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适应新时代新思想要求,,繁荣农村题材文艺创作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8 17:20:14 点击:

    摘要: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要深刻把握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正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抓住农村文艺创作者、工作者这一关键因素,有效施策,强力提升,推进农村题材文艺创作的繁荣,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题材文艺创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农村题材,指文学作品中取材于农村的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农村的生活风貌、经济文化、人生百态等。文艺创作,即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包括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报告文学、诗歌、歌曲、舞蹈、曲艺、绘画、摄影、雕塑等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发展新农村文化,提高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的过程。其中“新农村”是前提,即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思想基础。这里所讲的新农村,应该符合《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不仅整体上摆脱贫困,有相对富足的经济生活条件、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而且要求农民群众思想解放,有一定的进步性。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当前农村题材文艺创作的主要问题

    从农村题材文艺创作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电视、新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发展,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为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创作体裁多样,创作内容丰富,作品思想艺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在中短篇小说、电视剧等一些领域的获奖作品中,农村题材作品占了相当多的比重。但总体上距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创作导向发生偏移,没有真正聚焦新时代的新农村新农民。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革:城乡格局、传统与现代、工业文明与乡土情怀之间的矛盾、冲突、碰撞、融合、促进等等,反观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两千多年的文明史,没有哪一个时代的农村、农民,发生像今天这样剧烈的变化。不知是无力回应还是有意回避,这一变化并没有在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示与深刻反映。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没有出现象《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创业史》、《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平凡的世界》、《浮躁》那样真正以农民为主角、以农村改革为主题的传世之作,对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农村基层群众的呼声,既无反应也无回应,小说如此,其他体裁也这样。即便有所涉猎,呈现给读者的也是生活的碎片、单薄的形象、概念化的描述。

    二是价值取向陷入迷茫,不能深入挖掘蕴含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一些作品的写作目的不是追求真善美,而是为了迎合社会上某些低级趣味,或沉醉于自我小世界的感觉,导致作品对贫困、苦难、保守、短视的渲染,对权谋文化、宗族意识、低劣人性的欣赏,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坚守的民族传统、乡土情怀,所迸发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没有得到歌颂和弘扬。

    三是艺术表现形式脱离民族传统,忽视了农民的欣赏习惯与农村的消费水平。农民们喜闻乐见的富于地域性、民族化的文艺节目少了,代之以阵容豪华盛典式的文艺大餐;农民们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叙事方法不见了,在作品了找不到了,呈现出来的是魔幻化的意境设置、过于客观化媚俗化甚至有违民族道德文化传统的细节描写,更有狂欢化的叙事结构,让农民看起来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表现为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文化产品少,但总体上看,缺少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思想指导、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的文艺作品。

    新时代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虽然失去了政治一度赋予的无上荣耀,不再像《暴风骤雨》、《创业史》那样,成为农村干部会上被隆重推荐的工作手册;多媒体、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也使得广大农村读者有了更多的途径,去欣赏更多数量、更多题材的文学作品。但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缺位,先进文艺作品思想引领、精神带动作用的缺失,及其对农村文化建设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农民在电视上、节目里、作品里很少看到自己的形象,很少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出路,感觉不到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动力、新的广阔天地,只能靠赌博、低俗节目、迷信活动等填补心灵空虚,靠红白事大操大办、过年过节大吃大喝来找刺激,刷存在感。这一切,直接影响着观念意识上的开拓与进取,经济上的新发展,反过来又加剧延续了文化建设的落后,形成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掣肘,恶性循环。

    四、繁荣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农村题材文艺创作在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能够占有多大分量,发挥多大作用,关键在于农村文艺创作者、工作者以什么样的姿态、抱着什么样的追求、进行什么样的创作。为此建议紧紧抓住农村文艺创作者、工作者这一主要因素,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强化农村文艺创作者、工作者的使命感

    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机制,积极引导有志于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的作家、演员及其他相关文艺工作者,向老一辈农村作家学习,树立一辈子为农民鼓与呼的雄心大志,农村文艺创作者、工作者才能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在优化促进新农村文化条件和环境方面有更大作为。

    (二)提升农村文艺创作者、工作者的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提出“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文艺工作者必须放弃小我,成就大我,作品才能成为“扛鼎大作”,所抒发的情怀、所表现的精神、所塑造的形象,才能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三)创新农村文艺创作者、工作者的创作意识

    当前农村正在进行的以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大变革,虽然“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农村、农民已变得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除了这一历史背景以外,读者对农村题材作品的审美标准、欣赏习惯也在变。如果文艺工作者不能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创作方法和审美范式,不仅无法揭示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干部群众的内心变化历程,无法塑造反映时代风貌的与崭新形象,无法展现农村巨大变革的历史画面,也不能满足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深入农村生活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反映农村农民真实面貌、发展变化与挖掘真善美的关系,遵循创作艺术规律与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关系,继承发展民族文化传统与借鉴先进的创作手段、艺术手法的关系,创作出大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精品,才能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五、结语

    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植根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深入挖掘、塑造富有时代特色的农民形象,提炼升华有利于推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精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真正表现出新时期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本质和分量。

    参考文献:

    [1]闵婧.当前农村题材文学创作与新农村文化建设[J].开封大学学报,2010,1:51-52.

    [2]秦海燕.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11,4:122-125.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文化館)

    推荐访问:新时代 题材 繁荣 新思想 文艺