象的心理情结也就可以理解了。

    海明威虽然战胜了生活中的苦难和女人带给他的心理伤害,但在最后也实现了艺术上的巅峰,但是这一切的不幸还使他一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最终陷入到了迷茫困惑绝望悲观中,海明威不相信所谓的基督,也不相信人类的理想,不相信阶级斗争的观点,对这个社会开始失望了,对人生没有什么指望了,几次出现自杀的念头。海明威作为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重要知识分子的代表,战争摧毁了他的一切信念支撑。生活的经历对海明威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在女性意识的表达上,一方面是对于天使形象女性的渴望和期待,另一方面是对“魔女”形象的钟爱和迷恋,这种情感是复杂的。

    三、父权意识下对海明威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在海明威创作的那个年代,女权主义运动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海明威又是一位深受父权意识影响的作家。在海明威成名以后,他非常喜欢别人叫他“爸爸”,这种特殊的称谓已经远远超出了家庭意义上的含义,是海明威强烈男权社会思想意识的深刻体现。在这种意义的基础上,小说中的男主人在追求女主人公的时候都是一种个人本体生命的体现方式,根本不同于中世纪欧洲骑士传奇文学中的那种浪漫主义爱情。比如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男主人公亨利,当在战场上找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的时候就逃离了战场,去找凯塞林去了。亨利和凯塞林在一起与其说是找到了彼此间的爱情,倒不如说是找到了亨利生命的自我价值回归和体现;在另外一部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玛利亚和乔丹的爱情也是同样的类型。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有关男女主人公爱情描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大笔墨的都是对男女主人公的性爱描写,这是因为在海明威的观点里,男性的性能力是一个男人个体生命理想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他可以让男性感觉到自己在女性面前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征服者,如果男性一旦丧失了性能力,那么就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在身体方面来征服女性了,这也就直接会导致男性权威的丧失。在所谓的父权文化中,男性最初要征服的就是女性的精神和身体。菲勒斯中心这一男权思想意识一直支配着海明威的女性思想观念,所以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当杰克丧失了性能力的时候就彻底失去了勃莱特,海明威并借助于小说中人物的口吻说道:“这是人间地狱般的痛苦”。我们在反思海明威自杀前的几年中,一直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这种无法表达的痛苦也正是他这种真实的写照和流露。

    伴随着拿权主义运动的发展,父权文化开始逐渐走向了衰落,在这一巨大的历史文化的变革中,具有“爸爸”称呼的海明威作为有着强烈父权意识的作家,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文笔进行创作的塑造,希望可以挽回和恢复以前的秩序。但是从时代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对男权社会中男性和女性的各自角色有了一个正确的规范认识和要求以后,才可以建立起一个真实的不受外界势力干扰的女性角色地位,这种新的女性角色将不会再是男权社会中男性的依附品和支配对象。

    四、结语

    伴随着女性主义学者研究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对海明威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也可以对早期一些评论家的错误观点进行纠正。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正是“硬汉”形象的塑造,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这也会为我们研究海明威的小说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郑青虬 海明威的女性意识[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2]张叔宁 魔女还是新女性?——评70年来勃莱特·阿施利在美国的接受[J],外国文学评论,2000,03

    [3]董衡 巽编选..海明威研究.(增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杨莉馨 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期待——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家庭天使”[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01

    [5] 毛信得 美国小说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6] 张龙海 海明威笔下的爱情世界[J].外国文学研究,1999,04

    推荐访问:海明威 父权 解读 意识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